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學(xué)年第一學(xué)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物理試題
考試范圍:第一章第1-4節(jié) 實驗
說明:1.本試卷共6頁,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2.請將所有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無效。
第Ⅰ卷(選擇題 共48分)
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8題為單選題,9-12題為多選題。選對的得4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 2022年9月1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進行第一次出艙活動,陳冬、劉祥在艙外作業(yè),蔡旭哲在核心艙內(nèi)配合支持,共同完成問天實驗艙擴展泵組安裝、問天實驗艙全景相機抬升等各項既定任務(wù)。下列與神舟十四號飛船相關(guān)情景描述正確的是( ?。?br />
A. 研究宇航員在艙外姿態(tài)時,宇航員可以視為質(zhì)點
B. 研究神舟十四號飛船繞地球運行的周期時,飛船可以視為質(zhì)點
C. 神舟十四號與天和核心艙完成自主對接過程,飛船可以視為質(zhì)點
D. 航天員在中秋節(jié)展示中秋大禮包時,飛船可以視為質(zhì)點
2. 下列有關(guān)運動的描述中,參考系的選取符合描述的是( ?。?br />
A. 研究在空中運動的物體可以不選擇參考系
B. “錢塘觀潮時,觀眾只覺得潮水撲面而來”,是以“潮水”為參考系的
C. 在觀光大巴觀察窗外時看到公路兩旁樹不斷向后移動是以座位為參考系的
D. 詩句“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其中“云與我俱東”以船為參考系的
3. 手機給人民生活帶來很多便利,某些出行軟件極大地方便了某些“不識路”的駕車一族。關(guān)于圖中的導(dǎo)航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 圖中研究汽車在導(dǎo)航圖中的位置時,可把汽車看成質(zhì)點
B. 圖中的“6.5公里”“6.3公里”“6.6公里”指的是位移
C. 圖中“15分鐘”“12分鐘”“13分鐘”指的是時刻
D. 圖中的第二種方案駕車距離最短,則路程等于位移大小
4. 根據(jù)如圖所示的時間坐標(biāo)軸,下列有關(guān)時刻與時間間隔的敘述正確的是( ?。?br />
A. 表示時刻,稱為第末
B. 表示時間間隔,稱為最初內(nèi)或第內(nèi)
C. 表示時間間隔,稱為第內(nèi)
D. 表示時間間隔,稱為第內(nèi)
5. 2022年第12號臺風(fēng)梅花于9月8日上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其中心路徑將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中心風(fēng)力逐漸加強,最強能達到16級超強臺風(fēng)的級別,風(fēng)速可達52米每秒。新聞中的先后兩個速度數(shù)值分別是指( ?。?br />
A. 平均速度、瞬時速度 B. 瞬時速度、平均速度
C.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 D. 瞬時速度、瞬時速度
6. 作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加速度是2m/s2,它意味著( )
A. 物體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該秒初的兩倍
B. 物體任一秒的末初速度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
C. 物體在第一秒末的速度為2m/s
D. 物體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比該秒初的速度大2m/s
7. 物體做直線運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 加速度反映了速度變化大小
B. 兩個物體的加速度分別是和,則比小
C. 物體速度等于0時,其加速度也一定等于0
D. 在確定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的條件下,加速運動中的加速度為正值
8. 甲、乙兩車某時刻由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開始做直線運動,若以該時刻作為計時起點,得到兩車的圖像如圖所示,其中段與段平行,段與段平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A. 時刻甲車在乙車的前方
B. 時間內(nèi)兩車的距離越來越遠
C. 甲車在時間內(nèi)的速度等于乙車在時間內(nèi)的速度
D. 時間內(nèi),甲車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車的平均速度
9. 中國運動健兒于2021年7月21日至8月8日在日本東京參加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積極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愛國拼搏,挑戰(zhàn)自我,展現(xiàn)了中國青年一代使命在肩、奮斗有我的精神風(fēng)貌。關(guān)于運動賽場上的精彩瞬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圖1中,研究管晨辰在空中的優(yōu)美動作時,可以把她看作質(zhì)點
