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1. 下列工具能直接測量質(zhì)量的是(????)
A. 停表 B. 刻度尺 C. 天平 D. 彈簧測力計
2. 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的描述及其解釋正確的是(????)
A. “聞其聲知其人”的依據(jù)是不同人的聲音,其音色不同
B. “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是要求人們在公共場所說話,音調(diào)要放低些
C.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指聲音的頻率高
D.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真空也能傳播聲音
3. 如圖所示的沙畫是一種新型的藝術形式,它是通過將沙子灑落在平板燈臺上,做出各種造型,燈臺射出的光線由于受到沙子的阻擋,呈現(xiàn)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畫面。下列光現(xiàn)象中與沙畫的光學原理相同的是(????)
A. 小孔成像
B. 海市蜃樓
C. ?反光鏡成像
D. 魚缸中放大的魚
4. “萬物生長靠太陽”,綠色植物的生長需要陽光。物理學研究表明,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由此可以推測,不利于綠色植物生長的光是(????)
A. 紅 B. 黃光 C. 綠光 D. 紫光
5. 小明和小紅從同一地點,沿同一直線,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時向相反方向勻速行走,1min后兩人相距120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以地面為參照物,小明是靜止的 B. 以小明為參照物,小紅是靜止的
C. 以地面為參照物,小紅的速度是2m/s D. 以小明為參照物,小紅的速度是2m/s
6. 下列設備沒有利用連通器原理的是(????)
A. ????? 茶壺
B. ???????? 船閘
C. ?? 活塞式抽水機
D. ? 下水道存水管
7.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運動員奮力劃漿。龍舟飛速前進。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以龍舟上的運動員為參照物,該龍舟是運動的
B. 以岸邊為參照物,龍舟是運動的
C. 運動員奮力向后劃漿,龍舟向前運動,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龍舟到達終點不能馬上停下來,是由于龍舟具有慣性
8. 關于下面四幅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如圖:將豎直玻璃管傾斜,水銀柱的高度變大
B. 如圖:盆景中的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是利用了連通器原理
C. 如圖: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為流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大
D. 如圖:把水氣壓計從山下移到山頂,細管內(nèi)的水柱上升
9. 下列關于大氣壓強的說法正確的是(????)
A. 馬德堡半球?qū)嶒炞C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
B. 大氣壓強隨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增大
C. 水的沸點隨大氣壓強的增大而降低
D. 托里拆利在做測量大氣壓強的實驗中,測得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是76mm
10. 如圖所示是中國航母“山東艦”訓練時艦載飛機飛行的圖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飛機飛離航母前后,航母始終漂浮,航母所受浮力的大小不變
B. 飛機在起飛過程中,甲板對飛機的支持力大于飛機對甲板的壓力
C. 飛機在航母甲板上滑行降落時,受到航母甲板對它的摩擦力
D. 飛機在起飛過程中,飛機對航母甲板的壓強減小,慣性將消失
11. 如圖所示,水桶通過定滑輪與水平桌面上的滑塊相連,當沙桶和沙的總重為5N時,滑塊水平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若不考慮空氣阻力、繩重及滑輪和軸之間的摩擦,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滑塊在桌面上勻速向左運動過程中受到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為?5N
B. 滑塊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滑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 沙桶勻速下落的過程中,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D. 若通過滑塊拉動沙桶勻速上升,則施加在滑塊上水平向右的拉力為?5N
12. 對下列情景涉及的物理知識,描述正確的是(????)
A. 宇航員登上月球時,他的質(zhì)量比在地球上時的質(zhì)量減少了
B. 課本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課本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 向墻上按圖釘時,手對圖釘帽產(chǎn)生的壓強等于圖釘尖對墻壁產(chǎn)生的壓強
D. 在冰雪路面上行車,需加裝防滑鏈是為了增大與地面的摩擦
13. 如圖所示,是我國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飛行時,機翼下表面氣流流速大于上表面氣流流速
B. 飛行時,機翼下表面氣流流速等于上表面氣流流速
C. 航行時,速度越大受到水的浮力越大
D. 航行時,受到水的浮力等于它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
14. 各式各樣的剪刀都是一對對杠桿。下列剪刀,最適合剪開較硬物體的是(????)
A. B.
C. D.
15. 下列所示現(xiàn)象中,對物體做了功的是(????)
A. 搬而未起
B. 提著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
C. 人將木箱推到斜面的頂端
D. 舉著杠鈴在空中不動
16. 如圖所示,“長征”火箭在加速升空過程中,(????)

