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九: 科普閱讀題
1.(2022·安徽)閱讀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問題。
過氧化氫可用于消毒殺菌,具有不穩(wěn)定性。將水蒸氣冷凝在硅,玻璃,塑料、金屬等材料表面,均發(fā)現(xiàn)了過氧化氫的存在。
研究顯示:水蒸氣冷凝為粒徑小于10微米的液滴時,部分水分子會轉化為過氧化氫分子。水微滴中形成的過氧化氫含量隨液滴尺寸的增大而減少。過氧化氫的產生量與溫度,溫度等環(huán)境條件密切相關。當使用硅材料、相對溫度為55%時,得到過氧化氫的最大濃度隨溫度變化關系如下圖所示。

(1)文中涉及到的有機合成材料是______。
(2)過氧化氫不穩(wěn)定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__(填字母序號)。
A.水蒸氣在冷凝過程中可能發(fā)生化學變化
B.水蒸氣在玻璃表面冷凝得到的液滴一定為純凈物
C.一定條件下,水蒸氣冷凝可用于材料表面的綠色消毒
D.水蒸氣冷凝為水流時,水分子間的間隔減小
(4)圖中a點(-2.8℃)未生成過氧化氫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答案】(1)塑料
(2)2H2O2=2H2O+O2↑
(3)B
(4)形成的水滴粒徑大于10微米
【解析】
(1)有機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文中“將水蒸氣冷凝在硅,玻璃,塑料、金屬等材料表面”中涉及到的塑料是有機合成材料。
(2)過氧化氫在常溫下可分解為水和氧氣,所以不穩(wěn)定?;瘜W方程式為2H2O2=2H2O+O2↑。
(3)A、 “水蒸氣冷凝為粒徑小于10微米的液滴時,部分水分子會轉化為過氧化氫分子”,有新物質生成,發(fā)生化學變化,所以水蒸氣在冷凝過程中可能發(fā)生化學變化,正確。
B、從“將水蒸氣冷凝在硅,玻璃,塑料、金屬等材料表面,均發(fā)現(xiàn)了過氧化氫的存在”,則說明水蒸氣在玻璃表面冷凝得到的液滴可能是混合物,含有水和過氧化氫。錯誤。
C、水蒸氣冷凝可能產生過氧化氫,“過氧化氫可用于消毒殺菌”,過氧化氫分解為水和氧氣無污染,所以一定條件下,水蒸氣冷凝可用于材料表面的綠色消毒,正確。
D、水蒸氣冷凝為水流時,水分子間的間隔減小,正確。
故選:B。
(4)從文中“水蒸氣冷凝為粒徑小于10微米的液滴時,部分水分子會轉化為過氧化氫分子。水微滴中形成的過氧化氫含量隨液滴尺寸的增大而減少”可推測,圖中a點(-2.8℃)未生成過氧化氫的原因可能是形成的水滴粒徑大于10微米。
2.(2022·湖南衡陽)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2004年,科學家成功地從石墨中分離出單層的石墨片(有人稱為石墨烯),其層內微觀結構如圖1.這種單層的石墨片有優(yōu)異的導電、導熱性和其他奇特性質。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構成的一層或幾層原子厚度的晶體,在電子、復合材料、醫(yī)療健康等多領域具有廣泛應用,不同領域的應用分布如圖2

紡織領域是石墨烯應用的新興領域。紡織面料摻入石墨烯后,在低溫情況下,石墨烯可將來自遠紅外線的熱量傳送給人體,改善人體微循環(huán)系統(tǒng),促進新陳代謝。另外,紡織面料中的石墨烯片層結構中含有豐富的含氧基團,影響菌體的正常代謝,從而使菌體無法吸收養(yǎng)分直至死亡。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石墨烯作為一種基本材料,其應用會有越來越多的可能。
請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石墨烯的物理性質有_______。(任寫一條)
(2)石墨烯應用占比最高的領域是_______。
(3)紡織面料摻入石墨烯后具有的優(yōu)點有_______。(任寫一條)
【答案】(1)導電性(或者導熱性等)
(2)電子領域
(3)在低溫情況下,石墨烯可將來自遠紅外線的熱量傳送給人體,改善人體微循環(huán)系統(tǒng),促進新陳代謝
【解析】
(1)根據文章內容可知石墨烯在電子領域有廣泛應用,且能將熱量傳送給人體,故其物理性質有導電性、導熱性。
(2)根據圖2信息可知,石墨烯在電子領域應用占比27%,在該領域占比最高。
(3)文章內容中已給出:紡織面料摻入石墨烯后,在低溫情況下,石墨烯可將來自遠紅外線的熱量傳送給人體,改善人體微循環(huán)系統(tǒng),促進新陳代謝。
3.(2022·四川南充)閱讀下列科普短文
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世界各國以全球協(xié)約的方式減排溫室氣體。中國政府提出在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疤贾泻汀笔侵竿ㄟ^植樹造林、節(jié)能減排等形式,抵消人類生產生活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實現(xiàn)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
影響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是人類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劇增加,排入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我國近年部分行業(yè)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如圖所示:

溫度/℃
pH
t1/2/天
0
25
50
75
100
8
3.010-2
4.310-4
6.010-3
8.510-6
1.210-6
10
3.010-1
4.310-2
6.010-2
8.510-4
1.210-4
12
3.0101
4.3100
6.010-1
8.510-2
1.210-2
14
3.0102
4.3102
6.0101
8.5100
1.2100
溫度和pH對硼氫化鈉水解半衰期(t1/2)的影響
氫氣代替化石燃料能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目前已有多種制取氫氣技術,其中硼氫化鈉水解制氫法有儲氫量高、使用安全等優(yōu)點。硼氫化鈉的水解的半衰期(t1/2)受溫度和pH影響,根據Kreevoy等人提出的經驗公式計算所得數據見上表。
“碳捕獲和碳封存”也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碳封存”可從大氣中分離出二氧化碳將其壓縮液化泵入地下長期儲存。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碳中和”戰(zhàn)略的實施有利于控制_______________。
(2)工業(yè)行業(yè)大類中,___________行業(yè)CO2年排放量最多。
(3)石油化工行業(yè)中天然氣(主要成分是CH4)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4)“碳封存”可將CO2壓縮至地下儲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從微觀角度解釋)。
(5)硼氫化鈉水解的半衰期(t1/2)受溫度和pH影響的規(guī)律是_____________。
【答案】(1)CO2等溫室氣體排放
(2)鋼鐵
(3)CH4+2O2 點燃 CO2+2H2O
(4)CO2分子間隔較大,容易被壓縮
(5)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溫度一定,pH越大半衰期越長;pH一定,溫度越高半衰期越短。(或溫度一定,pH越小半衰期越短;pH一定,溫度越低半衰期越長。)
【解析】
(1)由題干信息可知,“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jié)能減排等形式,抵消人類生產生活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相對“零排放”;
(2)由圖可知,工業(yè)行業(yè)大類中,鋼鐵行業(yè)CO2年排放量最多;
(3)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H4+2O2 點燃 CO2+2H2O ;
(4)“碳封存”可將CO2壓縮至地下儲存,是因為二氧化碳分子之間的間隔較大,容易被壓縮;
(5)由表中數據可知,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溫度一定,pH越大,半衰期越長;pH一定,溫度越高,半衰期越短。
4.(2022·云南昆明)閱讀下列材料。
鎂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存在于光鹵石(主要成分KCl·MgCl2·6H2O)、菱鎂礦(主要成MgCO3)、白云石【主要成分CaMg(CO3)2】等礦石中,海水中也含鎂鹽。工亞上電解熔融MgC12制取金屬鎂。鎂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與CO2或水都能反應,當鎂等活潑金屬著火時,不能使用CO2或水撲救,可以用沙土滅火。
鎂合金被稱作21世紀的綠色工程材料,在增強交通工具的架構強度、減輕質量、節(jié)藥能源、抗沖擊與振動等方面具有優(yōu)勢,已大量應用于自行車組件的制造。
鎂元素對人體健康有著重要作用,通過對心臟的調節(jié),使心臟的節(jié)律和興奮傳導減弱,從而有利于心臟的舒張,還可以保護心血管、防止經脈硬化。人體缺鎂可能會出現(xiàn)眩暈、出汗過多、記記力下降等癥狀。
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礦物的主要成分不含鎂元素的是______(填標號)。
A.菱鎂礦 B.白云石 C.光鹵石 D.赤鐵礦
(2)鎂在CO2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和一種黑色單質,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3)鎂合金在增強交通工具的架構強度、______、節(jié)約能源、抗沖擊與振動等方面具有優(yōu)勢,可用于制造自行車組件。
(4)人體缺鎂可能會出現(xiàn)______(填標號)等癥狀。
A.眩暈 B.水保病 C.出汗過多 D.記憶力下降
(5)向鎂和鐵的混合物ag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產生0.2g氫氣,側a的取值范圍是______。
(6)小智同學進行金屬與鹽反應的實驗(如圖試管1、試管2所示),待反應停止后將所得混合物倒入同一潔凈的燒杯中,充分混合后分離得到濾渣m和濾液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填標號)。

