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玉溪師范學院附屬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
期中考試化學試題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單選題
1.將Na2O2投入到FeCl2溶液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①有氣泡產(chǎn)生 ②生成白色沉淀?、凵杉t褐色沉淀?、軣o變化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④
【答案】A
【詳解】過氧化鈉溶于水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溶液顯堿性,且過氧化鈉還具有強氧化性;所以將Na2O2投入到FeCl2溶液中,首先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有氣泡產(chǎn)生,亞鐵離子被氧化生成鐵離子,然后鐵離子與生成的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紅褐色氫氧化鐵沉淀,因此正確的答案選A。
2.下列反應中,鐵只能生成+3價化合物的是
A.少量鐵與稀硫酸反應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C.過量鐵粉在氯氣中燃燒 D.Fe投入到CuSO4溶液中
【答案】C
【詳解】A.少量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FeSO4和H2,不可能生成+3價鐵的化合物,故A不符合題意;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Fe3O4,含有+2和+3價鐵,故B不符合題意;
C.過量鐵粉在氯氣中燃燒生成FeCl3,只能生成+3價鐵的化合物,故C符合題;
D.Fe投入到CuSO4溶液中生成FeSO4和Cu,不可能生成+3價鐵的化合物,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3.將11.5g鈉、9g鋁、28g鐵分別投入200 1 的鹽酸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鈉與鹽酸反應最劇烈,產(chǎn)生的氣體最多
B.鋁與鹽酸反應的速率僅次于鈉,但產(chǎn)生的氣體最多
C.鐵與鹽酸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比鈉多
D.反應結束時產(chǎn)生的氣體一樣多
【答案】A
【詳解】發(fā)生2Na+2HCl=2NaCl+H2↑,2Al+6HCl=2AlCl3+3H2↑,F(xiàn)e+2HCl=2FeCl2+H2↑,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進行計算,假設金屬全部參加反應,消耗鹽酸的物質的量分別是mol=0.5mol、9×mol=1mol、28×mol=1mol,實際投入鹽酸的物質的量為200×10-3×1mol=0.2mol,顯然固體過量,鹽酸不足,但金屬鈉還能與水反應產(chǎn)生氫氣,因此金屬鈉產(chǎn)生的氫氣量最多,金屬鈉金屬性強于鋁和鐵,因此金屬鈉和酸反應速率最劇烈。
答案選A。
【點睛】本題考查常見金屬的性質以及方程式的計算,側重于學生的計算能力的考查,解答本題要注意鈉與水的反應,根據(jù)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大小判斷反應的過量問題,在答題時不能忽略,n(Na)==0.5mol,n(Al)==mol,n(Fe)==0.5mol,n(HCl)=0.2L×1mol/L=0.2mol,三種金屬中鈉最活潑,與鹽酸反應最劇烈,結合反應的關系式判斷反應生成氫氣的體積大小。
4.某同學為了區(qū)別氫氧化鈉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四組實驗方案,其中能達到目的的是
A. B. C. D.
【答案】D
【分析】區(qū)別氫氧化鈉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兩種堿,需要借助差異,而不是共性,要從鈉離子和鈣離子的差別分析判斷。
【詳解】A、鹽酸雖然都可以與氫氧化鈉和澄清石灰水反應,但是均沒有明顯現(xiàn)象,沒法鑒別,故A錯誤;
B、酚酞遇堿變紅色,氫氧化鈉和澄清石灰水都是堿,現(xiàn)象相同,沒法鑒別,故B錯誤;
C、石蕊遇堿變藍色,氫氧化鈉和澄清石灰水都是堿,現(xiàn)象相同,不能鑒別,故C錯誤;
D、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出現(xiàn)碳酸鈣白色沉淀,與氫氧化鈉反應沒有明顯現(xiàn)象,可以鑒別,故D正確;
故選D。
5.下列各組均為兩種化合物溶于水時電離出的離子,其中由酸電離產(chǎn)生的是( ?。?br />
A.Na+、OH-、
B.H+、、Cl-
C.Na+、K+、OH-
D.K+、Na+、Cl-
【答案】B
【詳解】化合物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為酸。因此電離出的陽離子有H+的組合符合題意,由此可知,答案為B。
6.在某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離子組是
A.Na+、K+、SO、CO
B.Na+、K+、Cl?、NO
C.Na+、K+、OH?、NO
D.Ag+、K+、SO、Cl?