A. 慣性變大 B. 機械能保持不變
C. 動能增加,重力勢能減小 D. 動能增加,重力勢能增加
17. 如圖是棒球比賽時,向斜上方擊球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擊球的一瞬間,棒對球的力大于球?qū)Π舻牧?br /> B. 球在上升過程中,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C. 球下落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大,因為重力改變了球的運動狀態(tài)
D. 球上升到最高點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

18. 下列有關分子熱運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壓緊的鉛塊能結合在一起。表明分子間有引力
B. 墨水在熱水中擴散的快,表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C. 固體很難被壓縮,表明固體分子間只存在斥力
D. 桂花飄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19. 如圖,水平桌面上兩個底面積相同的容器中,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M、N分別放入兩個容器中,靜止時兩球狀態(tài)如圖所示,兩容器內(nèi)液面相平。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兩小球所受浮力?FMρ乙,兩容器液面相平即容器底部深度h相同,根據(jù)液體壓強計算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故C正確。
故選:CD。
(1)由圖可知:M在甲液體中漂浮,N在乙液體中懸浮,則根據(jù)漂浮和懸浮的條件即可判斷浮力大小關系。
(2)根據(jù)浮沉條件即可判斷液體密度的大?。?br /> (3)根據(jù)p=ρ液gh比較容器底面受到的壓強大小。
此題綜合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浮沉條件及其應用、壓強的大小比較等知識點,是一道綜合性較強的題目。

20.【答案】B?
【解析】解:由題意知,原來小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彈簧也隨小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處于原長狀態(tài)。
A、若木塊突然壓縮彈簧,說明小車在突然減速,而木塊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才會壓縮彈簧,故A錯誤;
B、若木塊受到向右的摩擦力,說明木塊相對于車向左運動或有向左運動的趨勢,則這種情況是由于小車突然加速形成的,故B正確;
C、木塊、彈簧隨小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木塊只受重力和支持力,若木塊受到三個力的作用,則說明其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因此,小車可能加速,也可能減速,故C錯誤;
D、若小車運動狀態(tài)雖然改變(即做變速運動),但木塊與小車之間只是產(chǎn)生了相對運動的趨勢,而并未發(fā)生相對運動,此時彈簧不會發(fā)生形變,小車卻并不是做勻速運動,故D錯誤。
故選:B。
本題考查了物體在平衡狀態(tài)和非平衡狀態(tài)時的受力情況、運動情況,屬于易錯題。

21.【答案】3.25?
【解析】解:
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左側與2.0cm刻度線對齊,讀作2.00cm,右側在5.2cm刻度線和5.3cm刻度線中間,讀為5.25cm,所以物體的長度為:L=5.25cm?2.00cm=3.25cm。
故答案為:3.25。
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要觀察是否從0刻度線量起,起始端沒從0刻度線開始,要以某一刻度當作“0”刻度,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前面的刻度值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測量工具,使用前要觀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讀數(shù)時視線與刻度垂直,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2.【答案】20;否?
【解析】解:小汽車通過隧道所用時間:t=350s,
汽車通過隧道的平均速度:
v=st=7000m350s=20m/s=20×3.6km/h=72km/h?
【解析】解: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受到的摩擦力與拉力平衡,因此,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10N;
如果在物體A上面再放一個物體B,使A、B一起在水平拉力F2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由于接觸面不變,壓力增大,所以摩擦力增大,則F2>F1。
故答案為:10;>。
物體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時,受平衡力的作用,據(jù)此判斷摩擦力的大?。桓鶕?jù)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可判斷圖乙中摩擦力大小的變化。
本題考查了利用平衡條件判斷摩擦力的大小,以及對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難度不大。

27.【答案】大? 小?
【解析】解:因為流速越快,流體的壓強越小,所以進口處煤氣流速大,壓強小于大氣壓,煤氣和空氣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流向燃燒頭,而煤氣不會向空氣中泄露。
故答案為:大;小。
流體的壓強跟流速有關,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比較煤氣進口處的內(nèi)外氣體的流速是解決本題的關鍵。
掌握流體的流速和壓強的關系,并能運用壓強和流速的關系解釋生活中有關流體壓強的問題。要做到根據(jù)我們所學的物理知識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

28.【答案】1.6×108? 6×106?
【解析】解:
(1)該潛艇浸沒時排水量為16000t,即m排=16000t=1.6×107kg;
當096艇懸浮待命時,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其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1.6×107kg×10N/kg=1.6×108N。
(2)600米深度海水的壓強:
p=ρ海水gh=1.0×103kg/m3×10N/kg×600m=6×106Pa。
故答案為:1.6×108;6×106。
(1)知道核潛艇浸沒時排水量(排開水的質(zhì)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該艇懸浮時所受的浮力;
(2)知道核潛艇在水中的深度,利用液體壓強公式求海水的壓強。
本題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液體壓強公式的應用,屬于基礎題。

