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物理六大復習策略
中考即將來臨,如何幫助我們考生強化效果,將有限的時間集中于中考的難點、重點,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問題。物理教學專家對短時間提高物理成績提出幾點建議:
1.“網絡式”復習法:即采用章、節(jié)、標題、要點四個層次對教材進行梳理和編織記憶網絡。
2.提高“回頭率”:為了防止遺忘,就要采用提高“回頭率”的`方法,即看完一節(jié)、一章、一部分之后,再回頭掃視一遍,這樣知識得到了系統(tǒng)的鞏固,效果很好。
3.“空想法”:所謂空想法就是不看課本回想看過的內容;或看課本的大綱填充細節(jié)。
4.樹形圖:復習時,可以在每門考試科目眾多的參考書中,選出一本較有代表性的參考書,通讀全書后,理出該領域研究的主要線索。
5.梳理錯題法:把綜合復習階段做過的所有習題重新瀏覽一遍。把曾經做錯并改正后的題重點看一遍。
6.“齊頭并進”法:在復習過程中,由于要復習的學科多,所以必須合理安排時間。學科和學科之間不可偏廢。可將每天的時間劃分為大致相等的5部分,用于7門課的復習,弱科花的時間稍多一些。
專題2.2 填空題(力學)(解析版)
【迎戰(zhàn)中考】物理二輪之試卷題型解密(通用版)
填空題是客觀題中最廣泛的基本題型,主要考查物理的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屬于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形式,故題目難度一般不會太高,屬于中低檔難度題。填空題的“題干”提出問題,告訴學生要解答的問題,“選項”作為試題的主要內容(分為給出選項和未給出選項兩個大類),可以考查一個或多個知識點,學生通過對備選選項的分析和理解,找出正確答案。由此看來,解答填空題,除了應該具備完整、扎實的基本知識外,還應對選擇題的??贾R點和考查方式熟練掌握。下面對選擇題常考內容進行分類說明:
填空題主要考察考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只要做到認真審題,看清題意,再聯(lián)想學過的相關知識,一般比較容易找到答案。
從近幾年中考試卷來看,計算類問題比例相對減少,但文字性表述題型比例大大提高,從命題者的角度分析,這一點意在這一點意在充分發(fā)揮中考試題的導向作用,因為現(xiàn)代社會的開放性,對每個人的交流與合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填空題答題技巧和方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直接法;(2)計算法;(3)分析判斷法;(4)探究實驗法。
1.力學部分填空題常見考試內容有:長度測量、運動相對性、速度與平均速度、質量與密度的概念、質量測量(天平的使用)、力的概念、重力、彈力、力的測量、摩擦力、力與運動的關系、牛頓第一定律、慣性、二力平衡、壓強的概念、壓強的簡單計算、液體壓強的概念與簡單計算、大氣壓強的概念與應用、流體壓強、浮力的概念、浮力的測量、浮力的簡單計算、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沉浮、功的概念與計算、功率的概念與計算、動能與勢能概念、機械能的轉化、杠桿、滑輪、機械效率與簡單計算等。
2.力學部分填空題在整個選擇題中占有較大比例,屬于必考內容。常見考查內容除了考查對這些知識點理解、認識程度外,更多的是如何利用所學知識點分析、判斷和解釋我們看到的現(xiàn)象,力學部分涉及到上述概念的計算問題,但這些計算均屬于概念的應用與簡單計算。
技巧一:直接法
直接法是根據(jù)考生對物理概念、規(guī)律及物理方法掌握程度,直接判斷答案進行解答的題型。直接法可以直接、有效地查考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此類考題所占比例較大。這種題型一般會給出備選選項,答題時一定要準確填入備選選項,當然,這類試題中的備選內容也給考生提供了參考依據(jù)和思路;對沒有給出備選選項的考題,考生一定要根據(jù)所學內容和知識,前后讀通整個句子,同樣可以找出答案,答案要簡潔、準確,考生也可以根據(jù)給出“空”的長度判斷答案的內容。
【典例】(2020·甘肅省臨夏)2019年6月23日,我省首條軌道交通線路﹣﹣蘭州地鐵I號線正式開通試運營,標志著我省正式進人“地鐵時代”。如圖所示,小麗乘坐新地鐵,她發(fā)現(xiàn)地鐵嚴禁攜帶有“異味”的物品,這是因為“異味”物品的分子發(fā)生了 現(xiàn)象,充滿了整個密閉空間,影響其他乘客;地鐵啟動時,她看見墻上的廣告牌快速向后飛去,這是以 為參照物的。
【答案】擴散;地鐵。
【解析】(1)高鐵嚴禁攜帶有“異味”的物品,是因為物品的“異味”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發(fā)生了擴散現(xiàn)象,使“異味”充滿了整個密閉空間,影響其他乘客;
(2)地鐵啟動時,小麗看見墻上的廣告牌快速向后飛去,廣告牌相對于地鐵的位置在發(fā)生變化,是以小麗乘坐的地鐵為參照物。
故答案為:擴散;地鐵。
【跟蹤練習】
1.(2020?沈陽)如圖所示是一種可在電梯井中沿豎直通上下運行的電梯,人隨底板水平的電梯箱一起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以 為參照物,人是靜止的;此時人 (選填“不受”或“受到”)摩擦力作用。人在隨電梯箱一起向上勻速運動時,他的機械能將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答案】電梯箱底板;不受;增大。
