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福州市格致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模擬測試化學試題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單選題
1.世界上最大的空港——北京新機場,被稱為“現(xiàn)代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涵蓋了當今世界機場多項尖端科技,化工行業(yè)在這座宏偉的“超級工程”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下列屬于無機材料的是
A.高韌薄層瀝青罩面 B.隔震橡膠墊
C.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 D.高強度耐腐蝕鋼筋
【答案】D
【詳解】A.高韌薄層瀝青罩面,成分為烴類有機物質(zhì),屬于有機材料,故A錯誤;
B.隔震橡膠墊,成分為有機高分子材料,屬于有機材料,故B錯誤;
C.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是有機高分子材料,屬于有機材料,故C錯誤;
D.高強度耐腐蝕鋼筋的主要成分為鐵合金,是金屬材料,屬于無機材料,故D正確;
故選D。
【點睛】掌握有機物與無機物的概念、特征是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要知道無機材料主要包括金屬、氮化物、硅酸鹽等物質(zhì)組成的材料,有機材料是指成分為有機化合物的材料,最基本的組成元素是都含碳元素。
2.化學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guā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醫(yī)用酒精、次氯酸鈉等消毒液均可以將病毒氧化而達到消毒的目的
B.鐵粉和生石灰均可作食品袋內(nèi)的脫氧劑
C.燃料的脫硫脫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x的催化轉(zhuǎn)化都是減少酸雨產(chǎn)生的措施
D.高纖維食物是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在人體內(nèi)都可通過水解反應(yīng)提供能量
【答案】C
【詳解】A.乙醇能夠殺菌消毒,但乙醇不具有強氧化性,A錯誤;
B.脫氧劑應(yīng)具有還原性,生石灰不具有還原性,不作脫氧劑而是作干燥劑使用,B錯誤;
C.采用燃料脫硫技術(shù)可以減少二氧化硫的產(chǎn)生,從而防止出現(xiàn)酸雨,NOx的催化轉(zhuǎn)化生成無污染的氮氣也是減少酸雨的有效措施,C正確;
D.人體內(nèi)無纖維素酶,纖維素中人體內(nèi)不能被吸收,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C。
3.下列關(guān)于物質(zhì)的分類或變化說法正確的是
A.Na2CO3、BaCl2是常見的強電解質(zhì),且溶于水時均會破壞水的電離平衡
B.NO2經(jīng)降溫加壓凝成無色液體為物理變化,NO2排水收集到無色氣體為化學變化
C.Na2O?SiO2是一種簡單的硅酸鹽,露置于空氣中會變質(zhì)
D.植物油可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溴水褪色
【答案】C
【詳解】A. BaCl2屬于強酸強堿鹽,不發(fā)生水解,對水的電離平衡沒有影響,故A項錯誤;
B.二氧化氮經(jīng)加壓凝成無色液體,發(fā)生反應(yīng):2NO2N2O4,屬于化學變化,故B項錯誤;
C. Na2O?SiO2為Na2SiO3的氧化物形式,是一種簡單的硅酸鹽,露置于空氣中會與二氧化碳、水蒸氣反應(yīng)生成碳酸鈉和硅酸,發(fā)生變質(zhì),故C項正確;
D. 植物油為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含有不飽和碳碳鍵,可以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yīng),因此植物油不能萃取出溴水中的溴單質(zhì),故D項錯誤;
綜上所述,本題選C。
4.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鹽酸所含的氯化氫分子數(shù)為
B.中含有分子數(shù)為
C.中含有的陰離子數(shù)目為
D.與足量稀反應(yīng),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為