A.若濾液為無色,則濾渣m組成情況可能有4種
B.若濾渣m中有紅色固體,則濾液n中無法確定的金屬離子有兩種
C.若試管1和試管2中溶液均為無色,濾液n為藍色,則可判斷出Mg、Zn、Cu、Ag的活動性
D.試管1和試管2中的反應停止后,所得固體質量之和一定不大于濾渣m的質量
【答案】(1)D
(2)
(3)減輕質量
(4)ACD
(5)
(6)BD
【解析】
(1)A、菱鎂礦主要成分MgCO3,含鎂元素。
B、白云石主要成分CaMg(CO3)2,含鎂元素。
C、光鹵石主要成分KCl·MgCl2·6H2O,含鎂元素。
D、赤鐵礦主要成分Fe2O3,不含鎂元素。
故選:D。
(2)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反應前有Mg、C、O,則生成的黑色單質為C。所以化學方程式為。
(3)從文中第二自然段可知,鎂合金在增強交通工具的架構強度、減輕質量、節(jié)藥能源、抗沖擊與振動等方面具有優(yōu)勢,已大量應用于自行車組件的制造。
(4)從文中第三自然段可知,人體缺鎂可能會出現(xiàn)眩暈、出汗過多、記記力下降等癥狀。故選ACD。
(5)解:設生成0.2g氫氣需要鎂的質量為x,鐵的質量為y



所以a的取值范圍是2.4g<a<5.6g
(6)將試管1、試管2物質混合,可看為向硝酸銀、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鋅和鎂?;顒有訫g>鋅>銅>銀。
A、若濾液為無色,則說明濾液中不含硝酸銅,則一定不含硝酸銀。則濾渣中一定有銅和銀,可能存在鋅或存在鋅和鎂。濾渣m組成情況有3種,錯誤。
B、濾渣m中有紅色固體,則說明有銅析出,則濾液中一定不會存在銀離子,因鎂最活潑,濾液中一定有鎂離子,無法確定是否含有鋅離子和銅離子,所以濾液n中無法確定的金屬離子有兩種,正確。
C、試管1為無色,說明鋅比銅活潑?;旌虾鬄V液n為藍色,說明銅與試管2內的溶質發(fā)生了反應,但從現(xiàn)象無法確定是和硝酸銀反應還是和硝酸鎂反應,無法確定四種金屬活動性。錯誤。
D、試管1中固體一定有銅,可能有鋅,如試管2中有硝酸銀剩余,則發(fā)生反應,,如發(fā)生反應,則固體質量一定增加。試管2中固體一定有銀,可能有鎂。如有鎂剩余,則可能與試管1中溶質發(fā)生反應,,如發(fā)生反應,則固體質量一定增加。所以試管1和試管2中的反應停止后,所得固體質量之和一定不大于濾渣m的質量。正確。
故選:BD。
5.(2022·北京)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廣袤無際的自然界是一個碳的世界。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環(huán)變化,對于生態(tài)環(huán)境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隨著工業(yè)生產的高速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氣中的CO2越來越多,導致溫室效應增強。減少CO2排放,實現(xiàn)碳中和,已成為全球共識。碳替代、碳減排、碳封存、碳循環(huán)是實現(xiàn)碳中和的4種主要途徑??茖W家預測,到2050年,4種途徑對全球碳中和的貢獻率如圖1。
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常選用NaOH、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劑。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CO2時,研究人員通過實驗比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鉀3種吸收劑對煙氣中CO2的脫除效果,其結果如圖2。

我國提出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彰顯了負責任大國的作為與擔當。實現(xiàn)碳中和人人有責,讓我們從衣食住行點滴做起,節(jié)約能源,低碳生活。
依據文章內容問答下列問題:
(1)自然界碳的循環(huán)中,化石燃料燃燒__________(填“吸收”或“釋放”)CO2。
(2)由圖1可知,到2050年,對全球碳中和貢獻率最大的途徑是_____________。
(3)用NaOH溶液吸收CO2,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4)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填“對”或“錯”)。
①由圖2可知,隨煙氣流速增大,CO2脫除效果增強。______________
②節(jié)約用電,綠色出行,有助于實現(xiàn)碳中和。______________
(5)對比圖2中三條曲線,得出的結論是:在實驗研究的煙氣流速范圍內,當煙氣流速相同時,______________。
【答案】(1)釋放
(2)碳替代
(3)2NaOH+CO2==Na2CO3+H2O
(4)①錯 ②對
(5)氨基乙酸鉀對煙氣中CO2的脫除效果最好
【解析】
(1)化石燃料含碳元素,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故填:釋放;
(2)由圖1可知,碳替代對全球碳中和的貢獻率是47%,所占比例最大,故填:碳替代;
(3)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
(4)①由圖2可知,隨煙氣流速增大,三種物質對二氧化碳的脫除率都在降低,故隨煙氣流速增大,CO2脫除效果減弱,說法錯誤,故填:錯;
②節(jié)約用電,綠色出行,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則有助于實現(xiàn)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實現(xiàn)碳中和,說法正確,故填:對;
(5)對比圖2中三條曲線,當煙氣流速相同時,氨基乙酸鉀對二氧化碳的脫除率最高,一乙醇胺次之,二乙醇胺對二氧化碳的脫除率最小,因此得出的結論是:在實驗研究的煙氣流速范圍內,當煙氣流速相同時,氨基乙酸鉀對煙氣中CO2的脫除效果最好,故填:氨基乙酸鉀對煙氣中CO2的脫除效果最好。
6.(2022·江蘇蘇州)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生命保障系統(tǒng)是中國空間站實現(xiàn)在軌長期運行的關鍵,該系統(tǒng)包括電解制氧、水處理、二氧化碳及微量有害氣體去除等子系統(tǒng)。
電解制氧技術是目前公認最具合理性的空間站氧氣補給技術,利用太陽能電池板供電,電解1L水能產生約620L氧氣,可滿足1名宇航員一天的需要。水中加入氫氧化鉀可提高電解水效率,隨技術進步,氫氧化鉀逐漸被固體電解質等替代。電解水產生的氫氣與宇航員呼出的二氧化碳在催化劑作用下生成水和甲烷,水可循環(huán)使用。
水處理系統(tǒng)主要是將水蒸氣、汗液、尿液和生活廢水等進行處理,其過程包括凈化、低壓(10kP左右)蒸餾和冷凝。經過該系統(tǒng)處理的水達到飲用水標準,且水的回收率達80%以上,回收的水用于宇航員生活用水和電解制氧。
(1)電解制氧時,電池板的能量轉化形式:___________轉化為電能。
(2)電解水產生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理論上為___________(相同條件)。
(3)氫氧化鉀可提高電解水效率,因為其溶于水產生自由移動的______(填微粒符號)。
(4)空間站中,氫氣與二氧化碳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5)水蒸餾時,減小壓強可使水的沸點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答案】(1)太陽能
(2)2:1
(3)K+、OH-
(4)
(5)降低
【解析】
(1)根據題意太陽能電池板是靠陽光照射而提供電能,故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故填:太陽能;
(2)根據電解水化學方程式是,可知生成氫氣和氧氣的分子個數比是,故生成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是;
(3)氫氧化鉀是由鉀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成的,故其水溶液中的帶電離子是:;
(4)根據題意可知,二氧化碳在催化劑作用下生成水和甲烷,化學方程式為:;
(5)根據水的沸點隨氣壓的減小而變小,故水蒸餾時,減小壓強可使水的沸減小,故填:降低。
7.(2022·遼寧營口)閱讀下列短文,根據短文內容和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為防止溫室效應進一步增強,可多措并舉,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或將其轉化、再利用等。
二氧化碳經過聚合可以變成性能與聚乙烯相似的塑料,由這種塑料制成的薄膜理在土壤里幾天后就會被細菌吞噬掉。如果用這種材料制作一次性快餐盒的話,不但解決了二氧化碳造成的環(huán)境問題,也解決了白色污染問題。
樹葉是大自然的杰作,它只用二氧化碳、水和陽光就能制造出有機物和氧氣。人造樹葉的原理很簡單,由一塊普通的硅太陽能電池將光能轉化為電能,在催化劑與電流的共同作用下,像真正的樹葉那樣使水和二氧化碳轉化為糖類并釋放出氧氣。
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科學家采取新技術,將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和加熱條件下轉化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
(1)溫室效應進一步增強可能帶來的后果有 (任寫一條即可);
(2)用二氧化碳聚合成的塑料制作一次性快餐盒的優(yōu)點是 ;
(3)人造樹葉可以將二氧化碳轉化為 ;
(4)文中將二氧化碳轉化為乙烯的化學方程式是 。
【答案】(1)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2)易降解,可以解決白色污染問題
(3)糖類
(4)
【解析】
(1)溫室效應進一步增強,會引起全球氣溫升高,進而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2)通過“由這種塑料制成的薄膜理在土壤里幾天后就會被細菌吞噬掉”和“也解決了白色污染問題”可以得知其優(yōu)點是易降解,可以解決白色污染問題;
(3)通過“像真正的樹葉那樣使水和二氧化碳轉化為糖類并釋放出氧氣” 可以得知人造樹葉可以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糖類;
(4)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和加熱條件下轉化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配平化學方程式后得: 。
8.(2022·湖北黃石)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宇航服材料揭秘
2022年6月5日10時44分,神州14經過約577秒順利到達預定軌道,再次告知世人,中國已是當今世界太空強國之一。探索太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宇航服研究和航天技術的融合。宇航服是保障航天員的生命活動和工作能力的個人密閉裝備。
中國科學家們研發(fā)出了三種類型的宇航服,即艙內宇航服(IVA)、艙外宇航服(EVA)、艙內/艙外宇航服(IEVA)。
整套艙外宇航服的編制層數多達十數層,每層基本都是不同的材料,每層執(zhí)行不同的功能。最內層由尼龍經編材料制成,另一層由彈性可穿戴聚合物氨綸組成,還有一層尼龍聚氨酯涂層,這層編織物會參與宇航服的加壓。在壓力抑制層中,編織結構由滌綸、聚酯化合物組成。其他合成編織物還有氯丁橡膠、鍍鋁聚酯薄膜、凱夫拉纖維、Gortex(一種防風、防水、透氣薄膜材料)、Nomex(耐熱性能在250℃內,有過濾和絕緣效果)等。
除了合成纖維以外,其他混合原料也必不可少。如上軀干的玻璃纖維是主要材料;太空行走期間還有氫氧化鋰作為去除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過濾器;宇航服的電池結構有一部分來自于銀鋅混合物;頭盔部分主要由聚碳酸酯材料組成……
(1)尼龍、滌綸屬于______。
A. 天然纖維 B. 合成纖維
(2)氯丁橡膠屬于合成橡膠,與天然橡膠相比,它具有高彈性、絕緣性,這兩種性質都屬于______。
A. 物理性質 B. 化學性質
(3)鋰和鋁的利用要比銅和鐵晚的多,其實質原因主要是鋰和鋁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和鐵______。
A. 弱 B. 強
(4)宇航服中,生命維持系統(tǒng)可以看作一個獨立的背包裝置,這里面?zhèn)溆须娫?、通風風扇和通訊設備、二氧化碳去除過濾器、______。
A. 氧氣 B. 氮氣
(5)氫氧化鋰(LiOH)的性質與NaOH相似,可以與CO2反應,寫出氫氧化鋰與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答案】(1)B
(2)A
(3)B
(4)A
(5)2LiOH+CO2=Li2CO3+H2O
【解析】
(1)尼龍、滌綸屬于有機合成材料,屬于合成纖維,故填B。
(2)高彈性、絕緣性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能夠表現(xiàn)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填A。
(3)金屬的活動性越強,冶煉越困難,其使用年代就越晚,鋰和鋁的利用要比銅和鐵晚的多,其實質原因主要是鋰和鋁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和鐵強,故填B。
(4)宇航服中,生命維持系統(tǒng)用來維持宇航員的生命,其中一定含有支持呼吸的氧氣,故填A。
(5)氫氧化鋰的性質與NaOH相似,則氫氧化鋰能夠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鋰和水,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2LiOH+CO2=Li2CO3+H2O。
9.(2022·山西)閱讀材料。
火山噴發(fā)
2022年1月14日,位于南太平洋的湯加島嶼發(fā)生火山大噴發(fā),其威力之大,令世界擔憂。衛(wèi)星照片顯示,此次火山噴發(fā)過程中釋放出了大量的能量,火山灰、蒸汽和氣體在太平洋藍色的海面上升騰而起,噴發(fā)的火山柱直徑約5千米,高約20千米,呈蘑菇狀籠罩在火山上空,導致空氣有毒,石油泄漏,海鳥死亡,甚至幾公里外都能聞到異味,嚴重威脅著當地居民的生活。大量火山灰彌漫在空中,地表溫度驟降,對植被產生較大影響。