【解析】(1)人隨底板水平的電梯箱一起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以電梯箱底板為參照物,人的位置不變,處于靜止狀態(tài);
(2)人和電梯箱底板之間沒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不存在摩擦力;
(3)人在隨電梯籍一起向上勻速運動時,速度不變,高度增加,所以自行車的動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加;所以機械能增大。
故答案為:電梯箱底板;不受;增大。
2.(2020?沈陽)在賽車比賽中,有時盡管賽車手緊急剎車,但賽車由于 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會繼續(xù)向前一距離才能下來。通常賽車在快速行駛時車體會向上“飄”,為避免此現(xiàn)象發(fā)生,在賽車的尾部安裝上尾翼(又叫氣流偏導器),形狀如圖所示。它運用了在氣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 (選填“大”或“小”)的原理。
【答案】慣性;小。
【解析】(1)在賽車比賽中,有時盡管賽車手緊急剎車,但賽車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會繼續(xù)向前一距離才能下來;
(2)由于氣流偏導器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凸起,所以當跑車高速行駛時,流過氣流偏導器上方的空氣速度較小、壓強較大;而流過下方的空氣速度較大、壓強較小,向下的壓強差會增加轎車對地面的壓力,提高車輪的抓地性能。
故答案為:慣性;小。
3.(2020·恩施)彈簧測力計在使用前要注意觀察指針是否在______,來回拉動掛鉤無異常后,將石塊掛在測力計下,靜止時如圖所示。掛鉤對彈簧的拉力大小是______N。根據(j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______的知識,可得知石塊所受重力大小。
【答案】(1)零刻度線上;(2)3.6;(3)二力平衡。
【解析】使用彈簧測力計之前,應該搞清楚量程、分度值,并注意觀察指針是否在零刻度線上。
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其示數(shù)即掛鉤對彈簧的拉力大小是3.6N。
掛鉤對彈簧的拉力與彈簧對掛鉤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掛鉤對對石塊的拉力與石塊對掛鉤的拉力又是一對相互作用力;而石塊的重力與掛鉤對對石塊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可以根據(j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二力平衡的知識,可得知石塊所受重力大小。
技巧二:計算法
計算法是利用所學物理知識、物理規(guī)律進行簡單計算,通過計算考查考生對物理規(guī)律的掌握程度和計算推力能力。此類考題屬于簡單計算,本專題中,常見于平均速度計算、物質密度的計算、功與功率的計算、二力平衡相關計算、壓強計算、浮力計算、杠桿計算、機械效率計算等。
【典例】(2020·淮安)在測量酒精密度的實驗中,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出酒精和燒杯的總質量m1=64g:將燒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內,如圖甲所示,量筒內酒精的體積V= cm3;接著測量剩余酒精和燒杯的總質量m2,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質量及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則m2= g,根據(jù)測量結果計算出酒精的密度ρ= g/m3。
【答案】40;31.2;0.82。
【解析】(1)量筒的分度值為1mL,量筒內酒精的體積為V=40mL=40cm3;
(2)標尺的分度值為0.2g,剩余酒精和燒杯的總質量m2=20g+10g+1.2g=31.2g;
(3)酒精的質量m=m1﹣m2=64g﹣31.2g=32.8g,
酒精的密度為:ρ===0.82g/cm3。
故答案為:40;31.2;0.82。
【跟蹤練習】
1.(2020·朝陽)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為102.6g。將適量的鹽水倒進量筒中,如圖甲所示:燒杯和剩余鹽水的總質量如圖乙所示。則鹽水的密度為___________ kg/m3。
【答案】。
【解析】由圖甲知,量筒的分度值為2mL,鹽水的體積為64mL;由圖乙知,標尺的分度值0.2g,剩余鹽水和燒杯的總質量為
則鹽水的密度為。
2.(2020·天水)小滿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物體的v﹣t圖象如圖所示,
(1)物體在0~1s處于 狀態(tài)。
(2)物體在第2s的速度是 m/s;
(3)物體在4~6s內通過的路程是 m。
【答案】(1)靜止;(2)0.5;(3)2。
【解析】(1)由圖可知,物體在0~1s的速度為0,處于靜止狀態(tài);
(2)由圖可知,物體在第2s的速度是0.5m/s;
(3)物體在4~6s的速度為1m/s,由v=可知,物體在4~6s內通過的路程是:s=vt=1m/s×2s=2m。
故答案為:(1)靜止;(2)0.5;(3)2。
