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章末卷2
一、選擇題(共13小題)
1.(2013?大慶)用手豎直向下按壓水平桌面時,手對桌子作用一個力F1,桌子也對手作用一個力F2,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 A.F1的施力物體是手,受力物體是桌子
B.F2的施力物體是手,受力物體是桌子
C.F1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桌子
D.F2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手
【考點】6E:力的概念.
【專題】572:運動和力.
【分析】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解:(1)手對桌子作用一個力F1,施力物體是手,受力物體是桌子,故A正確,C不正確;
(2)桌子也對手作用一個力F2,施力物體是桌子,受力物體是手,故BD均不正確。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的判斷,產生力的作用時存在兩個物體,一個是施力物體,一個是受力物體。
2.(2015?巴彥淖爾)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作用在物體上的幾個力一定是同時產生、同時存在、同時消失
B.兩個不接觸的物體之間一定沒有力的作用
C.足球離腳后還能繼續(xù)向前運動是由于受到慣性的作用
D.豎直向上拋出的石子上升到最高點時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不計空氣阻力)
【考點】6E:力的概念;6L:慣性;6Q: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
【專題】57:運動和力.
【分析】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時產生,同時消失;
②產生力的作用的兩個物體可能直接接觸,也可能沒有直接接觸;
③慣性是物體具有的性質,不是力;
④物體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解答】解:
A、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可能同時產生,同時消失,也可能有的消失,有的仍然存在。例如地球表面及附近的物體始終受重力。此選項錯誤;
B、沒有直接接觸的物體可能存在力的作用,如重力、磁力。此選項錯誤;
C、足球離腳后還能繼續(xù)向前運動是由于運動員具有慣性,而不是受到慣性的作用。此選項錯誤;
D、豎直向上拋出的石子,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由于慣性繼續(xù)上升,上升到最高點時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此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此題考查的是我們對力產生的條件、慣性、運動與力的關系等概念和規(guī)律的掌握情況,熟練、深入理解概念和規(guī)律是解答的關鍵。
3.(2015?舟山)隨著“足球進校園”活動的開展,同學們的體育活動日益豐富,踢球時,腳踢球的力( ?。?br /> A.改變了足球的運動狀態(tài)
B.比足球撞擊腳的力先產生
C.大于足球撞擊腳的力
D.與足球撞擊腳的力是平衡力
【考點】6F:力的作用效果.
【專題】572:運動和力.
【分析】①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物體的形狀;
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時產生,同時消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解答】解:
A、足球原來是靜止的,腳踢球,足球成為運動狀態(tài),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此選項正確;
B、腳踢球的力和足球對腳的反作用力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兩者同時產生,同時消失。此選項錯誤;
C、腳踢球的力和足球對腳的反作用力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兩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此選項錯誤;
D、腳踢球的力和足球對腳的反作用力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此選項錯誤。
故選:A。
【點評】此題考查的是我們對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相互性的理解和應用。注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時產生,同時消失的,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不是平衡力。
4.(2015?溫州)如圖所示為一種常用核桃夾,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點比A點更易夾碎核桃,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  )

