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高考模擬試題
高三語文試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相對于其他文體,報告文學是一種“外向型”的文體。它的“報告性”決定了它必須像新聞一樣面對現(xiàn)實,參與社會生活。其他任何一種文體也許都有借口逃避現(xiàn)實,而報告文學不能。無論在時間上還是空間上,它的姿態(tài)和腳步都必須是向前的。與社會現(xiàn)實互動,與時代發(fā)展同步,將根系深深扎入當下生活,是這個文體得以存在的前提,也是它能量和活力的源泉。

文學創(chuàng)作有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說法,這“四力”仿佛為報告文學量身定做?!八牧Α敝?,最費心、勞力、耗時的當屬腳力;并且腳力的意義,還依賴于其他“三力”的支撐才得以存在。如果眼力、腦力、筆力不行,縱然你走了千里萬里,結(jié)果仍不得而知。數(shù)月或數(shù)年后,一部作品出來方有定論。如果作品成功,那之前的辛苦和勞動還算有了意義;如果作品失敗,之前大段時間的奔波與周折,都將被宣告為“無用功”。無疑,報告文學作家總是要比從事其他文體的作家多付出很大一部分有意義或無意義的勞動。很多天賦好一些的寫作者發(fā)現(xiàn)了這個“秘密”之后,便轉(zhuǎn)頭去寫小說或詩歌,沒耐性也沒有勇氣把熱情、精力和時間都花在那些難以把握的采訪上。
然而,不管這件事情有多難做,終究還是需要有人做。畢竟,報告文學這一大有作為的文體需要優(yōu)秀的作家群體來支撐,需要有人為其付出心血和汗水。仔細觀察,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表現(xiàn)領域和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現(xiàn)實意義的寫作主題,只適合于報告文學;直接、迅捷、有力量,這些特殊的文學向度也構(gòu)成作家們不能舍棄的理由。既然報告文學寫作的人文價值在,其全面反映社會現(xiàn)狀和人性復雜的文學可能性在,堅守和捍衛(wèi)這個文體尊嚴的必要性就在。什么叫擔當呢?就是要在艱難與容易、壓力與安逸、約束與自在、值得與不值的權(quán)衡和選擇中,依從責任和使命,而不是個人苦樂和得失。這就是一個作家應有的使命擔當。
(摘編自佟鑫《報告文學的修為、使命與擔當》)
材料二:
對報告文學應該模仿客觀存在的現(xiàn)實還是揭示更加本質(zhì)的現(xiàn)實,不同的理論家都持有不同的觀點,且爭論不休。小說、戲劇和詩歌,其自身具有虛構(gòu)性。亞里士多德指出的“詩人的職責不在于描述已發(fā)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發(fā)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發(fā)生的事”,業(yè)已成為虛構(gòu)類文學創(chuàng)作者信奉的圭臬。對非虛構(gòu)類文學書寫的討論,則長期在反映已發(fā)生的事情上打轉(zhuǎn)。報告文學作為一種真實記錄歷史和社會的文體,讀者天然會對其產(chǎn)生信任感和真實感。不過,報告文學的書寫者也希望通過客觀真實達到一種更本質(zhì)真實的效果。畢竟所有的文學書寫者反映的絕不僅僅是生活世界,而是現(xiàn)實與虛構(gòu)交織在一起的“可,能性世界”——只是這種對可能性世界的描述潛藏于作者的想象書寫中。
事實上,“可能發(fā)生的事”背后也包含著作者從“實然世界”尋找其所認為的“應然世界”的愿望和可能。除了透過事實總結(jié)社會歷史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寫作者往往也希望借助文學創(chuàng)作傳達自身的某種理念和愿望。有無這些理念和愿望,可說是報告文學與新聞報道的重要區(qū)別。新聞報道力圖準確、客觀傳達事件的來龍去脈與人物的真實形象,即便書寫者想透露自身的看法或無意識地流露出價值判斷,也受限于文體自身的要求。但報告文學則不同,因為它是一種記憶性書寫,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想象與紀實交融的情況,報告文學書寫也就不再像鏡子般再現(xiàn)社會真實,而是會打上受訪者與書寫者主體意識的烙印。