3.(2020·綏化)水平地面上,放著一個重是60N,底面積是0.2m2的物體,物體對地面的壓強是 Pa;用10N的水平推力,使它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當推力增大到15N時,該物體受到的摩擦力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300;10;不變。
【解析】(1)物體對地面的壓力:F=G=60N,
物體對地面的壓強:p===300Pa;
(2)因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和水平推力是一對平衡力,
所以,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f=F推=10N;
(3)當將推力增大到15N時,因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不變,仍為10N。
故答案為:300;10;不變。
4.(2020·咸寧)如圖所示,質量為50kg的同學在做仰臥起坐運動。若該同學上半身的質量約為全身質量的35%,則她上半身的重力約為 N,她在一段時間內做了40個仰臥起坐,每次上半身重心上升的距離均為0.3m,則她在這段時間克服重力做的功約為 J。
【答案】175;2100。
【解析】該同學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
她上半身的重力:G上=35%G=35%×500N=175N,
做一次仰臥起坐克服重力做的功:W=G上h=175N×0.3m=52.5J,
做了40個仰臥起坐克服重力做的功:W′=40W=40×52.5J=2100J。
故答案為:175;2100。
5.(2020·臨夏)如圖所示,在不計繩重和摩擦的情況下,用彈簧測力計沿豎直方向勻速拉起重為6N的物體,物體上升0.4m所用時間為4s。此過程中拉力的功率為 W,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
【答案】0.72;83.3%。
【解析】(1)由圖知,n=3,拉力端移動距離s=3h=3×0.4m=1.2m,
由圖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示數(shù)為2.4N,即拉力F=2.4N,
拉力做的總功:W總=Fs=2.4N×1.2m=2.88J,
拉力做功功率:P===0.72W;
(2)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6N×0.4m=2.4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00%≈83.3%。
故答案為:0.72;83.3%。
6.(2020·天水)如圖甲所示,水平放置的方形容器里有一個重為8N、棱長為10cm的正方體物塊M,M與容器底部不密合。以5mL/s的恒定水流向容器內注水,容器中水的深度h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g=10N/kg),則:當t=140s時,物塊M在水中處于 (選填“沉底”“懸浮”或“漂浮”)狀態(tài);當t=140s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大小是 ??;圖乙中a的值是 ?。?0~140s時段,浮力對物體做功是 。
【答案】漂?。?5N;8cm;0.32J。
【解析】(1)正方體物塊M的體積:V=L3=(0.1m)3=0.001m3;
物塊M的質量:m===0.8kg;
物塊M的密度:ρM===0.8×103kg/m3<1.0×103kg/m3;
即物塊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由圖象可知:當t=140s時,水的深度為h=12cm,大于正方體物塊M的棱長為10cm;
則根據(jù)浮沉條件可知此時物塊在水中處于漂浮狀態(tài);
(2)當t=140s時,注入水的體積:V水=vt=5mL/s×140s=700mL=7×10﹣4m3,
則注入水的重力:G水=ρ水gV水=1.0×103kg/m3×10N/kg×7×10﹣4m3=7N;
因容器為方形容器,且此時物塊處于漂浮狀態(tài),
所以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G水+GM=7N+8N=15N;
(3)由圖象分析可知,當t=40s時,物塊M剛好處于漂浮狀態(tài),則F?。紾M=8N,
根據(jù)F?。溅阉甮V排可得此時物塊M排開水的體積:
V排===8×10﹣4m3=800cm3,
由V排=SMh浸可得,此時水的深度:a=h浸===8cm;
(4)在40﹣140s時段,物塊M上升的高度(等于水面上升的高度):h′=12cm﹣8cm=4cm=0.04m,
則該過程中浮力對物體做功:W=F浮h′=8N×0.04m=0.32J。
故答案為:漂浮;15N;8cm;0.32J。
技巧三:分析判斷法
分析判斷法是無法直接通過所學知識給出答案,需要考生進行分析、判斷,有的題型還需要進行推理論證才能得到答案的題型。這類考題要求考生具有較高知識能力,并具有分析判斷能力、計算能力,是考題中難度較高的一種類型。
【典例】(2020·黑龍江)一個小球質量為0.2kg,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是 N,排開水的體積是 m3.(g=10N/kg,ρ水=1.0×103kg/m3)。
【答案】2;2×10﹣4。
【解析】小球漂浮,則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F浮=G木=mg=0.2kg×10N/kg=2N;
