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 15學考過關練一、選擇題1清代專業(yè)性農書門類齊全,涵蓋各個方面。除了主要農作物以外蠶?;ɑ?/span>、畜牧獸醫(yī)、種茶養(yǎng)魚、園藝果蔬、氣象、水產煙草等諸多種類都有涉及。這反映出清代(  )A經濟結構發(fā)生根本變革 B中外經濟交流頻繁C農業(yè)經濟發(fā)展水平較高 D傳統(tǒng)科技邁向近代化【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清代農書專業(yè)性強,門類齊全,涉及農、林、牧、副、漁等諸多種類,說明清代農業(yè)經濟發(fā)展水平較高,故C項正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經濟結構并未發(fā)生根本性變革,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中外經濟交流,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清代農書的內容,不能體現(xiàn)科技的近代化,排除D項。2清初有學者說為政之道必先田市。農不安田,賈不安市,其國必貧以上言論反映的思想是(  )A重農抑商 B閉關鎖國C農本思想 D農商并重【答案】D 【解析】材料既強調了農業(yè)的重要性,也認識到商業(yè)對國家富強的作用,所以體現(xiàn)的是農商并重的思想,故選D項。3大戶張機為生,小戶趁織為活。對這種現(xiàn)象的本質理解正確的是(  )A表現(xiàn)出家庭手工業(yè)的發(fā)展 B反映出手工業(yè)者的分化C是新式經營方式的表現(xiàn) D表明傳統(tǒng)經濟的瓦解【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在大戶小戶之間,形成了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這是新式經營方式出現(xiàn)的標志,故選C項。4某思想家曾作詩《中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山河大地擁清輝賞心何必中秋節(jié)。由此推知,該思想家主張(  )A天人感應限制君權 B反省內心恢復良知C格物致知在于明德 D穿衣吃飯即人倫物理【答案】B 【解析】材料吾心自有光明月強調的作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思想家最有可能是心學的集大成者王守仁,他主張反省內心恢復良知,故B項符合題意;A項是董仲舒的觀點,C項是朱熹的觀點,D項是李贄的觀點,均排除。5李贄主張因材”“并育”“各從所好各騁所長。李贄的這些言論(  )A重視人的主觀意志力量 B主張發(fā)展人的個性C肯定了天理的存在 D抨擊了道學的虛偽【答案】B 【解析】李贄主張對不同個性的人,各從所好,各騁所長,即主張發(fā)展人的個性,故B項正確。6京劇臉譜取其形,攝其魂具有獨特的藝術審美價值,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貶、別善惡的藝術功能使觀眾能目視外表,窺其心胸由此可知,京劇臉譜(  )A折射出社會倫理秩序 B注重人物的心理變化C標志著京劇藝術成熟 D具有社會教化的功能【答案】D 【解析】根據(jù)材料具有寓褒貶、別善惡的藝術功能可知,京劇臉譜具有社會教化的功能,故選D項。7王世貞稱《本草綱目》如入金谷之園,種色奪目;如登龍君之宮,寶藏悉陳。他主要是指(  )A李時珍醫(yī)術高超 B《本草綱目》內容豐富,價值極高C李時珍受人尊崇 D《本草綱目》圖文并茂,引人入勝【答案】B 【解析】種色奪目說明《本草綱目》內容豐富,寶藏悉陳說明《本草綱目》價值極高,故選B項。8某古代科技書籍記載別有一種玉米或稱玉麥,或稱玉蜀黍蓋亦從他方得種。這本書是(  )A《齊民要術》 B《授時歷》C《農書》 D《農政全書》【答案】D 【解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玉米是在明代時期傳入中國的。A項是北魏賈思勰的著作,B項是元朝郭守敬的天文著作,C項是元朝王禎的農業(yè)著作,D項是明朝徐光啟的著作,故D項符合題意。二、非選擇題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明代隆慶、萬歷年間,蒲州張四維家族、王崇古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王崇古在河東業(yè)鹽,張四維父親是長蘆大鹽商,累資數(shù)十百萬,張、王二氏聯(lián)合,結成鹽商團伙,控制了河東、長蘆兩處鹽利,具有一定的壟斷性,在親緣集團的基礎上又逐漸發(fā)展為地緣組織。——摘編自張正明《明清時期的山西鹽商》材料二 (清前期)蘇州機戶,類多雇人工織。機戶出資經營,機匠計工受值,原屬相需,各無異議。——《永禁機匠叫歇碑》材料三 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1/3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于現(xiàn)狀,人為地隔絕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注定最后要在一場殊死的決斗中被打垮……這真是任何詩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種奇異的對聯(lián)式悲歌。