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騫拜別漢武帝出使西域圖
【鑿空之旅】——張騫通西域
漢代人把今天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也就是現(xiàn)在新疆地區(qū)和更西的地方,稱為西域。
西漢初年,西域分為36國,分布在沙漠綠洲和山谷盆地中。最大的國家烏孫,號稱有63萬人;最小的“依耐國”只有600多人。西域各國都從事農(nóng)業(yè)和畜牧業(yè),隨畜牧逐水草而居,住無定所。西漢初年,匈奴由蒙古草原向西域侵擾,逐漸成為這里的霸主。 ————《大國崛起:把握中國四大王朝的歷史脈象》
西漢初期,限于國力,不得不對匈奴實行“和親”……漢朝每年還送給匈奴大量谷物和紡品……但是,匈奴仍然年年揮師南下,經(jīng)常威脅到黃河流域人民的生產(chǎn)與生活。 ——人教版《中國歷史》
聯(lián)絡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
發(fā)展?jié)h與西域各國的友好關系
了解了西域,以及他們想和漢朝往來的愿望
開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促進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相互了解與往來
上無飛鳥,下無走獸。 ——東晉 法顯《佛國記》
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唐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他是一位冒險家,又是一個天才的外交家,同時又是一員戰(zhàn)將,真可謂中國歷史上出類拔萃之人物也。
想一想: 張騫身上有一股什么精神?
——不怕困難,百折不撓,為國家利益,不顧個人安危。
材料一:張騫通西域后,西漢皇朝和西域各國的聯(lián)系逐漸密切起來,漢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則十幾次少則五六次,每次多達百余人甚至數(shù)百人。 ———《大國崛起:把握中國四大王朝的歷史脈象》
材料二:沒有張騫出使西域,也就不會有絲綢之路的開辟。沒有絲綢之路的開辟,也就不會有了漢朝和西域以及和歐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義十分重大。 ——張豈之(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促進了漢朝與西域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往來,密切了漢與西域的聯(lián)系。
開辟了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
中國的絲和紡織品,從長安往西,經(jīng)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nèi),運到西亞,再由西亞轉(zhuǎn)運到歐洲,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
【 絲路之旅】——絲綢之路的開辟
2、陸上絲綢之路的路線
因為中國在這條橫貫歐亞大陸的陸上要道上運送的商品主要是絲和絲織品。
3、絲綢之路上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
產(chǎn)自于西域傳入中原地區(qū)的物品名稱中帶“胡”字,例如:胡蘿卜、胡蒜、胡瓜、胡豆、胡麻、胡桃、胡笛等等
絲綢、瓷器、茶葉……
造紙術、印刷術、火藥……
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
4、絲綢之路的意義和作用
絲綢之路是一條充滿艱辛的,時斷時續(xù)的大漠之路,它本身不會促進什么中外交流,而是行走在絲路上的“人”賦予這條古道豐富的精神,你認為絲路精神有哪些呢?
對比秦漢兩朝的疆域,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不同?
公元前60年,設置西域都護。標志著今新疆地區(qū)正式隸屬于中央政府管轄 。
【疆域之變】——對西域的管理
1、機構:西域都護府 2、職能: 3、作用:
對西域地區(qū)進行有效管轄。
新疆自古以來就一直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西漢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為恢復對西域的管轄,東漢明帝時, 派 出使西域。
班超 派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
一件大事: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西域各國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的開始。兩條絲路: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三位人物:出使西域的張騫;經(jīng)營西域的班超;出使大秦的甘英。他們?yōu)橹形鹘煌〞惩ê臀幕?jīng)濟交流做出貢獻非凡。
5.漢族、漢字、漢文化……“漢”與漢朝的強盛有很大的聯(lián)系。結(jié)合所學知識,探究下列問題。【經(jīng)濟之盛】材料一 京師之錢累巨萬,貫(穿錢的繩子)朽而不可校(計數(shù))。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史記·平準書》
(1)材料一描述的情景出現(xiàn)于哪個時期?(2分)概述出現(xiàn)這一情景的主要原因。(6分)
時期:漢武帝時期。主要原因:漢武帝把鑄幣權收歸中央;實行鹽鐵官營、專賣;在全國范圍內(nèi)統(tǒng)一調(diào)配物資,平抑物價
(2)依據(jù)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漢朝的西域主要是指我國今天的哪個地區(qū)。(2分)寫出西漢朝廷在西域設置的機構名稱。(2分)該機構的設置標志著什么?(2分)
地區(qū):新疆。機構:西域都護。標志著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其管轄范圍包括今新疆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qū)。
【外交之盛】材料三 2 000多年前,亞歐大陸上勤勞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條連接亞歐非幾大文明的貿(mào)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將其統(tǒng)稱為“絲綢之路”。……是促進沿線各國繁榮發(fā)展的重要紐帶,是東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國共有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锻苿庸步ńz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
這是一份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十四課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集體備課ppt課件,共3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板塊一,漫漫絲路聚寶藏,古道新生繪藍圖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編版第十四課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課文配套ppt課件,共1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貿(mào)易之路,文明之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歷史七年級上冊第十四課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課堂教學課件ppt,共1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