【答案】B
【詳解】A.酸性溶液中碳酸根不能大量存在,故A不符合題意;
B.四種離子相互之間不反應,也不氫離子反應,可以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B符合題意;
C.氫氧根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故C不符合題意;
D.氯離子和銀離子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答案為B。
7.下列關于氧化還原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有一種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種元素被還原
②陽離子只有氧化性,陰離子只有還原性
③在K、Fe2+、S2-、Na+中只有1種粒子不具有還原性
④由X變?yōu)閄2+的反應是氧化反應
⑤金屬單質在反應中只作還原劑
⑥非金屬單質在反應中只作氧化劑
⑦含最高價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強氧化性
A.④⑤⑦ B.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⑦
【答案】B
【詳解】①氧化還原反應中,可能同種元素既被氧化也被還原,如氯氣與水的反應中,Cl元素既被氧化也被還原,①錯誤;
②陽離子或陰離子可能既有氧化性也有還原性,如亞鐵離子、亞硫酸根離子等,②錯誤;
③處于最低價態(tài)的微粒具有還原性,則只有Na+不具有還原性,③正確;
④X變?yōu)閄2+的反應中X失去電子,被氧化,發(fā)生氧化反應,④正確;
⑤金屬單質在反應中只能失去電子,被氧化,發(fā)生氧化反應,⑤正確;
⑥非金屬單質既可作氧化劑也可作還原劑,如氯氣與NaOH的反應中,氯氣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⑥錯誤;
⑦含最高價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強氧化性,例如氯化鈉等,⑦錯誤;
綜上所述,只有③④⑤,故答案選B。
8.科學家提出“硅是未來的石油”,制備粗硅的反應為:SiO2+2CSi+nC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化學方程式中n=1
B.反應中碳作還原劑
C.反應前后原子總數(shù)發(fā)生變化
D.2個碳原子反應時失去8個電子
【答案】B
【詳解】A.依據(jù)元素守恒,該化學方程式中n=2,A不正確;
B. 在反應中,碳元素由0價升高到+2價,失電子作還原劑,B正確;
C.依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總數(shù)不變,C不正確;
D.碳元素由0價升高到+2價,2個碳原子反應時失去4個電子,D不正確;
故選B。
9.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
A
檢驗粗鹽溶液中的Cl-
取少量粗鹽溶液,滴加AgNO3溶液,觀察現(xiàn)象
B
檢驗碳酸鈉
將Pt絲蘸取鹽酸灼燒至無色后,蘸取碳酸鈉灼燒,觀察現(xiàn)象
C
除去MnO2中的碳粉
反復灼燒至質量不再變化
D
檢驗CO、CO2混合氣體
將氣體依次通過CuO(灼熱)、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答案】C
【詳解】A、粗鹽溶液中含有硫酸根離子等,滴加AgNO3溶液,會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銀沉淀,不能檢驗粗鹽溶液中的Cl-,故A錯誤;
B、將Pt絲蘸取鹽酸灼燒至無色后,蘸取碳酸鈉灼燒,觀察現(xiàn)象,火焰呈黃色,只能證明物質中含有鈉元素,不能證明含有碳酸根離子,故B錯誤;
C、碳能夠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反復灼燒至質量不再變化,可以除去MnO2中的碳粉,故C正確;
D、將氣體依次通過CuO(灼熱),CO會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不能檢驗原混合氣體中是否存在二氧化碳,應該先檢驗二氧化碳,再通過CuO(灼熱)、澄清石灰水檢驗CO,故D錯誤;
故選C。
10.與溶液反應可生成、和,和的比值與反應溫度有關。某溫度下,用配成溶液,與恰好完全反應(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反應后溶液中,則溶液中等于