其實,不論是寓褒貶于紀實還是描述“可能發(fā)生的事”,都需要主客體的統(tǒng)一。想象恰恰為報告文學實現(xiàn)主客體的統(tǒng)一提供了基礎,因為想象具有雙重超越性。一重是主體對自我意識的超越。受訪者和書寫者總是抱有某種目的進行想象活動,這種目的的產(chǎn)生往往是由于其在現(xiàn)實中難以獲得滿足,主體想象出一種讓自己滿意的狀態(tài)來彌補現(xiàn)實的不足。另一重超越性便是對社會現(xiàn)實的超越。這主要有兩種表現(xiàn)方式:或通過報告社會現(xiàn)實存在的不良現(xiàn)象,呼喚更美好的社會,這是對客觀存在的超越;或弘揚社會新風、時代精神與個人品質(zhì),這同樣是對客觀存在的超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柔石想象歌聲是五彩美麗的云,“用了‘共產(chǎn)主義’的大紅色的帆篷,裝載著我們到了自由、平等的無貧富、無階級的樂國”。今天,《大國重器》《最好的時代》《國家溫度》《十八洞村的十八個故事》等作品,展現(xiàn)了中國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彰顯了中國力量,這樣的中國正是柔石等先行者期盼的中國社會。中國奇跡與時代精神激勵著中國人不斷奮進,超越當下,為實現(xiàn)民族復興而努力。
(摘編自陳想、袁勇麟《紀實與想象:作為記憶書寫的報告文學》)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面對現(xiàn)實,參與社會生活,是報告文學的根本屬性之一,也是它區(qū)別于任何一種文體的特殊之處。
B.在表現(xiàn)領域、寫作主題、文學向度等方面,報告文學往往具有自身的特色,作家有可能大有作為。
C.亞里士多德關于詩人職責的話對小說等虛構(gòu)文學影響巨大,對報告文學等非虛構(gòu)文學也有借鑒意義。
D.主體在現(xiàn)實中未能獲得滿足,就可能抱著某種目的進行想象,以此達到一種滿意狀態(tài)來彌補現(xiàn)實的不足。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指出報告文學的創(chuàng)作需要有耐性和勇氣,需要依從責任和使命,有擔當?shù)囊庾R。
B.材料二從是否傳達自身理念和愿望的角度論證報告文學與新聞報道的區(qū)別,對比鮮明。
C.材料二舉《大國重器》等例,論證了報告文學與時代精神之間存在相互促進的關系。
D.材料一指出報告文學具有人文價值,材料二引柔石言論說明了報告文學中想象的功能。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3分)
A.報告文學有三重門,第一重門是生活之門,其次是文學之門、思想之門。
B.報告文學要求的是“是生活”,而小說等文學門類要求的則是“像生活”。
C.“七分采訪,三分寫作”,所以人們常把報告文學形容為“行走的文學”。
D.報告文學,報告在前,文學在后,當以報告為主,文學不過點綴而已。
4.想象在報告文學中存在的原因和作用分別是什么?請結(jié)合材料二相關內(nèi)容簡要分析。(4分)
5.報告文學與社會現(xiàn)實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請結(jié)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4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從森林里來的孩子
張潔
在音樂學院,孫長寧看見一間門上寫有“招生委員會”字樣的房間,便推門進去。
“喂,孩子,請你出去,這是考場!”
孫長寧舔著由于幾天來的疲勞、沒有睡眠、不正常的飲食而變得干裂的嘴唇,十分抱歉地說:“對不起,我也是來參加考試的!”
“你來晚了,復試都要結(jié)束了!”
桌子后面的監(jiān)考老師騷動起來,主考傅濤教授向擅自闖進考場的孫長寧嚴厲地瞪視著。
人們的淡漠使孫長寧那敏感的自尊心感到了極大的難堪,他真想退出這個使他的脊背冒汗的房間。
為什么還要賴在這里呢?走就是了,很簡單,只要轉(zhuǎn)過身去,揚起腦袋,拉開房門。他想起梁老師在彌留的時刻對他說過的那些話。不,不能走!必須把梁老師沒有說完的話,沒有做完的事,一生一世地、永不松懈地繼續(xù)下去。他叉開兩腿,比以前更牢地釘在那里。
他那低垂著的、羞澀的眼睛抬起來了——那是一雙像秋日的晴空一樣明澄的眼睛——堅決而迅速地說起來:“老師們!還是請你們聽一聽吧,哪怕是只聽一個曲子!”