——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1)根據(jù)材料一,歸納明清時期經濟發(fā)展出現(xiàn)的新現(xiàn)象。(2)材料三中的時勢指的是什么?人為地隔絕于世反映了當時清政府實行什么政策這一政策與材料二的新現(xiàn)象有何聯(lián)系?【答案】(1)新現(xiàn)象區(qū)域性商幫的出現(xiàn);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2)時勢西方工業(yè)文明的發(fā)展。政策海禁政策(閉關鎖國)。聯(lián)系海禁政策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選考過關練一、選擇題1明朝時原為稻米之鄉(xiāng)的江蘇嘉定縣不產米,仰食四方;浙江吳會(今紹興)仰食于盛產稻谷的江西贛州。這反映了明朝時東南地區(qū)(  )A農業(yè)經營發(fā)生變化 B農業(yè)發(fā)展極不平衡C長途貿易得到發(fā)展 D經濟重心地位加強【答案】A 【解析】根據(jù)材料原為稻米之鄉(xiāng)的江蘇嘉定縣不產米”“浙江吳會(今紹興)仰食于……江西贛州可知,以嘉定、吳會為代表的東南地區(qū)農業(yè)生產經營方式發(fā)生一定的轉變,故A項正確;材料體現(xiàn)的是一種地域分工,故B項錯誤;材料主要突出地區(qū)生產出現(xiàn)了專業(yè)化的傾向,故C項錯誤;材料僅體現(xiàn)了東南地區(qū)的生產變化,不能體現(xiàn)其在全國的地位,故D項錯誤。2蘇州出土了一塊明清時期的碑刻記載了一起商標侵權案近有無恥之徒,假冒本堂牌記或換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記,叩求示禁對材料理解較為合理的是(  )A出現(xiàn)資本主義萌芽 B商品經濟發(fā)達C商業(yè)法律十分完備 D勞資矛盾尖銳【答案】B 【解析】注意限定詞商標侵權案,商標反映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經商者保護意識的增強,故B項符合題意;資本主義萌芽是指雇傭關系的出現(xiàn),與題干不符,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法律,排除C項;材料并未涉及勞資關系,排除D項。3黃宗羲在《山居雜詠》詩中寫道鋒鏑(貶官)牢囚(牢獄之災)取決過,依然不廢我弦歌。死猶未肯輸心去(貧困)亦豈能奈我何?詩人創(chuàng)作這首詩的主要目的在于(  )A批判中國封建專制主義集權制度的腐朽B歌頌正在形成中的資產階級的斗爭精神C要求實行工商皆本,發(fā)展手工業(yè)和商業(yè)D主張采用革命和暴力的手段改變現(xiàn)狀【答案】A 【解析】材料體現(xiàn)了黃宗羲面對貶官和牢獄之災依然斗志高揚、堅持信念的精神,從而對封建專制制度進行了批判,故A項符合題意;B項不符合史實,CD兩項與材料無關,均排除。4明朝湯顯祖在《牡丹亭記題詞》中說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材料體現(xiàn)了作者的思想內涵是(  )A主張精神自由與個性解放 B否定傳統(tǒng)思想的主流地位C主張存天理,滅人欲 D提倡經世致用思想【答案】A 【解析】材料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體現(xiàn)了作者對愛情、精神自由、個性解放的推崇,故A項正確;材料信息并未否定傳統(tǒng)思想的主流地位,故B項錯誤;材料信息和存天理,滅人欲相對立,故C項錯誤;經世致用指的是學問必須有益于國事,顯然和材料信息不符,故D項錯誤。5明末李贄說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A維護封建禮教 B主張學以致用C抨擊腐朽統(tǒng)治 D反對迷信崇拜【答案】D 【解析】根據(jù)材料不待取給孔子而后足也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李贄提出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儒家思想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論,是非標準依照時代變化而變化,反對迷信崇拜,故D項符合題意;李贄反對封建禮教,故A項錯誤;材料中沒有表達學以致用的思想,故B項錯誤;材料并沒有涉及政治,故C項錯誤。6明清時期,在小說《醒世姻緣傳》中晁夫人以她對家人、族人朋友等的仁愛之心,展示了仁者的道德風范在小說《林蘭香》中,燕夢卿是舍身救父的孝女是割指救夫的賢妻。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反映了(  )A明清思想專制的加強 B儒學觀念影響文學創(chuàng)作C小說開始逐漸世俗化 D官方重視民間道德教化【答案】B 【解析】根據(jù)材料仁愛之心,展示了仁者的道德風范”“是舍身救父的孝女,是割指救夫的賢妻可知,儒學倡導的道德規(guī)范反映在小說的情節(jié)之中,影響小說中的人物塑造,故B項正確。7從康熙末年到嘉慶五年(1800),昆曲演出有一個顯著變化,那就是達官貴人的家班漸次減少而民間職業(yè)戲班大量增多。戲院興起,觀眾買票看戲,演出有了固定場所。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商品經濟的繁榮 B昆曲藝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C社會危機的不斷加深 D儒家文化的深刻影響【答案】A 【解析】材料民間職業(yè)戲班大量增多。