火山噴發(fā)的原因是由于地殼板塊的移動,巖石(如石灰石)被推入熔巖下,變成巖漿,釋放出大量氣體,熾熱的巖漿在火山下方流動,當蒸汽穿過巖石時,噴發(fā)點就會積聚壓力,巖石受壓破裂,氣體迅速釋放導致劇烈的噴發(fā)。
閱讀分析,解答問題:
(1)火山噴發(fā)產生的有害氣體有什么?______(寫1種)。
(2)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火山噴發(fā)過程中釋放出大量氣體的原因。______。
(3)火山灰彌漫在空中,引起地表溫度驟降的原因是什么?______。地表冷卻對農作物會產生什么影響?______。
(4)火山噴發(fā)釋放的能量來自哪一種能源?地熱能如果這種能源被開發(fā)利用,可緩解人類面臨的什么問題?______。
【答案】(1)SO2或H2S
(2)CaCO3 高溫 CaO+CO2↑
(3)①火山灰阻擋了太陽光/太陽光不能照到地面(合理即可)
②凍傷農作物/溫度太低農作物不能正常生長(合理即可)
(4)火山噴發(fā)釋放的能量來自地熱能,地熱能被開發(fā)利用,可緩解人類能源危機、資源匱乏等問題
【解析】
(1)由題干“幾公里外都能聞到異味”推測,火山噴發(fā)含有的有害氣體含硫化氫,地底化石燃料等燃燒也會產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任填一種即可。
(2)石灰石受熱大量分解,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方程式為:CaCO3 高溫 CaO+CO2↑。
(3)火山灰彌漫在空中,陽光不能直接照射在地表,導致地表溫度驟降,地表冷卻造成農作物凍傷,不能正常生長。
(4)火山噴發(fā)釋放的能量來自地熱能,地熱能被開發(fā)利用,可緩解人類能源危機、資源匱乏等問題。
10.(2022·山西晉中)焦化超低排放
為推進焦化行業(yè)全流程、系統(tǒng)化環(huán)境治理,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應堅持源頭防控、過程管控、末端治理全面發(fā)力,實現(xiàn)減污降碳協(xié)同增效,以促進環(huán)境空氣質量持續(xù)改善。
煤的焦化是將煤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強熱,分解成焦炭、粗氨水、焦爐氣和煤焦油等物質。在煉焦生產過程中,精煤破碎、焦炭破碎、篩分及運輸中都會產生顆粒排放物。焦爐內發(fā)生反應時,還會產生多種污染性氣體。
目前,焦化超低排放改造中,通過采取密閉、封閉等有效措施,提高廢氣收集率。污染性氣體處理,采用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脫硝和氨法脫硫等方法。對焦化過程產生的大量余熱,可將焦爐進行升級改造,以加強余熱回收利用。產品清潔運輸是產品銷售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主要通過集裝箱、管道、管狀帶式輸送機等,或
使用新能源汽車等運輸方式,實現(xiàn)清潔運輸。
焦化企業(yè),應因地制宜制定焦化超低排放改造方案,倡導節(jié)能環(huán)保理念,以生態(tài)環(huán)境高標準推動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閱讀分析,解答問題:
(1)焦化企業(yè)生產得到的產品有什么?(寫1種)________。
(2)煤焦化過程中產生的污染性氣體有什么?(寫1種)________。
(3)為實現(xiàn)焦炭清潔運輸,可采取的措施有什么?(寫1條)_______。
(4)焦化過程產生大量的余熱,請舉出余熱回收后的一種用途。_______。
【答案】(1)焦炭、粗氨水、焦爐氣和煤焦油
(2)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3)通過集裝箱、管道、管狀帶式輸送機等,或使用新能源汽車等運輸方式
(4)集中供暖
【解析】
(1)煤的焦化是將煤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強熱,生成焦炭、粗氨水、焦爐氣和煤焦油等物質,故焦化企業(yè)生產得到的產品有焦炭、煤焦油、焦爐氣、粗氨水等;
(2)由圖可知,煤焦化過程中,會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污染性氣體;
(3)由資料可知,主要通過集裝箱、管道、管狀帶式輸送機等,或使用新能源汽車等運輸方式,實現(xiàn)清潔運輸;
(4)焦化過程產生大量的余熱,可將這些余熱回收利用,用于供暖等。
11.(2021·四川南充)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2020年3月8日,面對口罩核心材料熔噴布的需求井噴,國務院國資委指導推動相關中央企業(yè)加快生產線建設,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保障。熔噴布主要以聚丙烯(C3H6)n為原料,纖維直徑可以達到1~5微米,具有獨特的毛細結構超細纖維,從而使熔噴布具有很妤的過濾性、屏蔽性、絕熱性和吸油性,是良好的口罩材料。聚丙烯是丙烯(C3H6)的聚合物。全球丙烯的工業(yè)化生產工藝主要有裂解法、催化裂化法(FCC)、甲醇制烯烴( MTO/MTP)、丙烷脫氫(PDH和烯烴歧化法等。我國和全球丙烯的工業(yè)化生產工藝方法及份額分別如圖1、圖2所示:

中國丙烯產能擴張速度穩(wěn)定,未來產能增量以PDH為主。因PDH的主要成本來自于原料丙烷,丙烷價格越低麇,項目盈利越可觀。因此丙烯作為化工領域中重要的基礎原料產品,合理布局及發(fā)展烯烴產業(yè)結構尤為重要。
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口罩的核心材料熔噴布主要以______為原料,它是有機合成材料,而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有機合成材料是塑料、______、合成橡膠。
(2)熔噴布是良好的口罩材料,是因為它具有很好的______、______等優(yōu)點(任寫兩點)。
(3)寫出丙烯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4)一定條件下,丙烷氣體(C3H8)分解可以制得丙烯氣體,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5)我國生產丙烯份額最多的方法是:______;由圖2可知2015-2025年,全球各地區(qū)采用裂解和FCC生產丙烯份額均有下降趨勢,而______工藝法所產丙烯份額有逐步上升趨勢。
【答案】(1)聚丙烯或(C3H6)n;合成纖維
(2)過濾性;屏蔽性(絕熱性和吸油性)
(3)
(4)
(5)催化裂化;丙烷脫氫或PDH
【解析】
(1)熔噴布主要以聚丙烯(C3H6)n為原料,它是有機合成材料,而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有機合成材料是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故填:聚丙烯或(C3H6)n;合成纖維。
(2)熔噴布纖維直徑可以達到1~5微米,具有獨特的毛細結構超細纖維,從而使熔噴布具有很妤的過濾性、屏蔽性、絕熱性和吸油性,是良好的口罩材料,故填:過濾性;屏蔽性(絕熱性和吸油性)。
(3)丙烯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
(4)丙烷氣體(C3H8)分解可以制得丙烯氣體,故填:。
(5)由圖1可知,我國生產丙烯份額最多的方法是:催化裂化;由圖2可知2015-2025年,全球各地區(qū)采用裂解和FCC生產丙烯份額均有下降趨勢,而丙烷脫氫或PDH工藝法所產丙烯份額有逐步上升趨勢,故填:催化裂化;丙烷脫氫或PDH。
12.(2021·遼寧營口)閱讀下列材料文字。
材料一:綠色化學的理念是使污染消除在產生的源頭,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質,不再產生廢物,這是從根本上消除污染的對策,過程和終端均為零排放或零污染。世界上很多國家已把“化學的綠色化”作為新世紀化學發(fā)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原子經濟性和“5R”原則是綠色化學的核心內容?!?R”原則,即Reduce(減量);Reuse(循環(huán)使用);Recycling(回收);Regeneration(再生);Rejection(拒用)。
材料二:垃圾分類一般是指按一定規(guī)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力爭物盡其用。進行垃圾分類回收可以降低垃圾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具有社會、經濟、環(huán)保等多方面的好處。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
根據材料內容和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綠色化學”的理念是  ??;
(2)今年起國家提倡用紙質吸管代替塑料吸管,你認為這一做法最能體現(xiàn)“5R”原則中的   ,請簡單闡述理由  ??;
(3)下列屬于可回收垃圾的是  ??;
A.廢舊報紙 B.生銹鐵管 C.礦泉水瓶 D.腐爛水果
(4)垃圾分類回收的好處是  。
【答案】(1)使污染消除在產生的源頭,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質,不再產生廢物
(2)Reduce(減量);廢棄的塑料制品會造成白色污染,用紙制品代替塑料制品可以緩解白色污染
(3)ABC
(4)節(jié)約資源、防止環(huán)境污染
【解析】
(1)綠色化學的理念是使污染消除在產生的源頭,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質,不再產生廢物;故填:使污染消除在產生的源頭,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質,不再產生廢物;
(2)今年起國家提倡用紙質吸管代替塑料吸管,這一做法最能體現(xiàn)“5R”原則中的Reduce(減量),理由是廢棄的塑料制品會造成白色污染,用紙制品代替塑料制品可以緩解白色污染;故填:Reduce(減量);廢棄的塑料制品會造成白色污染,用紙制品代替塑料制品可以緩解白色污染;
(3)A、廢舊報紙可以回收利用,屬于可回收垃圾;B、生銹鐵管可以回收利用,屬于可回收垃圾;C、礦泉水瓶可以回收利用,屬于可回收垃圾;D、腐爛水果不能回收,屬于廚余垃圾;故選:ABC;
(4)垃圾分類回收的好處有節(jié)約資源、防止環(huán)境污染;故填:節(jié)約資源、防止環(huán)境污染。
13.(2021·遼寧撫順)閱讀下面科普短文,并根據文章內容,回答相關問題。
鋁(Al)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其主要存在于硅鋁酸鹽中。鋁也是活潑金屬,常溫下在空氣中鋁的表面會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使鋁不會進一步氧化并能耐腐蝕。因此,鋁粉常用來做涂料,俗稱銀粉、銀漆,以保護鐵制品不被銹蝕,而且美觀。
鋁的密度很小,僅為2.7g/cm3,質地較軟,可制成硬鋁、超硬鋁、防銹鋁等各種鋁合金。汽車、火車、船舶、宇宙火箭、航天飛機、人造衛(wèi)星等,也是用大量的鋁及其合金制造而成的。如一架超音速飛機約由70%的鋁及其合金制成。
鋁熱法是以鋁粉為還原劑的一種金屬熱還原法,當鋁粉與金屬氧化物起反應時,產生足夠的熱量,使生成的金屬(或合金)和其他成分熔融分離而獲得金屬(或合金),廣泛應用于生產純金屬、低碳鐵合金,以及焊接金屬(如鐵軌)等。焊接鐵軌時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為:2Al+Fe2O3 用鎂粉引燃 2Fe+Al2O3,該反應產生大量的熱,溫度可達2000℃以上。
(1)“銀粉”、“銀漆”保護鐵制品不被銹蝕的原因是是隔絕了 。
(2)鋁合金制造超音速飛機是利用了鋁合金 的性質。
(3)鋁熱法焊接鐵軌時所發(fā)生的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
(4)高爐煉鐵的主要原理同樣是運用了熱還原法,寫出以赤鐵礦為原料煉鐵的化學方程式: 。
【答案】(1)氧氣和水?
(2)密度小、強度大?
(3)置換反應?
(4)Fe2O3+3CO 高溫 2Fe+3CO2
【解析】
(1)鐵生銹的條件是與氧氣、水同時接觸,則“銀粉”、“銀漆”保護鐵制品不被銹蝕的原因是是隔絕了空氣和水,故填:氧氣和水;
(2)鋁合金具有密度小,耐腐蝕,強度大等性質,鋁合金制造超音速飛機是利用了鋁合金密度小、強度大的性質;故填:密度小、強度大;
(3)依據題中信息可知,焊接鐵軌時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為,鋁熱法焊接鐵軌時所發(fā)生的分反應屬于置換反應;故填:置換反應;
(4)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在高溫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赤鐵礦為原料煉鐵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 高溫 2Fe+3CO2;故填:Fe2O3+3CO 高溫 2Fe+3CO2。
14.(2021·遼寧本溪)閱讀下列科普短文,回答有關問題。
石灰?guī)r中悄悄發(fā)生的化學變化
石灰石是地殼中最常見的巖石之一,在石灰?guī)r地區(qū),地下水中溶解有較多的二氧化碳氣體,石灰?guī)r在地下水的不斷侵蝕下逐漸溶解,經過漫長的過程形成溶洞。堅硬的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水不會使它溶解,但溶解有較多二氧化碳的水可以慢慢和它發(fā)生化學反應,把它轉化為可以溶解的碳酸氫鈣[Ca(HCO3)2],溶解在地下水中。
溶解有較多碳酸氫鈣的地下水,在一定條件下會逐漸分解,把“吃掉”的石灰?guī)r重新“吐”出來,形成碳酸鈣沉積下來,形成了鐘乳石。檢驗碳酸鈣的方法很簡單,碳酸鈣會在酸性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我們日常燒水的水壺中經常會結接一些水垢,主要成分也是碳酸鈣,倒入食醋進去就可以除水垢,利用也是一樣的原理。
鐘乳石非常漂亮,可以用來做人造假山,雕刻大尊工藝品等??墒晴娙槭男纬芍芷诜浅iL,需要上萬年才能形成。溶洞景觀一旦破壞,想要恢復幾乎是不可能的,需要政府加強立法,保護鐘乳石資源。
(1)在石灰?guī)r地區(qū),地下水的pH  7(填:“>”、“<”或“=”)。
(2)寫出碳酸鈣轉化為碳酸氫鈣的化學方程式   。
(3)可以向地下水的水樣中加入   ,檢驗其為硬水還是軟水。
(4)下列有關鐘乳石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
A.形成周期很長 B.能和食醋反應 C.資源豐富,可以任意開采
【答案】(1)<
(2)CaCO3+H2O+CO2=Ca(HCO3)2
(3)肥皂水
(4)AB
【解析】
(1)在石灰?guī)r地區(qū),地下水中溶解有較多的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導致地下水的pH小于7。故填:<。
(2)碳酸鈣、水、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氫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aCO3+H2O+CO2=Ca(HCO3)2。故填:CaCO3+H2O+CO2=Ca(HCO3)2。
(3)可以向地下水的水樣中加入肥皂水,檢驗其為硬水還是軟水。故填:肥皂水。
(4)鐘乳石形成周期很長、能和食醋反應。故填:AB。
15.(2021·山東威海)碳中和,中國在行動
人類在向大自然獲取物質和能源的過程中,對物質的循環(huán)產生影響。有研究表明,大氣中的碳元素只占地球碳總量的0.0000319%,通常這部分碳是通過自然界中的碳循環(huán)(包括大氣、海洋、地表生物、火山爆發(fā)等)實現(xiàn)平衡。由于人類過度開采使用地下碳(主要是化石燃料),導致工業(yè)革命以來碳排放量急劇增加,正是這部分碳打破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平衡。
為減緩溫室效應,我國政府向世界莊嚴承諾,中國將在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請回答以下問題:
(1)“碳循環(huán)”與“碳中和”中的“碳”,含義是否相同?   為什么?   。
(2)有人認為碳循環(huán)過程中碳元素的化合價始終保持不變,你認為是否正確?   ,你的證據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3)碳循環(huán)中的關鍵物質——二氧化碳
①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燒,若每個家庭每天平均消耗甲烷0.32kg,按三億個家庭計算,每天向大氣中排放   kg二氧化碳(假設甲烷完全燃燒)。
②沼氣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燒,是利用植物秸稈等廢物發(fā)酵而成。為解決能源需求跟氣候變暖之間的矛盾,有學者建議:用沼氣替代天然氣,這樣就不會額外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請你解釋其中的道理   。
③某研究機構發(fā)明了轉化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技術。方法一:在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和氫氣反應生成甲醇(CH3OH)和水,用甲醇生產人造纖維;方法二: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醇后用作燃料。這兩種轉化方法對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響是(填“增加”“減少”“不影響”):方法一  ??;方法二   。
【答案】(1)不同;前者指碳元素,后者指二氧化碳
(2)不正確;C+O2 點燃 CO2
(3)①2.64億
②沼氣燃燒產生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碳循環(huán),不會額外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③減少;不影響
【解析】
(1)“碳循環(huán)”是指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環(huán),“碳中和”是指通過各種方式抵消排放的CO2量,重新實現(xiàn)碳平衡,其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故填:不同;前者指碳元素,后者指二氧化碳;
(2)碳循環(huán)過程中,有單質碳參加反應,如:C+O2 點燃 CO2,碳元素的化合價改變,故填:不正確;C+O2 點燃 CO2;
(3)①每個家庭每天燃燒的甲烷與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關系為
CH4~CO2
16 44
0.32kg 0.88kg
3億個家庭產生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3億×0.88kg=2.64億千克,故填:2.64億;
②沼氣利用植物秸稈等廢物發(fā)酵而成,沼氣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不會額外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填:沼氣燃燒產生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碳循環(huán),不會額外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③方法一、二氧化碳和氫氣反應生成甲醇(CH3OH)和水,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會減少;方法二、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醇后用作燃料,甲醇燃燒又生成二氧化碳,根據碳元素守恒,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變;故填:減少;不影響。
16.(2021·北京)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碳元素是人類接觸和利用最早的元素之一。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可分為無定形碳、過液態(tài)碳和晶形碳三大類,如圖1。