傅濤教授不由得細細地打量著這個固執(zhí)而古怪的孩子。孩子手里那個裝長笛的盒子不知為什么引起了教授的注意。盒蓋左上角的護皮脫落了……好像在哪里見過這個盒子似的。
“老師,讓他演奏一下吧!”七位考生一齊為他力爭。
就是這七個人,已經(jīng)是難分高低上下,讓教師們一個也含不得丟下??!一股熱乎乎的激流,沖擊著每一個教師的心!教師們不由得同意了這個頑強的孩子。
孫長寧脫下了那件幾個晝夜也未曾離身的大皮襖,摘下了大皮帽子。一縷柔軟的、卷曲的額發(fā)立刻垂落到平平地展開著的眉毛上,帶著初出茅廬的年輕人的局促,孫長寧開始了演奏。
不一會兒,孫長寧自己就被樂曲中表現(xiàn)出來的東西感動了。他不再記得這是考場,仿佛他重又對著那無涯無際的森林在吹;對著山腳下那像童話中的小木屋在吹,小屋頂上積著厚厚的雪,從凝結(jié)著冰花的小窗里透出了溫暖的燈光。那兒,是他親愛的故鄉(xiāng)……
當明亮、質(zhì)樸、優(yōu)美的像散文詩似的旋律流瀉出來的時候,教授被深深地感動了。從敞開的心扉里,他看見了一個沒有在這個考場上出現(xiàn)的人,一個優(yōu)美而高尚的靈魂。那人和這少年一同在傾訴著對光明的渴望,對真理的追求,對生活的熱愛……
不知為什么,他對這少年人漸漸地產(chǎn)生了一種歉疚。他是從哪里受到了這樣嚴格而正規(guī)的訓練呢?他的表現(xiàn)手法嚴謹而細膩。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引起了教授的聯(lián)想。他又想起了那個好像在哪見過似的裝長笛的盒子。
孫長寧輕輕地收住了音響。
傅濤教授卻早已忘記了自己應盡的一個主考教師的責任,仿佛在參加一個精彩的音樂會似的,神情恍惚地說:“再演奏一個吧!”
孫長寧更自如地一個樂曲又一個樂曲地演奏下去。此時此刻,除了那片在春風里快樂地搖曳著嫩綠枝條的、樸實無華的白樺林以外,他什么也看不見了。
沒有一個人愿意擾亂這些旋律在大家心里形成的感覺——干凈的、純潔的、向上的感覺。
那七個考生突然熱烈地喊起來:“老師,這才是真正的第一名!”
孫長寧覺得好像一下子被人從深谷推上了山巔。
“告訴我,這是誰寫的?我怎么從來沒有聽到過?”
“我的老師!”
“他現(xiàn)在在哪兒?”
“他……他在森林里!”
“在森林里?!”那飄飄渺渺、若有若無的呼喚一下子變成了鮮明而生動的形象,站在教授的眼前。難道真的是他?難道這個少年是他的學生?
孫長寧慢慢地把長笛放在教授面前的桌子上,又從背包里掏出厚厚的一疊樂譜,含淚說道:“這是老師留下的!”
在樂譜的封面上,教授看到了工整而熟悉的筆跡,端正地寫著:“梁啟明!”
??!果然是他!教授想到那位最知己的朋友,同時代人里最有才華的一個。他撫摸著長笛和樂譜。這就是那個才華橫溢、勤于事業(yè)、忠于理想的人留在世上的全部東西了。是全部嗎?啊,遠遠不是,他抬起一雙淚眼,寬慰地看著站在面前的這個少年,拉過他的手,把少年人那熱淚縱橫的臉貼近自己的心田。不,生命并沒有在那片白樺林中結(jié)束,往事也沒有成為陳跡,這就是他的生命的繼續(xù)。
夜晚,當孫長寧躺進教授那松軟的、散發(fā)著肥皂的清新氣味的被窩里的時候,從淺綠色的窗簾的縫隙里,他又看見……
陳年的腐葉在他的腳下沙沙地響著;風兒在樹葉間颯颯地吹著;蝴蝶飛著,甲蟲和蜂子嚶嚶地哼著;啄木鳥篤篤地波著。一只不知名的鳥兒叫了一聲,又停了下來,從森林的深處傳來了另一只鳥兒微弱的啼鳴,好像是在回答這只鳥兒的呼喚。遠處,時不時地響著伐木工人放倒樹木的呼聲:“順山倒——”“橫山倒——”。這聲音像河水里的波浪似的蕩漾開去。突然,一種奇怪的聲音傳入耳際——它既不像鳥兒的啼鳴繚繞,也不像敲打著綠葉的一陣急雨;它既不像遠處隱隱約約的伐木工人那拖長了的呼聲,也不像風兒掀起的林濤,可是它又像這許許多多的、他自小就那么熟悉的、大森林里的一切聲響。朦朧而含混,像一個新鮮、愉快而美麗的夢。它是童話里的那支魔笛嗎?在一片已經(jīng)伐倒了不少樹木的林間空地上,和爸爸住在一個帳篷里的從北京來的梁老師在吹著一根長長的、閃閃發(fā)亮的東西。
朦朧中,梁老師彌留之際的話縈繞耳際:“總有一天,春天會來,花會盛開,鳥會啼鳴。等到那一天,你到北京去。那里,一定會有人幫助你繼續(xù)完成……”
(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從孫長寧“干裂的嘴唇”和“皮襖”“皮帽”的穿著,可知他自寒冷的地方長途跋涉而來,也暗示了他樸實憨厚的性格特征。
B.孫長寧擅闖考場遭到了老師質(zhì)問、漠視,在獲得了其他考生的同情和老師們的許可后,他的表演便輕松自如漸入佳境了。
C.孫長寧的演奏逐漸喚起了傅濤教授對梁啟明的記憶,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隨著音樂漸漸清晰,最終樂譜印證了他的判斷。
D.結(jié)尾處孫長寧在夢境中聽到自然之聲、伐木工人的呼聲和梁老師的笛聲,這些“聲音”由近及遠,傳達出他再次回到森林的期盼。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他叉開兩腿,比以前更牢地釘在那里”,這里用“叉”“釘”兩個動詞,表現(xiàn)出此刻的孫長寧因想到梁老師的囑托,信念更加堅定。