B. 圖2中,鞏立姣在東京奧運會女子鉛球決賽中以20.58米奪冠,其中“20.58米”是指鉛球的位移
C. 圖3中,2021年東京奧運會蘇炳添以9.83秒的成績打破亞洲100米短跑紀(jì)錄,據(jù)此我們可以估算蘇炳添在比賽過程中的平均速度
D. 在賽道起點觀看蘇炳添比賽的觀眾看到蘇炳添飛速離開起點時,感嘆道:“真快呀!”這里的“快”是指加速度大
10. 一質(zhì)點沿一邊長為2m的正方形軌道運動,每秒鐘勻速移動1m,初始位置在bc邊的中點A,開始向c運動,如圖所示,A、B、C、D分別是bc、cd、da、ab邊的中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 第末的瞬時速度是
B. 前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C. 前內(nèi)的平均速率為
D. 前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11. 關(guān)于物體運動的速度、速度變化與加速度之間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速度大時,速度變化量不一定大,但加速度一定大
B. 速度變化得越慢,則速度的變化率越小,加速度一定越小
C. 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變,則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變
D. 速度、速度變化與加速度三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
12. 某物體從地面上某一點出發(fā)沿直線運動,其圖像如圖所示.對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行分析,得出結(jié)論正確的是( ?。?br />
A. 物體在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
B. 以地面為參照物,物體在內(nèi)靜止
C. 物體在前內(nèi)和后內(nèi)的速度相等
D. 物體在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第Ⅱ卷(填空題、計算題,共52分)
二、填空題(共3小題,每空2分,共20分)
13. 一輛汽車沿某方向做直線運動,先以的速度駛完全程的四分之三,余下的路程以的速度行駛,則汽車從開始到駛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__,平均速度概念的建立體現(xiàn)的科學(xué)思想是____________。
14. 有些國家的交通管理部門為了交通安全,特別制定了死亡加速度為(),以警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車加速度超過此值,將有生命危險。在一次事故中一輛行駛的汽車以的速度撞向停在路上的大貨車上,大貨車沒有被撞動,汽車與大貨車的碰撞時間為,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若汽車內(nèi)裝有安全氣囊,緩沖時間為,汽車駕駛員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
15. (1)打點計時器是記錄做直線運動物體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儀器。電火花計時器是其中的一種,其工作電壓是________V。
(2)以下是練習(xí)使用電火花計時器的部分實驗步驟,其中錯誤的操作是________。
A.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桌子上,把墨粉紙盤套在紙盤軸上,讓紙帶穿過限位孔
B.把打點計時器與低壓交變電源相連
C.用手水平拉動紙帶,然后啟動電源
D.關(guān)閉電源,取下紙帶,用刻度尺測量某計數(shù)點與計時起點的距離,并算出時間t
(3)某同學(xué)在“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實驗中,得到如圖所示的紙帶,但該同學(xué)用電源頻率為的交流電源。在紙帶上從A點開始依次取了B、C、D、E、F、G六個計數(shù)點,且每兩個計數(shù)點間均有3個點未畫出,其中,,,,,。
①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________s。
②小車經(jīng)過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__(結(jié)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
三、計算題(共3小題,其中16題10分,17題10分,18題12分,共32分。解答應(yīng)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
16. 一列火車沿著一條平直鐵路勻速駛向一座大山,火車的速度為,途中火車鳴汽笛一次,2秒后司機聽到回聲;到達隧道口后,以原來的速度完全通過該石山中的一條隧道,耗時,已知這列火車長,聲音傳播速度,求:
(1)鳴笛時,火車距大山山腳的距離約為多少米?
(2)該隧道長多少米?