石墨是制鉛筆芯的原料之一,在16世紀被發(fā)現(xiàn)后,曾被誤認為是含鉛的物質。直到18世紀,化學家將石墨與KNO3共熔后產生CO2,才確定了它是含碳的物質。
碳纖維既有碳材料的固有本質特性,又有紡織纖維的柔軟可加工性,綜合性能優(yōu)異。目前,我國已形成碳纖維生產、碳纖維復合材料成型,應用等產業(yè)鏈,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領城分布如圖2。
科學界不斷研發(fā)出新型碳材料,碳氣凝膠就是其中一種。碳氣凝膠具有優(yōu)良的吸附性能,在環(huán)境凈化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我國科研人員在不同溫度下制備了三種碳氣凝膠樣品,比較其對CO2的選擇性吸附性能。他們在不同壓強下測定了上述樣品對混合氣體中CO2吸附的選擇性值,實驗結果如圖3。圖中選擇性值越高,表明碳氣凝膠對CO2的選擇性吸附性能越好。


隨著科學技術發(fā)展,碳材料的潛能不斷被激發(fā),應用領城越來越廣泛。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金剛石屬于______(填序號)。
A.無定形碳 B.過渡態(tài)碳 C.晶形碳
(2)石墨與KNO3共熔,能發(fā)生如下反應,配平該反應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3)由圖2可知,我國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占比最高的領域是______。
(4)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填“對”或“錯”)。
①石墨是一種含鉛的物質______。
②碳材料其有廣闊的應用和發(fā)展前景______。
(5)對比圖3中三條曲線,得到的實驗結論是______。
【答案】(1)C
(2)2;2;5
(3)工業(yè)應用
(4)①錯 ②對
(5)溫度越低,壓強越大,碳氣凝膠對CO2的選擇性吸附性能越好
【解析】
(1)根據圖片軸對應分類,金剛石屬于晶形碳,故選C;
(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發(fā)生變化進行配平,__2____2____5__;
(3)由圖2可知,我國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占比最高的領域是工業(yè)應用;
(4)石墨是制鉛筆芯的原料之一,在16世紀被發(fā)現(xiàn)后,曾被誤認為是含鉛的物質,故錯;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碳材料的潛能不斷被激發(fā),應用領城越來越廣泛,故正確;
(5)對比圖3中三條曲線溫度越低,壓強越大,碳氣凝膠對CO2的選擇性吸附性能越好。