B.文中心理描寫細致入微,如孫長寧由遇挫時的難堪,到演奏時的忘我,再到演奏成功后的喜悅和興奮,呈現(xiàn)出他心理的變化。
C..本文兩次寫到“白樺林”,既照應了題目,又為故事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營造了一個真實可信的自然環(huán)境,預示著孫長寧美好的人生前景。
D.本文結(jié)尾含蓄雋永,可以預見孫長寧將會在音樂的道路上有更好的發(fā)展,并且他也將更好地完成梁老師彌留之際的心愿。
8.這篇小說在敘事上很有特色,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9.作家劉恒在多年之后仍然記得當年被這篇小說深深打動的情形:“張潔的《從森林里來的孩子》有一種人格的力量,給我以強烈的震撼?!闭埥Y(jié)合文本,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僖公二十五年冬,晉侯圍原,命三日之糧。原不降,命去之。諜出,曰: “原將降矣?!避娎粼唬?“請待之?!惫唬骸靶牛瑖畬氁?,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br /> 退一舍而原降。遷原伯貫于冀。趙衰為原大夫,狐溱為溫大夫。
昭公元年正月乙未,楚公子入鄭,逆①而出,遂會手虢,尋宋之盟也祁午謂趙武曰:“宋齊嬰楚人得志于晉,今令尹之不信,諸候之所聞也子弗戒,懼又如宋,子木②之信稱于諸侯,猶詐晉而駕焉,況不信之尤者乎?楚重得志于晉,晉之恥也。子相普國以為盟主,于今七年矣!再合諸侯,三合大夫,服齊、狄,寧東夏,平秦亂,城淳于,師徒不頓,國家不罷,民無謗讟③,諸侯無怨,天無大災,子之力也。有令名矣,而終之以恥,午也是懼。吾子其不可以不戒!”文子曰:“武受賜矣!然宋之盟,子木有禍人之心,武有仁人之心,是楚所以駕于晉也。今武猶是心也,楚又行僭,非所害也。武將信以為本,循而行之。譬如農(nóng)夫,是鑣④是袞⑤,雖有饑饉,必有豐年,且吾聞之“能信不為人下?!蔽嵛茨芤?,《詩》曰:‘不僭不賊,鮮不為則?!乓?。能為人則者,不為人下矣.吾不能是難,楚不為患.”
昭公八年春,石言于晉魏榆。晉侯問于師曠⑥曰:“石何故言?”對曰:“石不能言,或馮焉。不然,民聽濫也?!币殖加致勚?; “作事不時,怨讟動于民,則有非言之物而言?!駥m室崇侈,民力凋盡,怨讟并作,莫保其性,石言,不亦宜乎?”于是晉侯方筑虒祁之宮。叔向曰:“子野之言,君子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遠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無征,故怨咎及之。《詩》曰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唯躬是瘁,哿⑦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處休?!涫侵^乎?是宮也成諸侯必叛君必有咎夫子知之矣?!?br /> (選自《左傳》,有刪改)
【注】①逆:迎親②子木:楚國的令尹,③讟:誹謗。④穗:田中除草,③袞:培土,⑥師曠:字子踩,⑦哿:表示稱許,可嘉。
10.文屮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
是A宮B也C成D諸E侯F必G叛H君I必J有K咎L夫M子N知O之P矣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舍,行軍三十里為一舍。“退避三舍”的“三舍”指行軍九十里。比喻對人讓步或回避。
B.“尋宋之盟也”與《陳情表》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兩句中的“尋”含義不相同
C.“有令名矣,而終之以恥”與“便言多令才”(《孔雀東南飛》)兩句中的“令”含義相同。
D.“故怨咎及之”與《氓》中的“爾卜爾筮,體無咎言”兩句中的“咎”含義不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晉侯率軍包圍原國,帶了三天的軍糧,到了三天原國沒有投降,即便聽到原國要投降的消息,也毅然退兵。
B.在宋國的盟會楚國人占了晉國的先,在虢地的會見,趙武擔心楚國會再次占晉國的先,會給晉國帶來恥辱。
C.師曠認為宮室高大奢侈,百姓財力用盡,即是做事不合時宜,百姓就會怨憤,就會有石頭說話。
D.這三段文字都談到誠信,分別從取信于民,誠信對維護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誠信是個人立身之本的角度進行闡述。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
(2)今武猶是心也,楚又行僭,非所害也。
14.趙武是如何表達對誠信的不倦追求的?(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三月二十五夜達旦不能寐
陸游
愁眼已無寐,更堪衰病嬰?