17. 一個籃球從高的籃筐上由靜止開始下落,經(jīng)落到水平地面上,速度,然后以反彈,經(jīng)到達最高點,。已知籃球與地面碰撞的時間為。求:
(1)籃球與地面碰撞過程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籃球從開始下落到反彈至最高點過程的平均速度的大?。ńY(jié)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
18. 一輛汽車(可視為質(zhì)點)勻速行駛在郭守敬大街上。大街有一路段有個路口,長度為。路口信號燈L顯示綠色的時間是,顯示紅色時間是(不考慮黃燈緩沖時間)。當(dāng)車行駛至距路口B的距離為的A處時,L顯示紅燈還有。求:
(1)汽車車速為,要在內(nèi)停下來,需要的最小加速度a;
(2)汽車從A點起,能在B點不闖紅燈,汽車勻速行駛的最大速率;
(3)汽車從A點起,能在第一次綠燈熄滅前通過C點,汽車勻速行駛的最小速率。
2022-2023學(xué)年第一學(xué)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物理試題
考試范圍:第一章第1-4節(jié) 實驗
說明:1.本試卷共6頁,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2.請將所有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無效。
第Ⅰ卷(選擇題 共48分)
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8題為單選題,9-12題為多選題。選對的得4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 2022年9月1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進行第一次出艙活動,陳冬、劉祥在艙外作業(yè),蔡旭哲在核心艙內(nèi)配合支持,共同完成問天實驗艙擴展泵組安裝、問天實驗艙全景相機抬升等各項既定任務(wù)。下列與神舟十四號飛船相關(guān)情景描述正確的是( ?。?br />
A. 研究宇航員在艙外的姿態(tài)時,宇航員可以視為質(zhì)點
B. 研究神舟十四號飛船繞地球運行的周期時,飛船可以視為質(zhì)點
C. 神舟十四號與天和核心艙完成自主對接過程,飛船可以視為質(zhì)點
D. 航天員在中秋節(jié)展示中秋大禮包時,飛船可以視為質(zhì)點
【答案】B
【解析】
【詳解】A.研究宇航員在艙外的姿態(tài)時,宇航員的大小與形狀不能忽略,所以不能看作質(zhì)點。故A錯誤;
B.研究神舟十四號飛船繞地球運行的周期時,神舟十四號的大小對于神舟十四號和地球間的距離來說太小,可以忽略,所以可以把神舟十四號看成質(zhì)點,故B正確;
C.研究神舟十四號與天和核心艙完成自主對接過程,它們的大小和形狀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質(zhì)點,故C錯誤;
D.航天員在中秋節(jié)展示中秋大禮包時,飛船的大小和形狀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質(zhì)點,故D錯誤。
故選B。
2. 下列有關(guān)運動的描述中,參考系的選取符合描述的是( )
A. 研究在空中運動的物體可以不選擇參考系
B. “錢塘觀潮時,觀眾只覺得潮水撲面而來”,是以“潮水”為參考系的
C. 在觀光大巴觀察窗外時看到公路兩旁樹不斷向后移動是以座位為參考系的
D. 詩句“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其中“云與我俱東”以船為參考系的
【答案】C
【解析】
【詳解】A.研究在空中運動的物體可以選取地面為參考系,研究物體的運動必須選取一定的參考系,A錯誤;
B.觀眾感覺潮水撲面而來是以觀眾為參考系,潮水相對于觀眾是運動的,B錯誤;
C.車在運動向前,車上的座位相對于公路兩旁的樹木是運動的,在觀光大巴觀察窗外時看到公路兩旁樹不斷向后移動是以座位為參考系,C正確;
D.我站在船上相對于與船是靜止,其中“云與我俱東”,是以兩岸或地面為參考系船和我還有云在向東運動,D錯誤。
故選C。
3. 手機給人民生活帶來很多便利,某些出行軟件極大地方便了某些“不識路”的駕車一族。關(guān)于圖中的導(dǎo)航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 圖中研究汽車在導(dǎo)航圖中的位置時,可把汽車看成質(zhì)點
B. 圖中的“6.5公里”“6.3公里”“6.6公里”指的是位移
C. 圖中的“15分鐘”“12分鐘”“13分鐘”指的是時刻
D. 圖中的第二種方案駕車距離最短,則路程等于位移大小
【答案】A
【解析】
【詳解】A.在研究汽車在導(dǎo)航圖中的位置時,研究的問題與汽車的大小和形狀無關(guān),因此可以把汽車看成質(zhì)點,A正確;
B.圖中的“6.5公里”“6.3公里”“6.6公里”指的是路程,B錯誤;
C.圖中的“15分鐘”“12分鐘”“13分鐘”指的是時間間隔,C錯誤;
D.圖中的第二種方案駕車距離最短,但由于運動軌跡不是直線,路程仍大于位移大小,D錯誤。
故選A。
4. 根據(jù)如圖所示的時間坐標(biāo)軸,下列有關(guān)時刻與時間間隔的敘述正確的是( ?。?br />
A. 表示時刻,稱為第末
B. 表示時間間隔,稱為最初內(nèi)或第內(nèi)
C. 表示時間間隔,稱為第內(nèi)
D. 表示時間間隔,稱為第內(nèi)
【答案】C
【解析】
【詳解】A.t2表示時刻,稱為第2s末或第3s初,故A錯誤;
B.0~t2表示時間間隔,稱為前2s內(nèi)或最初2s內(nèi),第2 s內(nèi)表示1s末到2s末這1s的時間間隔,故B錯誤;
C.t2~t3表示時間間隔,稱為第3s內(nèi),故C正確;
D.tn-1~tn表示時間間隔,稱為第ns內(nèi),故D錯誤。
故選C。