A.力的大小有關 B.力的方向有關
C.力的作用點有關 D.受力面積有關
【考點】6G:力的三要素.
【專題】572:運動和力.
【分析】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它們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解答】解:
由圖可看出,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點A、B不同,在B點比A點更易夾碎核桃,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作用點有關。
故選:C。
【點評】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物理上將它們稱為力的三要素。
5.(2015?來賓)如圖所示,某運動員進行射箭比賽的情形,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br />
A.拉彎的弓具有彈性勢能
B.手把弓拉彎,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C.箭離開弓后能繼縷向前運動,是因為箭具有慣性
D.在空中飛行的箭,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將落向地面
【考點】6F:力的作用效果;6J:牛頓第一定律;6L:慣性;FK:動能和勢能的概念.
【專題】572:運動和力;573:重力、彈力、摩擦力;593:機械能及其轉化.
【分析】(1)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稱為彈性勢能;
(2)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即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也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3)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4)力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如果沒有力物體就會保持它的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
【解答】解:A、被拉彎的弓發(fā)生形變,故具有彈性勢能,說法正確;
B、手把弓拉彎,弓的形狀發(fā)生改變,故說明力能使物體發(fā)生形變,說法不正確;
C、射箭時,箭離開弓后仍然向前運動是因為箭具有慣性,說法正確;
D、在空中飛行的箭,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箭將做勻速直線運動,說法錯誤;
故選:AC。
【點評】解決此類題目要根據(jù)選項,利用所學的物理知識進行分析判斷,判斷要有依據(jù),不可盲目判斷。
6.(2015?雅安)以下是我們生活中常見到的幾種現(xiàn)象:
①籃球撞擊在籃板上被彈回;
②用力揉面團,面團形狀發(fā)生變化;
③用力握小球,球變癟了;
④一陣風把地面上的灰塵吹得漫天飛舞。
在這些現(xiàn)象中,物體因為受力而改變運動狀態(tài)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點】6F:力的作用效果.
【專題】57:運動和力.
【分析】要解答本題需掌握;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也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解答】解:①撞擊在籃板上的籃球被彈回,籃球的運動方向發(fā)生了變化,這是受力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
②用力揉面團,面團形狀發(fā)生變化,這是物體受力后形狀發(fā)生了改變;
③用力握皮球,皮球變癟了,是物體受力后形狀發(fā)生了改變;
④一陣風把地面上的塵土吹得漫天飛舞,塵土由靜止到運動,這是物體受力后運動狀態(tài)改變;
在這四種現(xiàn)象中:①④物體是因為受力而改變運動狀態(tài)。②③是力改變了物體的形狀。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和掌握。
7.(2015?揭陽)游戲“憤怒的小鳥”是用“彈弓”把小鳥對準怪物打過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A.彈弓受力伸長,說明力能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B.彈弓伸長過程中,彈性勢能增大
C.彈出“小鳥”時,弓的彈性勢能轉化為“小鳥”的動能
D.被彈弓彈出的“小鳥”,受到彈力和重力的作用
【考點】6F:力的作用效果;6U:力與運動的關系;FN: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FU: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與守恒.
【專題】572:運動和力;593:機械能及其轉化.
【分析】①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物體形狀;
②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量叫彈性勢能;
③在一定條件下,彈性勢能與動能可以相互轉化;
④物體由于慣性會變成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地球周圍的一切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解答】解:
A、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所以彈弓在拉力作用下會伸長。故A正確;
B、彈弓伸長過程中,形變增大,彈性勢能增加。故B正確;
C、彈弓將“小鳥”彈出時,彈性勢能轉化為“小鳥”的動能。故C正確;
D、被彈弓彈出的“小鳥”由于慣性繼續(xù)向前運動,彈力作用不再存在;但“小鳥”受到重力作用。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此題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彈性勢能的影響因素、慣性及重力的存在,屬于力學基本規(guī)律的應用。
8.(2015?益陽)下列有關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 A.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都有關系
B.手拍桌子時,手對桌子施加了力,桌子對手沒有施加力
C.彈簧被拉伸時產生的力是彈力,鋼絲繩懸掛重物的力不是彈力
D.重力的方向總是垂直向下
【考點】6F:力的作用效果;6I:力作用的相互性;71:彈力;7A:重力的方向.
【專題】572:運動和力;573:重力、彈力、摩擦力.
