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拉伯半島東面為波斯灣,西面為紅海,兩地夏季氣溫常達30℃以上,而索馬里沿岸一帶的氣溫,最熱季節(jié)一般不到25℃ 。赤道以北附近,印度洋表層水溫呈現(xiàn)東暖西冷的分布格局,對大氣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熱力作用,進而影響到其氣壓場。
1、波斯灣、紅海與索馬里沿岸夏季氣溫存在著顯著差異,對此現(xiàn)象進行解釋。
2、簡要描繪赤道以北附近,印度洋由東到西大氣環(huán)流系統(tǒng)的剖面結構。
1.索馬里沿岸海域比波斯灣、紅海面積廣闊,夏季氣溫受海洋影響大且索馬里沿岸夏季為寒流,受寒流影響氣溫降低,因此夏季氣溫較低。2.繪圖略,赤道以北附近,印度洋東側較同緯度西側海洋水溫高,形成上升氣流,西側海洋水溫低,形成下沉氣流,因此形成逆時針旋轉的大氣環(huán)流。
?!獨庀嗷プ饔门c水熱交換
?HYDROTHERMAL?REACTIONS?
指海洋與大氣間物質、能量持續(xù)交換的互相影響過程。
?!獨庀嗷プ饔谩纸粨Q
海洋是大氣中水汽的主要來源,約占86%
海洋的蒸發(fā)量與其表層水溫密切相關
低緯度海區(qū)和有暖流流經的海區(qū),海面蒸發(fā)旺盛,空氣濕度大,降水較豐沛,海一氣間的水分交換也較為活躍。
?!獨庀嗷プ饔谩獰崃拷粨Q
海洋向大氣輸送熱量,是大氣熱量的主要供給者。
海洋表層存儲85%的熱量
海洋向大氣輸送的熱量,與其表層水溫密切相關。水溫高的海區(qū),向大氣輸送的熱量也多。熱帶地區(qū)海洋面積大,是驅動地球大氣系統(tǒng)的主要能量來源地。
大氣通過風作用于海洋,驅動海水運動,把部分能量返還給海洋,并使海洋熱狀況產生再分配,改變海洋對大氣的加熱作用。
海洋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生物沉積作用將C02固定在巖石圈中,短時期不再參與地表碳循環(huán),從而降低了表層海水中C02的含量,有利于海洋表層從大氣中吸收更多的C02 ,對海洋和大氣的C02平衡產生重要影響。
?!獨庀嗷プ饔门c水熱平衡
THE CONDITIONS OF WATER-HEAT BALANCE
海一氣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氣環(huán)流和大洋環(huán)流,是維持全球水熱平衡的基礎。
大氣環(huán)流與大洋環(huán)流驅使水熱在不同地區(qū)傳輸,維持全球水熱平衡。
地球上的水時時刻刻都在循環(huán)運動,從長期來看,全球的總水量沒有什么變化。
海一氣相互作用,進行水分交換,構成地球上生生不息的水循環(huán)。
?!獨庀嗷プ饔门c熱平衡
緯度低于30°N,熱量收入多于支出;緯度高于30N,熱量收入則少于支出,且在極地差值達到最大。想一想,根據熱量收支情況赤道會不會越來越熱,極地會不會越來越冷?為什么?
不會通過大洋環(huán)流和大氣環(huán)流將低緯海區(qū)盈余的熱量輸送到高緯海區(qū)釋放,調節(jié)了全球熱量平衡。
厄爾尼諾、拉尼娜及其影響
海氣相互作用能夠調控全球水熱平衡, 對氣候變化、自然環(huán)境和人類活動產生巨大影響。但是,這個系統(tǒng)的異常變化會使局部出現(xiàn)極端天氣,干擾甚至威脅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
正常狀況下赤道太平洋東西兩岸溫度有何不同?為什么?
正常狀況下,赤道太平洋兩岸溫度東低西高,通過?!獨庀嗷プ饔?熱量交換)最終產生熱力環(huán)流。
1 信風推動溫暖的表層海水向西
2 溫暖水域的熱空氣導致云雨在亞洲
3 寒冷水域給南美一個涼爽和干燥的氣候
2 溫暖的水域和云雨向東轉移,南美太平洋沿岸國家異常多雨
3 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會異常干旱
赤道太平洋中東部海水大范圍持續(xù)異常變冷現(xiàn)象
2、海洋表層的熱量主要來源于( ) A.洋流 B. 地熱 C.太陽輻射 D.大氣環(huán)流
1. 海洋向大氣輸送熱量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 _________ 。
長波輻射 潛熱輻射
4、海洋是大氣中水汽的主要來源, ( )海域為大氣提供的水汽最多。 A. 低緯 B. 中緯 C. 高緯 D. 全球海域沒有差別
3、?!獨庵g熱量交換的主要方式是( ) A. 潛熱輸送 B. 熱傳遞 C. 長波輻射 D. 短波輻射
5、影響①海區(qū)鹽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溫度 C.蒸發(fā) D.河川徑流
讀圖,完成第5-7題。
6、海域甲~丁中,海—氣間水熱交換最活躍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海域甲~丁中,向大氣輸送熱量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圖中,能正確表示拉尼娜現(xiàn)象發(fā)生時太平洋赤道海區(qū)大氣環(huán)流的是 ( )
讀太平洋表層水溫(單位:℃)異?,F(xiàn)象圖,回答2~3題。
9、根據圖示信息判斷,下列敘述中,可信的是( )A.澳大利亞東部降水將增加B.秘魯漁業(yè)將喜獲豐收C.中國可能出現(xiàn)寒冬D.印度尼西亞可能出現(xiàn)森林大火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礎第三節(jié) 海—氣相互作用一等獎ppt課件,共2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導入新課,核心素養(yǎng)目標,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海氣相互作用,大氣環(huán)流與大洋環(huán)流,厄爾尼諾現(xiàn)象,厄爾尼諾現(xiàn)象的形成,厄爾尼諾現(xiàn)象的影響,拉尼娜現(xiàn)象的概念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礎第三節(jié) 海—氣相互作用一等獎ppt課件,共4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新課導入,新課探究,海洋吸收70%,海--氣相互作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地理選擇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礎第三節(jié) 海—氣相互作用評課ppt課件,共2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導學問題,長波輻射,太陽輻射,拉尼娜現(xiàn)象,1含義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