【答案】D
【詳解】A.在水中完全電離,故鹽酸溶液中無分子,故A錯誤;
B.未標明條件,三氧化硫所處的狀態(tài)不明確,故其物質(zhì)的量無法計算,故B錯誤;
C.過氧化鈉的物質(zhì)的量為,而過氧化鈉由2個鈉離子和1個過氧根離子構(gòu)成,故過氧化鈉中含個陰離子,故C錯誤;
D.鐵和足量的硝酸反應(yīng)后變?yōu)閮r,故鐵反應(yīng)后轉(zhuǎn)移個電子,故D正確。
故答案是D。
5.莫爾鹽溶液經(jīng)常用于定量滴定實驗。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配制莫爾鹽溶液500mL,需莫爾鹽克
B.可與含HClO、、微粒的溶液大量共存
C.加入過量溶液發(fā)生反應(yīng):
D.取樣,加入濃NaOH溶液并加熱,生成能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的氣體,證明含
【答案】A
【詳解】配制莫爾鹽溶液500mL,需莫爾鹽為:,故A正確;
B.HClO具有氧化性,與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不能大量共存,故B錯誤;
C.加入過量溶液,漏寫銨根離子與堿的反應(yīng),正確的離子反應(yīng)為:,故C錯誤;
D.加入濃NaOH溶液并加熱,生成氨氣,可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以此檢驗,故D錯誤;
故選:A。
6.下列化學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向稀中滴加溶液:
B.用溶解:
C.強堿性溶液中將氧化為:
D.溶液中加足量溶液:
【答案】C
【詳解】A.向稀中滴加溶液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離子方程式為,故A錯誤;
B.用溶解,離子方程式:,故B錯誤;
C.強堿性溶液中將氧化為,離子方程式:,故C正確;
D.溶液中加足量溶液,不會得到碳酸根離子,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故D錯誤;
故答案是C。
7.將磁性氧化鐵放入稀HNO3中可發(fā)生如下反應(yīng):
3Fe3O4 + 28HNO3 =9Fe(NO3)x + NO↑+ 14H2O下列判斷合理的是
A.Fe(NO3)x中的x為2
B.反應(yīng)中每還原0.4 mol氧化劑,就有1.2 mol電子轉(zhuǎn)移
C.稀HNO3在反應(yīng)中只表現(xiàn)氧化性
D.磁性氧化鐵中的所有鐵元素全部被氧化
【答案】B
【詳解】A.根據(jù)N守恒可計算出x=3,A錯誤;
B.28molHNO3反應(yīng),降為+2價的N只有1mol,每生成1molNO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為3mol,B正確。
C.Fe失電子數(shù)為3,HNO3表現(xiàn)氧化性和酸性,C錯誤;
D.Fe3O4可看成是FeO·Fe2O3,所以3molFe3O4反應(yīng),化合價升為+3價的Fe只有3mol,D錯誤;
故答案選B。
8.下列除雜的方法錯誤的是
物質(zhì)
雜質(zhì)
除雜試劑
主要操作
A
SiO2
Fe2O3
鹽酸
過濾
B
Mg
Al
NaOH溶液
過濾
C
NaCl
泥沙
加水
溶解、過濾、蒸發(fā)
D
FeCl2
FeCl3
Cu
過濾
A.A B.B C.C D.D
【答案】D
【詳解】A、SiO2(Fe2O3),氧化鐵溶于鹽酸,二氧化硅不溶于鹽酸,過濾得到二氧化硅,選項A正確;
B、Mg(Al),鋁溶于氫氧化鈉溶液,鎂不溶于氫氧化鈉溶液,過濾得到鎂,選項B正確;
C、NaCl(泥沙),氯化鈉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可采用溶解、過濾、蒸發(fā)的方法,選項C正確;
D、FeCl2(FeCl3),加入銅粉可以把氯化鐵轉(zhuǎn)化為氯化亞鐵,但同時又生成氯化銅,又引入了新的雜質(zhì),選項D錯誤;
答案選D。
【點睛】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是要充分理解各種物質(zhì)的性質(zhì),只有這樣才能對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更需要注意選用的除雜試劑不能與主要物質(zhì)反應(yīng),反應(yīng)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zhì)。