【分析】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合稱力的三要素,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②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③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彈力;
④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解答】解:
A、力的三要素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此選項正確;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拍桌子,手對桌子施加力的作用,桌子同時對手施加反作用力。此選項錯誤;
C、被拉長的彈簧和懸掛著重物的鋼絲繩,都發(fā)生了彈性形變,所以都受到彈力的作用。此選項錯誤;
D、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此選項錯誤。
故選:A。
【點評】此題是一道與力現(xiàn)象有關的綜合題,考查了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相互性、彈力和重力的方向,掌握并正確理解基本規(guī)律,是解答的關鍵。
9.(2014?龍巖)“以卵擊石”,卵破的施力物體是( ?。?br /> A.石 B.卵 C.人 D.手
【考點】6E:力的概念.
【專題】57:運動和力.
【分析】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解:“以卵擊石”,卵對石頭施加力的作用,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石頭對卵施加反作用力,大小相同,卵承受力的能力差,石頭承受力的能力強,所以卵碎了石頭沒什么變化。
故選:A。
【點評】相互作用力永遠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相互作用力盡管大小相等,但兩物體受力后的結果不一定相同。
10.(2014?新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只有相互接觸的物體間才會有力的作用
B.“風吹石頭跑”說明地球附近的所有物體都受到重力作用
C.磕到碗邊上的雞蛋破了,是因為碗給雞蛋的力大于雞蛋給碗的力
D.在草地上滾動的足球,最終會停下來,是因為足球受到了摩擦力
【考點】6E:力的概念;6F:力的作用效果;6I:力作用的相互性;6U:力與運動的關系.
【專題】57:運動和力.
【分析】正確理解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力發(fā)生在兩個物體之間,一個物體是施力物體,另一個物體是受力物體。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體同時又是施力物體,施力物體同時又是受力物體。
物體不接觸可以產生力的作用,接觸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指物體之間的推、拉、擠、壓、提、吸引、排斥等。
【解答】解:A、兩個物體不相互接觸,也可以發(fā)生相互作用,也有力產生,故A選項錯誤;
B、“風吹石頭跑”說明風對石頭施加力的作用,故B選項錯誤;
C、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磕到碗邊上的雞蛋破了,碗給雞蛋的力等于雞蛋給碗的力,故C選項錯誤;
D、在草地上滾動的足球,最終會停下來,是因為足球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故D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該題里包含的很多信息,要正確理解力的概念。
11.(2014?郴州)在以“力”為主題的辯論賽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許多觀點,小明把他們的觀點歸納整理如下表。你認為正確的觀點有( ?。?br /> 觀點
正方
反方
①兩個物體相接觸,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②兩個物體相接觸,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③力的產生至少涉及兩個物體
④一個物體也可以產生力的作用
⑤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⑥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③⑤
【考點】6E:力的概念;6U:力與運動的關系.
【專題】57:運動和力.
【分析】(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慣性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原因。
【解答】解:(1)兩個物體接觸不一定產生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兩本書,盡管相互接觸,但沒有力的作用,因此①錯誤,②正確。
(2)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產生力的作用時存在兩個物體,一個是施力物體,另一個是受力物體,因此③正確,④錯誤。
(3)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運動狀態(tài)保持不變是因為它具有慣性,因此⑤錯誤,⑥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力的基本概念的掌握,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相對比較簡單。
12.(2015?錦州)如圖是運動員頂足球時的情景,忽略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球被頂出,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B.頂出去的球在上升過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球在上升過程中,重力勢能增加,機械能保持不變
D.頂出去的球最終落地,是由于球具有慣性
【考點】6F:力的作用效果;6U:力與運動的關系;76:重力;FN: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
【專題】57:運動和力.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一是改變物體的形狀,二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物體只有處于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時,受到的力才是平衡力;
(3)動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有關,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時,機械能保持不變;