蕭蕭窗竹影,磔磔水禽聲。
捶楚民方急,煙塵虜未平。
一身那敢計,雪涕為時傾!
【注】本詩于紹熙五年(1194)三月作于故鄉(xiāng)山陰。當時詩人年已古稀。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此詩為抒懷之作。詩人年老多病,作此詩之夜尤劇,故而整夜不能人睡。
B.首聯(lián)上句中“無寐”照應題目,下句更進一層,敘寫自身衰弱,疾病纏繞。
C.頷聯(lián)視聽結(jié)合,描摹夜中所見所聞,竹影、禽聲使夜晚更顯得蕭條冷寂。
D.頸聯(lián)寫官府正殘酷欺壓百姓,金人的禍患還遠未平定。“煙塵”代指戰(zhàn)爭。
16.詩尾聯(lián)與《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句都通過“一與多的對比”來加強情感抒發(fā),請結(jié)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 , ”兩句,表達出詩人“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后諫往追來的感悟。
(2)《詩經(jīng)·氓》中寫女子婚后日夜操勞,換來的卻是氓的暴怒,其實氓的這種易怒性格在婚前就有端倪,從文中“ , ”兩句就可以看得出來。
(3)詩詞中詩人自問自答,有助于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情感,引發(fā)讀者思考。如“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 ”等。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故鄉(xiāng)的山總是讓我 ① ,離鄉(xiāng)多年,我沒有一天不思念她?;丶翌^一天,天還蒙蒙亮,我就被滿山的鷓鴣和布谷的啼喚聲給吵醒了。鳥雀噪林,是山塘的清晨和傍晚的生活日常。竹雞、鷓鴣、斑鳩、布谷……都是山垮出色的“歌手”。只要你肯駐足傾聽,任何時候,這些快活的歌手都愿意為你來一曲“大合唱”。
翌日,駐村工作隊隊長帶我上山看他們栽下的柑橘林。一路上,除了鳥聲,細聽還有溪聲。鳥聲洗耳,溪聲洗心。每一聲鳥鳴,都讓人頓生美麗的鄉(xiāng)愁;每一條細小的山溪,都像是閃亮的琴弦,這萬般溪聲匯成一曲奇妙的交響樂。
假如我是一位滿懷閑情逸致的漫游者,到此真可以莫問前路了。放下行囊,獨自流連在春山之上,或坐看閑云出岫,或遙望白云生處的人家,( ),或邂逅一位布衣山翁,捧來清清的山溪水,輕煎一壺春色……
望著 ② 的柑橘林,我感慨:“規(guī)模可不小哪!這可是你們寫在山嶺上的‘創(chuàng)業(yè)史’!”
“那可不是我一個人寫的,是大伙兒和鄉(xiāng)親們一起開動腦筋‘寫’出來的?!?br /> 我禁不住為工作隊員們和鄉(xiāng)親們叫好。在這春天的山嶺上,到處是萬物勃發(fā)的生命氣息,到處是充滿朝氣的嶄新氣象,到處是 ③ 的繁忙景象……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3分)
19.請仿照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在括號內(nèi)補寫一組句子。要求:運用想象,化用下面的詩句及其意境。(4分)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葉紹翁《游園不值》)
20.請結(jié)合材料,從修辭和句式的角度簡要賞析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中醫(y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yǎng)生理念及其實踐經(jīng)驗,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chuàng)造和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 ① ,為構(gòu)建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西安中醫(yī)腦病醫(yī)院是中國首批、西北首家“國家中醫(yī)藥服務出口基地”。近年來。醫(yī)院通過線上方式為多國患者提供醫(yī)療咨詢、遠程問診等服務。醫(yī)院還先后在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捷克等國建成8家國際中醫(yī)藥特色診療中心。