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溅阉甮V排可知,
小球排開的水的體積為:V排===2×10﹣4m3。
故答案為:2;2×10﹣4。
【跟蹤練習】
1.(2020·十堰)為了檢驗“浸沒在液體中的固體所受浮力與固體形狀有關”的猜想是否正確,小明選用了彈簧測力計、細線、裝有適量水的大燒杯和50g橡皮泥塊。
(1)將橡皮泥塊捏成長方體,用細線系住掛在彈簧測力計上浸沒于水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0.3N,這時橡皮泥塊受到水的浮力為_______N(g取10N/kg)。
(2)取出橡皮泥塊捏成圓柱體,再浸沒于水中的不同深度,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均為0.3N,說明: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沒的深度_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
(3)小明的實驗證明,上述猜想是_____(選填“錯誤”或“正確”)的。
【答案】(1)0.2;(2)無關;(3)錯誤。
【解析】(1)將橡皮泥塊捏成長方體,用細線系住掛在彈簧測力計上浸沒于水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0.3N,這時橡皮泥塊沿豎直方向在向上的彈簧拉力、向上水的浮力及向下的重力作用下平衡,則受到水的浮力為
(2)物體所受浮力與其排出液體的體積有關,取出橡皮泥塊捏成圓柱體,再浸沒于水中的不同深度,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均為0.3N,此時浮力仍為0.2N,故說明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沒的深度無關。
(3)小明的實驗中改變了橡皮泥的形狀,但其質量不變,實心體的體積不變,浸沒在水中后彈簧的拉力也不變,故所受水的浮力不變,故可證明關于“浸沒在液體中的固體所受浮力與固體形狀有關”的猜想是錯誤的。
2.(2020·蘇州)Phyphox是一款功能強大的物理實驗手機軟件,其中的AcousticStopwatch功能能夠自動記錄下所接收到的兩次響聲之間的時間間隔:當手機接收到第一次響聲時便自動計時,當再次接收到響聲時計時自動停止(類似于使用秒表時的啟動和停止),由于對聲音的響應非常靈敏,計時可精確到0.001s。
甲、乙兩人使用手機在空曠安靜的廣場上測量聲音的傳播速度。他們分別站于間距測量值為s的A、B兩處,打開手機軟件做好計時準備。甲先在手機邊擊掌一次,乙聽到擊掌聲之后,也在手機邊擊掌一次。查看甲、乙兩手機均有效記錄下了兩次掌聲的時間間隔,分別為t甲、t乙.
(1)若已知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0.001s內聲音的傳播距離為 m;
(2)本實驗中兩手機所記錄的時間大小關系是t甲 t乙(>/=/<);
(3)測得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v聲= 。(用s、t甲、t乙表示)
【答案】(1)0.34;(2)>;(3)。
【解析】(1)聲音的傳播距離為s=vt=340m/s×0.001s=0.34m;
(2)由記錄過程知,t甲比t乙多記錄聲音傳播的時間,故t甲>t乙;
(3)從A到B處聲音的傳播的時間為:t=,測得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v聲=測得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v聲==。
故答案為:(1)0.34;(2)>;(3)。
3.(2020·哈爾濱)某小組同學想測量鉛球的密度,準確測得鉛球的質量后,測量體積過程如圖所示,則測得的體積比真實值 ,測得的密度比真實值 。
【答案】偏大;偏小。
【解析】在測量鉛球體積的方案中,當鉛球從水中取出時,鉛球表面不可避免地沾有水,故導致加入容器中水的體積大于鉛球的實際體積,質量的測量值準確,根據(jù)ρ=可知,測出的密度值會偏小。
故答案為:偏大;偏小。
4.(2020·齊齊哈爾)如圖所示,一個木箱放在各處粗糙程度均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對木箱施加一個水平向右、大小為15N的拉力,使木箱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此過程中木箱受到的摩擦力為 N,方向水平向 (選填“左”或“右”)。
【答案】15;左。
【解析】對木箱施加一個水平向右、大小為15N的拉力,使木箱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木箱處于平衡狀態(tài),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為15N;木箱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左的。
故答案為:15;左。
5.(2020·鎮(zhèn)江)如圖1所示,吸管A插入杯中,吸管B管口貼在A管上端,往B管中吹氣,A管中水面將上升,這是因為A管口處氣體壓強變_____。圖2是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因素的實驗裝置,將金屬盒向下移動,觀察到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h變大,表明金屬盒所在處水的壓強變_____,說明了液體內部壓強與_____有關?