(4)地面及其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解答】解:
A、球被頂出,球的運動速度和方向都發(fā)生了變化,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該選項說法正確;
B、頂出去的球在上升時,不是在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球在上升過程中,質量不變,速度減小,因此動能減小,但是球的高度增大,因此重力勢能增大,在此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忽略空氣阻力,機械能保持不變,該選項說法正確;
D、頂出去的球最終會落向地面,是因為受到重力的作用,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AC。
【點評】本題結合運動員頂球考查蘊含的力學知識,具有一定的綜合性,知識點較多,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聯(lián)系,是中考的熱點。
13.(2014?攀枝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兩物體不接觸也可以產生力的作用
B.物體發(fā)生形變一定會產生彈力
C.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
D.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考點】6E:力的概念;6F:力的作用效果;71:彈力;7A:重力的方向.
【專題】57:運動和力.
【分析】(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發(fā)生力的作用時,物體間不一定接觸;
(2)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時產生的力叫彈力;
(3)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即使物體發(fā)生形變;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4)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即指向地心。
【解答】解: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發(fā)生力的作用時,物體間不一定接觸;如磁鐵吸引鐵釘;故A不符題意;
B、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時產生的力叫彈力;發(fā)生塑性形變時,不會產生彈力;故B符合題意;
C、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即使物體發(fā)生形變;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C不符題意;
D、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即指向地心。故D不符題意;
故選:B。
【點評】深入理解力的概念、力的效果、彈力、重力概念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二、填空題(共12小題)
14.(2015?懷化)如圖所示是足球運動中“頭球攻門”的情景,當運動員用頭球頂球時球的運動方向改變了,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tài) (選填“形狀”或“運動狀態(tài)”),頂球時運動員給球施加了力,但是頭也會感到痛,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考點】6F:力的作用效果;6I:力作用的相互性.
【專題】572:運動和力.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是改變物體的形狀或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物體的形狀改變的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物體運動快慢或運動方向的改變都表明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
(2)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作用的時候,同時這個物體也受到另一個物體對它施加的力的作用,這就是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答】解:
(1)比賽中,運動員用頭將迎面飛來的足球頂回,足球的運動方向改變,是力作用的結果,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運動員的頭部會有疼痛感,表明運動員的頭部對球施加力作用時候,運動員的頭部同時受到球對頭部施加的力的作用,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為:運動狀態(tài);相互。
【點評】本題不但要求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還要會進一步分析、理解和應用。
15.(2015?黑河)2015年5月,尼泊爾發(fā)生強烈地震,造成了大量山石的滾落,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tài) ,搜救人員與指揮中心利用對講機交流時,信息是利用 電磁波 傳遞的。
【考點】6F:力的作用效果;D2:電磁波的傳播與應用.
【專題】553:信息的傳遞;572:運動和力.
【分析】解答此題從以下知識點入手:
(1)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變物體的形狀,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移動電話是利用電磁波傳遞信息的。
【解答】解:
發(fā)生強烈地震時,造成了大量山石的滾落,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搜救人員與指揮中心利用對講機交流時,信息是利用電磁波傳遞的。
故答案為:運動狀態(tài);電磁波。
【點評】本題結合地震救援考查相關的物理知識,注重了物理和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學以致用是學習物理的根本。
16.(2015?重慶)如圖示美國飛行器制造商研發(fā)的世界首款飛行汽車﹣Transition,他擁有兩個座位,四個輪子和能夠折疊的一對翅膀,既能像轎車一樣在公路上行駛,又能像飛機一樣上升、下降、懸停、飛行。飛行汽車能夠在機場和任何道路上行駛,采用汽油發(fā)動機,汽車啟動后助跑一段距離就可起飛,請參照示例寫出該飛行汽車所涉及的物理信息和對應的物理知識(不得與示例重復)。
示例:物理信息:飛行汽車上升。
物理知識: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作答:物理信息: 飛行汽車飛行過程中能的轉化 ;
物理知識: 飛行汽車在飛行過程中,是將燃料的化學能轉化為動能 。