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英雄廣場對面,坐落著一棟簡約而雅致的白色小樓,小樓門前的銘牌上寫著“匈牙利岐黃中醫(yī)藥中心”。推門進去,從紅色牌樓樣式的藥柜到人體針灸穴位模型,整個藥房讓人感受到 ② 。
在地中海地區(qū)中醫(yī)中心的診室外,馬耳他圣瑪格麗特中學教師馬丁·阿祖帕蒂對記者表示,他這次是專程來表示感謝并邀請中國醫(yī)療隊參加活動的。阿祖帕蒂說,學校設立了“中國角”,幫助學生了解中國文化。師生們對中藥、針灸等中醫(yī)療法非常感興趣,希望能與醫(yī)療隊合作,讓學生們感受中醫(yī)的奇妙。
“中醫(yī)中心的醫(yī)生治愈了我母親的肩膀疼痛頑疾,我希望能讓學生們認識并接觸這博大精深的中醫(yī)藥文化?!卑⒆媾恋僬f,如今,他出差時總會 ③ ,有一次出差時,阿祖帕蒂包里的膏藥派上了用場,同事對中醫(yī)的功效嘖嘖稱奇?!爸嗅t(yī)藥為我們增添更多健康保障?!卑⒆媾恋偃缡钦f。
21.下列句子中的引號與其他三項用法不同的一項是(3分)
A.西安中醫(yī)腦病醫(yī)院是中國首批、西北首家“國家中醫(yī)藥服務出口基地”。
B.小樓門前的銘牌上寫著“匈牙利岐黃中醫(yī)藥中心”。
C.學校設立了“中國角”,幫助學生了解中國文化。
D.“中醫(yī)藥為我們增添更多健康保障。”阿祖帕蒂如是說。
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①不懷疑不能見真理?!钏墓?br /> ②巨匠是在嚴格的規(guī)矩中施展他的創(chuàng)造才能的?!ぜs翰遜
一個人想做點事業(yè),非得走自己的路。要開創(chuàng)新路子,最關鍵的是自己能提出問題。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你對自己能提出問題有什么樣的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A(3分,“面對現(xiàn)實,參與社會生活……也是它區(qū)別于任何一種文體的特殊之處”說法錯誤。從第一段“像新聞一樣面對現(xiàn)實,參與社會生活”可知,“面對現(xiàn)實,參與社會生活”并非報告文學特有,新聞也有這種特點。)
2.C(3分,“論證了報告文學與時代精神之間存在相互促進的關系”說法錯誤,從材料二最后一段可知,文中舉《大國重器》等例,是論證想象對社會現(xiàn)實的超越。)
3.C(3分,材料一的觀點是“報告文學需要深入生活(也就是‘腳力’)”。A項所說的是報告文學的三個方面,并沒有涉及深入生活的內(nèi)容。B項所說的是報告文學與小說等文學的區(qū)別,沒有涉及深入生活的內(nèi)容。C項“七分采訪,三分寫作”強調(diào)了報告文學深入生活的重要性,符合材料一的觀點。D項強調(diào)報告文學中真實的重要性要高于文學性,沒有涉及深入生活的內(nèi)容。)
4.原因:①報告文學追求客觀真實之上的本質(zhì)真實,須借助想象來描述可能性世界;②報告文學是記憶性書寫,反映受訪者與書寫者的主體意識,必然存在想象。(2分,言之有理即可。)
作用:報告文學需要主客體的統(tǒng)一,而具有雙重超越性的想象可以為其提供基礎。(2分,言之有理即可。)
5.①社會現(xiàn)實是報告文學得以存在的前提,也是其能量和活力的源泉;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表現(xiàn)領域和寫作主題只適合于報告文學。②報告文學可通過想象實現(xiàn)對社會現(xiàn)實的超越,或通過報告社會現(xiàn)實存在的不良現(xiàn)象,呼喚更美好的社會,或弘揚社會新風、時代精神與個人品質(zhì)。(每點2分,共4分,言之有理即可。)
6.C(3分,A項“暗示了他樸實憨厚的性格特征”錯。他的穿著和“干裂的嘴唇”源于生活環(huán)境和長途跋涉,和性格沒有關系,選項過度解讀。B項“他的表演便輕松自如漸入佳境了”錯。原文為“帶著初出茅廬的年輕人的局促,孫長寧開始了演奏”,一開始還是有局促之感,并沒有“輕松自如”。D項“由近及遠,傳達出他再次回到森林的期盼”錯。文章只是呈現(xiàn)夢境里出現(xiàn)的聲音,是虛寫,不能體現(xiàn)“由近及遠”;夢境里的場景,都是孫長寧生命中印象深刻的事物,對他有較大影響,夢的內(nèi)容表明他對那片森林及相關人物熱愛,不能表明他期盼再次回到森林。)