5. 2022年第12號臺風(fēng)梅花于9月8日上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其中心路徑將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中心風(fēng)力逐漸加強,最強能達到16級超強臺風(fēng)的級別,風(fēng)速可達52米每秒。新聞中的先后兩個速度數(shù)值分別是指( ?。?br />
A. 平均速度、瞬時速度 B. 瞬時速度、平均速度
C.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 D. 瞬時速度、瞬時速度
【答案】A
【解析】
【詳解】第一個速度數(shù)值“每小時20公里左右”是指臺風(fēng)的平均速度約為“20km/h”; 第二個速度數(shù)值“52米每秒”是指16級超強臺風(fēng)的最高瞬時速度可達“52m/s”。
故選A。
6. 作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加速度是2m/s2,它意味著( )
A. 物體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該秒初的兩倍
B. 物體任一秒的末初速度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
C. 物體在第一秒末的速度為2m/s
D. 物體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比該秒初的速度大2m/s
【答案】D
【解析】
【詳解】AD.作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加速度等于2m/s2,說明速度每秒增加2m/s,也就是說任一秒內(nèi),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但任一秒內(nèi),末速度不一定是初速度的兩倍,故A錯誤,D正確;
B.任一秒內(nèi)的末速度和前一秒內(nèi)的初速度,它們對應(yīng)的是時間間隔為2s,所以速度大4m/s,所以B錯誤;
C.假設(shè)物體初速度為零,那么第一秒末的速度為2m/s,但是題目并沒說明初速度是多少,故C錯誤。
故選D。
【點睛】注意區(qū)分選項中的時間間隔是多少。
7. 物體做直線運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加速度反映了速度變化的大小
B. 兩個物體加速度分別是和,則比小
C. 物體的速度等于0時,其加速度也一定等于0
D. 在確定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的條件下,加速運動中的加速度為正值
【答案】D
【解析】
【詳解】A.加速度是反映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故A錯誤;
B.加速度是矢量,負號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所以在直線運動中,物體的加速度比大,故B錯誤;
C.物體的速度等于0時,其加速度不一定等于0,例如:撞針撞擊子彈瞬間,子彈的速度為零,但其加速度卻不為零,故C錯誤;
D.在確定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的條件下,只有當(dāng)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即加速度也為正值時,物體才會做加速運動;若加速度為負值,則物體做減速運動,故D正確。
故選D。
8. 甲、乙兩車某時刻由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開始做直線運動,若以該時刻作為計時起點,得到兩車的圖像如圖所示,其中段與段平行,段與段平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A. 時刻甲車在乙車的前方
B. 時間內(nèi)兩車的距離越來越遠
C. 甲車在時間內(nèi)的速度等于乙車在時間內(nèi)的速度
D. 時間內(nèi),甲車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車的平均速度
【答案】B
【解析】
【詳解】A.由圖像可知,時刻甲車的位移大于乙車的位移,甲車在乙車的前方,A正確;
B.根據(jù)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時間內(nèi)兩車的速度相同,則兩車的距離保持不變,B錯誤;
C.根據(jù)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甲車在時間內(nèi)的速度等于乙車在時間內(nèi)的速度,C正確;
D.時間內(nèi),甲車通過的位移等于乙車通過的位移,根據(jù)平均速度表達式
可知甲車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車的平均速度,D正確。
本題選擇錯誤的,故選B。
9. 中國運動健兒于2021年7月21日至8月8日在日本東京參加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積極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愛國拼搏,挑戰(zhàn)自我,展現(xiàn)了中國青年一代使命在肩、奮斗有我的精神風(fēng)貌。關(guān)于運動賽場上的精彩瞬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 圖1中,研究管晨辰在空中的優(yōu)美動作時,可以把她看作質(zhì)點
B. 圖2中,鞏立姣在東京奧運會女子鉛球決賽中以20.58米奪冠,其中“20.58米”是指鉛球的位移
C. 圖3中,2021年東京奧運會蘇炳添以9.83秒的成績打破亞洲100米短跑紀(jì)錄,據(jù)此我們可以估算蘇炳添在比賽過程中的平均速度