【答案】(1)??;(2)大;(3)深度。
【解析】往B管中吹氣,吸管A上方空氣的流速增大,壓強變小,在燒杯中水面上方大氣壓的作用下,A管水上升或有水噴出。
金屬盒浸沒在水中時的深度增加,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變大,所以在液體密度一定時,液體越深,液體壓強越大,所以液體的壓強跟液體的深度有關。
6.(2020·臨夏)2019年12月,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在海南三亞某軍港交付海軍,山東艦在海面上快速勻速航行時,所受海水的浮力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若航母速度不變,航母上許多艦載機起飛后,航母的總動能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等于;變小。
【解析】(1)因為航母在水面航行時,處于漂浮狀態(tài),
所以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總重力;
(2)艦載機從航母上起飛后,航母的質量減小,速度不變,動能變小。
故答案為:等于;變小。
7.(2020·東莞)2020年5月5日,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如圖所示),實現(xiàn)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zhàn)告捷,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鸺诩铀偕諘r,動能 ,重力勢能 (兩空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忽略燃料質量的損耗);“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本質是帶有“充氣熱盾”的飛船,膨脹起來的充氣外殼能把飛船進入大氣層的動能轉化為 能,從而減小飛船速度,保護飛船不受損害。
【答案】變大;變大;彈性勢。
【解析】火箭加速升空過程中,衛(wèi)星的質量不變、速度增大,動能增大;質量不變、高度增大,重力勢能增大;
膨脹起來的充氣外殼發(fā)生彈性形變,能把飛船進入大氣層的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從而減小飛船速度,保護飛船不受損害。
故答案為:變大;變大;彈性勢。
8.(2020·廣州)如圖所示,以硬尺上某位置為支點O,在尺上掛一重3N的物體M,尺在豎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保持水平靜止,尺的質量不計。
(1)O在______dm刻度線處;
(2)畫出F的力臂______。
【答案】(1)1;(2)如圖。
【解析】(1)由題圖可知,要使尺保持水平靜止,則支點O可能在力F的左側,或物體M的右側;當支點O在力F的左側時,設支點距離力F的位置為L,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
帶入數(shù)據(jù),解得
即O在1dm刻度線處。
當支點O在物體M的右側時,設支點距離力物體M的位置為,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
帶入數(shù)據(jù),解得;不符合題意,舍去。
(2)由于O在1dm刻度線處,所以F的力臂如圖所示:
。
技巧四:實驗探究法
實驗探究類題目多數(shù)是填空題,此類考題也是考試重點,要求在所學物理知識和規(guī)律基礎上,通過實驗或探究活動,達到認知規(guī)律、驗證規(guī)律的目的。在解答此類問題時,只要抓住實驗探究活動目的這條主線,按照所學知識,一般不難解答。此類考題不屬于實驗探究題,只是利用實驗探究過程來考查考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
【典例】(2020·黃石)在課外活動中同學們舉行爬桿比賽,有同學沿豎直竹竿勻速向上爬,該同學勻速上爬時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為豎直______(選填“向上”“向下”)。取一個瓶子,裝入適量的水,再取一根兩端開口帶刻度的細玻璃管,使玻璃管穿過橡皮塞插人水中。從管子上端吹人少量氣體,使瓶內氣體壓強大于大氣壓,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上方如圖,如果你拿著它從一樓上到六樓時會觀察到細玻璃管里的水面______(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乘坐觀光電梯時,透過玻璃看到戶外樹木向上運動,說明觀光電梯在______(選填“上升”“下降”或“靜止”)。
【答案】(1)向上;(2)上升;(3)下降。
【解析】勻速上爬時,該同學在豎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摩擦力,兩個力平衡,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上。
若拿著瓶子從一樓上到六樓時,由于高度增加,大氣壓減小,則瓶內的氣壓高于瓶外大氣壓,故細玻璃管里的水面上升。
乘坐觀光電梯時,透過玻璃看到戶外樹木向上運動,說明觀光電梯的位置相對于地面發(fā)生了變化,則觀光梯向下運動,即觀光梯正在下降。
【跟蹤練習】
1.(2020·無錫)如圖所示,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
(1)需將小車從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以保證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 相同。
(2)讓小車先后在鋪有錦布、木板和玻璃板的水平面上滑行,最后所停的位置分別如圖中的小旗1、2、3所示。由此可知,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路程 ;我們可以通過小車所受阻力減小時其運動路程變化的趨勢,推理出阻力減小到零時,運動的小車將 。
【答案】(1)速度;(2)越遠;勻速直線運動。
【解析】(1)實驗中每次均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是為了使小車運動到斜面底端時的速度相等;
