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1. (2021年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qū)初中學科競賽)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的密閉容器中燃燒后生成CO和CO2,且測得反應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24%,則反應后氮氣的質量分數(shù)可能為
A. 70%B. 50%C. 30%D. 10%
【答案】C
【解析】
假設碳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則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16=3:4,混合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24%,則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24%=32%,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1-24%-32%=44%;
假設碳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則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16×2)=3:8,混合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24%,則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24%=64%,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1-24%-64%=12%;
題目中燃燒后生成的是CO和CO2的混合氣體,所以氮氣的質量分數(shù)應該介于12%~44%之間,故選C。
2. (陜西省咸陽市涇陽縣2020-2021學科競賽)下列幾種氣體可用如圖所示裝置干燥、收集的正確組合是:①H2②O2③CO2④SO2⑤CH4⑥NH3(其中SO2密度比空氣大可溶于水,CH4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NH3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堿石灰是干燥劑)
A. ①②③B. ②③⑤C. ③④⑥D. ①⑤⑥
【答案】D
【解析】
氣體經(jīng)過堿石灰,所以收集的氣體不能與氫氧化鈉或氧化鈣反應,所以不能收集③二氧化碳,④二氧化硫。
集氣瓶倒放,從長管通入,氣體先集中在上部,相當于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可以收集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可以收集①氫氣,⑤甲烷,⑥氨氣。
故選D。
3. (湖南懷化市2020-2021下學期6月化學競賽)在恒溫條件下,將質量相等的三份KNO3的不飽和溶液分別蒸發(fā)5g,10g,15g水后,析出KNO3晶體的質量依次為ag,bg,cg,則a, b, c三者關系是
A. c=2a-bB. c=2b-aC. a=c-2bD. a=c-b
【答案】B
【解析】
在恒溫條件下,將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蒸發(fā)5g水,析出硝酸鉀晶體的質量為ag,析出晶體后變?yōu)轱柡腿芤海^續(xù)蒸發(fā)5g水,繼續(xù)析出晶體(b-a)g,繼續(xù)蒸發(fā)5g水,繼續(xù)析出晶體(c-b)g,故b-a=c-b,c=2b-a。
故選B。
4. (湖南懷化市2020-2021下學期6月化學競賽)有機物A含有C、 H、O三種元素,取該有機物14.8g和16.2gO2在密閉容器中燃燒,產(chǎn)物為CO,CO2和水蒸氣,把產(chǎn)物依次通過濃硫酸,灼熱的氧化銅和堿石灰(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鈉和氧化鈣的固體混合物),結果濃硫酸增重18g,CuO的質量減輕9.6g,堿石灰的質量增重35.2g,試通過計算該有機物的化學式是
A. C2H6OB. C12H22O11C. C4H10OD. C6H12O6
【答案】C
【解析】
濃硫酸增重的質量即為生成的水的質量為18g,故14.8g該有機物中含有氫元素的質量為。堿石灰增加的質量35.2g為兩部分二氧化碳的質量,一部分是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生成的二氧化碳,另一部分是有機物燃燒時生成的二氧化碳。但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其中的碳元素均來自于有機物,故14.8g該有機物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質量為。故14.8g該有機物中含有的氧元素的質量為14.8g?9.6g?2g=3.2g。故該有機物中碳、氫、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故該有機物的化學式為C4H10O,即選C。
5. (安徽蕪湖市第二十九中學2021-2022學年上學期競賽)實驗測得某硫酸銨化肥的樣品中含氮量為20.7%,則其中可能混入了
A. 尿素CO(NH2)2B. 氯化銨C. 硝酸銨D. 碳酸氫銨
【答案】D
【解析】
硫銨,化學式為(NH4)2SO4,其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 ;化肥的樣品中氮的質量分數(shù)為20.7%,說明其中可能混入了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小于20.7%的物質。
A、尿素[CO(NH2)2]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不符合題意;
B、氯化銨(NH4Cl)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不符合題意;
C、硝酸銨(NH4NO3)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不符合題意;
D、碳酸氫銨(NH4HCO3)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符合題意。
故選:D。
6. (安徽蕪湖市第二十九中學2021-2022學年上學期競賽)已知乙炔(C2H2)、苯(C6H6)、乙醛(C2H4O)的混合氣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8%,則混合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 )
A. 42%B. 60%C. 84%D. 91%
【答案】C
【解析】
【分析】乙醛(C2H4O)可以表示為C2H2·H2O,故乙炔(C2H2)、苯(C6H6)、乙醛(C2H4O)的混合氣體可以看做C2H2、C6H6、C2H2、H2O的混合物,根據(jù)O元素的分數(shù)計算H2O的質量分數(shù),進而計算C2H2、C6H6總的質量分數(shù),由最簡式為CH,C、H質量之比為12:1,據(jù)此計算C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乙醛(C2H4O)可以表示為C2H2·H2O,故乙炔(C2H2)、苯(C6H6)、乙醛(C2H4O)的混合氣體可以看做C2H2、C6H6、C2H2、H2O的混合物,O元素的分數(shù)為8%,故H2O的質量分數(shù)為,故C2H2、C6H6總的質量分數(shù)1﹣9%=91%,由二者化學式可知最簡式為CH,C、H質量之比為12:1,故C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故選:C。
7.將69g酒精(C2H5OH)點燃,酒精燃燒全部變?yōu)镃O、CO2和H2O,恢復到室溫,測得所得氣體中氧元素質量分數(shù)為64%,則燃燒所耗氧氣的質量為( )
A.136g B.64g C.112g D.48g
【答案】C
