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下列物體中一定是光源的有 ;一定不是光源的有 ;可能是光源也可能不是光源的有 .?①太陽;②恒星;③行星;④電燈;⑤正在放電影的銀幕;⑥平面鏡;⑦蠟燭;⑧發(fā)光的水母
知識點1 光源與光線
1.【答案】?、佗冖唷、邰茛蕖、堍摺窘馕觥俊⌒行恰⒄诜烹娪暗你y幕、平面鏡本身不能夠發(fā)光,因此不是光源;未發(fā)光的電燈、未點燃的蠟燭均不是光源,而發(fā)光的電燈、點燃的蠟燭均是光源,因此電燈和蠟燭可能是光源,也可能不是光源.
2. 下列關(guān)于光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光線是真實存在的帶箭頭的直線B.激光筆發(fā)出的光是一條光線C.光線是用來表示光的徑跡和方向的,光線概念的建立用到了理想模型法D.光線可以用虛線表示
2.C 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這條帶箭頭的直線稱為光線,光線實際并不存在,是為了形象地描述光的傳播特點而假想出來的,用的是理想模型法.故A錯誤,C正確.激光筆發(fā)出的是光,不是光線,B錯誤.在光路圖中,光線用實線表示,D錯誤.故選C.
3. 教材P54圖4-4改編小明探究光的傳播時做了一個實驗,他在家中的空水缸中倒入水,再在其中倒入大量的鹽,過了幾天,他讓一束激光射入鹽水中,光路如圖所示,圖中光線沿 (填“直線”或“曲線”)傳播,原因可能是 ,這說明光沿直線傳播是有條件的,即介質(zhì)應(yīng)當(dāng)具有 這一特點.?
知識點2 探究光的傳播規(guī)律
3.【答案】 曲線 介質(zhì)不均勻 均勻【解析】 如果介質(zhì)不均勻,光在鹽水中就不沿直線傳播.
4. 下面四幅圖中,不能說明光沿直線傳播的是 ( )
知識點3 光沿直線傳播規(guī)律的應(yīng)用
4.B 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體上,物體會阻擋光的傳播,在其背面光不能到達(dá)的區(qū)域形成物體的影子,所以手影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A不符合題意;光在不均勻的糖水中的傳播路徑是彎曲的,不能說明光沿直線傳播,故B符合題意;應(yīng)用激光準(zhǔn)直技術(shù)開鑿山洞,利用了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的特點,故C不符合題意;透過樹葉的陽光是由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
5. [2022 高安期末]在模擬日食、月食的實驗中,王老師畫了圖示.如果在地球上觀察到日食,這些人應(yīng)該是位于 (填“甲”或“乙”)處,此時月亮在 (填“A”、“B”或“C”)處?
5.【答案】 甲 B【解析】 日食是我們看不見太陽或者是只能看見部分太陽,是由于月亮運(yùn)動到太陽和地球之間,三者處在一條直線上,月亮擋住了太陽照向地球的光,所以我們看不見或只能看見部分太陽.如果在地球上觀察到日食,這些人應(yīng)該是位于甲處,此時月亮在B處.
6. [2022淮安期末]某興趣小組的同學(xué)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一個小圓孔,將頂部剪去后,蒙上一層塑料薄膜,制作成一個簡易針孔照相機(jī).如圖所示,將其水平放置,在左側(cè)固定一只與小孔等高的小燈泡,燈泡發(fā)光時,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燈絲 (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動易拉罐,則像的大小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若只將小圓孔改為三角形小孔,則像的形狀 (填“改變”或“不變”).?
6.【答案】 倒立 變大 不變 【解析】 針孔照相機(jī)是利用小孔成像制成的,其原理是光沿直線傳播.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像,所以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的是燈絲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到小孔的距離和光屏到小孔的距離有關(guān),所以水平向左移動易拉罐,像會變大.由于小孔成像所成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guān),所以只將小圓孔改為三角形小孔,像的形狀不變.