7.C(3分,“預示著孫長寧美好的人生前景”錯,白樺林即森林,白樺林養(yǎng)育了孫長寧,梁啟明在白樺林里把自己的音樂才華轉(zhuǎn)移給了孫長寧。白樺林對孫長寧意義重大,但不能預示孫長寧的人生前景。)
8.①設置了明暗雙線結(jié)構(gòu)。本文是以孫長寧的趕考為主線,以梁啟明對孫長寧的音樂和人生的啟蒙為暗線來敘述故事的;②設置了伏筆、照應。如圍繞孫長寧、梁啟明和傅濤的人物關系設有多處伏筆,長笛盒蓋的出現(xiàn)為下文揭開梁啟明的身份埋下了伏筆,兩處“囑托”前后照應;③雖然采用第三人稱全知敘事視角,但多有作者自我感情的強烈滲入,使筆下人物獲得了禮贊式的描繪;④綜合運用多種敘事順序。在順敘的同時,文中插敘了對故鄉(xiāng)森林景色的描寫,文末通過夢境補敘了孫長寧與梁老師初見時的情景。(每點2分,共6分,答出三點給6分,言之有理即可。)
9.①小說人物身上無一不閃現(xiàn)著人格的魅力:孫長寧的堅定和執(zhí)著、梁啟明的信念和追求、傅濤教授的友善和熱愛、七個考生的誠摯和無私。②他們對事業(yè)的追求、對理想的忠誠和對生活的熱愛,會觸動讀者對干凈、純潔、向上等美好品質(zhì)的向往與追求。(每點3分,共6分,言之有理即可。)
10.DHL(每處1分,共3分,超出三處不得分。)
11.D(3分,A.正確B.兩句“尋”含義不相同,前者是“重溫”,后者是“不久”。C.兩句“令”含義相同,都為“美好”。D.兩句“咎”含義相同,都是“不吉利,災禍”。)
12.B(3分,應該是“祁午擔心”。)
13. (1)信用,是國家的寶貝,百姓靠它庇護。得到原國而失去信用,用什么庇護百姓?所損失的東西更多。(判斷句、“庇”、“亡”、“滋”各1分,共4分。)
(2)現(xiàn)在武還是這樣的心,楚國又不守信用,這可不是他所能傷害的了。(大意1分,“是”“行僭”“害”各1分,共4分。)
14.①首先直接表明自己以信為本的觀點;②運用比喻,寫農(nóng)夫只要堅持除草、培土最終會有收獲,來表明自己會一直堅持,最終收獲誠信;③引用,引用《詩經(jīng)》名言,證明待人誠信,就會成為別人的典范。(每點1分,共3分,言之有理即可。)
【參考譯文】
僖公二十五年冬季,晉文公率軍包圍原國,命令攜帶三天的糧食。到了三天原國不投降,就下令離開。間諜從城里出來,說:“原國準備投降了?!避姽僬f:“請等待一下?!睍x文公說:“信用,是國家的寶貝,百姓靠它庇護。得到原國而失去信用,用什么庇護百姓?所損失的東西更多。”退兵三十里,原國投降。晉文公把原伯貫遷到冀地。任命趙衰作為原地的地方官,狐漆作為溫地的地方官。
昭公元年正月十五日,公子圍進入國都,迎娶后出來。于是就在虢地會見,這是為了重溫宋國盟會的友好。祁午對趙武說:“在宋國的盟會,楚國人占了晉國的先?,F(xiàn)在令尹不守信用,這是諸侯都聽說的。您如果還不戒備,怕的是又像在宋國一樣。子木的信用為諸侯所稱道,尚且欺騙晉國而要駕凌在上面,何況是不守信用的突出人物呢?楚國再次占了晉國的上風,是晉國的恥辱。您輔佐晉國作為盟主,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七年了。兩次會合諸侯,三次會合大夫,使齊國、狄人歸服,使華夏的東方國家安寧,平定秦國造成的動亂,在淳于修筑城墻,軍隊不疲弊,國家不疲乏,百姓沒有誹謗,諸侯沒有怨言。天不降大災,這是您的力量。有了好名聲了,反而用恥辱來結(jié)束,午就是害怕這個,您不能不警惕。”趙文子說:“武接受您的恩賜了。然而在宋國的結(jié)盟,子木有害人之心,武有愛人之心,這就是楚國所以駕凌在晉國上面的緣故。現(xiàn)在武還是這樣的心,楚國又不守信用,這可不是他所能傷害的了。武將要用信用作為根本,按照這去做。譬如農(nóng)夫,只要勤于除草培土,雖然有一時災荒,最終必然獲得豐收。而且我聽說,能守信用就不會在別人下面,我還是不能做到守信用啊?!对姟氛f,‘待人以信,很少不能做榜樣’,這是由于守信用的緣故。能夠做別人典范的,不會在別人的下面了。我的難處在不能做到這一點。楚國不能造成禍患。”