17.(2021·湖北黃石)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綠色環(huán)保汽車
2021年兩會期間,我國提出2030年前實現(xiàn)“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目前汽車普遍使用的燃料是汽油和煤油,不僅產生大量二氧化碳,還因燃燒不充分釋放了一氧化碳、顆粒物以及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質,既造成資源浪費,污染環(huán)境。開發(fā)能夠取代汽油的新能源,生產和使用環(huán)保型、零污染的綠色汽車是實現(xiàn)“碳中和”的有效措施。
發(fā)展綠色環(huán)保汽車,主要有以下途徑:
一是改進現(xiàn)有車型:采用鋁合金、鈦合金、塑料等輕量化材料,為汽車“減肥”,從而降低然油消耗;改進發(fā)動機的燃燒方式,使汽油能充分燃燒;使用催化凈化裝置,將尾氣中的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物質再排放等。二是開發(fā)汽車代用燃料,主要包括天然氣、乙醇、生物柴油、氫氣等,實現(xiàn)能源多元化。三是大力發(fā)展電動汽車。電動汽車具有效率高,在使用地點“零排放”的特點,尤其是氫燃料電池汽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開發(fā)利用電動汽車已成為發(fā)展綠色環(huán)保汽車的重要途徑。
(1)汽車尾氣中的  ?。ˋ.一氧化碳、B.氮氧化物)會造成酸雨。
(2)鋁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純鋁的硬度   (A.大、B.?。?。
(3)屬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ˋ.天然氣、B.乙醇)。
(4)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ˋ.生物柴油、B.塑料)。
(5)氫氣被認為是最理想的清潔燃料的原因是   。
【答案】(1)B
(2)A
(3)B
(4)B
(5)燃燒能生成水,不污染環(huán)境
【解析】
(1)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質,因此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會造成酸雨;故填:B;
(2)鋁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純鋁的硬度大;故填:A;
(3)天然氣是一種化石能源,在短期內得不到補充,屬于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可以利用糧食發(fā)酵的方法獲取,屬于可再生能源;故填:B;
(4)塑料是三大有機合成材料之一;故填:B;
(5)氫氣燃燒能生成水,不污染環(huán)境,被認為是最理想的清潔燃料;故填:燃燒能生成水,不污染環(huán)境。
18.(2021·江蘇蘇州)閱讀科普短文,回答相關問題。
鈉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儲量極為豐富,常以氯化鈉、碳酸鈉、硫酸鈉等物質存在。
19世紀初,英國化學家戴維在實驗空中首次制得了金屬鈉。
鈉是一種銀白色金屬,質軟,密度為0.97g?cm﹣3,熔點為97.8℃。金屬鈉的性質很活潑,能與許多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鈉暴露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鈉(Na2O),鈉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淡黃色的過氧化鈉(Na2O2);鈉遇水立即發(fā)生劇烈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因此,實驗室常將鈉保存在煤油中。
金屬鈉的用途廣泛。鈉和鉀形成的合金熔點低,常濕下呈液態(tài),可用作快中子反應堆的熱交換劑。利用鈉的強還原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將鈦(Ti)、鋯(Zr)等稀有金屬從其氯化物中置換出來。
工業(yè)上通常采用電解熔融氯化鈉的方法制取單質鈉。
(1)自然界中鈉元素以   (填“單質”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鈉保存在煤油中,是為了防止鈉與空氣中的   反應而變質。
(3)過氧化鈉中的陰離子為O22﹣,1個O22﹣離子含有的電子數為   。
(4)鈉鉀合金用作快中子反應堆的熱交換劑,利用鈉鉀合金良好的  ?。ㄌ钭帜福?br /> a.導電性 b.導熱性 c.延展性
(5)寫出高溫下鈉與四氯化鈦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答案】(1)化合物
(2)氧氣和水
(3)18
(4)b
(5)4Na+TiCl4 高溫 Ti+4NaCl
【解析】
(1)鈉常以氯化鈉、碳酸鈉、硫酸鈉等物質存在,故自然界中鈉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故填:化合物;
(2)鈉與水和氧氣易發(fā)生化學反應,故保存在煤油中,是為了防止鈉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反應而變質,故填:氧氣和水;
(3)1個O22﹣離子含有的電子數為:2×8+2=18,故填:18;
(4)鈉鉀合金用作快中子反應堆的熱交換劑,利用鈉鉀合金良好的導熱性,故填:b;
(5)高溫下鈉與四氯化鈦反應生成鈦和氯化鈉,化學方程式為4Na+TiCl4 高溫 Ti+4NaCl,故填:4Na+TiCl4 高溫 Ti+4NaCl。
19.(2021·山西)科普閱讀題
氣候變化中的海洋
海洋覆蓋了地球 70%以上的面積,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棲息地,有超過 25 萬種生物生活在其中,為人類提供了食物、能源和交通,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忠實"朋友"。
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導致地球系統(tǒng)熱量不斷增加。海洋吸收了絕大部分全球變暖的熱量,還"消化"了2-3倍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減緩了氣候變化速度及影響。
20世紀 90年代初以來,海洋變暖的速度增加了1倍。在過去的20年里,所有大洋盆地都觀測到了持續(xù)數天到數月的極端海洋高溫天氣,即"海洋高溫熱浪",它可以延伸數千公里的范圍,深達數百米。熱浪頻發(fā),易引起更強烈的熱帶氣旋、厄爾尼諾現(xiàn)象等。2006-2015年,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上升約3.6mm,為 1901-1990年期間上升速度的2.5倍。海洋在溶解了二氧化碳后,酸性增強,會影響社蠣、蛤蜊等貝類的外殼或骨骼的形成。

閱讀文本,回答問題:
(1)海洋為人類提供的食物有 (舉1例,下同),能源有 。
(2)海洋吸收熱量發(fā)生的變化屬于 (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3)海洋"消化二氧化碳"的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海洋高溫熱浪"對海洋生物的危害是 。為保護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人類應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答案】(1)魚類(合理即可);潮汐能(合理即可)
(2)物理變化
(3)CO2+H2O==H2CO3
(4)影響牡蠣、蛤蜊等貝類的外殼或骨骼的形成;海洋環(huán)境立法(合理即可)
【解析】
(1)海洋為人類提供的食物有魚類、蝦、海帶等;能源有潮汐能,海底蘊藏的煤、石油和天然氣以及“可燃冰”;故填:魚類(合理即可);潮汐能(合理即可);
(2)海洋吸收熱量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發(fā)生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故填:物理變化;
(3)海洋“消化二氧化碳”的過程中發(fā)生反應是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化學方程式為CO2+H2O=H2CO3;故填:CO2+H2O==H2CO3;
(4)“海洋高溫熱浪”,它可以延伸數千公里的范圍,深達數百米。熱浪頻發(fā),易引起更強烈的熱帶氣旋、厄爾尼諾現(xiàn)象等。2006~2015年,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上升約3.6mm,為1901~1990年期間上升速度的2.5倍。海洋在溶解了二氧化碳后,酸性增強,會影響牡蠣、蛤蜊等貝類的外殼或骨骼的形成;為保護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人類應采取的有效措施是海洋環(huán)境立法、建立海洋自然保護區(qū)、加強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提高消除污染的技術水平等;故填:影響牡蠣、蛤蜊等貝類的外殼或骨骼的形成;海洋環(huán)境立法(合理即可)。
20.(2020·安徽)閱讀下列科技短文,回答問題。
廢舊塑料制品和橡膠輪胎等含碳廢物如何變廢為寶,是眾多科學家和工程師努力的目標。
研究人員開發(fā)出一種用超臨界水處理含碳廢物的新技術。超臨界水是將水加熱到超過374℃并加壓到超過219個大氣壓,使水處于氣、液相互交融的狀態(tài)。
在超臨界水的環(huán)境中,含碳廢物中的有機物轉化為氫氣、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氣體;而無機物保留在殘余物中,隨后被去除。由于該過程中不使用氧氣且溫度相對較低,因此不會形成有害氣體。
(1)文中涉及到的有機合成材料有_________(填1種即可)。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號)。
A.超臨界水與液態(tài)水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學性質
B.將氣態(tài)水升溫或加壓一定使水分子間距離變小
C.超臨界水是由液態(tài)水和氣態(tài)水組成的混合物
D.用超臨界水處理含碳廢物的方法比焚燒法更環(huán)保

(3)氫氣和甲烷都是清沽能源,寫出甲烷完全燃燒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充分燃燒1 g氫氣或甲烷釋放的熱量如上圖所示,與甲烷相比,氫氣作為燃料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燃料,更多的是以甲烷為主要成分的天然氣,原因是_________(寫出1 點即可)。
【答案】(1)塑料(或橡膠)
(2)D
(3)CH4+2O2 點燃 CO2+2H2O;燃燒時放出的熱量更多;氫氣貯存困難(或制取成本高)
【解析】
(1)塑料制品和橡膠都是有機合成材料;
(2)A、超臨界水是將水加熱到超過374℃并加壓到超過219個大氣壓,使水處于氣、液相互交融的狀態(tài),兩者物理性質差別很大,故選項說法錯誤;
B、超臨界水是將水加熱到超過374℃并加壓到超過219個大氣壓,使水處于氣、液相互交融的狀態(tài),水分子間距離可能變大,故選項說法錯誤;
C、超臨界水是由液態(tài)水和氣態(tài)水組成的純凈物,故選項說法錯誤;
D、在超臨界水的環(huán)境中,含碳廢物中的有機物轉化為氫氣、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氣體,用超臨界水處理含碳廢物的方法比焚燒法更環(huán)保,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3)甲烷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4+2O2 點燃 CO2+2H2O;據圖可知,與甲烷相比,氫氣作為燃料的優(yōu)點是燃燒時放出的熱量更多;目前在生產和生活中還沒有大量應用氫能源是沒找到合適、廉價的制氫方法及合理、安全的儲存和運輸方法。
21.(2020·山西)碳捕捉與封存技術
“碳捕捉與封存”是我國的一項先進技術(如圖所示)。