9.從礦物學資料查得,一定條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應(yīng):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u2S既是氧化產(chǎn)物又是還原產(chǎn)物
B.5mol FeS2發(fā)生反應(yīng),有10mol電子轉(zhuǎn)移
C.產(chǎn)物中的SO離子有一部分是氧化產(chǎn)物
D.FeS2只作還原劑
【答案】C
【詳解】A.Cu2S為中Cu、S元素化合價降低之產(chǎn)物,因此Cu2S為還原產(chǎn)物,故A錯誤;
B.反應(yīng)中Cu元素化合價由+2降低至+1,F(xiàn)eS2中S原子有由-1升高至+6,有由-1降低至-2,其余元素化合價未發(fā)生變化,因此每有5mol FeS2發(fā)生反應(yīng),轉(zhuǎn)移電子為10mol××[6-(-1)]=21mol,故B錯誤;
C.由B項分析可知,產(chǎn)物中的SO離子有一部分是FeS2中S元素升高而得,因此產(chǎn)物中的SO離子有一部分是氧化產(chǎn)物,故C正確;
D.由B分析可知,F(xiàn)eS2在反應(yīng)中既作氧化劑也是還原劑,故D錯誤;
綜上所述,說法正確的是C項,故答案為C。
10.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制備無水氯化鐵
B.配制一定濃度的硫酸溶液
C.制取少量NH3???????
D.比較NaHCO3和Na2CO3的熱穩(wěn)定性
【答案】C
【詳解】分析:A、根據(jù)鐵離子水解分析;
B、濃硫酸需要在燒杯中稀釋并冷卻后再轉(zhuǎn)移;
C、根據(jù)一水合氨中存在平衡結(jié)合氧化鈣的性質(zhì)解答;
D、難分解的應(yīng)該放在大試管中。
詳解:A、氯化鐵水解生成氫氧化鐵和氯化氫,水解吸熱且生成的氯化氫易揮發(fā),所以直接加熱不能得到氯化鐵晶體,A錯誤;
B、濃硫酸溶于水放熱,需要首先在燒杯中稀釋并冷卻后再轉(zhuǎn)移至容量瓶中,B錯誤;
C、濃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NH3+H2ONH3·H2ONH4++OH-,加入CaO,使平衡逆向移動,同時反應(yīng)放熱,促進NH3·H2O的分解,可以利用該裝置制備少量氨氣,C正確;
D、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要比較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的熱穩(wěn)定性,需要把碳酸鈉放在大試管中,碳酸氫鈉放在小試管中,D錯誤。答案選C。
點睛:選項A是解答的易錯點,注意鹽類水解的特點以及生成的氯化氫的易揮發(fā)性,與之類似的還有氯化鋁等。但需要注意的是硫酸鐵、硫酸鋁不符合,因為二者雖然均水解,但生成的硫酸難揮發(fā),最終仍然得到硫酸鐵和硫酸鋁。
1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的氣態(tài)氫化物極易溶于Y的氫化物中,常溫下,Z的單質(zhì)能溶于W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卻不溶于其濃溶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的大小順序為W>Q>Z>X>Y
B.元素X的氣態(tài)氫化物與Q的單質(zhì)可發(fā)生置換反應(yīng)
C.元素X與Y可以形成5種以上的化合物
D.元素Q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yīng)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強
【答案】A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的氣態(tài)氫化物極易溶于Y的氫化物中,聯(lián)想NH3極易溶于水,可知X為氮元素,Y為氧元素;常溫下,Z的單質(zhì)能溶于W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卻不溶于其濃溶液,說明Z為鋁元素,W為硫元素,因為鋁在常溫下能溶于稀硫酸,在濃硫酸中發(fā)生鈍化;Q只能為氯元素。
【詳解】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徑減小,電子層越多原子半徑越大,故原子半徑Z(Al)>W(wǎng)(S)>Q(Cl)>X(N)>Y(O),故A錯誤;
B.氯氣能與氨氣反應(yīng)得到氮氣、HCl(或氯化銨),屬于置換反應(yīng),故B正確;
C.N元素與O元素可以形成N2O、NO、N2O3、NO2、N2O4、N2O5,故C正確;