昭公八年春季,在晉國的魏榆有塊石頭說話。晉平公向師曠詢問說:“石頭為什么說話?”師曠回答說:“石頭不能說話,有的東西憑借著它。否則,就是百姓聽錯了。下臣又聽說:‘做事情違背了農(nóng)時,怨恨誹謗在百姓中發(fā)生,就有不能說話的東西說話?!F(xiàn)在宮室高大奢侈,百姓的財力用盡,怨恨誹謗一齊起來,沒有人能確保自己的性命。石頭說話,不也是相宜的嗎?”當時晉平公正在建造愿祁之宮,叔向說:“子野的話真是君子啊!君子的話,誠實而有證明,所以怨恨遠離他的身體。小人的話,虛偽而沒有證明,所以怨恨和災禍來到他身上?!对姟氛f,‘不會說話多么傷心,話不能從他舌頭上出來,只有勞累他自己。會說話的多么美好,漂亮話好像流水,使他自己安居休息’,說的就是這個吧!這座宮殿落成,諸侯必然背叛,國君必然有災殃,師曠先生已經(jīng)知道這一點了?!?br /> 15.A(3分,“作此詩之夜尤劇,故而整夜不能入睡”錯誤。從全詩來看,詩人整夜不能入睡,除了衰病的原因,更有憂時的原因;另外,“作此詩之夜尤劇”在詩中也無依據(jù)。)
16.①本詩尾聯(lián)以“一身”與正值多事之秋的國家形成對比,寫詩人不愿考慮一己之私,認為在民生艱難、戰(zhàn)亂未平的時代,個人的年老多病算不了什么;進而強烈地抒發(fā)了詩人的憂國憂民之情;②《示兒》首二句以“萬事空”與“九州同”一事形成對比,寫詩人自知死后萬事皆空,只因未能看到祖國統(tǒng)一而悲痛,而念念不忘;更為突出地表達了詩人至死不渝的愛國之情。(每點3分,共6分,言之有理即可。)
17. (1)悟已往之不諫 知來者之可追
(2)將子無怒 秋以為期
(3)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每空1分,共6分,第三小題答案不唯一,有錯別字該空不得分。)
18.①魂牽夢縈 ②漫山遍野 ③熱火朝天(每空1分,共3分。)
19.示例:或偶遇一間茅屋草舍,扣響久閉的柴扉,試喚一位高人(4分,與畫橫線的句子句式一致2分,化用所給詩句及其意境2分。)
20.①修辭:“每一條細小的山溪,都像是閃亮的琴弦,這萬般溪聲匯成一曲奇妙的交響樂”運用比喻,將“山溪”比作“琴弦”,將溪聲比作音樂,使山溪具體可感,增加了文采,引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增強了語言的感染力;②句式:“每一聲鳥鳴,都??每一條細小的山溪,都??”運用大致相同的句式,形成整句,而整個畫波浪線的句子句式整散結(jié)合,既有整齊和諧之美,又有自由變化之姿。(每點2分,共4分)
21.D(3分,ABC三項中的引號均表示特定稱謂。表示某個單位或某種事物、活動、項目的名稱。D.表示引用,引述他人的話語。與其它三項不同。)
22.①中國充分發(fā)揮中醫(yī)藥優(yōu)勢 ②濃厚的傳統(tǒng)中醫(yī)藥文化氣息 ③隨身攜帶一些中醫(yī)藥品(每處2分,共6分,言之有理即可。)
23.參照2022年高考作文評分標準。

相關試卷

2023屆山東省棲霞市一中、棲霞市二中高三三模語文試題(解析版):

這是一份2023屆山東省棲霞市一中、棲霞市二中高三三模語文試題(解析版),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山東省煙臺市棲霞市部分高中2022-2023學年高三5月模擬檢測語文試題(含解析):

這是一份山東省煙臺市棲霞市部分高中2022-2023學年高三5月模擬檢測語文試題(含解析),共2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文學類閱讀-單文本,文言文閱讀,古代詩歌閱讀,情景默寫,簡答題組,選擇 簡答,材料作文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3屆山東省煙臺市棲霞市第一中學高三下學期5月模擬語文試題含答案:

這是一份2023屆山東省煙臺市棲霞市第一中學高三下學期5月模擬語文試題含答案,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3屆山東省煙臺市第一中學高三下學期5月模擬語文試題含答案

2023屆山東省煙臺市第一中學高三下學期5月模擬語文試題含答案

2023屆山東省煙臺市萊山區(qū)高中高三下學期5月模擬語文試題含答案

2023屆山東省煙臺市萊山區(qū)高中高三下學期5月模擬語文試題含答案

2023屆山東省煙臺市高三二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2023屆山東省煙臺市高三二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2022屆山東省煙臺市高三三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2022屆山東省煙臺市高三三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