【考點】52:參照物及其選擇;6F:力的作用效果;6L:慣性;6U:力與運動的關系;E2:能量的轉化.
【專題】5AA:其他綜合題.
【分析】(1)內燃機將燃料的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使汽車獲得動力;
(2)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首先選定一個參照物,相對參照物位置發(fā)生改變則是運動的,相對參照物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則是靜止的。
【解答】解:
(1)物理信息:飛行汽車飛行過程中能的轉化;
物理知識:飛行汽車在飛行過程中,是將燃料的化學能轉化為動能;
(2)物理信息:飛行汽車飛行過程中以地面為參照物處于什么狀態(tài);
物理知識:以地面為參照物,飛行汽車在飛行過程中,相對地面位置發(fā)生改變,所以是運動的。
故答案為:
物理信息:飛行汽車飛行過程中能的轉化;
物理知識:飛行汽車在飛行過程中,是將燃料的化學能轉化為動能。
【點評】本題是一道開放性題目,考查的知識點較多,但都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比較簡單。
17.(2015?永州)如圖所示,用手指壓圓珠筆芯,筆芯會彎曲,這個實驗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形狀 。同時手指感到疼痛,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考點】6F:力的作用效果;6I:力作用的相互性.
【專題】572:運動和力.
【分析】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也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解答】解:
用手指壓圓珠筆芯使它彎曲,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手感覺疼痛,原因是手對圓珠筆芯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時,受到圓珠筆芯的反作用力,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為:形狀;相互。
【點評】此題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等知識,是力學的基本概念或規(guī)律,難度不大。
18.(2015?攀枝花)秋天,稻子“笑彎了腰”,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形狀 。跳高場上,運動員“騰空而起”,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tài) 。
【考點】6F:力的作用效果.
【專題】572:運動和力.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改變物體的形狀和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物體運動狀態(tài)包括物體運動的快慢的改變和物體運動方向的改變。
【解答】解:
(1)秋天,稻子“笑彎了腰”,重力使稻桿的形狀發(fā)生了改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2)跳高運動員“騰空而起”,地面對運動員的彈力使運動員越過橫桿,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故答案為:形狀;運動狀態(tài)。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對力的作用效果的記憶和理解,以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19.(2015?南寧)小紅同學用吸管喝完一盒牛奶后,用力吸了一下,牛奶盒變癟了,這個現(xiàn)象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形狀 ,還可以證明 大氣壓 是存在的。
【考點】6F:力的作用效果;8E:大氣壓強的存在.
【專題】57:運動和力.
【分析】(1)用力吸空奶盒,盒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產生的壓力差將奶盒壓扁;
(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變物體的形狀,二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解答】解:
大氣壓使奶盒變扁,說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用力吸一下空奶盒,盒內氣體減少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奶盒變扁了,這個現(xiàn)象說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故答案為:形狀;大氣壓。
【點評】大氣壓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存在和應用特別廣泛,生活中要注意觀察,本題考查了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0.(2015?荊州)魏來將籃球向籃框拋出,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tài) ;藍天用重垂線檢查墻壁上的畫是否掛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終是 豎直向下 的;大氣壓強隨著高度的增加而 減小?。ㄟx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如圖所示,鐵塊長度為 2.75 cm。