D. 在賽道起點觀看蘇炳添比賽的觀眾看到蘇炳添飛速離開起點時,感嘆道:“真快呀!”這里的“快”是指加速度大
【答案】CD
【解析】
【詳解】A.研究管晨辰在空中的優(yōu)美動作時,不可以把她看作質(zhì)點,故A錯誤;
B.“20.58米” 既不是鉛球的位移,也不是鉛球的路程,故B錯誤;
C.100米是蘇炳添比賽的位移,9.83秒是所用的時間,因此可以估算平均速度,故C正確;
D.離開起點的“快”是指加速度大,故D正確。
故選CD。
10. 一質(zhì)點沿一邊長為2m的正方形軌道運動,每秒鐘勻速移動1m,初始位置在bc邊的中點A,開始向c運動,如圖所示,A、B、C、D分別是bc、cd、da、ab邊的中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 第末的瞬時速度是
B. 前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C. 前內(nèi)的平均速率為
D. 前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答案】AD
【解析】
【詳解】A.由于質(zhì)點每秒鐘勻速移動1m,則其瞬時速度大小始終為
A正確;
B.時,質(zhì)點到達B位置,位移為
則前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B錯誤;
C.時,質(zhì)點到達B位置,路程為
則前內(nèi)的平均速率為
C錯誤;
D.時,質(zhì)點到達C位置,位移為
則前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D正確。
故選AD。
11. 關(guān)于物體運動的速度、速度變化與加速度之間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速度大時,速度變化量不一定大,但加速度一定大
B. 速度變化得越慢,則速度的變化率越小,加速度一定越小
C. 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變,則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變
D. 速度、速度變化與加速度三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
【答案】BD
【解析】
【詳解】A.速度大時,速度變化量不一定大,加速度也不一定大,選項A錯誤;
B.加速度等于速度的變化率,速度變化越慢,則速度的變化率越小,加速度一定越小,選項B正確;
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變時,速度方向可能會發(fā)生變化,選項C錯誤;
D.速度、速度變化與加速度三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選項D正確。
故選BD
12. 某物體從地面上某一點出發(fā)沿直線運動,其圖像如圖所示.對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行分析,得出結(jié)論正確的是( ?。?br />
A. 物體在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
B. 以地面為參照物,物體在內(nèi)靜止
C. 物體在前內(nèi)和后內(nèi)的速度相等
D. 物體在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答案】AB
【解析】
【詳解】A.根據(jù)題意可知,物體做直線運動,由圖可知,時,物體的位置為,則可得物體在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故A正確;
B.由圖可知,物體在內(nèi),位置一直不變,則以地面為參照物,物體在內(nèi)靜止,故B正確;
C.根據(jù)圖像中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圖可知,物體在前內(nèi)的速度為
物體在后內(nèi)的速度為
則物體在前內(nèi)和后內(nèi)的速度不相等,故C錯誤;
D.由圖可知,物體在內(nèi)的位移為,則物體在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故D錯誤。
故選AB。
第Ⅱ卷(填空題、計算題,共52分)
二、填空題(共3小題,每空2分,共20分)
13. 一輛汽車沿某方向做直線運動,先以的速度駛完全程的四分之三,余下的路程以的速度行駛,則汽車從開始到駛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__,平均速度概念的建立體現(xiàn)的科學(xué)思想是____________。
【答案】 ①. 16 ②. 等效替代
【解析】
【詳解】設(shè)全程的位移大小為4x,以15m/s的速度駛完全程的四分之三的時間
以20m/s的速度行駛完全程的四分之一的時間
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解得
平均速度概念的建立體現(xiàn)的科學(xué)思想是等效替代的思想。
14. 有些國家的交通管理部門為了交通安全,特別制定了死亡加速度為(),以警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車加速度超過此值,將有生命危險。在一次事故中一輛行駛的汽車以的速度撞向停在路上的大貨車上,大貨車沒有被撞動,汽車與大貨車的碰撞時間為,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若汽車內(nèi)裝有安全氣囊,緩沖時間為,汽車駕駛員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
【答案】 ①. 10000 ②. 200
【解析】
