
一、美之序曲:走近李賀
在中國文學史上,中唐時期的李賀是一個很有特色的著名詩人。其詩文以意新語麗,幽深奇絕,名聞天下,被人們吟詠了一千余年。李賀作詩務求新奇,人稱“詩鬼”。
二、誦讀:感受詩歌之美
初讀正音,把握節(jié)奏,要讀得字正腔圓。再讀解意,把握行式,要讀得韻味深長。吟唱詩歌,品賞詩情,要讀得情深意切。
1、初讀正音,把握節(jié)奏
摧 ( ) 凝( )鱗 ( ) 夜紫( )燕脂( ) 提攜( )
2、再讀解意,把握形象
請從以下活動中任選一個完成。1)自主完成。用現代漢語通順地翻譯全詩。2)小組合作。把這首詩譯為現代詩,語言流暢,能押韻更好。3)交流活動。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詩作的內容與表達的情感。
3、吟讀詩歌,品賞詩情
敵軍像黑云一樣壓向城垣(yuán城墻),城垣就要被毀壞,可城內守軍披堅執(zhí)銳,嚴正以待,日光照在戰(zhàn)甲的鱗片上,閃爍著金光。悲壯的號角,彌漫在深秋的天空中,邊塞的泥土在紫色的晚霞映襯下凝成了胭脂的色彩。
3、吟唱詩歌,品賞詩情
救援的軍隊半卷紅旗,向易水畔進發(fā),夜襲敵陣,夜里濃重的寒霜,連戰(zhàn)鼓也擂不響。為報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我們愿提起寶劍,誓死保衛(wèi)祖國的邊疆。
軍情急,狼煙四起烽火騰空;敵情重,烏云壓城城撼動。夕陽下,敵兵鎧甲閃鱗光;殘陽中,攻城刀槍直晃動。角聲振,撕裂長空滿天飛揚,怒吼聲,伴隨秋風陣陣悲壯。邊塞上,一場血戰(zhàn)可歌可泣,戰(zhàn)士血,凝成胭脂夜色更濃。紅旗半卷,直逼一水,奇兵飛襲,鼓面凍裂,鼓聲不響,寒霜重重。愿報那黃金臺上恩情隆,手握寶劍為祖國統(tǒng)一向前沖。
三、探究:追求美之序曲
美色:濃墨重彩描繪戰(zhàn)爭場景:“黑云”、“夜紫”、“金鱗”、“燕脂”、“紅旗”、“黃金臺”、“玉龍”;作用:畫面色彩斑斕,生動形象描繪悲壯慘烈的戰(zhàn)爭,顯得奇異詭譎。
美麗的典故:黃金臺是戰(zhàn)國燕昭王筑,置千金于臺上,延請奇才。作用:詩人引用這個典故,既與戰(zhàn)爭的地點相吻合,又是對天子和將士的稱頌。
美麗的修辭:比喻、夸張作用:渲染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雁門太守行教學課件ppt,共1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自主學習,敵軍如黑云壓境,形容戰(zhàn)場血跡,形容鼓聲沉郁低緩,合作探究,課堂檢測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26 詩詞五首雁門太守行背景圖ppt課件,共15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