(2)讓小車先后在鋪有錦布、木板和玻璃板的水平面上滑行,小車通過的距離不同,由實驗知:接觸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車運動的距離就越遠,這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如果運動的小車不受力時,小車的運動狀態(tài)將不會改變,則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答案為:(1)速度;(2)越遠;勻速直線運動。
22.(2020·哈爾濱)如圖,小車從斜面上滑下后。在足夠長的光滑水平木板上運動,從A點運動到B點所用時間為0.8s,則小車這段時間內運動的速度為 m/s(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小車經過B點后的運動情況是 。
【答案】43.8;速度逐漸變小直到靜止。
【解析】(1)由圖知:sAB=40.0cm﹣5.0cm=35.0cm;
小車AB段的平均速度:vAB==≈43.8cm/s;
(2)小車經過B點后速度逐漸變小,最后靜止。
故答案為:43.8;速度逐漸變小直到靜止。
3.(2020·鄂州)物理創(chuàng)新小組在某次實踐活動中,采集了一塊礦石(礦石不吸水),想測出礦石的密度。
(1)在測量體積之前,要觀察量筒的______;
(2)測量過程的情景如下圖,其中測質量時有一處操作有誤,那么正確且合理測量質量的操作順序為______;根據(jù)所測的數(shù)據(jù),算出礦石的密度為______g/cm3(保留一位小數(shù)即可)。
【答案】(1)量程和分度值;(2)DAC;(3)。
【解析】(1)用量筒測量礦石的體積時,首先要觀察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
(2)測量質量的操作順序為先將游碼歸零,調節(jié)橫梁平衡,將礦石放在左盤,右盤放砝碼,若此時不平衡,應增減砝碼或移動游碼,不能再調節(jié)平衡螺母,故B錯誤,則測質量的操作順序為DAC。
由C可知,礦石的質量由排水法測量礦石的體積,量筒的分度值為,則礦石的體積
根據(jù)密度公式可得礦石的密度。
4.(2020·赤峰)如圖所示,物體A放在粗糙程度不變的水平臺面上,用細線通過定滑輪與裝有沙子的小桶相連,小桶和沙子的總重力為20N時,物體A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忽略細線與滑輪之間的摩擦)。物體A做勻速直線運動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方向________,小桶和沙子的總機械能將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1)20;(2)水平向左;(3)變小。
【解析】 小桶和沙子的總重力為20N,使用定滑輪不能改變力的大小(忽略細線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則物塊受到的拉力大小為20N;因為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拉力和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為20N,方向水平向左。
小桶和沙子勻速下降的過程中,質量不變,高度減小,所以重力勢能減小,速度不變,動能不變,故機械能變小。
5.(2020·廣州)小明想探究圖甲中的膜被不同粗細的針(表)剛刺破時所受壓強是否相等。A針對膜的壓力F隨時間變化,膜剛被刺破時,壓力達到最大值,F(xiàn)-t圖象如圖乙所示。
針的編號
A
B
針與膜接觸面積/m2
(1)膜剛被刺破時,A針對膜的壓力FA為______N,壓強為______Pa;
(2)t1至t2這段時間,A針對膜的壓強是變大?變小還是不變______?
(3)B針剛刺破圖甲中的膜時,測得針對膜壓力為3.5N,此時B針對膜的壓強為,則______(選填“>”“=”“”“;(2)。
【解析】當裝有酒精和水的混合物的圓筒豎直漂浮?靜止時,酒精所受浮力 等于酒精自身的重力,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h1>h2;
酒精所受浮力等于酒精自身的重力有,則酒精的密度。
5.(2020·咸寧)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兩個相同的玻璃缸裝滿了水,水中分別漂浮著大、小兩個材料相同的均勻實心正方體木塊A、B,則兩個木塊受到的浮力FA FB(選填“>”、“=”或“<”),水對木塊底面的壓強pA pB(選填“>”、“=”或“<”),缸對桌面的壓強是p甲 p乙(選填“>”、“=”或“<”)。
【答案】>;>;=。
【解析】(1)設A的邊長為a,B的邊長為b,
VA=a3,VB=b3,
GA=ρgVA=ρga3,GB=ρgVB=ρgb3,
由圖知,a>b,所以GA>GB,
由于AB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xiàn)A=GA,F(xiàn)B=GB,
所以,兩個木塊受到的浮力FA>FB。
(2)A漂浮在水面上,F(xiàn)A=GA,
A漂浮在水面上,F(xiàn)A=F向上﹣F向下=FA向上,
所以,F(xiàn)A=GA=FA向上,
水對木塊A向上的壓力為:FA向上=GA=ρga3,
則水對木塊A向上的壓強為:pA===ρga,
同理,水對木塊B向上的壓強為:pB=ρgb,
因為a>b,所以pA>pB。
(3)A、B放入水之前,玻璃缸和水的重力都相等,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相等,壓強相等;
A都漂浮在水面上,A排開水的重力等于A的重力,說明A放入前后,玻璃缸的總重不變,對桌面的壓力不變,壓強不變,
同理B都漂浮在水面上,B排開水的重力等于B的重力,說明B放入前后,玻璃缸的總重不變,對桌面的壓力不變,壓強不變,
故放入AB后,玻璃缸對桌面的壓強不變,即p甲=p乙。
故答案為:>;>;=。
6.(2020·湘潭)某型號聲吶,質量為6.6kg。其內部有兩個完全相同的空腔,聲吶每個空腔的側上方都用輕薄易腐蝕材料制成的密封蓋密封,密封蓋質量和體積均不計,當密封蓋浸泡在海水中,將逐漸被海水腐蝕,海水進入空腔導致聲吶逐漸下沉。某次公海軍事演習,反潛飛機向海中投入該聲吶,聲吶在海中靜止后露出整個體積的.此時上下空腔均沒有海水進入,如圖甲所示;24小時后,聲吶沒入海中處于懸浮狀態(tài),聲吶下空腔充滿海水而上空腔沒有海水進入,如圖乙所示;再經過24小時后,聲時沉入海底,上下空腔均充滿海水,如圖丙所示。(已知ρ海水=1.1×103kg/m3),
(1)圖甲中,聲吶所受浮力為 N;
(2)聲吶整個體積為 m3;
(3)當聲吶底部位于海面下100m深度時(未沉入海底),所受海水的壓強為 Pa;
(4)每個空腔的體積為多少m3?