29.【答案】30075%?
【解析】解:
(1)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100N×3m=300J;
(2)W總=400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W有用W總=300J400J×100%=75%。
故答案為:300;75%。
(1)利用W=Gh求拉力做的有用功;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等于有用功與總功之比。
本題考查了使用滑輪組時有用功、機械效率的計算,明確有用功、機械效率的意義是關鍵。

30.【答案】解:由于斜面是光滑的,所以此時物體不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它只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斜面對它的支持力的作用,支持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如下圖所示:
?
【解析】物體沿光滑斜面向下滑行,根據(jù)一重、二彈、三摩擦的順序進行受力分析,從而即可求解。
讓畫所受力的示意圖,首先要明確其受哪幾個力,一個物體受多個力作用,畫力的示意圖時,要畫成共點力。

31.【答案】解:在阻力、阻力臂一定時,動力臂越長越省力,最長的力臂即支點與作用點的連線,從A點垂直O(jiān)A向上畫一帶箭頭的線段,可得最小動力的示意圖,如圖所示:
?
【解析】由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阻力臂一定時,動力臂最大,動力最小,即最省力。連接支點和力的作用點A即是最大動力臂,當作用力與之垂直時,作用力最小。
本題是求最小的力是常見的題型,關鍵是要找到離支點最遠的點從而做出最長的力臂。

32.【答案】(1)速度;
(2)木板;慢;
(3)A;
(4)高度。?
【解析】解:(1)讓小車從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靜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等;
(2)圖中標記a的距離最遠,說明其表面是最光滑的,是小車在木板表面停下來的位置,由實驗現(xiàn)象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車前進的越遠,速度減小得越慢;
(3)由實驗現(xiàn)象推理可知,物體不受力時,可以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因此可得出: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而不能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故A正確;
(4)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高度有關。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若讓同一小車從不同高度處滑下,發(fā)現(xiàn)高度越高,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距離越遠,由此得出結論:小車的重力勢能的大小與小車所處的高度有關。

本題考查了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要明確其實驗的過程、現(xiàn)象以及對結果進行的科學推理。同時,本實驗的裝置還可以探究重力勢能和動能的影響因素,我們應聯(lián)系記憶。

33.【答案】海綿凹陷程度? 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乙? 錯誤? 沒有控制受力面積相同?
【解析】解:(1)①該實驗是通過海綿的凹陷程度來顯示壓力作用效果的,這用到了轉(zhuǎn)換法;
圖甲和圖乙,物體的受力面積相同而壓力不同,乙圖壓力大,乙圖力的作用效果明顯,由此可得: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時,需要控制壓力的大小相同,故需要對比圖乙和圖丙;
(2)對比A、B兩圖,得出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壓力大小無關,是錯誤的,因為沒有控制受力面積不變,同時改變了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存在兩個變量。
故答案為:(1)①海綿凹陷程度;②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乙;(2)錯誤;沒有控制受力面積相同。
(1)①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相同受力面的形變程度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可以通過受力面形變程度的大小判斷壓力的作用效果;
②根據(jù)控制變量法的要求,根據(jù)實驗所控制的變量、分析圖示實驗現(xiàn)象,然后得出實驗結論;
(2)在探究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壓力大小關系時,應保持受力面積一定,改變壓力大小。
本題考查了影響壓力效果的因素實驗,應用了轉(zhuǎn)換法與控制變量法,應用控制變量法、認真分析圖示實驗現(xiàn)象即可正確解題。

34.【答案】4.82排開液體的體積? 丙丁? 控制變量?
【解析】解:
(1)圖甲中,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示數(shù)F1=4.8N;
(2)由圖丙知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3=2.8N,
則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時所受的浮力:F浮=F1?F3=4.8N?2.8N=2N;
(3)由圖乙、丙可知,乙、丙中的液體都是水,液體的密度相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同,物體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可知: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要探究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需要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液體的密度不同,圖丙和丁符合題意。
(4)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在研究浮力與液體的密度的關系時,需要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在研究浮力與排開液體的體積的關系時,控制液體的密度不變,這用到了控制變量法。
故答案為:(1)4.8;(2)2;(3)排開液體的體積;丙??;(4)控制變量。
(1)根據(jù)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得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2)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時所受的浮力等于空氣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減去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3)(4)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在進行實驗探究時,要注意控制變量法的運用;
把握住所探究的相同量和不同量,再結合四個圖示可判斷出實驗結論。
此題是探究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實驗,要掌握影響因素并注意控制變量法的應用。