我國能源消耗的70%來自于煤炭,每秒有100噸煤在燃燒,年消耗量超過30億噸。如果任由煤炭資源在諸多領域利用,將對大氣、河流、土地產生污染,溫室效應增強。為實現(xiàn)節(jié)能減排、綠色環(huán)保,我國政府舉全國之力,積極倡導并大力發(fā)展新的綠色經濟。比如:電廠中的煤在極高的溫度下充分燃燒,會產生大量CO2,每年的排放量大約1600萬噸,運用“碳捕捉與封存”技術,這些CO2將不會進入大氣。被封存的CO2有許多用途,如用于食品保鮮、氣體肥料、冷藏食物、物品滅火等,以此來消除資源的巨大浪費。我國正以超世界一流的目光發(fā)展經濟,完善環(huán)保體制。
閱讀文本,完成下列任務:
(1)“碳捕捉與封存”技術有利于控制__________的加劇。
(2)煤在極高的溫度下充分燃燒,主要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3)將分離聚集的CO2壓入地下的過程中,分子間隔會_____________。
(4)將CO2封入蓄水層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5)被封存起來CO2用于冷藏食物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答案】(1)溫室效應
(2)
(3)變小
(4)CO2+H2O==H2CO3
(5)干冰升華,吸收熱量(合理即可)
【解析】
(1)二氧化碳過多會引起溫室效應,根據題文“運用‘碳捕捉與封存’技術,這些CO2將不會進入大氣”可知“碳捕捉與封存”技術有利于控制溫室效應;
(2)根據題文“電廠中的煤在極高的溫度下充分燃燒,會產生大量CO2”可知煤在極高的溫度下充分燃燒,主要生成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 點燃 CO2;
(3)將分離聚集的CO2壓入地下的過程中,分子間隔會變??;
(4)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將CO2封入蓄水層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H2O==H2CO3;
(5)固態(tài)二氧化(干冰)升華吸熱,被封存起來的CO2用于冷藏食物的原理是干冰升華,吸收熱量。
22.(2020·江蘇蘇州)閱讀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相關問題
氨是一種重要的化學物質,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氨主要來自于人工合成。1909年,弗里茨·哈伯成功地利用氮氣和氫氣合成出氨。工業(yè)合成氨的流程如圖(左)所示。為了找到合成氨反應合適的催化劑,人們做了6500多次實驗,發(fā)現(xiàn)鐵觸媒效果較好。在鐵觸媒作用下,用體積比為1:3的氮氣和氫氣合成氨,當容器中氨的含量不再發(fā)生變化時(平衡時),測得氨的含量分別與溫度和壓強的關系如圖(右)所示。1913年第一座合成氨工廠建立。如今全球合成氨年產量超千萬噸,其中大約85%的氨用于生產氮肥,緩解了地球上有限的耕地資源與龐大的糧食需求之間的矛盾。

(1)工業(yè)上可用_________的方法獲得合成氨的原料N2。
(2)甲烷和H2O高溫下反應得到CO和原料氣H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3)從“合成塔”中出來的氣體是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4)科學家研究合成氨反應催化劑的目的是________。
(5)按下列條件進行合成氨反應,平衡時氨的含量最高的是______(填字母)。
a.200大氣壓、300℃ b.200大氣壓、500℃
c.400大氣壓、300℃ d.400大氣壓、500℃
【答案】(1)分離液態(tài)空氣
(2)
(3)混合物
(4)提高合成氨的化學反應速率
(5)c
【解析】
(1)由于空氣中氮氣的體積分數達到78%,所以工業(yè)上可用分離液態(tài)空氣的方法獲得合成氨的原料N2,故填:分離液態(tài)空氣;
(2)甲烷和H2O高溫下能反應得到CO和原料氣H2,所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填:;
(3)從“合成塔”中出來的氣體是混合物,因為從流程圖中可知,經冷卻后除了得到液態(tài)氨外還得到氮氣和氫氣,故填:混合物;
(4)催化劑可以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所以科學家研究合成氨反應催化劑的目的是提高合成氨的化學反應速率,故填:提高合成氨的化學反應速率;
(5)根據圖像可知,平衡時氨的含量最高的是400大氣壓、300℃,故填:c。
23.(2020·北京)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氫能是公認的高熱值清潔能源。目前,氫氣的來源如圖1所示?;Y源制氫最為成熟。水煤氣變換反應:,是化石資源制氫過稱中的重要反應之一。北京大學團隊研究了在不同溫度下,多種催化劑對水煤氣變換反應中CO轉化率的影響,結果如圖2所示。

電解水制氫過程簡便,但造價高昂,利用太陽能制氫是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人造太陽”的探索也就應運而生。我囯“人造太陽”大科學裝置“東方超環(huán)”利用的是核聚變,當氘、氚核聚變溫度達到1億攝氏度、持續(xù)時間超過1000秒,就能形成持續(xù)反應,為水分解提供能量。2020年4月,“東方超環(huán)”實現(xiàn)了1億攝氏度運行近10秒,取得重大突破。除了氫氣的生產,其運輸、儲存和利用等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需要人們不斷探索。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目前氫氣的主要來源是_____。
(2)圖2中,催化劑為2%Au/a-MoC時,CO轉化率和溫度的關系是_______。
(3)根據下表信息可知氘、氚都屬于氫元素,理由是________。
原子種類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電子數

1
1
1

1
2
1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填序號)。
A.a-MoC可使CO轉化率接近100% B.水電解制氫的不足是造價高昂
C.利用太陽能制氫是未來發(fā)展方向 D.“東方超環(huán)”利用核聚變提供能量
【答案】(1)化石資源制氫
(2)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溫度范圍在50℃~400℃之間,CO轉化率隨溫度的增大先上升再下降
(3)氘和氚的質子數為1,屬于相同質子數的一類原子,都屬于氫元素
(4)BCD
【解析】
(1)目前,化石資源制氫最為成熟,目前氫氣的主要來源是化石資源制氫;
(2)圖2中,催化劑為2%Au/a-MoC時,CO轉化率和溫度的關系是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溫度范圍在50℃~400℃之間,CO轉化率隨溫度的增大先上升,達到一定數值后,溫度繼續(xù)升高時,轉化率又下降;
(3)元素是質子數相同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根據表中信息可知氘、氚都屬于氫元素,理由是質子數相同,都是1;
(4)A、由圖可知,催化劑為2%Au/a-MoC時,在一定溫度范圍內,可使CO轉化率接近100%,選項錯誤;
B、由題中信息可知,電解水制氫過程簡便,但造價高昂,選項正確;
C、利用太陽能制氫是未來發(fā)展方向,選項正確;
D、我囯“人造太陽”大科學裝置“東方超環(huán)”利用的是核聚變,當氘、氚核聚變溫度達到1億攝氏度、持續(xù)時間超過1000秒,就能形成持續(xù)反應,為水分解提供能量。選項正確。
故選:BCD。
24.(2020·四川宜賓)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有關問題
新型滅菌消毒劑——ClO2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為抑制新冠病毒傳播,“含氯消毒劑”被廣泛使用,其中就包含一種新型滅菌消毒劑——ClO2在通常情況下,CIO2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黃綠色氣體,溶點-59℃,沸點11°C。在常溫下,1L水中大約能溶解2.9gClO2。ClO2受熱或者見光易分解,具有強氧化性和很強的腐蝕性。含有2%的ClO2和0.085%Na2CO3的水溶液無色、無臭、無腐蝕性,常溫下穩(wěn)定,不易分解;該溶液用于殺菌、消毒的同時,還有除臭、防霉、保鮮等作用,是特性優(yōu)良,高效安全的消毒劑。我國從2000起就逐漸用ClO2取代氯氣(Cl2)對飲用水進行消毒。
(1)ClO2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分子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_________。
(2)下列消毒劑中,不屬于“含氯消毒劑”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號)。
A.84消毒液(含 NaClO) B.雙氧水 C.氯氣 D.過氧乙酸(C2H4O3)
(3)ClO2的化學性質有_____________(寫出兩點即可)。
(4)下列有關ClO2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序號)。
A.0℃時,ClO2為黃綠色氣體
B.常溫下,100g水中大約能溶解0.29gClO2
C.用棕色試劑瓶盛裝ClO2并置于冷暗處保存
D.ClO2溶液濃度越小殺菌效果越差
(5)ClO2遇熱水生成次氯酸(HClO)和兩種氣態(tài)單質。完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二氧化氯;+4
(2)BD
(3)ClO2受熱或者見光易分解;有強氧化性;很強的腐蝕性(寫出兩點即可)
(4)BCD
(5)4HClO;Cl2;5O2(不要求順序)
【解析】
(1)ClO2的名稱是二氧化氯,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有:x+(-2)×2=0,解得x=+4;
(2)含氯消毒劑必須含有氯元素,所以含氯消毒劑是84消毒液(含 NaClO)和氯氣(Cl2),雙氧水、過氧乙酸(C2H4O3)不是含氯消毒劑,故選BD;
(3)根據文章的敘述ClO2的化學性質有:ClO2受熱或者見光易分解,具有強氧化性和很強的腐蝕性;
(4)A、根據文章敘述,ClO2常溫為黃綠色氣體,ClO2溶點-59℃,沸點11°C,所以 0℃時,ClO2是液體,不符合題意;
B、根據文章敘述,常溫下,100g水中大約能溶解0.29gClO2,符合題意;
C、ClO2受熱或者見光易分解,用棕色試劑瓶盛裝ClO2并置于冷暗處保存,符合題意;
D、一般情況下消毒劑的有效濃度愈高,殺菌效果愈好,ClO2溶液濃度越小殺菌效果越差,符合題意。
故選:BCD。
(5)根據質量守恒定律:ClO2遇熱水反應生成次氯酸(HClO)、氯氣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5.(2020·云南昆明)閱讀下列材料。
金屬材料對于促進生產發(fā)展、改善人類生活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鋼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的合金,根據其化學成分,可分為碳素鋼和合金鋼。根據含碳量不同,碳素鋼可分為高碳鋼、中碳鋼和低碳鋼,其性能和用途如下所示。