【解析】燃燒后恢復室溫,氣體只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全部來自乙醇,氣體中氧元素占64%,則碳元素占36%,乙醇中碳元素的質量為 ,所以反應的氣體的質量為 ,水中的氫元素全部來自乙醇,乙醇中氫元素的質量為 ,所以生成的水的質量為 ,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消耗的氧氣質量為 ,
故答案為:C。
8.已知相同條件下,氣體的體積比等于氣體的分子個數(shù)比?,F(xiàn)有20mLO2、CO和CO2的混合氣體,在密閉容器中用電火花引燃,充分反應后恢復到原來狀態(tài),體積減少了2mL,再通過足量澄清石灰水后又減少10mL,最后剩余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原混合氣體中O2、CO和CO2的體積比可能是()
A.1:6:3B.5:2:3C.3:1:6D.3:5:2
【答案】B
【解析】已知相同條件下,氣體的體積比等于氣體的分子個數(shù)比。在密閉容器中用電火花引燃,充分反應后恢復到原來狀態(tài),體積減少了2 mL。則有:
由上述關系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體積為4mL,原來混合氣體中二氧化碳的體積=10mL-4mL=6mL,一氧化碳和氧氣的體積為:20mL-6mL=14mL。由題意可知,最后剩余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了一氧化碳完全反應,剩余的氣體是氧氣。 則氧氣體積為:14mL-4mL=10mL,則原來混合氣體中O2、CO、CO2的體積比是:10mL:4mL:6mL=5:2:3;
故答案為:B。
9.工業(yè)上用Mg(NO3)2作為濃縮HNO3的吸水劑,向m1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65%的硝酸溶液中加人m2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72 %的Mg (NO3)2溶液,蒸餾,分別得到97.5%硝酸溶液和60%硝酸鎂溶液,若蒸餾過程中,硝酸、硝酸鎂和水均無損耗,則投料質量比 為()
A.0.3B.0.4C.0.5D.0.6
【答案】D
【解析】設被轉移的水的質量為X,65%的硝酸含水為35%,72%的硝酸酸鎂溶液含水為28%,97.5%的硝酸含水量為2.5%,60%的硝酸鎂溶液含水量為40%,則硝酸中水0.35m1-X=(m1-X)×0.025,則m1=3X硝酸鎂中水0.28m2+X=(m2+X)×0.4,解得m2=5X,故二者的比值為0.6,
故答案為:D。
10.將37.2g某種天然氣水合物(CH4·xH2O)與一定量氧氣在密閉容器中用電火花引燃,反應后得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氣的混合氣體的總質量為53.2g冷卻至室溫后將剩余氣體緩緩通過灼熱的氧化銅充分反應(玻璃管內已進行排空氣處理),如圖所示,反應后,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增加13.2g,已知氫氧化鈉溶液在實驗中可以充分吸收二氧化碳。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將冷卻后的氣體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最多可以得到10.0g碳酸鈣
B.上述反應生成水的質量為32.4g
C.經(jīng)過計算,x=8
D.自然界的該物質已經(jīng)成為一種人類廣泛使用的新能源
【答案】A
【解析】某種天然氣水合物(CH4·xH2O)中碳元素全部轉化在二氧化碳中,而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增加了13.2g,即增加的CO2的質量為13.2g;
CO2中C元素的質量為:
所以CH4·xH2O中C元素的質量為: ;故C不符合題意;
所以天然氣水合物的化學式為CH4 ? 6H2O,其中H元素的質量
天然氣水合物中的H元素全部轉化為H2O中的H元素,
設生成H2O的質量為m,則 ,所以生成H2O的質量為43.2g,故B不符合題意;
那么CO和CO2的質量為53.2g-43.2g=10g;設生成CO2的質量為a,CO的質量為b,則
設碳酸鈣的質量為x則
故A符合題意;
D.甲烷的水合物不利于完全燃燒,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1.已知FeO、Fe2O3、Fe3O4組成的混合物中,鐵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1:8,則原混合物中FeO、Fe2O3、Fe3O4三種物質的質量比可能是( )
A.9:21:5B.18:40:29C.9:25:23D.18:20:5
【答案】B
【解析】因 Fe3O4中鐵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1:8,則任意量都可滿足混合物中鐵、氧元素的質量之比為21:8;
FeO和Fe2O3可寫成Fe2O3?FeO=Fe3O4形式即它們的分子個數(shù)的比應保持在1:1,即Fe2O3與FeO質量比為20:9時,兩種物質的混合物中鐵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也恰好為21:8。所以FeO和Fe2O3的質量比為 9:20 (=18:40)時,兩種物質的混合物中鐵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也恰好為 21:8;
故答案為:B。
12.在由CO2和O2 組成的混合氣體中,測知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20%,則混合氣體中CO2和O2的質量比為( )
A.2:1B.1:2C.11:4D.11:7
【答案】C
【解析】假設混合氣體的質量為100g,碳元素的質量為20g,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0g÷ = g,氧氣的質量為100g- = g;所以CO2和O2的質量比為11:4;
故答案為:C。
13.由氫氧化鈉(NaOH)和過氧化鈉(Na2O2)組成混合物,并檢測出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1%,那么混合物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 )
A.46%B.57.5%C.58.4%D.無法計算
【答案】C
【解析】兩種物質中都含有鈉和氧元素,剩余部分就是氫元素,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1%,則鈉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之和是99%.混合物中鈉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3:16,故混合物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99%× =58.4%.故選C.
14. (湖南邵陽市武岡一中2020-2021學年下學期6月化學競賽)某工廠用質量分數(shù)為98%的濃硫酸(密度為1.84g/cm3)配制質量分數(shù)約為30%的稀硫酸供生產(chǎn)使用。配制時所用的濃硫酸與水的體積比最接近的是
A. 1:6B. 1:5C. 1:4D. 1:3
【答案】C
【解析】
設配置時所用的濃硫酸的質量為x,水的質量為y
x×98%=(x+y)×30%
解得:x:y=30:68
已知濃硫酸的密度是1.84g/cm3,水的密度是1g/cm3,則配制時所用的濃硫酸與水的體積比=。
故選C。
15.由Na2SO4、Na2SO3,Na2S三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物中,測得氧元素質量分數(shù)為22% ,則其中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 )
A.無法確定B.23%C.45%D.32%
【答案】D
【解析】鈉和硫原子個數(shù)比為2: 1,所以鈉和硫的質量比為46 : 32 ,鈉和硫的總的質量分數(shù)為1-22% = 78% ,所以硫的質量分數(shù)為 。
故答案為:D。
