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直接的測量方法——多用電表測量法
運用歐姆表測量電阻需注意以下幾點:①選擋接著調零,②換擋重新調零,③被測電阻隔離,④中值附近讀數(shù),⑤示數(shù)要乘倍率,⑥手勿接觸表尖,⑦用畢撥至“交高”(交流電壓最高擋).
最常用的測量方法——伏安法
某同學想要描繪標有“3.8 V,0.3 A”字樣小燈泡L的伏安特性曲線,要求測量數(shù)據(jù)盡量精確、繪制曲線完整.可供該同學選用的器材除開關、導線外,還有:電壓表V1(量程0~3 V,內(nèi)阻等于3 kΩ)電壓表V2(量程0~15 V,內(nèi)阻等于15 kΩ)電流表A1(量程0~200 mA,內(nèi)阻等于10 Ω)電流表A2(量程0~3 A,內(nèi)阻等于0.1 Ω)滑動變阻器R1(0~10 Ω,額定電流2 A)滑動變阻器R2(0~1 kΩ,額定電流0.5 A)定值電阻R3(阻值等于1 Ω)定值電阻R4(阻值等于10 Ω)定值電阻R5(阻值等于1 kΩ)電源E(E=6 V,內(nèi)阻不計)
請畫出實驗電路圖,并將各元件字母代碼標在該元件的符號旁
最靈活的測量方法——伏伏法或安安法
I1r1=(I2-I1)R 若已知R,可測電流表A1內(nèi)阻.若已知電流表A1內(nèi)阻,可測R.
1、“安安”法—電流表充當電壓表
當兩電流表所能測得的最大電壓接近時,如果已知A1的內(nèi)阻R1,則可測得A2的內(nèi)阻R2
當兩電流表的滿偏電壓UA2?UA1時,A1串聯(lián)一定值電阻R0后,同樣可測得A2的電阻R2
I1 (R1+R0) = I2R2
若已知電壓表V1內(nèi)阻,可測R.若已知R,可測電壓表V1內(nèi)阻.
5、“伏伏”法—電壓表充當電流表
兩電壓表的滿偏電流接近時,若已知V1的內(nèi)阻R1,則可測出V2的內(nèi)阻R2
兩電表的滿偏電流IV1?IV2時,V1并聯(lián)一定值電阻R0后,同樣可得V2的內(nèi)阻R2
最精確的測量方法——等效替代法
最專一的測量方法——半偏法測電表內(nèi)阻
原理與步驟: ①按如圖所示連接實驗電路 ②閉合S1,調節(jié)R1使電流表A指針滿偏 ③再閉合S2,調節(jié)R2 ,使電流表A指針半偏,讀出R2的值,則RA=R2 誤差:測量值小于真實值, 條件:應滿足R1?RA ,滑動變阻器R1的電阻要選擇較大,電源的電壓要選擇電動勢較大的 .
原理步驟: ①按如圖所示連接實驗電路. ②將R2的值調為零,閉合S,調節(jié)R1,使電壓表指針滿偏 ③保持R1的滑動觸頭不動,調節(jié)R2,使電壓表指針半偏,讀出R2的值,則RV=R2. 誤差:測量值大于真實值. 條件:應滿足R1?RV,滑動變阻器選小的電阻箱選大的.
最獨特的測量方法——電橋法
當電流計讀數(shù)為零時,即電流計兩端電勢相等時
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9章專題突破10測量電阻常用的四種方法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細研考點·突破題型,答案見解析圖,答案見解析,答案600,答案可行,答案大于,答案BC,答案大,答案左端,答案偏大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物理一輪總復習第九章恒定電流專題五測量電阻的常用方法課件,共2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供了如下的實驗器材,圖Z5-1,請回答下列問題,圖Z5-3,圖D36,圖D37,H導線若干,圖Z5-4,圖Z5-5,圖D38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九章專題五測量電阻的常用方法課件,共2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供了如下的實驗器材,圖Z5-1,請回答下列問題,圖Z5-3,圖D36,圖D37,H導線若干,圖Z5-4,圖Z5-5,圖D38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