【考點】64:長度的測量;6F:力的作用效果;7A:重力的方向;8G: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系.
【專題】571:長度、時間、速度;573:重力、彈力、摩擦力;582:氣體的壓強、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一是改變物體的形狀,二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根據(jù)重力方向豎直向下,制成重錘檢查墻壁是否豎直,檢查桌面或窗臺是否水平;
(3)大氣壓的大小隨高度的改變而改變,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壓逐漸減小;
(4)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為相鄰的刻度線表示的長度;起始端沒從0開始,把9.00cm處當作“0”刻度,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9.00cm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
(1)魏來將籃球向籃框拋出,球的運動速度和方向發(fā)生了變化,說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根據(jù)重力方向豎直向下,如果畫框和重錘線是平行的,畫框是豎直的,否則畫框不豎直;
(3)大氣壓強的大小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br /> (4)圖示刻度尺1cm分為10個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為1mm;
鐵塊左邊對應的刻度值為9.00cm,右邊對應的刻度值為11.75cm,所以鐵塊長度為11.75cm﹣9.00cm=2.75cm。
故答案為:運動狀態(tài);豎直向下;減??;2.75。
【點評】本題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重力的方向、氣壓與高度的關系以及刻度尺的使用,是一道綜合性題目。
21.(2015?郴州)踢足球是學生喜歡的運動之一。小明用腳踢靜止的足球,足球向前滾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tài) ;但最終足球會停下來,是因為 足球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 。
【考點】6F:力的作用效果.
【專題】57:運動和力.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力還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解答】解:足球運動員用力把靜止的足球踢出去,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足球最后停了下來,這說明足球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
故答案為:運動狀態(tài);足球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
【點評】此題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是一道基礎題目,比較簡單。
22.(2015?綏化)如圖,小華同學穿著旱冰鞋用力推墻時,自己卻向后運動,這一現(xiàn)象說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tài) ,同時也說明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