16.已知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工業(yè)制HNO3的尾氣中含有的NO2和NO常用NaOH溶液吸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NO不能被NaOH溶液吸收.同溫、同壓下NO2與NO的體積比如下,其中不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的是( )
A.1:1B.1:3C.2:lD.3:1
【答案】B
【解析】A、根據(jù)NO+NO2+2NaOH=2NaNO2+H2O方程式可知NO2與NO的體積比為1:1,正好被吸收,故A能完全被吸收,故A不符合題意;
B、NO2與NO的體積比為1:3,一氧化氮多了,因為NO2與NO的體積比為1:1,正好被吸收,所以多了的一氧化氮又不能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所以一氧化氮不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故B符合題意;
C、NO2與NO的體積比為2:1,反應完后二氧化氮有剩余,通過2NO2+2NaOH=NaNO2+NaNO3+H2O反應可知剩余的二氧化氮可以直接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故C不符合題意;
D、NO2與NO的體積比為3:1,反應完后二氧化氮有剩余,通過2NO2+2NaOH=NaNO2+NaNO3+H2O反應可知剩余的二氧化氮可以直接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17.向盛有 10g49%稀硫酸的燒杯中加入5.6g的鐵粉,充分反應后有固體殘留,t1時迅速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銅溶液。整個過程燒杯中溶液的質量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分析錯誤的是( )
A.a(chǎn)→b 點,溶液的 pH 逐漸增大
B.c 點時,溶液中有兩種溶質
C.d 點固體,加入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
D.m=12.7g
【答案】C
【解析】A、由圖可知,a→b點,溶液質量先增加后不變,說明是鐵與稀硫酸反應的過程,溶液的酸性減弱,其pH逐漸增大,不符合題意;
B、由圖象可知,c點時溶液的質量還在減小,硫酸銅沒有完全反應,溶液中溶質有硫酸亞鐵和硫酸銅兩種,不符合題意;
C、由于硫酸銅的量不能確定,可能有剩余的鐵,d點時,燒杯中固體一定是有銅,可能有鐵,加入鹽酸不一定有氣泡產(chǎn)生,符合題意;
D、設溶液增加的質量為x
解得x=2.7g
所以m=10g+2.7g=12.7g,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8.將CO和鐵的氧化物FexOy置于密閉容器中,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至完全,反應過程中容器內部分物質的質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的值為12.6
B.鐵的氧化物中x:y=3:4
C.參加反應的鐵的氧化物的質量為16g
D.當CO2質量為4.4g時,容器內CO質量為14g
【答案】D
【解析】CO和鐵的氧化物FexOy置于密閉容器中,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至完全,生成鐵和二氧化碳;A. 由圖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3.2g,根據(jù)碳元素守恒,參加反應的一氧化碳的質量為 ,m的值為8.4+8.4=16.8,故不符合題意;
B. 由于m=16.8,即生成鐵的質量為16.8g,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F(xiàn)exOy的質量為13.2g+16.8g-8.4g=21.6g,根據(jù) ,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一半來自FexOy,F(xiàn)exOy中氧元素的質量為 ,F(xiàn)exOy中鐵元素、氧元素質量比為 ,鐵的氧化物中x:y=1:1,故不符合題意;
C. 參加反應的鐵的氧化物的質量為13.2g+16.8g-8.4g=21.6g,故不符合題意;
D. 由以上分析知,該鐵的氧化物為FeO,設當二氧化碳質量為4.4g時,消耗一氧化碳的質量為z,則
解得z=2.8g;
此時容器內CO質量為16.8g-2.8g=14g,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9.在托盤天平兩邊各放一只盛有等質最、等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鹽酸的小燒杯,調節(jié)至平衡后,往燒杯中分別加入鐵和等質量的銅鎂合金,兩燒杯中的物質完全反應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則銅鎂合金中銅和鎂的質量比為( )
A.4:3B.8:3C.3:8D.3:4
【答案】A
【解析】解:假設鐵的質量為56,生成氫氣的質量為x
56 2
56g x
x=0.2g
設生成0.2g氫氣需要鎂的質量為y
24 2
y 0.2g
y=24g
則銅鎂合金中銅和鎂的質量比為(56g-24g):24g=4:3
故答案為:A
20.將一定質量的鐵和氧化銅的混合物粉末放入足量稀鹽酸中,充分反應后產(chǎn)生氣體0.4g,并得到殘留固體3.2g。則原混合物粉末的質量是( )
A.15.2gB.18.0gC.20.0gD.24.8g
【答案】B
【解析】由題意可知,將一定質量的鐵和氧化銅的混合物粉末放入足量稀鹽酸中,鐵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氧化銅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了氯化銅和水,鐵能與氯化銅反應生成銅和氯化亞鐵,設與稀鹽酸反應的鐵的質量為ⅹ,
與氯化銅反應的鐵的質量為y,
氧化銅的質量為3.2g÷( ×100%)=4.0g;
所以,原混合物的質量為11.2g+2.8g+4.0g=18.0g;
故答案為:B。
21.某樣品含有氫氧化鉀、碳酸鉀和水三種物質。室溫下,向該樣品中加入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4.6%的稀鹽酸100g,恰好完全反應得到中性溶液,蒸干該溶液得到固體質量為( )
A.74.5gB.29.8gC.10gD.7.45g
【答案】B
【解析】氫氧化鉀、碳酸鉀與鹽酸反應都生成氯化鉀,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氯化鉀中的氯元素都來自鹽酸,可以根據(jù)氯元素質量守恒來進行解答。由于反應后溶液呈中性,說明鹽酸中的氯元素恰好全部轉化為氯化鉀,因此根據(jù)氯元素守恒可知,最后得到的固體KCl的質量為:100g×14.6%×74.5/36.5 =29.8g 。
故答案為:B。
22.工業(yè)上用Mg(NO3)2作為濃縮HNO3的吸水劑,向m1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65%的硝酸溶液中加人m2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72 %的Mg (NO3)2溶液,蒸餾,分別得到97.5%硝酸溶液和60%硝酸鎂溶液,若蒸餾過程中,硝酸、硝酸鎂和水均無損耗,則投料質量比 為()
A.0.3B.0.4C.0.5D.0.6
【答案】D
【解析】設被轉移的水的質量為X,65%的硝酸含水為35%,72%的硝酸酸鎂溶液含水為28%,97.5%的硝酸含水量為2.5%,60%的硝酸鎂溶液含水量為40%,則硝酸中水0.35m1-X=(m1-X)×0.025,則m1=3X硝酸鎂中水0.28m2+X=(m2+X)×0.4,解得m2=5X,故二者的比值為0.6,
故答案為:D。
23.某金屬粉末含有Mg、Al、Cu中的一種或幾種,取12g該金屬粉末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產(chǎn)生1g氫氣,則該金屬粉末可能的組成情況有( )
A.1種B.2種C.3種D.4種
【答案】C
【解析】設生成1g氫氣,單獨消耗鎂質量為x,消耗鋁質量為y。
銅不與鹽酸反應,根據(jù)題意可知12g該金屬粉末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產(chǎn)生1g氫氣,故金屬中一定含有鋁,組成可能有:①鋁、鎂、銅;②鋁、銅;③鋁、鎂,共三種可能。