7. 如圖所示,S是人眼的位置,P、Q為兩塊不透光的擋板,試作出人眼能看到的右側(cè)墻壁的范圍.
7.【答案】 如圖所示.
8.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約為 m/s,光年是 單位.一顆衛(wèi)星距離地球約3.6×104 km,一束光從該衛(wèi)星射到地球上約需 s.?
9. 光在空氣、水、玻璃中的傳播速度,按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為 ( ) A.空氣、水、玻璃 B.玻璃、水、空氣C.水、空氣、玻璃 D.水、玻璃、空氣
9.B 光在不同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接近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108 m/s,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約為2.25×108 m/s,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約為2.0×108 m/s.故選B.
1. 新情境沙畫是一種新型的藝術(shù)形式,它是通過將沙子灑落在平板燈臺上,做出各種造型,燈臺射出的光線由于受到沙子的阻擋,呈現(xiàn)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畫面,如圖所示.下列選項中沒有涉及此原理的是 ( ) A.管中窺豹,可見一斑B.立竿見影C.一葉障目,不見泰山D.光陰似箭
1.D 沙畫利用了光沿直線傳播的原理,光陰似箭的意思是光陰就像射出去的箭一樣快,和光沿直線傳播無關(guān),故選D.
2. [2022 廈門思明區(qū)期中]如圖,一束太陽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為一個不透光的小球.若小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沿圖中圓形虛線軌跡運(yùn)動,則下圖中能正確描述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的運(yùn)動軌跡的圖像是( )
2.C 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太陽光被小球擋住,所以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從A點向地面作垂線,和地面的交點即為影子,如圖所示.小球沿題圖中圓形虛線軌跡運(yùn)動,每一點的影子,都是從這一點向地面作垂線,由于圓形虛線軌跡在豎直平面內(nèi),根據(jù)圓的對稱性,所以小球影子的軌跡在地面上是一條線段.
3. 土星距離地球約1.3×1012 m,小雨用望遠(yuǎn)鏡看土星上的景象,他看到的是 ( )A.土星上106個小時前的景象B.土星上1個多小時前的景象C.土星上現(xiàn)在的景象D.土星上1個多小時后的景象
4. 新情境[2022 淄博臨淄區(qū)期中]如圖甲是世界最早的觀象臺——山西陶寺古觀象臺,它由13根直立的夯土柱組成,呈半圓形,圖乙是其結(jié)構(gòu)示意圖.據(jù)考古研究可以推斷,先民們在觀測點通過土柱間的狹縫觀測日出方位,以此來確定季節(jié)和節(jié)氣,安排農(nóng)耕.它也證實了《尚書·堯典》上所說的“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的真實歷史背景與社會現(xiàn)實.該觀象臺利用的光學(xué)原理是 .?
4.【答案】 光沿直線傳播【解析】 在不同的季節(jié),日出時的方位不同,在觀測點觀測到的日出時的土柱狹縫位置不同.這是因為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5. 如圖所示,AB為一個不透明的擋光板,CD為一個日光燈管,MN為光屏,請用作圖法畫出光屏上沒有被照亮的區(qū)域.
5.【答案】 如圖所示,光屏上沒有被照亮的區(qū)域為GH部分.【解析】 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光是沿直線傳播的.CD為發(fā)光體,首先作出從C點發(fā)出的射向擋光板AB邊緣的光線CA、CB,延長后分別交光屏MN于G、F點,則GF之間就是發(fā)光點C照射不到的區(qū)域;同理,作出發(fā)光點D發(fā)出的光線在光屏MN上照不到的區(qū)域EH.重疊部分GH就是光屏MN上沒有被照亮的區(qū)域.
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第1節(jié) 光的直線傳播作業(yè)課件ppt,共10頁。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1節(jié) 光的直線傳播作業(yè)ppt課件,共29頁。
這是一份滬科版八年級全冊第一節(jié) 光的反射作業(yè)ppt課件,共42頁。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