【答案】(1)66;(2)8×10﹣3;(3)1.1×106Pa;(4)每個空腔的體積為2×10﹣3m3。
【解析】(1)圖甲中,聲吶在海中靜止后處于漂浮狀態(tài),根據(jù)漂浮條件可知浮力:
F?。紾聲吶=m聲吶g=6.6kg×10N/kg=66N;
(2)根據(jù)F?。胶K甐排g可得圖甲中,聲吶浸沒在水中的體積:
V排===6×10﹣3m3,
已知聲吶在海中靜止后露出整個體積的,則聲吶整個體積:
V===8×10﹣3m3;
(3)當聲吶底部位于海面下100m深度時所受的海水壓強:
p=ρ海水gh海水=1.1×103kg/m3×10N/kg×100m=1.1×106Pa;
(4)圖乙中,聲吶受到的浮力:
F浮1=ρ海水gV排′=ρ海水gV=1.1×103kg/m3×10N/kg×8×10﹣3m3=88N,
根據(jù)懸浮條件可知:G總=F浮1=88N,
聲吶下空腔力的海水重力:G海水=G總﹣G聲=88N﹣66N=22N,
根據(jù)G=mg=ρVg可知一個空腔的容積:
V空=V海水===2×10﹣3m3。
故答案為:(1)66;(2)8×10﹣3;(3)1.1×106Pa;(4)每個空腔的體積為2×10﹣3m3。
7.(2020·南通)小明想測量校園里一塊長方體校訓石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他找到一些與其材質相同的小石塊,用測力計?燒杯?水?細線和卷尺等進行如下實驗:(g取10N/kg)
(1)使用彈簧測力計前,應檢查指針是否指在____;
(2)由圖示操作,測出小石塊受到的浮力F浮=____N;
(3)計算出小石塊的密度____kg/m3;
(4)測出校訓石的長?寬?高分別為5m?1m?2m,則校訓石對水平地面的壓強=____Pa;
(5)校訓石與地面接觸的右下角是缺損的,則他測算出的壓強比實際壓強____?
【答案】(1)零刻度;(2)1;(3);(4);(5)偏小。
【解析】(1)使用彈簧測力計前,應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線,如果沒有,需要校零。
(2)小石塊受到的浮力
(3)石塊的重力等于空氣中稱量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所以石塊的質量
石塊在水中浸沒,其體積等于被它排開的水的體積
小石塊的密度
(4)校訓石為形狀規(guī)則、密度均勻的長方體,它對地面的壓強可以利用液體壓強的公式來計算
(5)若校訓石與地面接觸的右下角有缺損,則他測算出的壓強比實際壓強偏小。
8.(2020·淮安)將一盛滿水的燒杯置于水平桌面上,緩慢放入一質量為200g的木塊,木塊最終在杯中處于漂浮狀態(tài),此時木塊所受浮力大小是 N,從杯中排出水的體積是 cm3,上述過程中水對杯底的壓強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水的密度ρ=1.0×103kg/m3.g取10N/kg)
【答案】2;200;不變。
【解析】(1)因為木塊在水中靜止后處于漂浮狀態(tài),
受到的浮力:F?。紾=mg=0.2kg×10N/kg=2N,
木塊排開水的體積:V排===2×10﹣4m3=200cm3;
(2)木塊放入水中后,排開的水溢出燒杯,杯內水的深度不變,
根據(jù)p=ρgh可知,燒杯底部所受水的壓強不變。
故答案為:2;200;不變。
9.(2020·沈陽)人們在端午節(jié)會吃粽子,康康把粽子放入盛有適量水的鍋中,發(fā)現(xiàn)粽子完全浸沒水中且沉在鍋底,這說明粽子的密度______水的密度,此時粽子對鍋底的壓力______粽子受到的重力。(以上均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粽子的體積為,則它受到的浮力為______N(,)
【答案】(1)大于;(2)小于;(3)1.5。
【解析】根據(jù)物體在液體中的浮沉條件,因為粽子完全浸沒水中且沉在鍋底,說明粽子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因為粽子浸沒在水中,所以粽子受到向上的浮力,所以粽子對鍋底的壓力小于粽子受到的重力。
因為粽子浸沒在水中,所以粽子浸入水中的體積為
粽子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10.(2020·營口)水平桌面上有一個盛滿水的溢水杯,杯中水的深度為10cm,現(xiàn)將一個不吸水的物塊輕輕成入溢水杯中,靜止時有72g水溢出,將其撈出擦干后輕輕放入完全相同且盛滿酒精的溢水杯中,靜止時有64g酒精溢出,則物塊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為______N,物塊的密度為______;此時酒精對容器底的壓強為______Pa。(,,g取)
【答案】(1)0.64;(2)0.9×103 ;(3)800。
【解析】物體浸入酒精中,排開酒精的質量為64g,則在酒精中所受浮力為
此時排開酒精的體積為
物體浸入水中時,排開水的體積為
則排開水的體積小于排開酒精的體積。