故答案為:C。
24.含8克NaOH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H2S氣體后,可發(fā)生以下反應:NaOH+H2S=NaHS+H2O,2NaOH+H2S=Na2S+2H2O,將得到的溶液小心蒸干,稱得無水固體7.9g,則該固體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 )
A.Na2SB.NaHS C.Na2S和NaHSD.Na2S和NaOH
【答案】A
【解析】解:①若NaOH少量,則產(chǎn)物只有NaHS,那么固體質量應該增加,而實際固體質量在減小,因此不可能是NaOH少量;
②若NaOH和H2S反應產(chǎn)物為NaHS和Na2S的混合物,則根據(jù)極值法進行判斷,
若產(chǎn)物只有NaHS,設8克NaOH反應可生成硫氫化鈉的質量為x,
NaOH+H2S=NaHS+H2O
40 56
8g x
x=11.2g
若產(chǎn)物只有Na2S,設8克NaOH反應可生成硫化鈉的質量為y,
2NaOH+H2S=Na2S+2H2O
80 78
8g y
y=7.8g
而實際稱得無水固體7.9g,7.8g<7.9g<11.2g,因此生成物可能是NaHS和Na2S的混合物.
③若NaOH過量,則產(chǎn)物為NaOH和Na2S的混合物,則生成固體質量應該介于7.8g和8.0g之間,而實際稱得無水固體7.9g,因此固體混合物也可能是NaOH和Na2S的混合物.
綜上所得,固體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Na2S.
故選A.
【分析】(1)注意反應順序:NaOH先和H2S反應生成NaHS,若NaOH還有剩余,則NaOH繼續(xù)和NaHS反應生成Na2S;
(2)反應產(chǎn)物分三種情況進行討論:
①NaOH少量,產(chǎn)物只有NaHS;
②NaOH和H2S反應生成NaHS后還有剩余,產(chǎn)物是NaHS和Na2S的混合物;
③NaOH和NaHS反應完后還過量,產(chǎn)物是NaOH和Na2S的混合物.
(3)利用極值法判斷產(chǎn)物的類型.
二、填空題
25.(1)許多物質的命名與元素的化合價高低有關,如錳酸鉀、高錳酸鉀,其中錳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6、+7.氯元素常見的化合價有+7、+5、+1、﹣1 等,由此推測鈉元素、氧元素和+7價氯元素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名稱為 ,化學式為 。
(2)某種由FeO和Fe2O3組成的混合物中,兩種組分的個數(shù)之比為3:2,則670g混合物中Fe元素的質量是 g。
(3)測知Fe2O3和另一種氧化物的混合物中氧的含量為50%,則另一種氧化物可能是_________。
A.SO2 B.Na2OC.CO2D.MgO
【答案】(1)高氯酸鈉;NaClO4(2)490(3)C
【解析】(1)由題干可知,+7 價氯元素化合價最高,由鈉元素、氧元素和+7價氯元素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名稱中必有“高”,因為氧元素化合價一般為-2價,鈉元素化合價一般為+1價,根據(jù)“某酸某”的命名原則可得,名稱為:高氯酸鈉,故填寫:高氯酸鈉;根據(jù)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原則可得,化學式為:NaClO4;(2)設混合物中FeO的質量為x,F(xiàn)e2O3的質量為y①x+y=670g② x=270g,y=400g,F(xiàn)eO中鐵元素的質量為:270g× ×100%=210g,F(xiàn)e2O3中鐵元素的質量為:400g× ×100%=280g,670g混合物中 Fe 元素的質量是:210g+280g=490g,故填寫:490;(3)純凈的Fe2O3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 ×100%=30%,題中給的數(shù)據(jù)是氧化鐵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與另一種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的平均值,由于50%>30%,所以另一種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必須要大于50%,A、SO2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100%=50%,故A錯誤;B、Na2O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100%=25.8%,故B錯誤;C、CO2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100%=72.7%,故C正確;D、MgO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100%=40%,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26.新藥左旋氧氟沙星,可用于治療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其說明書中部分內容如下圖。
(1)氧氟沙星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
(2)氧氟沙星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 (精確到0.1%).
(3)3.61g氧氟沙星中含氮元素的質量是 g。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一個療程最少應服用左旋氧氟沙星為 g。
(4)從保存方法看,左旋氧氟沙星可能具有 的化學性質。
【答案】(1)27:8(2)17.7%(3)4.2;2.8(4)不穩(wěn)定
【解析】(1) 氧氟沙星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12×18):(16×4)=27:8;
(2) 氧氟沙星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 ;
(3) 3.61g氧氟沙星中含氮元素的質量是 , 由標簽說明可知,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一個療程一次0.2g,一日2次,一療程最少7天,所以最少應服用左旋氧氟沙星為0.2g×2×7=2.8g;
(4) 從保存方法看,左旋氧氟沙星可能具有不穩(wěn)定的化學性質。
三、計算題
27. (2022年第十四屆中學生數(shù)理化綜合實踐活動九年級化學應用)某同學對若干塊礦石樣品中的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進行檢測,采用了以下的辦法:取用8g這種石灰石樣品,把40g稀鹽酸分四次加入,測量過程所得數(shù)據(jù)見下表(已知石灰石樣品中含有的雜質不溶于水,不與鹽酸反應).請計算:
(1)8g的石灰石樣品中含有雜質_____克?
(2)如表中m的數(shù)值應為_____?
(3)稀鹽酸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_____
【答案】(1)1.2;(2)3;(3)18.25%
【解析】
比較第三次和第四次的數(shù)據(jù)可知:樣品中雜質的質量為1.2g;比較第一次和第三次的數(shù)據(jù)可知第一次中鹽酸完全反應,消耗碳酸鈣的質量為,因此第二次中也是消耗2.5g碳酸鈣,所以用第一次的剩余固體質量減去第二次消耗的碳酸鈣的質量就是第二次剩余固體的質量;根據(jù)第一次加入鹽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依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鹽酸的質量分數(shù)。
(1)比較第三次和的四次的數(shù)據(jù)可知:樣品中雜質的質量為1.2g
(2)比較第一次和第三次的數(shù)據(jù)可知第一次中鹽酸完全反應,消耗碳酸鈣的質量為,因此第二次中也是消耗2.5g碳酸鈣,故
(3)設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x