D.非金屬性Cl>S,故Cl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yīng)水化物的酸性更強,故D正確;
故選A。
12.現(xiàn)有甲、乙、丙、丁四種短周期元素,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如下:
Ⅰ.原子半徑:甲<丙<乙<丁
Ⅱ.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甲+丙=乙+丁=8
Ⅲ.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shù):丁>乙=丙=2甲
Ⅳ.乙元素的主要化合價:最高正價+最低負價=2
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乙元素的最外層有5個電子,其氫化物含有極性鍵
B.四種元素中丙的非金屬性最強,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yīng)的含氧酸酸性最強
C.丁元素的氧化物對應(yīng)的水化物與乙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yīng)水化物恰好完全反應(yīng)形成的鹽溶液顯酸性
D.乙、丙兩元素形成的簡單氫化物穩(wěn)定性丙的強于乙
【答案】B
【分析】甲、乙、丙、丁四種短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shù):丁>乙=丙=2甲,說明丁在第三周期,乙、丙在第二周期,甲在第一周期,乙元素的主要化合價:最高正價+最低負價=2,說明乙為第ⅤA,則乙為N,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甲+丙=乙+丁=8,丁為ⅢA的Al,甲為H,丙為F,據(jù)此分析解答。
【詳解】A.氮原子屬于第ⅤA元素,最外層5個電子,NH3中N-H鍵是極性鍵,A正確;
B.丙為F,非金屬性最強,但由于它非?;顫?,沒有最高價的含氧酸,B錯誤;
C.丁是鋁,乙是N,氫氧化鋁與硝酸反應(yīng)生成硝酸鋁,屬于強酸弱堿鹽,水解顯酸性,C正確;
D.N的非金屬性比F弱,所以NH3的穩(wěn)定性比HF弱,D正確;
選B。
13.在好氧菌和厭氧菌作用下,廢液中能轉(zhuǎn)化為和,示意圖如下:
反應(yīng)Ⅰ
反應(yīng)Ⅱ?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池發(fā)生的反應(yīng)中,氮元素只被氧化
B.兩池中投放的廢液體積相等時,能完全轉(zhuǎn)化為
C.常溫常壓下,反應(yīng)Ⅱ中生成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
D.
【答案】D
【詳解】A. 反應(yīng)Ⅱ,中N被氧化,而中N被還原,故A錯誤;
B. 反應(yīng)Ⅰ中轉(zhuǎn)化為時元素守恒,轉(zhuǎn)化為,根據(jù)反應(yīng)Ⅱ,銨離子與硝酸根的物質(zhì)的量的比為時可完全轉(zhuǎn)化為,故B錯誤;
C. 常溫常壓下的物質(zhì)的量未知,因常溫下的氣體摩爾體積未知,故C錯誤;
D. 已知:①,②?,根據(jù)蓋斯定律可得:?,故D正確;
答案選D。
二、多選題
14.某興趣小組同學利用氧化還原反應(yīng):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設(shè)計如下原電池,鹽橋中裝有飽和K2SO4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電極上發(fā)生還原反應(yīng)
B.外電路電流方向是從a到b
C.電池工作時,鹽橋中的SO42-移向甲燒杯
D.a(chǎn)電極上發(fā)生的反應(yīng)為MnO4-+8H++5e-=Mn2++4H2O
【答案】BD
【分析】原電池中負極失去電子,電子經(jīng)外電路流向正極,正極發(fā)生得電子反應(yīng)。溶液中和鹽橋內(nèi),陽離子移向正極,陰離子移向負極。
【詳解】從電池總反應(yīng)看,F(xiàn)eSO4失電子生成Fe2(SO4)3,石墨b為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yīng)(A項錯誤),電極反應(yīng)為Fe2+-e-=Fe3+;KMnO4得電子生成MnSO4,石墨a為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yīng),電極反應(yīng)為MnO4-+8H++5e-=Mn2++4H2O(D項正確)。外電路中,電子從負極b流向正極a,則電流從正極a流向負極b(B項正確)。溶液中和鹽橋內(nèi),陽離子(K+等)移向正極a所在的甲燒杯,陰離子(SO42-等)移向負極b所在的乙燒杯(C項錯誤)。