A. B. C. D.
【答案】B
【詳解】
根據(jù)、和的組成可知,鈉原子與氯原子的物質的量之比為,所以,所以,設,則,所以,根據(jù)得失電子守恒得,解得,則溶液中。
故答案選B。
11.氯化鐵飽和溶液因久置變渾濁,將所得分散系從如圖所示裝置的A區(qū)流向B區(qū),其中C區(qū)是不斷更換中的蒸餾水;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實驗室制備Fe(OH)3膠體的反應為:FeCl3+3H2OFe(OH)3(膠體)+3HCl
B.濾紙上殘留的紅褐色物質為Fe(OH)3固體顆粒
C.在B區(qū)的深紅褐色分散系為Fe(OH)3膠體
D.C區(qū)溶液中無Fe3+
【答案】D
【詳解】A.向沸水中滴入飽和氯化鐵溶液,繼續(xù)煮沸至液體呈紅褐色,停止加熱,即可制得氫氧化鐵膠體,化學方程式為:FeCl3+3H2OFe(OH)3(膠體)+3HCl,故A正確;
B.濁液中分散質微粒不能通過濾紙,濾紙上殘留的紅褐色物質為Fe(OH)3固體顆粒,故B正確;
C.溶液和膠體能通過濾紙,膠體不能通過半透膜,在B區(qū)的深紅褐色分散系為Fe(OH)3膠體,故C正確;
D.氯化鐵飽和溶液久置變渾濁的原因Fe3+發(fā)生水解生成Fe(OH)3固體顆粒,水解的過程是極弱的,F(xiàn)e3+不可能全部轉化為Fe(OH)3,溶液中的微粒能通過濾紙和半透膜,則C區(qū)溶液中有Fe3+,故D錯誤;
答案選D。
12.化學變化多姿多彩,美麗如花。如圖所示,甲、乙、丙X分別是鹽酸中的某一種,甲、乙、丙均能與X發(fā)生化學反應,則X是
A.C B. C.CO D.鹽酸
【答案】B
【詳解】甲、乙、丙X分別是鹽酸中的某一種,甲、乙、丙均能與X發(fā)生化學反應,從四種物質的兩兩反應關系可知,只有能與其它三種物質分別反應,則X是,故答案選B。
13.下列離子方程式中不正確的是
A.向硝酸銀溶液中加入銅粉:
B.碳酸鈉溶液與氯化鈣溶液混合:
C.氧化鐵與稀鹽酸混合:
D.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
【答案】A
【詳解】A.向硝酸銀溶液中加入銅粉離子反應方程式為:Cu+2Ag+=Cu2++2Ag,故A項符合題意;
B.碳酸鈉溶液與氯化鈣溶液混合,鈣離子與碳酸根結合成碳酸鈣沉淀,故B項不符合題意;
C.氧化鐵是金屬氧化物,與鹽酸反應生成相應的鹽和水,故C項不符合題意;
D.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故D項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A。
14.反應MnO2+4HCl(濃)MnCl2+Cl2↑+2H2O中,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質量之比是
A.71∶(2×126) B.71∶126 C.(2×71)∶126 D.(4×71)∶126
【答案】B
【詳解】由反應方程式可知,反應物MnO2中的Mn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生成物MnCl2中Mn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反應物HCl中Cl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生成物Cl2中Cl元素的化合價為0價,故MnCl2是還原產(chǎn)物,Cl2是氧化產(chǎn)物,由方程式可知n(Cl2):n(MnCl2)=1:1,由可得:=71:126,B符合題意;
答案選B。
【點睛】氧化還原反應最容易把概念搞錯,可以把相關概念歸納成口訣來記憶:還原劑失高氧、氧化劑得低還。即還原劑在反應中失去電子,所含元素化合價升高,發(fā)生氧化反應,轉化為氧化產(chǎn)物;氧化劑在反應中得到電子,所含元素化合價降低,發(fā)生還原反應,轉化為還原產(chǎn)物。
15.能夠用來鑒別BaCl2、NaCl、Na2CO3三種物質的一種試劑是
A.AgNO3溶液 B.稀硫酸 C.稀鹽酸 D.稀硝酸
【答案】B
【詳解】A.硝酸銀與三種物質均生成白色沉淀,無法鑒別,故A不符合題意;
B.硫酸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氣體,與氯化鈉不反應無明顯現(xiàn)象,三者現(xiàn)象不同,故可以鑒別,故B符合題意;