答: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8.25%。
28. (2022年第十四屆中學生數(shù)理化綜合實踐活動九年級化學應用)實驗室有一變質的氫氧化鈉樣品(樣品中只含Na2O3雜質,且成分均勻),為測量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某同學稱取10g氫氧化鈉樣品放入燒杯中,加入40g水完全溶解,將150g鹽酸平均分6份依次加人燒杯中(燒杯的質量為50g),每次充分反應后都用電子天平進行稱量(假設產(chǎn)生的氣體完全逸出),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圖乙表示產(chǎn)生氣休的質量與加人稀鹽酸質量的關系。
(1)分析表格數(shù)據(jù)和圖乙,判斷α點溶液中的溶質為_____。
(2)氫氧化鈉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
(3)通過實驗加計算,該同學發(fā)現(xiàn):加稀鹽酸,若氫氧化鈉溶液不變質,不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氫氧化鈉變質的量越多,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越多:氫氧化鈉完全變質,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最多,于是該同學推測:樣品中氫氧化鈉變質的量越多,完全反應所需的稀鹽酸的質量越大。請判斷該同學的推測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答案】(1)氯化鈉、氯化氫
(2)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50g+10g+40g+150g-248.9g=1.1g
設氫氧化鈉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為
答:氫氧化鈉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26.5%;
(3)該同學的推測不正確,理由:根據(jù)CO2+2NaOH═Na2CO3+H2O;Na2CO3+2HCl═2NaCl+H2O+CO2↑和NaOH+HCl=NaCl+H2O可知,無論變質與否,氫氧化鈉與鹽酸的質量關系都是:NaOH~HCl;可知,氫氧化鈉變質與否,不影響消耗的鹽酸的質量
【解析】
(1)根據(jù)圖和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開始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無氣體生成,然后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鈉和水,有氣體生成,a點表示稀鹽酸與氫氧化鈉、碳酸鈉完全反應后又加入了過量的稀鹽酸,故a點溶液中的溶質為生成的氯化鈉和過量的氯化氫;
(2)解析見答案;
(3)根據(jù)CO2+2NaOH═Na2CO3+H2O;Na2CO3+2HCl═2NaCl+H2O+CO2↑和NaOH+HCl=NaCl+H2O可知,無論變質與否,氫氧化鈉與鹽酸的質量關系都是:NaOH~HCl;可知,氫氧化鈉變質與否,不影響消耗的鹽酸的質量。所以該同學推測不正確。
29. (陜西省咸陽市涇陽縣2020-2021學科競賽)某純堿樣品中含有少量NaCl,小麗同學取該樣品23g全部溶解于150g水中,再逐滴加入160g稀鹽酸,反應中產(chǎn)生的氣體的質量與鹽酸的用量關系如圖所示。(提示:相關反應為Na2CO3+2HCl=2NaCl+H2O+CO2↑)計算當恰好完全反應時:
(1)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是 克。
(2)此時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必要的計算過程,結果保留到0.1%)。
【答案】(1)8.8; (2)8.4%
【解析】
試題分析:(1)根據(jù)圖像,可看出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是8.8克
(2)根據(jù)化學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中Na2CO3、NaCl與CO2的質量關系,可求出Na2CO3的質量以及生成的氯化鈉質量,進而求出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解:設Na2CO3質量為x,NaCl的質量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8.8g
106:44=x:8.8g x=21.2g
117:44=y:8.8g y=23.4g
故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2.34g+(23g-21.2g)=25.2g
所得到的溶液的質量=23g+150g+135.8g-8.8g=300g
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25.2g/300g×100%=8.8%
30. (陜西省咸陽市涇陽縣2020-2021學科競賽)已知將氯酸鉀加熱到較高溫度時,氯酸鉀可以發(fā)生分解放出氧氣.現(xiàn)有氯酸鉀和氯化鉀的固體混合物共319.5克,在較高溫度下將其加熱至固體質量不再減少為止.而后將所得固體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后,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銀溶液,充分反應后得沉淀的質量為430.5克.則原固體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shù)為
A. 35%B. 50%C. 76.7%D. 82.14%
【答案】C
【解析】
解:設與硝酸銀反應的氯化鉀的質量為x
KCl+AgNO3═KNO3+AgCl↓
74.5 143.5
x 430.5g
x=223.5g
所以原固體混合物分解產(chǎn)生的氧氣為:319.5g﹣223.5g=96g
設原固體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為y
2KClO3 2KCl+3O2↑
245 96
y 96g
y=245g
所以原固體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shù)為: ×100%=76.7%
故選C
31.草酸鈣晶體(CaC2O4·H2O,相對分子質量為146)在植物體內具有多種生理功能。某化學小組利用熱分析儀對14.6g草酸鈣品體進行熱分解,獲得相關數(shù)據(jù),繪制成如下圖所示的固體質量一溫度的關系曲線。
(1)草酸鈣晶體由 種元素組成。
(2)溫度為t1℃時,晶體全部失去結晶水,14.6g草酸鈣晶體中結晶水的質量為 g。
(3)加熱至t2℃時,CaC2O4開始分解,生成CaCO3與一種有毒氣體,該氣體的名稱是 。(4)加熱至t4℃時,CaCO3開始分解,計算圖中x的值。(寫出計算過程)
(5)溫度在t0~t1之間時,剩余固體的成分為 。
【答案】(1)四(2)1.8g(3)一氧化碳
(4)解:設生成的氧化鈣的質量為x。 x=5.6g
(5)CaC2O4·H2O、CaC2O4
【解析】(1)根據(jù)草酸鈣晶體的化學式CaC2O4·H2O可知,草酸鈣是由鈣、碳、氧、氫四種元素組成;
(2)由圖像可看出,t1℃時,晶體全部失去結晶水,所得固體質量為12.8g,所以14.6g草酸鈣晶體中結晶水的質量為14.6g-12.8g=1.8g;
(3)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得, ,生成了一氧化碳;
(4)碳酸鈣全部分解生成氧化鈣,x為生成的氧化鈣的質量;從圖像上可看出,碳酸鈣的質量為10.0g,列化學方程式,利用碳酸鈣的質量計算氧化鈣的質量,過程見答案;