【考點】6F:力的作用效果;6I:力作用的相互性.
【專題】572:運動和力.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變物體的形狀,二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包括改變物體的運動快慢和運動方向);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的作用相互的。
【解答】解:小華同學穿著旱冰鞋用力推墻時,自己卻向后運動,這一現(xiàn)象說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同時也說明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為:運動狀態(tài);相互的。
【點評】本題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及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屬于基礎題。
23.(2013?內江)如圖所示,用球拍擊球時,如果以球為研究對象,施力物體是 球拍 ,受力物體是 球 。

【考點】6E:力的概念.
【專題】572:運動和力.
【分析】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解:球拍擊球時,球拍對球施加力的作用,因此施力物體是球拍,受力物體是球。
故答案為:球拍;球。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的區(qū)分,這里需要明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24.(2015?上海)5月31日,中國運動員蘇炳添在國際百米大賽中跑出了9秒99的成績,成為首位跑進10秒的中國人,起跑時他用力蹬助跑器后飛速沖出,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tài) ,在沖過終點減速的過程中,他的慣性 不變 ,動能 減小 (后兩空均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考點】6F:力的作用效果;6L:慣性;FO:動能的影響因素.
【專題】572:運動和力;593:機械能及其轉化.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即使物體發(fā)生形變。②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包括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發(fā)生變化、運動方向發(fā)生變化。
(2)物體的慣性只與質量有關,與速度無關;
(3)影響動能的因素是速度和質量。
【解答】解:(1)起跑時他用力蹬助跑器后飛速沖出,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由于運動員的質量不變,故慣性不變;
(3)影響動能的因素是速度和質量,由于質量不變,速度減小,故動能減小;
故答案為:運動狀態(tài);不變;減小。
【點評】此題是一道力學綜合題,掌握力的作用效果,明確影響慣性和動能的因素,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25.(2015?大慶)重0.06N的羽毛球豎直上升,則羽毛相對地面是 運動 (選填“靜止”或“運動”)的,羽毛球運動越來越慢,這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tài) ,此過程中羽毛球的重力勢能將 變大?。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若羽毛球上升時受到的空氣阻力為0.15N,則羽毛球所受合力的大小為 0.21 N。
【考點】6F:力的作用效果;6W:力的合成與應用.
【專題】572:運動和力.
【分析】(1)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首先要選取一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是怎樣的,就看它與參照物的相對位置是否變化;
(2)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還能改變物體的形狀;
(3)重力勢能的大小取決于物體的質量和被舉高的高度;
(4)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如果方向相同,則合力的大小等于二力之和,方向與這兩個力方向相同;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如果方向相反,則合力的大小等于二力之差,方向與較大的力方向相同。
【解答】解:(1)羽毛球豎直上升過程中,相對于地面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因此羽毛球相對于地面是運動的;
(2)羽毛球運動越來越慢,是由于受到向下的重力的作用,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3)羽毛球豎直上升過程中,質量不變,高度變大,重力勢能變大;
(4)羽毛球所受0.06牛的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因為羽毛球豎直上升,所以0.15牛的阻力方向也是豎直向下的,兩個力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方向是相同的,F(xiàn)合=0.15N+0.06N=0.21N。
故答案為:運動;運動狀態(tài);變大;0.21。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判斷、力的作用效果、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合力的計算,是一道綜合題。
三、解答題(共5小題)
26.(2015?衡陽)實驗桌上有一把鋼尺,利用它能哪些物理實驗?請寫出其中一個實驗名稱和簡單實驗說明(除用該鋼尺測量物體長度實驗之外)
實驗名稱
簡單實驗說明
例:物體具有慣性
把尺子水平拋出去,尺子繼續(xù)向前運動
(1)
(2)
【考點】6F:力的作用效果.
【專題】572:運動和力.
【分析】頻率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振動越快頻率越大。音調跟頻率有關,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聲音的響度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
【解答】解:尺伸出桌面時,用手撥動尺子,尺子振動發(fā)聲;
將鋼尺拿起然后松手,鋼尺豎直下落,說明鋼尺受到重力;
將鋼尺壓彎,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等。
故答案為:(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尺伸出桌面時,用手撥動尺子,尺子振動發(fā)聲。
【點評】掌握一些小實驗的產生條件和驗證問題,設計實驗步驟折射實驗設計題的基本要求。
27.(2015?黑龍江)在緊張的考試中,讓我們再回憶兒時的歌聲中走近物理,你還記得“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水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huán)繞著綠樹紅墻,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涼爽的風。”這首歌嗎?歌詞中包含了很多物理知識,仿照示例,請你寫出兩條。
歌詞
物理知識
小船推開波浪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考點】6F:力的作用效果;92:聲音的傳播條件;A6:光的反射現(xiàn)象.
【專題】5AA:其他綜合題.
【分析】(1)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傳播介質包括固體、液體、氣體。
【解答】解:(1)海面倒映的白塔,屬于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2)優(yōu)美的歌聲是通過空氣傳到人們的耳朵里的。
故答案為:海面倒映的白塔,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優(yōu)美的歌聲是通過空氣傳到人們的耳朵里的。
【點評】本題考查了光的反射現(xiàn)象,以及聲音的傳播現(xiàn)象,要求學生熟知相關知識,并能與生活中的現(xiàn)象相結合。
28.(2015?荊門)如圖是運動員將足球頂出去的情景。
(1)球被頂出去,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tài)?。?br /> (2)請在圖中作出足球受力的示意圖(忽略空氣阻力)。