C.HCl與氯化鋇和氯化鈉均不反應,無法鑒別,故C不符合題意;
D.硝酸與氯化鋇和氯化鈉均不反應,無法鑒別,故D不符合題意;
答案為B。
16.等物質的量的Na、Mg、Al分別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同溫同壓下,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比為
A.1:2:3 B.3:2:1 C.6:3:2 D.1:1:1
【答案】A
【詳解】由化合價升降守恒知,2Na~H2、Mg~H2、2Al~3H2,假設消耗的Na、Mg、Al分別為1mol,則生成的H2分別為0.5mol、1mol、1.5mol,則三者比例關系為1:2:3,同溫同壓下,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比為1:2:3,A選項符合題意;答案為A。
17.工業(yè)上用鋁土礦(主要成分為Al2O3,含F(xiàn)e2O3雜質)為原料制較為純凈的氧化鋁的工藝流程如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將試劑X和Y進行對換,最終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
B.反應①過濾后所得沉淀為氫氧化鐵
C.圖中所示轉化反應中包含一個氧化還原反應
D.結合質子(H+)的能力由強到弱的順序是OH->>
【答案】D
【分析】工業(yè)上用鋁土礦的主要成分為Al2O3,含F(xiàn)e2O3雜質,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Al2O3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水,F(xiàn)e2O3和氫氧化鈉溶液不反應,過濾除去Fe2O3,偏鋁酸鈉溶液中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生成氫氧化鋁和碳酸氫鈉,過濾后得到氫氧化鋁,加熱灼燒氫氧化鋁即可得到Al2O3,以此分析解答。
【詳解】A.根據(jù)上述分析可知,X為氫氧化鈉溶液,Y為二氧化碳,如果將試劑X和Y進行對換,是不能達到相同的效果的,因為Al2O3、Fe2O3和二氧化碳都不反應,故A錯誤
B. 根據(jù)上述分析可知,反應①過濾后所得沉淀為氧化鐵,故B錯誤;
C. 根據(jù)上述分析可知,圖中所示轉化反應中沒有氧化還原反應,故C錯誤;
D.根據(jù)上述分析可知,結合質子(H+)的能力由強到弱的順序是OH->>,故D正確;
故答案:D。
18.下列關于鈉跟水反應的現(xiàn)象敘述正確的是
A.鈉浮在水面,反應很快停止
B.鈉浮在水面劇烈燃燒,火焰呈黃色
C.鈉熔成閃亮的小球,浮在水面,不斷游動,嘶嘶作響
D.鈉熔成閃亮的小球,沉在水底,并有氣泡產(chǎn)生
【答案】C
【詳解】A、鈉比水輕,浮在水面上,發(fā)生劇烈反應,反應不斷進行,不是很快停止,選項A錯誤;
B、鈉的密度小于水,鈉和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鈉浮在水面上并熔化成光亮的小球,不能劇烈燃燒, 選項B錯誤;
C、鈉熔成閃亮的小球,浮在水面,由于產(chǎn)生氣體,鈉不斷游動,嘶嘶作響,選項C正確;
D、鈉熔成閃亮的小球,浮在水面,不斷游動,嘶嘶作響,選項D錯誤;
答案選C。
1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氯原子和氯離子的化學性質相同 B.氯離子比氯原子多一個電子
C.氯氣有毒,氯離子也有毒 D.氯氣和氯離子都顯黃綠色
【答案】B
【詳解】A.氯原子和氯離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同,因此二者的化學性質不相同,A錯誤;
B.Cl原子最外層有7個電子,不穩(wěn)定,容易從外界獲得1個電子變?yōu)镃l-,所以氯離子比氯原子多一個電子,B正確;
C.氯氣有毒,而氯離子是食鹽的主要成分,用于調味,沒有毒性,C錯誤;
D.氯氣是黃綠色有毒的氣體,而氯離子無色,與陽離子共存于物質中,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B。
20.在 2L 由 NaCl、MgCl2、CaCl2 組成的混合液中,部分離子濃度大小如圖所示,則此溶液中Ca2+離子的物質的量是
A.3.0mol B.2.0mol C.1.0mol D.0.5 mol