(5)溫度在t0~t1之間時,有一部分草酸鈣晶體失去結晶水,所以剩余固體的成分為CaC2O4·H2O、CaC2O4。
32.已知碳-12原子的質量為1.993×10-26kg,A原子的質量為5.146×10-26kg,若A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比中子數(shù)少1個。求:
(1)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保留整數(shù))
(2)A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
【答案】(1)31(2)15
【解析】(1)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2)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近似等于質子數(shù)與種子數(shù)的和,根據(jù)(1)中的計算可知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31,又知A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比中子數(shù)少1個,A原子的核內中子數(shù)是16,質子數(shù)是15,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等于核內的質子數(shù),故A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是15。
33.請回答下列問題。
(1)M元素的離子M3+,外電子數(shù)為10,核內中子數(shù)為14,M的相對原子質量。
(2)一個碳原子的質量為akg,試求M原子的實際質量。(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1)27
(2)
【解析】(1)M原子失去三個電子 ,形成M3+離子,含有10個電子,故M原子10+3=13個電子,原子中質子數(shù)=電子數(shù),故質子數(shù)=13,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相對原子質量,故相對原子質量=14+13=27,故填:27。
34. (湖南懷化市2020-2021下學期6月化學競賽)已知硫酸鐵Fe2(SO4)3和硫酸亞鐵FeSO4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a%,則含鐵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應為_____
【答案】1-3a%
【解析】
在FeSO4和Fe2(SO4)3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是定值,即32:(16×4)=1:2,當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a%,則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2a%,該混合物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1-a%-2a%=1-3a%。
35. (湖南懷化市2020-2021下學期6月化學競賽)水垢可以看作由多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物,化學組成可表示為aCaCO3·bMg(OH)2·nH2O或aCaCO3·bMg(OH)2·cMgCO3·nH2O。為研究某鍋爐水所形成水垢的化學組成,取水垢6.32g,加熱使其失去結晶水,得到5.78g剩余固體A。高溫灼燒A至恒重,放出的氣體若用過量的Ba(OH)2溶液吸收,得到11.82g沉淀;若被堿石灰完全吸收,堿石灰增重2.82克。
(1)寫出高溫灼燒固體A時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出任意正確的兩個)
(2)通過計算判斷該水垢中是否含有MgCO3 ______________(填“有”或“無”)。
(3)計算固體A中Mg(OH)2的質量是_______g。
【答案】(1) ①.
②. 或
(2)有 (3)若被堿石灰完全吸收,堿石灰增重2.82克,說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和為2.82g,由(2)可知,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64g,則生成水的質量為:2.82g-2.64g=0.18g。
設固體A中氫氧化鎂的質量是m
m=0.58g
答:固體A中氫氧化鎂的質量是0.58g。
【解析】
(1)高溫灼燒固體A,固體A中可能含碳酸鈣、碳酸鎂、氫氧化鎂,碳酸鈣高溫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碳酸鎂高溫煅燒生成氧化鎂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氫氧化鎂在高溫下分解生成氧化鎂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放出的氣體若用過量的Ba(OH)2溶液吸收,得到11.82g沉淀,該反應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和水,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鋇完全吸收,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假設該二氧化碳全部來自于碳酸鈣,即水垢中不含碳酸鎂,結合化學方程式: ,可得關系式:CaCO3~CO2~BaCO3。
設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碳酸鈣的質量為y
x=2.64g
y=6g大于5.78g
假設二氧化碳全部來自碳酸鎂,即水垢中不含碳酸鈣,結合化學方程式:,可得關系式:MgCO3~CO2~BaCO3
設碳酸鎂的質量為z
z=5.04g小于5.78g
故該水垢中一定含有碳酸鎂,故填:有;
(3)見答案。
36. (山東德州市臨邑縣2020-2021下學期5月競賽)1926年,我國著名化學家侯德榜先生創(chuàng)立了侯氏制堿法,促進了我國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和世界制堿技術的進步,其生產(chǎn)過程中有下列反應:
①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②2NaHCO3Na2CO3+ CO2+H2O
(1)侯氏制堿法所制“堿”是指__________。
(2)工業(yè)生產(chǎn)過程中,氨鹽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氫鈉和氯化銨,在常溫下,兩者首先從溶液中結晶析出的是_________晶體(填物質名稱)。
(3)現(xiàn)有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樣品22.3g,將其放入干凈的燒杯中,加一定質量的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7.3%的稀鹽酸,燒杯中溶液的質量與滴入稀鹽酸的質量關系曲線如圖所示。試回答F列問題:
①當?shù)稳肷鲜鱿←}酸至圖中B點時,燒杯中溶液里的溶質為________(寫化學式)。
②在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樣鼎中,含Na2CO3的質量為_________g。
③當?shù)稳肷鲜鱿←}酸至圖中A點時,試通過計算,求此溫度時所得不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________ (計算結果精確至0.1g)。
【答案】(1)碳酸鈉
(2)碳酸氫鈉
(3)① NaCl、 HCl ②10.6 ③23.4g
【解析】
試題分析:侯氏制堿法所制的“堿”是指碳酸鈉,碳酸鈉是鹽,但溶液呈堿性,俗稱純堿