本題選BD。
三、單選題
15.某試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中的若干種離子,離子濃度均為0.1mol/L。某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無法確定原試液中是否含有
B.濾液X中大量存在的陽離子有和
C.原溶液中存在的離子為
D.無法確定沉淀C的成分
【答案】C
【分析】由試液中加入過量稀硫酸無明顯現(xiàn)象可知,試液中一定不含有碳酸根離子和偏鋁酸根離子,再加入過量硝酸鋇溶液有氣體生成說明試液中含有亞鐵離子,生成硫酸鋇沉淀A無法確定試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離子;向濾液X中加入過量氫氧化鈉溶液有氣體生成說明試液中含有銨根離子,生成氫氧化鐵沉淀B說明濾液X中含有銨根離子、鐵離子和鋇離子;由濾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產(chǎn)生沉淀C說明溶液中鋇離子與二氧化碳和氫氧根反應(yīng)生成碳酸鋇沉淀,不能確定溶液中是否含有偏鋁酸根離子,則試液中一定含有亞鐵離子、銨根離子,一定不含有碳酸根離子和偏鋁酸根離子,由離子濃度均為0.1mol/L,結(jié)合電荷守恒可知,試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離子和氯離子,一定不含有鋁離子、鉀離子,沉淀C為碳酸鋇沉淀,所以試液中一定含有亞鐵離子、銨根離子、硫酸根離子和氯離子,一定不含有碳酸根離子、偏鋁酸根離子、鋁離子和鉀離子。
【詳解】A.由分析可知,試液中一定含有氯離子,故A錯誤;
B.由分析可知,濾液X中含有鐵離子,不含有亞鐵離子,故B錯誤;
C.由分析可知,試液中一定含有亞鐵離子、銨根離子、硫酸根離子和氯離子,故C正確;
D.由分析可知,沉淀C為碳酸鋇沉淀,故D錯誤;
故選C。
四、實驗題
16.某興趣小組探究SO2氣體還原Fe3+、I2,他們使用的藥品和裝置如下圖所示:
FeCl3溶液 /含有淀粉的碘水/NaOH溶液
A???????????B??????????C
(1)SO2氣體還原Fe3+的氧化產(chǎn)物是____________(填離子符號),參加該反應(yīng)的SO2和Fe3+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
(2)下列實驗方案適用于在實驗室制取所需SO2的是____________(填序號)。
A.Na2SO3溶液與HNO3 B.Na2SO3固體與濃硫酸
C.固體硫在純氧中燃燒 D.銅與熱濃H2SO4
(3)裝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從A中所得溶液提取晶體,必須進行的實驗操作步驟:蒸發(fā)、冷卻結(jié)晶、過濾、自然干燥,在這一系列操作中沒有用到的儀器有____________(填序號)。
A.蒸發(fā)皿 B.石棉網(wǎng) C.漏斗 D.燒杯 E.玻璃棒 F.坩堝
(5)在上述裝置中通入SO2,為了驗證A中SO2與Fe3+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yīng),他們?nèi)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
方案①:往第二份試液加入鐵氰化鉀溶液,產(chǎn)生藍色沉淀。
方案②:往第一份試液中加入KMnO4溶液,紫紅色褪去。
方案③:往第三份試液加入用稀鹽酸酸化的BaCl2,產(chǎn)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能表明I-的還原性弱于SO2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 1:2
(2)BD
(3)吸收SO2尾氣,防止污染空氣
(4)BF
(5)???? 方案②???? 因為A的溶液中含有氯離子(或二氧化硫),氯離子或SO2也能使KMnO4溶液褪色
(6)SO2 + I2 +2H2O == H2SO4 + 2HI
【詳解】(1)反應(yīng)為2Fe3++SO2+2H2O=2Fe2++SO42-+4H+,所以還原產(chǎn)物是Fe2+,參加反應(yīng)的SO2和Fe3+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1:2。
(2)A、硝酸具有強氧化性,把亞硫酸鈉氧化成硫酸鈉,得不到二氧化硫,錯誤;
B、濃硫酸雖具有強氧化性,但不能氧化生成的SO2,正確;
C、固體硫在純氧中燃燒,操作不容易控制,錯誤;
D、銅和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可以制得二氧化硫,正確。