【答案】C
【分析】根據(jù)n=cV計算n(Na+)、n(Mg2+)、n(Cl-);溶液呈電中性,根據(jù)電荷守恒有:2n(Ca2+)+n(Na+)+2n(Mg2+)=n(Cl-),據(jù)此計算解答。
【詳解】由圖可知,溶液中n(Na+)=2L×1mol/L=2mol、n(Mg2+)=2L×0.5mol/L=1mol、n(Cl-)=2L×3mol/L=6mol,溶液呈電中性,忽略水的電離根據(jù)電荷守恒有:2n(Ca2+)+n(Na+)+2n(Mg2+)=n(Cl-),即:2n(Ca2+)+2mol+2×1mol=6mol,解得n(Ca2+)=1mol,故答案選C。
【點睛】本題考查混合溶液中離子物質的量濃度有關計算,注意電解質混合溶液中常利用電荷守恒計算離子濃度或物質的量。
二、元素或物質推斷題
21.已知A、B、C、D四種可溶性鹽,它們的陽離子分別是Ba2+、Ag+、Cu2+、Na+中的一種,陰離子分別是CO、NO、SO、Cl-中的一種(離子不能重復),進行如下實驗:
①分別溶于水,只有C溶液呈藍色;
②若把足量鹽酸分別加入到上述四溶液,B中出現(xiàn)沉淀,D溶液有無色無味的氣體放出;根據(jù)①②的實驗事實,可推斷它們的化學式為:
(1)?A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以銅為原料,寫出能生成C的化學方程式(不限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足量鹽酸后D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C與Ba(OH)2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溶液中含有較大量的Cl-、CO、OH-如果只取一次該溶液就能夠分別將3種陰離子依次檢驗出來,下列實驗操作順序?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寫序號,可重復使用)①滴加Mg(NO3)2溶液;②過濾;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答案】???? BaCl2???? AgNO3???? 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 CO+?2H+=?H2O+CO2?↑???? Cu2++ SO+?Ba2++2OH-=Cu(OH)2↓ + BaSO4↓???? ④②①②③
【分析】已知A、B、C、D四種可溶性鹽,它們的陽離子分別是Ba2+、Ag+、Cu2+、Na+中的一種,陰離子分別是CO、NO、SO、Cl-中的一種(離子不能重復),進行如下實驗:分別溶于水,則其中一種物質是AgNO3,只有C溶液呈藍色,說明C中含有Cu2+,若把足量鹽酸分別加入到上述四溶液,B中出現(xiàn)沉淀,則B為AgNO3,D溶液有無色無味的氣體放出,則D含有碳酸根,根據(jù)離子共存,只能為Na2CO3,根據(jù)剩余離子之間的共存問題,則C為CuSO4,A為BaCl2。
【詳解】(1)根據(jù)前面分析得到A為BaCl2;B為AgNO3;故答案為:BaCl2;AgNO3。
(2)以銅為原料,先是Cu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氧化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生成C(CuSO4)的化學方程式(不限步驟) :2Cu+O22CuO、CuO+H2SO4=CuSO4+ H2O;故答案為:2Cu+O22CuO、CuO+H2SO4=CuSO4+ H2O。
(3)加入足量鹽酸后D中反應即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其離子方程式:CO+ 2H+= H2O+CO2 ↑;故答案為:CO+ 2H+= H2O+CO2 ↑。
(4)C(CuSO4)與Ba(OH)2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u2++ SO+ Ba2++2OH-=Cu(OH)2↓ + BaSO4↓;故答案為:Cu2++ SO+ Ba2++2OH-=Cu(OH)2↓ + BaSO4↓。