(2)工業(yè)生產(chǎn)過程中,氨鹽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氫鈉的量少和氯化銨量多,在常溫下,碳酸氫鈉的溶解度較大和氯化銨的溶解度較小,故兩者首先從溶液中結晶析出的是碳酸氫鈉晶體
(3)①當?shù)稳肷鲜鱿←}酸至圖中B點時,鹽酸過量,燒杯中溶液里的溶質為生成的及原有的NaCl、 過量的HCl
② 由圖像可知和碳酸鈉反應消耗鹽酸100g,由氯化氫的質量,進行方程式的計算可求出,碳酸鈉的質量及不飽和溶液中溶質氯化鈉的質量
③解:100g質量分數(shù)為7.3%的稀鹽酸中含有的氯化氫的質量為:100g×7.3%=7.3g;
設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x
Na2CO3 + 2HCl= 2NaCl+ H2O +CO2↑
106 73 117
y 7.3g x
= 解得:x=11.7g, 106/y= 73/7.3g y=10.6g
溶液中溶質質量是:11.7g+(22.3-10.6)g=23.4g
在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樣鼎中,含Na2CO3的質量為10.6g
答:此時所得不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23.4g
37. 某學習小組用右圖裝置測定銅鋅合金中鋅、銅的質量分數(shù)。
(1)B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2)主要實驗操作步驟有:檢查氣密性,將藥品和水裝入各儀器中,連接好裝置后,再進行的操作還有:①記錄C的液面位置;②將B中剩余固體過濾,洗滌,干燥,稱重;③待B中不再有氣體產(chǎn)生并恢復至室溫后,記錄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滴加足量試劑。上述操作的順序是 (填序號);
(3)若實驗用銅鋅合金的質量為ag,與酸充分反應后,測得氫氣體積為VL,為求出合金中鋅、銅的質量分數(shù),還缺少的一個數(shù)據(jù)是 (填字母);
A.反應前加入稀酸的體積
B.反應前加入稀酸的質量分數(shù)
C.實驗前反應裝置中空氣的體積
D.實驗條件下氫氣的密度
(4)若實驗用銅鋅合金的質量為ag,與酸充分反應后,B中剩余固體的質量為bg,則鋅的質量分數(shù)為 ;
(5)實驗過程中,若未洗滌過濾所得的不溶物,則得到鋅的質量分數(shù)將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響”)。
【答案】Zn+2HCl=ZnCl2+H2↑(或Zn+H2SO4=ZnSO4+H2↑);①④③②;D;×100%;偏小
【解析】(1)B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Zn+2HCl=ZnCl2+H2↑(或Zn+H2SO4=ZnSO4+H2↑);
(2)主要實驗操作步驟有:檢查氣密性,將藥品和水裝入各儀器中,連接好裝置后,再①記錄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滴加足量試劑;③待B中不再有氣體產(chǎn)生并恢復至室溫后,記錄C的液面位置;②將B中剩余固體過濾,洗滌,干燥,稱重;
(3)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可以計算Zn的質量,從而計算出Zn的質量分數(shù),但帶入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應該是物質的質量,題中只有氫氣的體積,故還缺少氫氣的密度;
(4)(4)若實驗用銅鋅合金的質量為ag,與酸充分反應后,B中剩余固體的質量為bg,則鋅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
(5)實驗過程中,若未洗滌過濾所得的不溶物,則所得不溶物上沾有水,其質量偏大,故得到鋅的質量分數(shù)將偏小。
38.某化學興趣小組通過二氧化碳的質量,計算石灰石中碳酸鈣的含量,將30g石灰石樣品放入大燒杯,稱得大燒杯和石灰石樣品的總質量為100g,再把300g稀鹽酸平分五份,依次加入大燒杯,每次反應后,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
(1)其中a的值是 。
(2)計算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有計算過程)
(3)計算稀鹽酸的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4)畫出在30g樣品中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與生成氣體的質量變化關系示意圖
【答案】(1)389
(2)解:設30g石灰石中含有碳酸鈣的質量為x。
答: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83.3%
(3)解:設60g稀鹽酸中含氯化氫的質量為y。
答:稀鹽酸的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2.2%。
(4)解:如圖所示:
【解析】(1)根據(jù)第一組和第二組數(shù)據(jù)對比可知:第一次加入的60g稀鹽酸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4g,碳酸鈣有剩余;
根據(jù)第三組和第二組數(shù)據(jù)對比可知:第二次加入的60g稀鹽酸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4g,碳酸鈣有剩余,第三次加入的60g稀鹽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2g,稀鹽酸沒有完全反應,只反應了30g稀鹽酸,還有30g稀鹽酸有剩余,碳酸鈣已經(jīng)反應完;碳酸鈣完全反應完生成二氧化碳的總質量為11g,消耗稀鹽酸的總重量為150g;
第四次再加稀鹽酸不再反應,故第四次燒杯中的質量等于第三次燒杯中的質量加上60g稀鹽酸的質量之和,第五次再加稀鹽酸也不再反應,故第五次燒杯中的質量等于第四次燒杯中的質量加上60g稀鹽酸的質量之和=329g+60g=389g。故填:389。
(4)由小問1詳解可知:碳酸鈣完全反應完生成二氧化碳的總質量為11g,消耗稀鹽酸的總重量為150g。在30g樣品中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與生成氣體的質量變化關系示意圖如下圖:
【分析】(1)根據(jù)第一組和第二組、第三組數(shù)據(jù)對比可知,稀鹽酸沒有完全反應,只反應了30g稀鹽酸,還有30g稀鹽酸有剩余,碳酸鈣已經(jīng)反應完,進行分析。
(2)先設未知數(shù),正確寫出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再找準有關物質,已知量是二氧化碳的質量,未知量是碳酸鈣的質量;列比例式計算。
(3)先設未知數(shù),正確寫出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再找準有關物質,已知量是二氧化碳的質量,未知量是鹽酸的質量;列比例式計算。
(4)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畫圖。
序號
加入稀鹽酸質量(g)
剩余固體質量(g)
第1次
10
5.5
第2次
10
m
第3次
10
1.2
第4次
10
1.2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6
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25
25
25
25
25
25
電子天平的示數(shù)/g
125
150
175
199.7
223.9
248.9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入稀鹽酸的質量
60
60
60
60
60
大燒杯所盛物質的的總質量
155.6
211.2
269
329
a