合金鋼也叫特種鋼,是在碳素鋼里適量地加入一種或幾種合金元素,使鋼的組織結構發(fā)生變化,從而使鋼具有各種特殊性能。
鋁合金是目前用途廣泛的合金之一,例如硬鋁的密度小、強度高、具有較強的抗腐蝕能力,是制造飛機和宇宙飛船的理想材料。將某種鋁合金放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其中的鋁會與氫氧化鈉、水反應生成偏鋁酸鈉( NaAlO2)和一種可燃性氣體。
近年來,為滿足某些尖端技術發(fā)展的需要,人們又設計和合成了許多新型合金。例如:鈦合金與人體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來制造人造骨;耐熱合金和形狀記憶合金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等。
回答下列問題:
(1)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的合金是__________。
(2)高碳鋼的含碳量是________;可用于制造器械、彈簧和刀具等的是_______碳鋼。
(3)用于制造飛機和宇宙飛船利用了硬鋁______(填標號)的性質。
A.密度小 B.強度高 C.具有較強的抗腐蝕能力 D.硬而脆
(4)可以用來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___合金。
(5)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鋼
(2)高于0.6%;高
(3)ABC
(4)鈦
(5)
【解析】
(1)由材料可知,鋼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的合金,故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的合金是鋼;(2)由材料可知,高碳鋼的含碳量是高于0.6%;高碳鋼硬而脆,熱處理后彈性好,用于制造器械、彈簧和道具等,故可用于制造器械、彈簧和刀具等的是高碳鋼;
(3)硬鋁的密度小、強度高、具有較強的抗腐蝕能力,是制造飛機和宇宙飛船的理想材料,故選ABC;
(4)鈦合金與人體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來制造人造骨,故可以用來制造人造骨的是鈦合金;
(5)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氫氣,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6.(2020·山西陽泉)向海洋進軍——LNG船:航行在大洋上的巨輪中,有一種我國自主研、制造難度堪比航母的巨輪,它就是LNG液化天然氣運輸船,被喻為世界造船業(yè)“皇冠上的明珠”。
天然氣裝載時,應該在-163℃環(huán)境下將其變?yōu)橐簯B(tài)。液化后的體積是氣態(tài)的1/600,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一般17萬立方米的運輸船,它裝載的液態(tài)天然氣經汽化后形成的容量,可滿足2418萬人一個月的使用量,是一種“海上超級冷凍車”。
裝載這類貨物的運貨系統(tǒng)所用鋼板,含鎳量達到36%。稱為殷瓦鋼,它非常薄,只有0.7mm,在-196℃之內它的收縮量膨脹系數非常低,它在空氣中對溫度的要求非常高,如在施工過程中沾上汗水,24小時內就會被銹穿,使得鋼板報廢。殷瓦鋼還在制造精密儀器,儀表零部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閱讀文本,思考并回答問題:
(1)殷瓦鋼的主要成分為_____。
(2)殷瓦鋼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寫一條)。
(3)天然氣燃燒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LNG船可通過降溫加壓使天然氣液化后再運輸的原因是_____,液化后分子間的間隔會____。
【答案】(1)鐵和鎳
(2)不耐腐蝕/收縮量膨脹系數低(合理即可)
(3)CH4+2O2 點燃 CO2+2H2O
(4)液化后的體積是氣態(tài)的1/600,大大的提高了運輸效率/加大運輸量(合理即可); 減小
【解析】
(1)由文本中信息“裝載這類貨物的運貨系統(tǒng)所用鋼板,含鎳量達到36%,稱為殷瓦鋼”可知,殷瓦鋼的主要成分為鐵和鎳;
(2)由文本信息“在-196℃之內它的收縮量膨脹系數非常低”得知殷瓦鋼具有的性質是收縮量膨脹系數低;由“它在空氣中對溫度的要求非常高,如在施工過程中沾上汗水,24小時內就會被銹穿,使得鋼板報廢”可知殷瓦鋼不耐腐蝕;
(3)天然氣燃燒即甲烷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與水,化學方程式為:CH4+2O2 點燃 CO2+2H2O;
(4)根據題中文本信息,LNG船可通過降溫加壓使天然氣液化后再運輸的原因是:液化后的體積是氣態(tài)的1/600,大大的提高了運輸效率/加大運輸量(合理即可);天然氣液化過程中由氣體到液體,體積變小,液化后分子間的間隔會減小。
27.(2020·四川南充)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人類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來自于化石能源,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形成的。化石燃料燃燒時產生的一些物質。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未燃燒的碳氫化合物及碳粒、氮的氧化物等排放到空氣中,會對空氣造成污染。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在空氣中發(fā)生反應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會形成酸雨。天然氣是一種重要的化石燃料,主要含有碳和氫組成的碳氫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不同地區(qū)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有較大差異,我國部分地區(qū)天然氣的主要成分如下表所示:

CH4
C2H6
C3H8
CO2
N2
H2S
西南油田
93.1098
3.8914
0.1447
1.3092
0.5341

華北油田
80.8430
9.7326
5.7538
0.9288
0.3200

陜甘寧油田
95.9500
0.9675
0.1367
1.5038

0.0002
注:1.表中數據均表示體積分數。2.“—”表示含量過低,當前所用儀器未檢出。
天然氣的用途非常廣泛,可作為燃料直接使用。天然氣在不同設備中燃燒產生的污染物的含量也不盡相同,幾種常見設備中天然氣燃燒時產生的污染物(kg/Mm3)如圖所示:

現(xiàn)代社會對能量的需要量越來越大,化石燃料日漸枯竭,人們正在利用和開發(fā)其他能源。這些能源的利用,可以部分解決化石燃料面臨耗盡的問題,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耗盡的污染。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化石燃料是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 、 和天然氣。
(2) 油田的天然氣中丙烷(C3H8)含量最高,寫出丙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3)氮的氧化物排放到空氣中可形成酸雨,酸雨是pH< 的降雨。
(4)在電廠、工業(yè)鍋爐和民用采暖設備中天然氣燃燒效率最低的是 。
A.電廠 B.工業(yè)鍋爐 C.民用采暖設備
(5)甲烷除用作燃料外,在工業(yè)上也有這樣的用途??茖W家探索出在一定條件下用甲烷為原料制成了金剛石,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答案】(1)不可再生
(2)煤
(3)石油
(4)華北
(5)C3H8+5O2 點燃 3CO2+4H2O
(6)5.6
(7) C
(8) CH4 一定條件 C+2H2
【解析】
(1)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形成的。故化石燃料屬于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氣;
(2)由表中數據可知,華北油田的天然氣中丙烷(C3H8)含量最高;
丙烷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3H8+5O2 點燃 3CO2+4H2O;
(3)酸雨是pH

相關試卷

遼寧營口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學真題分題型分類匯編-02實驗題、科學探究題、科普閱讀題:

這是一份遼寧營口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學真題分題型分類匯編-02實驗題、科學探究題、科普閱讀題,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實驗題,科學探究題,科普閱讀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山西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學真題分題型分類匯編-01實驗題、科學探究題、科普閱讀題:

這是一份山西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學真題分題型分類匯編-01實驗題、科學探究題、科普閱讀題,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實驗題,科學探究題,科普閱讀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江蘇蘇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學真題分題型分類匯編-01填空題、科普閱讀題:

這是一份江蘇蘇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學真題分題型分類匯編-01填空題、科普閱讀題,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題,科普閱讀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甘肅省蘭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學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19推斷題、流程題、科普閱讀題

甘肅省蘭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學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19推斷題、流程題、科普閱讀題

廣西賀州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學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10流程題&科普閱讀題

廣西賀州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學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10流程題&科普閱讀題

內蒙古通遼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學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04推斷題&流程題&科普閱讀題

內蒙古通遼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學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04推斷題&流程題&科普閱讀題

2020-2022年中考化學真題匯編:科普閱讀題附真題答案

2020-2022年中考化學真題匯編:科普閱讀題附真題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