35.【答案】杠桿自重? 運動狀態(tài)? 1 平衡? F1l1=F2l2(或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解析】解:(1)把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杠桿中點置于支架上,杠桿的重心通過支點,消除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為了方便直接測出力臂,實驗前應先調(diào)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當在A處掛上鉤碼后杠桿轉(zhuǎn)動,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設一個鉤碼重為G,一格的長度為L;
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4G×2L=2G×nL,
解得:n=4,
故應該將B處所掛鉤碼須向右移動4?3=1格;
靜止的鉤碼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重力和測力計對鉤碼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3)杠桿的平衡條件為F1l1=F2l2(或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故答案為:(1)杠桿自重;運動狀態(tài);(2)1;平衡;(3)F1l1=F2l2(或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1)杠桿的重心通過支點,消除杠桿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使實驗簡單化,便于探究;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解答;當鉤碼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力為平衡力,再根據(jù)平衡力的條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一個物體上進行解答;
(3)杠桿的平衡條件為F1l1=F2l2(或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物理實驗中進行多次實驗的目的是不同的。有的是為了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有的是為了多次測量發(fā)現(xiàn)一定的變化規(guī)律;有的是為了多次測量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要真正明確每一個實驗進行多次實驗的目的。

36.【答案】解:(1)電動車勻速行駛的速度為:v=54km/h=15m/s,
勻速行駛的時間為:t=6min=360s,
所以電動汽車在6min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s=vt=15m/s×360s=5400m。
(2)電動車四個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S=80cm2=0.008m2,
已知該車靜止時對地面的壓強為:p=1.5×106Pa,
車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等于車自身重力的大小,
所以G=F=pS=1.5×106Pa×0.008m2=1.2×104N,
空車的質(zhì)量為:m=Gg=1.2×104N10N/kg=1.2×103kg。
(3)在水平地面勻速行駛的過程中,
F牽=f=600N,
該電動汽車牽引力做功的功率為:P=Wt=F牽st=F牽v=600N×15m/s=9000W。
答:(1)電動汽車在6min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5400m。
(2)空車的質(zhì)量為1.2×103kg。
(3)該電動汽車牽引力做功的功率為9000W。?
【解析】(1)已知電動汽車的速度和行駛時間,根據(jù)速度公式的變形公式計算電動汽車在6min內(nèi)通過的路程。
(2)先計算出四輪電動汽車的四個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已知該車靜止時對地面的壓強,根據(jù)F=pS計算出車對地面的壓力,車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等于車自身重力的大小,然后根據(jù)G=mg的變形公式求出空車的質(zhì)量。
(3)在水平地面勻速行駛的過程中,該電動汽車受力平衡,所以水平方向上該電動汽車所受的牽引力大小等于所受的阻力,據(jù)此計算出水平方向上的牽引力,然后根據(jù)P=Wt=Fst=Fv計算出該電動汽車牽引力做功的功率。
本題主要考查了速度公式、壓強公式以及功率公式的應用,是一道綜合題。

37.【答案】解:(1)水下0.1m深處水的壓強:p水=ρ水gh水=1.0×103kg/m3×10N/kg×0.1m=103Pa;
(2)容器中水的質(zhì)量:m水=ρ水V水=1.0×103kg/m3×5×10?3m3=5kg,
容器中水的重力:G水=m水g=5kg×10N/kg=50N,
容器的重力:G容=m水g=1kg×10N/kg=10N,
水平地面受到的壓力:F=G總=G水+G容=50N+10N=60N,受力面積:S=3×10?2m2
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容=FS=60N3×10?2m2=2×103Pa;
(3)由題意知:當A浸入水中,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力變?yōu)樵瓉矶稌r,即F′=2F,而F′=G水+G容+F浮A,故F浮A=2F?(G水+G容)=2×60N?60N=60N,
A浸入水中的體積:V=V排=F浮ρ水g=60N1.0×103kg/m3×10N/kg=6×10?3m3,
A浸入水中的深度:h=VSA=6×10?3m32×10?2m2=0.3m.
答:(1)水面下0.1米深處水的壓強為103Pa;
(2)薄壁圓柱形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2×103Pa;
(3)圓柱體A底部所處深度h為0.3m.?
【解析】(1)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p=ρgh求得水下0.1m深處的壓強;
(2)水平地面受到的壓力大小等于水和容器的總重,受力面積大小為容器的底面積,根據(jù)壓強公式p=FS求得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3)在b中,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大小等于水的重力、容器的重力以及A所受浮力之和,再利用浮力公式F浮=ρ液gV排求得A浸入水中的體積,從而求得A浸入水中的深度。
本題綜合考查壓強、浮力公式的應用,難度較大。

相關試卷

2021-2022學年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物理試題及答案:

這是一份2021-2022學年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物理試題及答案,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1-2022學年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物理試題及答案:

這是一份2021-2022學年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物理試題及答案,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物理試題:

這是一份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物理試題,共2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

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物理試題

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物理試題

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區(qū)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物理試題

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區(qū)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物理試題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word版含答案)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word版含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