【考點】6F:力的作用效果;6H:力的示意圖與圖示.
【專題】572:運動和力;573:重力、彈力、摩擦力.
【分析】解答本題應掌握:
(1)力的作用效果是改變物體的形狀或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物體的形狀改變的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物體運動快慢或運動方向的改變都表明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
(2)踢出去的足球靠慣性飛行,在忽略空氣阻力的情況下,只受到重力的作用,而重力的方向是始終豎直向下的,不受其位置和運動狀態(tài)的影響,據(jù)此,再利用作圖法畫出重力即可。
【解答】解:
(1)比賽中,運動員用頭將迎面飛來的足球頂出去,足球的運動方向改變,是力作用的結果,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踢出去的足球在不計空氣阻力的情況下,只受重力的作用,作用在球的重心,方向豎直向下,如圖所示:

故答案為:(1)運動狀態(tài);(2)見上圖。
【點評】本題不但要求掌握力的作用效果,還要會作重力的示意圖,注意:物體在任何情況下,其重力方向都是豎直向下的。同時,本題中還要注意,足球靠慣性飛行時,忽略空氣阻力便不再受其他力。
29.(2015?張家界)在初中階段,我們可以用礦泉水瓶做很多實驗:
例如:透過裝滿水的礦泉水瓶看物體(物體放在距瓶適當?shù)奈恢茫吹揭粋€正立、放大的像,這表明裝滿水的礦泉水瓶相當于一個放大鏡。
(1)雙手擠壓空礦泉水瓶, 力越大礦泉水瓶的形變程度越大 ,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關。
(2)在空礦泉水瓶側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錐出上、下兩個小孔,往里面倒?jié)M水,可以觀察到 可以觀察到水從兩個小孔流出來,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噴得最急或噴得遠一些 ,這表明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將空礦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當用力向它的側壁吹氣時它會滾動,當用相同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氣時它卻不容易滑動,這表明在壓力相同的條件下 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 。
【考點】6F:力的作用效果;7E: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88:液體的壓強的特點.
【專題】572:運動和力;573:重力、彈力、摩擦力;581:壓強、液體的壓強.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礦泉水瓶受壓力越大,則形變越大;
(2)液體內部存在壓強,由于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會看到下孔流出的水噴得最急或噴得遠一些;
(3)明確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有: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減小對接觸面的壓力、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
【解答】解:
(1)雙手擠壓空礦泉水瓶可以使瓶子變形,當施加的力增大,瓶子變形程度就越大,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關;
(2)由于液體內部存在壓強,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會觀察到水從兩個小孔流出來,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噴得最急或噴得遠一些。
(3)用力向它的側面吹氣它會滾動,此時受到滾動摩擦力;用同樣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氣它卻不容易滑動,此時受到滑動摩擦力,可見滾動摩擦力小于滑動摩擦力。
故答案為:
(1)力越大礦泉水瓶的形變程度越大;
(2)可以觀察到水從兩個小孔流出來,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噴得最急或噴得遠一些;
(3)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
【點評】此題考查了力學的多個知識點,運用所學的力的作用效果、液體壓強特點、摩擦力知識可解答此題。
30.(2015?漳州)姍姍用礦泉水瓶做如下實驗:
(1)取一礦泉水瓶,用力捏,瓶子變癟,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形狀 
(2)將礦泉水瓶裝滿水,用硬紙片蓋住瓶口,按住紙片將瓶口朝下,移開手,瓶內的水不會流出,證明了 大氣壓 的存在。
(3)甲,乙兩個相同的礦泉水瓶裝有等量的水,甲瓶倒立放入冰箱,待水結冰后取出,如圖所示,讓甲,乙兩瓶在同一水平桌面上以相同的速度開始轉動, 乙 瓶會先停下來,原因是 乙瓶內的水與瓶壁產生阻力,阻礙了瓶子的轉動 。

【考點】6F:力的作用效果;6U:力與運動的關系;8E:大氣壓強的存在.
【專題】572:運動和力;582:氣體的壓強、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變物體的形狀,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此實驗是證實大氣壓存在的最常見的實驗,紙片沒有掉下來就是因為受到外界大氣壓對紙片向上壓力的作用。
(3)結冰和不結冰的水區(qū)別是:不結冰是液體,水和瓶子不是一個整體;結冰的水是固體,和瓶子是一個整體。故在轉動起來后,據(jù)其內部的狀態(tài)不同結合慣性的知識進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
(1)雙手擠壓空礦泉水瓶可以使瓶子變癟,形狀發(fā)生變化,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變物體形狀;
(2)在礦泉水瓶中裝滿水,按住紙片將瓶口朝下,移開手,瓶內的水不會流出,該現(xiàn)象說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3)轉動時間長的是結冰的甲瓶子,轉動時間短的是不結冰的乙瓶子;
未結冰的水和瓶子是兩部分,轉動時,瓶子受力開始轉動,水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靜止的狀態(tài),從而給瓶子一個阻力,所以很快就停下來;結冰的水和瓶子是一個整體,轉動時,瓶子和冰都受力開始轉動,轉動的時間較長。
故答案為:(1)形狀;(2)大氣壓;(3)乙;乙瓶內的水與瓶壁產生阻力,阻礙了瓶子的轉動。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力的作用效果、大氣壓強的存在、摩擦力對運動的影響等問題,平時學會利用身邊的器材做實驗,多動手、多思考,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相關試卷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級下單元測試卷-第七章章末卷2: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級下單元測試卷-第七章章末卷2,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解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物理教科八年級下單元測試卷-第十章章末卷2: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八年級下單元測試卷-第十章章末卷2,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圖3,作圖題,科學探究題,計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物理教科八年級下單元測試卷-第七章章末卷1: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八年級下單元測試卷-第七章章末卷1,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作圖與探究題,計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初中物理教科八年級下單元測試卷-第九章章末卷2

初中物理教科八年級下單元測試卷-第九章章末卷2

初中物理教科八年級下單元測試卷-第八章章末卷2

初中物理教科八年級下單元測試卷-第八章章末卷2

初中物理滬科八年級下單元測試卷-第七章章末卷2

初中物理滬科八年級下單元測試卷-第七章章末卷2

初中物理滬科八年級下單元測試卷-第七章章末卷1

初中物理滬科八年級下單元測試卷-第七章章末卷1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月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