相關試卷

第10講 實驗與探究-全國初中化學競賽試題精編:

這是一份第10講 實驗與探究-全國初中化學競賽試題精編,文件包含第10講實驗與探究-全國初中化學競賽試題精編教師版docx、第10講實驗與探究-全國初中化學競賽試題精編學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58頁, 歡迎下載使用。

第9講 酸堿鹽-全國初中化學競賽試題精編:

這是一份第9講 酸堿鹽-全國初中化學競賽試題精編,文件包含第9講酸堿鹽-全國初中化學競賽試題精編教師版docx、第9講酸堿鹽-全國初中化學競賽試題精編學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7頁, 歡迎下載使用。

第8講 金屬與礦物-全國初中化學競賽試題精編:

這是一份第8講 金屬與礦物-全國初中化學競賽試題精編,文件包含第8講金屬與礦物-全國初中化學競賽試題精編教師版docx、第8講金屬與礦物-全國初中化學競賽試題精編學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0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第7講 燃料和燃燒-全國初中化學競賽試題精編

第7講 燃料和燃燒-全國初中化學競賽試題精編

第6講 水和溶液-全國初中化學競賽試題精編

第6講 水和溶液-全國初中化學競賽試題精編

第3講 物質構成的奧秘-全國初中化學競賽試題精編

第3講 物質構成的奧秘-全國初中化學競賽試題精編

第1講 空氣和氧氣-全國初中化學競賽試題精編

第1講 空氣和氧氣-全國初中化學競賽試題精編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競賽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