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隨著蒙古帝國的分崩離析,絲綢之路的旅行不再像以前那么安全了,經過穆斯林和意大利商人之手,貨物的價格往往已經漲得很高了,而歐洲人對亞洲商品的需要往往數量巨大。由此可推知,歐洲人開辟新航路的重要誘因是( )
A.西歐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xiàn)
B.東西方貿易中的巨大誘惑
C.絲綢之路被蒙古帝國切斷
D.歐洲人對黃金的狂熱追求
2.西班牙國王曾答應哥倫布享有新大陸十分之一的收入,后又允許麥哲倫船隊擁有其所發(fā)現(xiàn)的島嶼和大陸的全部收入的二十分之一。這說明( )
A.充當了新航路探索的先鋒
B.物質激勵使探險卓有成效
C.通過航海積累了大量資本
D.封建君主熱衷于海外探險
3.1997年6月24日,“馬修號”復原船(下圖)駛入紐芬蘭的博納維斯塔港。這一次航行主要是為了紀念“新發(fā)現(xiàn)的大陸”——紐芬蘭島被發(fā)現(xiàn)500周年。開辟通往紐芬蘭島航路的是( )
A.卡蒂埃 B.哈得遜
C.卡伯特父子 D.塔斯曼
4.15世紀,西歐人馬丁·貝格依姆發(fā)現(xiàn):印度香料在落到消費者最后這雙手之前,至少得經過十二雙“野獸”的手;還應當知道,印度群島上生長的香料,在東方也要經過許多道手,才能來到我們這里。盡管有十二雙手瓜分暴利,每雙手仍然可以從印度香料里擠到了相當可觀的金汁。這一現(xiàn)象( )
A.推動了當地社會的轉型
B.促進了貴金屬金銀的開采
C.加快了對新航路的探索
D.增進了歐洲人的地理知識
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
材料一
“15世紀以后,西歐各國的商品經濟發(fā)展起來,對鑄造貨幣的黃金需求量日益增大?!薄靶屡d的資產階級要用黃金來擴充資本”“社會上層用于奢華的生活享受”……——恩格斯
材料二 打個比方,商品經濟發(fā)展是一個能量巨大的蓄水池,東西方貿易逆差是一塊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歐洲貨幣短缺的陣陣波浪,這種波浪通過地區(qū)間的各種貿易關系傳播,最終在伊比利亞半島找到泄洪口?!吨袑W歷史教學參考資料》
(1)材料一反映了當時歐洲什么歷史現(xiàn)象?(6分)
(2)材料二反映了新航路開辟的經濟根源是什么?(6分)
B級——選考高分練
6.1492年,西班牙國王終于同意支持哥倫布,二者簽訂了協(xié)議,其中有任命哥倫布為新發(fā)現(xiàn)島嶼和大陸的總督和省長,他可以對下屬官職提出候選人,供國王選任。這可以用來( )
A.說明遠航的殖民性
B.揭示尋找亞洲的經濟動因
C.研究各地和平交往
D.論證哥倫布企圖獨立建國
7.歷史學者認為“史實”“史論”“史識”是構成史學的三要素,“史識”是對歷史是非曲直的觀察、鑒別和判斷能力。下列敘述屬于“史識”的是( )
A.迪亞士在遠洋航行中成功到達了“好望角”
B.西班牙王室支持的麥哲倫實現(xiàn)了環(huán)球航行
C.航海家遠洋航行中的勇敢精神仍有現(xiàn)實意義
D.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對印第安人來說是一種災難
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
材料 如果全球化把歐洲人邁入大洋當作開始的話,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亞半島國家。他們以高效的行政機器組織遠航,懷揣著傳播上帝福音和尋找黃金的期盼揭開了不同種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滿“內在動力”的帆船運載著奴隸、黃金、香料,也灑播著諸如“地球是圓的”等進步光芒?!幾园屠湛死颉短幱谧儎邮澜缰械臍v史》
(1)結合圖三及所學知識,簡述15~17世紀歐洲人探索海洋,使全球海路大通的歷程。(8分)
(2)運用上面圖片及文字信息,講述新航路開辟的條件及影響。(要求:按照因果關系,邏輯清晰)(6分)
課時作業(yè)6 全球航路的開辟
1.解析:材料“經過穆斯林和意大利商人之手,貨物的價格往往已經漲得很高了,而歐洲人對亞洲商品的需要往往數量巨大”體現(xiàn)的是巨大的經濟利益驅動是新航路開辟的重要誘因,B正確;資本主義萌芽出現(xiàn)是根本原因,A排除;傳統(tǒng)貿易路線是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切斷,C排除;D與材料無關,排除。
答案:B
2.解析:材料反映了西班牙國王不惜給探險者一定的分成以鼓勵探險,進而滿足自己掠奪財富、殖民擴張的目的,這說明封建君主熱衷于海外探險,故選D;材料無法體現(xiàn)西班牙是新航路探索的先鋒,而且最早進行新航路探險的國家是葡萄牙,故排除A;材料沒有反映出探險“卓有成效”,故排除B;材料沒有反映出西班牙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和資本,故排除C。
答案:D
3.解析:1497年,英國卡伯特父子發(fā)現(xiàn)了紐芬蘭島,故選C項;卡蒂埃到達過拉布拉多半島.而不是紐芬蘭島,排除A項;哈得遜曾探索過經北冰洋到亞洲的航路,但是并沒有發(fā)現(xiàn)紐芬蘭島,排除B項;塔斯曼曾到達新西蘭和塔斯馬尼亞島,但并沒有到過紐芬蘭島,排除D項。
答案:C
4.解析:“盡管有十二雙手瓜分暴利,每雙手仍然可以從印度香料里擠到了相當可觀的金汁”體現(xiàn)的是對香料的渴望及利潤的追求是新航路的動力之一,故選C項;當時印度社會未發(fā)生轉型,排除A項;材料與開采金銀無關,排除B項;材料與增加歐洲人的地理知識無關,排除D項。
答案:C
5.解析:第(1)問據材料一“15世紀以后,西歐各國的商品經濟發(fā)展起來,對鑄造貨幣的黃金需求量日益增大”“新興的資產階級要用黃金來擴充資本”等得出歐洲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xiàn)增加了對貨幣的需求。第(2)問據材料二“商品經濟發(fā)展”“東西方貿易逆差”得出新航路開辟的經濟根源是:商品經濟發(fā)展,東西方貿易逆差。
答案:(1)歷史現(xiàn)象:歐洲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xiàn)增加了對貨幣的需求。(6分)