(3)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有刺激性氣味,直接排放污染大氣,能和堿反應(yīng)生成鹽和水,所以可用堿液處理二氧化硫,所以裝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氣,防止污染空氣;
(4)操作步驟:蒸發(fā)需用到蒸發(fā)皿,冷卻結(jié)晶需用到燒杯,過濾需用到漏斗、玻璃棒,故不需要石棉網(wǎng)和坩堝。
(5)二氧化硫有還原性,高錳酸鉀有強氧化性,二氧化硫能與高錳酸鉀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F(xiàn)e2+也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所以不合理的是方案①,因為A的溶液中含有SO2,SO2也能使KMnO4溶液褪色。
(6)I2+SO2+2H2O=2HI+H2SO4;二氧化硫能使含有碘的淀粉溶液褪色,說明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yīng),碘是氧化劑,二氧化硫是還原劑,還原劑的還原性大于還原產(chǎn)物的還原性。
五、工業(yè)流程題
17.以鉻鐵礦(主要成分是FeO·Cr2O3,含少量MgCO3、Al2O3、SiO2等)為原料制取Na2CrO4晶體的工藝流程如下:
已知:①+3價Cr在酸性溶液中性質(zhì)穩(wěn)定,當pH>9時以CrO形式存在且易氧化;②常溫下部分陽離子以氫氧化物形式沉淀時溶液pH如下:
陽離子
Fe3+
Fe2+
Mg2+
Al3+
Cr3+
開始沉淀時的pH
2.7
7.6
9.0
——
——
沉淀完全時的pH
3.7
9.6
11.0
8
9(>9溶解)
(1)濾渣1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流程中第1次使用H2O2時,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調(diào)pH=8”和“調(diào)pH>11”中間的“過濾”步驟能否省略,為什么?___________。
(4)寫出第2次使用H2O2時,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流程圖中從Na2CrO4溶液至產(chǎn)品中間“□”內(nèi)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過濾、洗滌、干燥
(6)當溶液調(diào)pH=10時,則溶液中c(Mg2+) 為__________ 。【已知Ksp(Mg(OH)2)=5.6×10-12】
(7)在酸性條件下轉(zhuǎn)化為。工業(yè)上常用Fe2+處理酸性K2Cr2O7廢水,先將轉(zhuǎn)化為Cr3+,該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再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使金屬離子生成沉淀而除去。
【答案】???? SiO2???? 2Fe2++H2O2+2H+═2Fe3++2H2O???? 不能,當pH=8時Al3+已經(jīng)完全轉(zhuǎn)化為Al(OH)3,若不經(jīng)過濾除去,當繼續(xù)加入NaOH時Al(OH)3會溶解,引入雜質(zhì)離子AlO???? 2CrO+3H2O2+2OH?═2CrO+4H2O???? 蒸發(fā)濃縮???? 冷卻結(jié)晶???? 5.6×10?4???? 6Fe2++Cr2O+14H+=6Fe3++2Cr3++7H2O
【分析】鉻鐵礦用稀硫酸酸浸,F(xiàn)eO、Cr2O3、MgCO3、Al2O3與硫酸反應(yīng)加入溶液,而SiO2不反應(yīng),過濾除去SiO2。用H2O2將Fe2+氧化為Fe3+,再調(diào)節(jié)pH=8時,F(xiàn)e3+、Al3+完全沉淀,過濾得到濾渣為Al(OH)3和Fe(OH)3,再調(diào)節(jié)pH=11,Mg2+完全沉淀被除去且Cr元素以CrO 的形式存在,過濾后,向濾液中再加入過氧化氫,將CrO2-氧化為CrO,最后采取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的方法得到Na2CrO4晶體,以此解答。
【詳解】(1)鉻鐵礦用稀硫酸酸浸,F(xiàn)eO、Cr2O3、MgCO3、Al2O3與硫酸反應(yīng)加入溶液,而SiO2不反應(yīng),過濾除去SiO2,濾渣1主要成分是SiO2,故答案為:SiO2;
(2)第一次加入H2O2是為了將Fe2+氧化為Fe3+,反應(yīng)離子方程式為:2Fe2++H2O2+2H+═2Fe3++2H2O,故答案為:2Fe2++H2O2+2H+═2Fe3++2H2O;