戲院興起反映出由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昆曲演出呈現(xiàn)通俗化趨勢,故選A項。8徐光啟積極主張學習西方的自然科學1607,他與利瑪竇合作翻譯了《幾何原本》前6,并建議開展分科研究但徐光啟開創(chuàng)的格物窮理之學沒有在中國產生近現(xiàn)代科學,其主要原因在于(  )A君主專制制度的阻礙 B西方列強的入侵C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 D科舉考試的束縛【答案】A 【解析】中國古代沒有產生近現(xiàn)代科學,主要與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密切相關。B項是外部環(huán)境,客觀上有利于我國近代科學的發(fā)展,排除;AC、D三項都是其原因,三者相比較,A項是主要原因,故選A項。二、非選擇題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見;若無私,則無心矣。——李贄《藏書》材料二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向使無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黃宗羲《原君》材料三 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世之君子必曰:有公而無私,此后代之美言,非先王之至訓也。——顧炎武《日知錄》(1)根據(jù)上述材料,歸納李贄黃宗羲、顧炎武三位思想家對人性認識的共同點。(2)結合時代背景,分析上述認識產生的社會根源。(3)指出上述認識給我國經濟思想帶來的變化。【答案】(1)共同點都肯定人的私欲。(2)社會根源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獲得了迅速發(fā)展,私有財產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3)變化肯定人的私欲,使人們對能夠使人迅速發(fā)財致富的工商業(yè)有了更加積極的認識,產生了工商皆本的思想。【解析】(1)共同點由材料一信息夫私者,人之心也,材料二信息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材料三信息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概括得出三人都肯定人的私欲。(2)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上述認識產生的社會根源是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獲得了迅速發(fā)展,私有財產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3)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上述認識給我國經濟思想帶來的變化是肯定人的私欲,使人們對能夠使人迅速發(fā)財致富的工商業(yè)有了更加積極的認識,產生了工商皆本的思想。 

相關試卷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5課 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課后練習題: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5課 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課后練習題,共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人們評說昆曲時說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5課 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課后測評:

這是一份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5課 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課后測評,共3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萬千新象的經濟,承古萌新的文化,明朝科技巨著,新舊嬗替的挑戰(zhàn)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歷史課題15 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 作業(yè):

這是一份高中歷史課題15 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 作業(yè),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電子課本

第14課 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

版本: 人教統(tǒng)編版

年級: (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切換課文
  • 同課精品
  • 所屬專輯55份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