若兩個物體都漂浮,則由可知,排開不同液體重力相等且等于物體重力,而物體浸入酒精中,排開酒精的質量為64g,物體浸入水中時,排開水的質量為72g,所以兩個物體不可能都漂浮。
若兩個物體都完全浸入,則排開液體體積應當相等,而排開水的體積小于排開酒精的體積,所以兩個物體不可能都完全浸入。
因為而排開水的體積小于排開酒精的體積,所以物體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完全浸入,故物體體積等于排開酒精的體積80cm3,物體質量等于在水中漂浮時排開水的質量72g。
所以物體密度為
此時酒精對容器底的壓強為。
11.(2020·本溪)如圖是“遠望6號”遠洋測量船,排水量為25000噸,滿載時受到的浮力為______N?!斑h望6號”可在南北緯60度以內的任何海域航行,完成對各類航天飛行器的海上跟蹤、測控任務。滿載的測量船在密度不同的海域漂浮時受到的浮力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船靜止在測控點,水下3m處船體受到海水的壓強為______Pa。(g取10N/kg,ρ海水=1.03×103kg/m3)
【答案】(1)2.5×108 ;(2)相同;(3)3.09×104。
【解析】滿載時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25000×103kg×10N/kg=2.5×108N
滿載的測量船在密度不同的海域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變,浮力不變。
水下3m處船體受到海水的壓強p=ρ海水gh=1.03×103kg/m3×10N/kg×3m=3.09×104Pa。
12.(2020·通遼)如圖所示我國設計建造的世界首座半潛式圓筒型海洋生活平臺“希望7號”。主船體直徑60m,型深27m,設計最大吃水深度19m,滿載航行的排水量為2.5×104t,滿載航行時的平臺所受的浮力是______N。若某時平臺底部所受海水的壓強為1.632×105Pa,則此時平臺吃水深度是______m。(已知ρ海水=1.02g/cm3,取g=10N/kg)
【答案】(1)25×108 ;(2)16。
【解析】滿載時,平臺的重力G=mg=2.5×104×103kg×10N/kg=2.5×108N
此時平臺處于漂浮狀態(tài),所受的浮力F=G=2.5×108N
據(jù)p=ρgh得,平臺此時吃水的深度。
13.(2020·福建)我國自主研制的“海斗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填補了我國萬米級作業(yè)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當潛水器下潛到1.0×104m深度靜止時,受到海水的壓強約為______Pa(ρ海水取1.03×103kg/m3,g取10N/kg);在預定深度完成任務后,潛水器拋掉配重物,潛水器受到的浮力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自重,從而上浮。
【答案】(1)1.03×108;(2)大于。
【解析】當潛水器號下潛至1.0×104m深處時,受到海水的壓強
p=ρ水gh=1.03×103kg/m3×10N/kg×1.0×104m=1.03×108Pa
潛水器受到海水的壓強為1.03×108Pa。
潛水器懸浮時,浮力等于自重,在預定深度完成任務后,潛水器拋掉配重物,自重減小,V排不變,所受浮力不變,浮力大于自重,從而上浮。
14.(2020·江西)如圖所示,AB兩物塊以不同方式組合,分別靜止在甲?乙兩種液體中,由此可判斷______;若A物塊在兩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甲?F乙,則F甲______F乙(均選填“>”?“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輪復習核心素養(yǎng)專題講義第09講 力學3類作圖 (含解析),共2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涉及重力,涉及滑輪組有關的作圖問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輪復習講義 專題5.1 綜合計算題(力學),文件包含中考物理二輪復習講義專題51綜合計算題力學教師版含解析doc、中考物理二輪復習講義專題51綜合計算題力學學生版doc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2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輪復習講義 專題4.2 實驗探究題(力學),文件包含中考物理二輪復習講義專題42實驗探究題力學教師版含解析doc、中考物理二輪復習講義專題42實驗探究題力學學生版doc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81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