(3)“調(diào)pH=8”時沉淀成分是Al(OH)3和Fe(OH)3,如果不把前者除去,當繼續(xù)加入NaOH至pH=11時,Al(OH)3會溶解,引入雜質(zhì)離子AlO,故答案為:不能,當pH=8時Al3+已經(jīng)完全轉(zhuǎn)化為Al(OH)3,若不經(jīng)過濾除去,當繼續(xù)加入NaOH時Al(OH)3會溶解,引入雜質(zhì)離子AlO;
(4)第二次加入H2O2是為了將CrO氧化為CrO,反應(yīng)離子方程式為:2CrO+3H2O2+2OH?═2CrO+4H2O,故答案為:2CrO+3H2O2+2OH?═2CrO+4H2O;
(5)Na2CrO4溶液得到Na2CrO4晶體,可以采取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的方法,故答案為: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
(6)Ksp(Mg(OH)2)=5.6×10?12,當溶液調(diào)pH=10時,c(OH?)==10?4mol/L,則溶液中c(Mg2+)= ==5.6×10?4,故答案為:5.6×10?4;
(7)在酸性條件下,F(xiàn)e2+與Cr2O反應(yīng)生成Cr3+和Fe3+,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6Fe2++Cr2O+14H+=6Fe3++2Cr3++7H2O,再根據(jù)題中提供的陽離子以氫氧化物形式沉淀時溶液的pH可知,調(diào)節(jié)pH=9時,溶液中的金屬離子都生成沉淀而除去,故答案為:6Fe2++Cr2O+14H+=6Fe3++2Cr3++7H2O。
六、元素或物質(zhì)推斷題
18.X、Y、Z、M、R、Q是短周期主族元素,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X
Y
Z
M
R
Q
原子半徑/nm
0.186
0.074
0.099
0.143
主要化合價
-4,+4
-2
-1,+7
+3
其他
陽離子核外無電子
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
焰色反應(yīng)呈黃色
(1)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R在自然界中有質(zhì)量數(shù)為35和37的兩種核素,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互為__。
(2)Z的單質(zhì)與水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___。
(3)Y與R相比,非金屬性較強的是___(用元素符號表示),下列事實能證明這一結(jié)論的是__(填字母)。
A.常溫下Y的單質(zhì)呈固態(tài),R的單質(zhì)呈氣態(tài)
B.穩(wěn)定性:XR>YX4
C.Y與R形成的化合物中Y呈正價
(4)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推測,Y的原子半徑(用r表示)的最小范圍是___。
(5)甲、乙是上述部分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且甲+乙→丙+水。若丙的水溶液呈堿性,則丙的化學式為___。
【答案】???? 第三周期第ⅦA族???? 同位素???? 2Na+2H2O=2NaOH+H2↑???? Cl???? BC???? 0.099nm
這是一份2022-2023學年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學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含答案,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2023學年福建省福州市外國語學校高二上學期12月階段性測試化學試題含解析,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原理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2023學年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上學期質(zhì)檢模擬考化學試題含解析,共2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工業(yè)流程題,實驗題,原理綜合題,有機推斷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