【詳解】[1]由題意,根據(jù),可得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2]汽車駕駛員的加速度大小為
15. (1)打點計時器是記錄做直線運動物體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儀器。電火花計時器是其中的一種,其工作電壓是________V。
(2)以下是練習(xí)使用電火花計時器的部分實驗步驟,其中錯誤的操作是________。
A.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桌子上,把墨粉紙盤套在紙盤軸上,讓紙帶穿過限位孔
B.把打點計時器與低壓交變電源相連
C.用手水平拉動紙帶,然后啟動電源
D.關(guān)閉電源,取下紙帶,用刻度尺測量某計數(shù)點與計時起點的距離,并算出時間t
(3)某同學(xué)在“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實驗中,得到如圖所示的紙帶,但該同學(xué)用電源頻率為的交流電源。在紙帶上從A點開始依次取了B、C、D、E、F、G六個計數(shù)點,且每兩個計數(shù)點間均有3個點未畫出,其中,,,,,。
①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________s。
②小車經(jīng)過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__(結(jié)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
【答案】 ①. 時間 ②. 位移 ③. 220 ④. BC##CB ⑤. 0.10 ⑥. 0.83
【解析】
【詳解】(1)[1][2]打點計時器是記錄做直線運動物體的時間和位移的一種儀器。
[3]電火花計時器使用交流電源的工作電壓是220V。
(2)[4]A.使用電火花計時器時,紙帶正確的安裝方法是: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桌子上,把墨粉紙?zhí)自诩埍P軸上,讓紙帶穿過限位孔,故A正確;
B.電火花打點計時器使用的是220V的交流電源,故B錯誤;
C.實驗過程應(yīng)先接通電源,后釋放紙帶,否則在紙帶上留下的點很少,不利于數(shù)據(jù)的處理和減小誤差,故C錯誤;
D.關(guān)閉電源,取下紙帶,用刻度尺測量某計數(shù)點與計時起點的距離,并算出時間t,故D正確。
由于選擇的是錯誤的,故選BC。
(3)①[5]該同學(xué)使用的電源頻率為的交流電源,且每兩個計數(shù)點間均有3個點未畫出,則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
②[6]小車經(jīng)過段的平均速度是
三、計算題(共3小題,其中16題10分,17題10分,18題12分,共32分。解答應(yīng)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
16. 一列火車沿著一條平直鐵路勻速駛向一座大山,火車的速度為,途中火車鳴汽笛一次,2秒后司機聽到回聲;到達隧道口后,以原來的速度完全通過該石山中的一條隧道,耗時,已知這列火車長,聲音傳播速度,求:
(1)鳴笛時,火車距大山山腳的距離約為多少米?
(2)該隧道長為多少米?
【答案】(1)370米;(2)800米
【解析】
【詳解】(1)火車前進的距離為
聲音傳播的距離為
鳴笛的時候火車距山腳的距離
(2)火車在這段時間里通過的路程
因為火車在這段時間里通過的路程
聯(lián)立可得
17. 一個籃球從高的籃筐上由靜止開始下落,經(jīng)落到水平地面上,速度,然后以反彈,經(jīng)到達最高點,。已知籃球與地面碰撞的時間為。求:
(1)籃球與地面碰撞過程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籃球從開始下落到反彈至最高點過程的平均速度的大?。ńY(jié)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
【答案】(1)27m/s2,方向豎直向上;(2)0.76m/s
【解析】
【詳解】(1)籃球與地面碰撞過程中的加速度為
加速度大小為27m/s2,方向豎直向上。
(2)全程的位移為
全程所用時間為
平均速度為
18. 一輛汽車(可視為質(zhì)點)勻速行駛在郭守敬大街上。大街有一路段有個路口,長度為。路口信號燈L顯示綠色的時間是,顯示紅色時間是(不考慮黃燈緩沖時間)。當(dāng)車行駛至距路口B的距離為的A處時,L顯示紅燈還有。求:
(1)汽車車速為,要在內(nèi)停下來,需要的最小加速度a;
(2)汽車從A點起,能在B點不闖紅燈,汽車勻速行駛的最大速率;
(3)汽車從A點起,能在第一次綠燈熄滅前通過C點,汽車勻速行駛的最小速率。
【答案】(1)2m/s2;(2)4m/s;(3)3m/s
【解析】
【詳解】(1)依題意,要使汽車停下來,汽車行駛的速度為10m/s,運動最長時間為t1=5s,則需要的最小加速度為
(2)使汽車在B點時紅燈剛好結(jié)束,汽車行駛的速度為最大,運動最短時間為
有
(3)使汽車能在第一次綠燈熄滅前通過B點,運動最長時間時間
有
這是一份河北省2022-2023學(xué)年高一物理上學(xué)期期中聯(lián)考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本試卷主要考試內(nèi)容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莊二中教育集團四校2022-2023高一物理上學(xué)期期末聯(lián)考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北省邢臺市六校聯(lián)考2022-2023學(xué)年高三物理上學(xué)期第一次月考試題(Word版附答案),共9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