(2)經濟根源:商品經濟發(fā)展,東西方貿易逆差。(6分)
6.解析:材料反映了西班牙支持哥倫布遠航,但前提是西班牙是新發(fā)現(xiàn)島嶼和大陸的統(tǒng)治者,甚至官員任命也由西班牙國王負責,這說明哥倫布的遠航具有殖民性,故選A項;材料主要涉及西班牙支持哥倫布遠航的政治優(yōu)惠,未涉及到經濟動因,排除B項;哥倫布遠航后的早期殖民擴張給美洲地區(qū)帶去了災難,并非和平交往,排除C項;材料不能體現(xiàn)哥倫布有獨立建國的企圖,排除D項。
答案:A
7.解析:“史識”是對歷史是非曲直的觀察、鑒別和判斷能力,“航海家遠洋航行中的勇敢精神仍有現(xiàn)實意義”是對航海家遠洋航行的評價判斷,屬于“史識”,故選C;A、B屬于“史實”,D屬于“史論”,排除A、B、D。
答案:C
8.解析:第(1)問,根據題干提供的時間線索“15~17世紀”和圖片所示的主要航線,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新航路開辟過程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航線,描述出新航路主航線的開辟歷程。15世紀,如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遠航非洲,發(fā)現(xiàn)好望角;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到達印度,開辟歐洲繞過非洲南端到達印度的航路;1492年,哥倫布到達西印度群島,發(fā)現(xiàn)美洲,開辟歐洲到美洲的航路。16世紀,如1519~1522年,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麥哲倫船隊完成了環(huán)球航行。同時結合所學知識,簡要羅列主要航線之外的新航線,如英國、荷蘭等國為發(fā)展海上貿易,開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緯度地區(qū)尋找通往亞洲的航路。17世紀,俄羅斯人開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線。在南半球,1578年,英國人德雷克到達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7世紀中期,荷蘭的塔斯曼環(huán)航澳大利亞時到達新西蘭和塔斯馬尼亞島等。第(2)問的第一小問,根據材料“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亞半島國家。他們以高效的行政機器組織遠航,懷揣著傳播上帝福音和尋找黃金的期盼”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班牙、葡萄牙王室支持海上探險,同時西歐人希望通過擴張傳播基督教;根據圖一、圖四可知,15世紀前后,歐洲人造船水平提高,并掌握了測定緯度的技術,使遠航開辟新航路成為可能。第二小問,根據材料“充滿‘內在動力’的帆船運載著奴隸、黃金、香料,也灑播著諸如‘地球是圓的’等進步光芒”可知,新航路的開辟和美洲的發(fā)現(xiàn),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認知;根據圖二可知,新航路的開辟雖然認知尚有錯誤,但是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陸之間,通過海上航線建立了直接聯(lián)系,促進了世界各區(qū)域文明交流;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的開辟推動了西方科技文化的發(fā)展。
答案:(1)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遠航非洲,發(fā)現(xiàn)好望角;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到達印度,開辟歐洲繞過非洲南端到達印度的航路;1492年,哥倫布到達西印度群島,發(fā)現(xiàn)美洲,開辟歐洲到美洲的航路;1519~1522年,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麥哲倫船隊完成了環(huán)球航行。在主要航線之外,還開辟了眾多新航線。英國、荷蘭等國為發(fā)展海上貿易,開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緯度地區(qū)尋找通往亞洲的航路。17世紀,俄羅斯人開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線。在南半球,1578年,英國人德雷克到達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7世紀中期,荷蘭的塔斯曼環(huán)航澳大利亞時到達新西蘭和塔斯馬尼亞島。(8分)
(2)條件:①西班牙、葡萄牙王室支持海上探險。②西歐人希望通過擴張傳播基督教。③15世紀前后,歐洲人造船水平提高,并掌握了測定緯度的技術,使遠航開辟新航路成為可能。(3分)
影響:①新航路的開辟和美洲的發(fā)現(xiàn),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認知。②雖然認知尚有錯誤,但是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陸之間,通過海上航線建立了直接聯(lián)系,促進了世界各區(qū)域文明交流。③推動了西方科技文化的發(fā)展。(3分)
這是一份高中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第6課 全球航路的開辟 綜合訓練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第6課 全球航路的開辟 精練,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第三單元 走向整體的世界第6課 全球航路的開辟 當堂達標檢測題,共12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