(5)滴加Mg(NO3)2溶液,碳酸根、氫氧根都與鎂離子生成沉淀;滴加AgNO3溶液,碳酸根、氯離子、氫氧根都與銀離子生成沉淀;滴加Ba(NO3)2溶液,碳酸根形成沉淀,因此先加Ba(NO3)2溶液,沉淀碳酸根,過濾,再加入Mg(NO3)2溶液,沉淀氫氧根離子,過濾,再滴加AgNO3溶液,沉淀氯離子,因此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為④②①②③;故答案為:④②①②③。
【點睛】物質推斷是??碱}型,主要考查離子之間是否共存,從特征現(xiàn)象進行分析,對形成物質與其他物質之間的反應的考查。
三、實驗題
22.高鐵酸鉀()是優(yōu)質水處理劑。實驗室制取的裝置如圖。
的制備原理為:
回答下列問題
(1)A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盛濃鹽酸的儀器名稱為_______。
(2)裝置C的作用是_______。B裝置內出現(xiàn)_______現(xiàn)象時,說明B中反應已停止。
(3)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分析是優(yōu)質水處理劑的原因可能是_____。
(4)當上述反應消耗標準狀況下時,生成質量為_______。
【答案】(1)???? 制取氯氣???? 分液漏斗
(2)???? 尾氣吸收???? 紅褐色沉淀消失
(3)高鐵酸鉀(K2FeO4)有強氧化性,可以殺菌消毒,且還原產(chǎn)物為Fe3+,與水反應生成Fe(OH)3膠體可以吸附懸浮物,常用作水處理劑
(4)7.92g
【分析】本實驗目的為制取K2FeO4,實驗原理為,其中A裝置為制備氯氣的裝置,B裝置為制備K2FeO4的裝置,C為尾氣吸收裝置,據(jù)此分析解答。
【詳解】(1)A裝置的作用為制取氯氣。根據(jù)儀器結構可知,盛裝濃鹽酸的儀器名稱為分液漏斗。
(2)Cl2為有毒氣體,不能直接排放至空氣中,因此C裝置為尾氣吸收裝置。Fe(OH)3為紅褐色沉淀,因此當B裝置內出現(xiàn)紅褐色沉淀消失的現(xiàn)象時,說明反應已經(jīng)停止。
(3)中K為+1價,0為-2價,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0,可知其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6價。高鐵酸鉀(K2FeO4)有強氧化性,可以殺菌消毒,且還原產(chǎn)物為Fe3+,與水反應成Fe(OH)3膠體可以吸附懸浮物,常用作水處理劑。
(4)標準狀況下672mLCl2的物質的量為=0.03mol,根據(jù)方程式可知,生成K2FeO4的物質的量為0.02mol,其質量為0.02mol×396g/mol=7.92g。
23.實驗室需要配制0.2mol/ L NaOH溶液500mL。
(1)實驗室用到的玻璃儀器有_________。
A.500mL容量瓶????????B.燒杯????????C.膠頭滴管????????D.酒精燈
(2)計算。配制該溶液需取NaOH晶體_____g。
(3)稱量。如圖稱量裝置有兩處錯誤,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
(4)溶解、冷卻。該步實驗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_____________。
(5)轉移、洗滌。在轉移時應使用___________引流;需要洗滌燒杯2~3次是為了_______。
(6)定容、搖勻。
(7)將配好的溶液靜置一段時間后倒入指定的試劑瓶,并貼好標簽,注明配制得溶液名稱及濃度。
(8)在配制過程中,某同學觀察定容液面情況如圖所示,所配溶液的濃度會_______(填“偏高”、“偏低”、“無影響”)。
【答案】???? ABC???? 4.0g???? 砝碼和所稱量物體位置放反???? 沒有在燒杯中稱量NaOH???? 攪拌,加速溶解???? 玻璃棒???? 將溶質全部都轉移至容量瓶???? 偏低
【詳解】(1)配制0.2mol/?L?NaOH溶液500mL時需要500mL容量瓶來配制,需要燒杯溶解溶質,需要膠頭滴管來定容,需要玻璃棒引流、攪拌,不需要酒精燈,所以選ABC;
(2)配制該溶液所需的NaOH的質量為0.5L′0.2mol′40g/mol=4.0g;
(3)用天平稱量時待測物體應放在左盤,砝碼放在右盤,圖中放反;NaOH易潮解,應放在燒杯中稱量,圖中直接稱量;
(4)溶解時,需要使用玻璃棒攪拌,加速NaOH的溶解;
(5)為了防止溶液濺出,要用玻璃棒引流;洗滌燒杯并將洗滌液注入容量瓶的目的是將溶質全部都轉移至容量瓶;
(8)仰視讀數(shù)會使加入的水超過刻度線,溶液體積偏大,所配溶液的濃度偏低。
四、元素或物質推斷題
24.已知A是一種常見金屬,F(xiàn)是一種紅褐色沉淀。試根據(jù)圖中轉化關系,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A、C、F、G的化學式:A.______;C.______;F.______;G.______。
(2)檢驗D中陽離子的方法為______。
(3)保存C溶液時要加固體A的原因是______。
(4)寫出下列轉化的離子方程式:
①D→C:______。
②C→D:______。
(5)寫出E→F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答案】???? Fe???? FeCl2???? Fe(OH)3???? Fe2O3???? 取D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加入幾滴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證明含F(xiàn)e3+???? 防止Fe2+被O2氧化???? 2Fe3++Fe=3Fe2+???? 2Fe2++Cl2=2Fe3++2Cl-???? 4Fe(OH)2+O2+2H2O=4Fe(OH)3
【分析】已知A是一種常見金屬,A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物,溶于鹽酸生成兩種鹽,且一種鹽與NaOH反應生成的F是一種紅褐色沉淀,則A為Fe,B為Fe3O4,D為FeCl3,C為FeCl2,E為Fe(OH)2,F(xiàn)為Fe(OH)3,G為Fe2O3,X為H2。
【詳解】(1)分析可知,A為Fe,C為FeCl2,F(xiàn)為Fe(OH)3,G為Fe2O3;
(2)D中陽離子為Fe3+,則檢驗方法為取D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加入幾滴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證明含F(xiàn)e3+;
(3)C為FeCl2溶液,具有還原性,已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保存時要加固體Fe與Fe3+反應生成亞鐵離子,可防止Fe2+被O2氧化;
(4)①D→C為氯化鐵與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離子方程式為2Fe3++Fe=3Fe2+;
②C→D為氯化亞鐵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鐵,離子方程式為2Fe2++Cl2=2Fe3++2Cl-;
(5)E→F的化學方程式為氫氧化亞鐵與氧氣、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方程式為4Fe(OH)2+O2+2H2O=4Fe(OH)3。
這是一份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含解析),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實驗題,填空題,元素或物質推斷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2023學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一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含答案,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5K—39Fe—56,1ml/L的溶液中,4L既能消毒殺菌,又能凈化水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云南省玉溪市通海縣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Word版含答案),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試卷共6頁,1 ml·L-1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