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油二高2019--2020學年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地理試題第I卷 (選擇題 共35道,70分)讀天體系統(tǒng)的層次圖,回答下列各題。1. 圖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天體系統(tǒng)名稱分別是(  )A. 河外星系、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B. 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C. 太陽系、河外星系、銀河系、地月系D. 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河外星系2. 從天體系統(tǒng)級別來看,甲、乙、丙、丁屬于同一級別的是(  )A. 甲與乙    B. 丙與丁    C. 乙與丙    D. 乙與丁3. 圖中天體系統(tǒng)包括(  )A. 1級    B. 2級    C. 3級    D. 4級【答案】1. B    2. A    3. D【解析】試題分析【1題詳解】該題主要考查天體系統(tǒng)的層次和級別??傂窍蛋ㄣy河系和河外星系,銀河系包括太陽系和其他恒星系,太陽系包括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據(jù)此讀圖可知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天體系統(tǒng)名稱分別是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答案選B項。【2題詳解】讀圖分析可知,并列關系的是甲和乙,由上題判斷可知甲為銀河系,乙為河外星系,它們屬于同一級別,故答案選A項。【3題詳解】天體系統(tǒng)是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zhuǎn)所形成的,圖中天體系統(tǒng)有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和總星系,共4級。答案選D項。【考點定位】天體系統(tǒng)的層次和級別【名師點睛】天體系統(tǒng)的由大到小的排列: 1.總星系 2.銀河系,河外星系 3.太陽系 4.地月系 天體之間互相吸引,互相繞轉(zhuǎn),就能形成天體系統(tǒng),宇宙中總共有四級天體系統(tǒng) 1.最大的是總星系(全部宇宙,所有天體共同組成的一個天體系統(tǒng)) 2銀河系,和河外星系(無數(shù)恒星組成的一個天體系統(tǒng))3太陽系和同等級的其他恒星世界(恒星與圍繞其運動的行星及其他天體物質(zhì)組成的天體系統(tǒng)) 4地月系及類似(行星與圍繞其運動的衛(wèi)星組成的天體系統(tǒng),地外行星都有類似的天體系統(tǒng))太陽源源不斷地向外輻射能量,雖然到達地球的能量只占二十二億分之一,但對陽源源不斷地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這種現(xiàn)象即太陽輻射。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4. 關于太陽輻射及其對地球的影響,正確的說法是  (  )A. 太陽能量來源于強勁的太陽風B. 對地球和人類的影響是巨大的。C. 太陽輻射能量巨大,是目前人們生產(chǎn)、生活所使用的唯一能源D. 由于日地距離適中,地球上單位面積所獲得的太陽輻射能比其他行星多5. 下列能源來自太陽能的有    (  )①煤 ②石油?、鬯堋、芎四堋、蒿L能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⑤【答案】4. B    5. D【解析】【4題詳解】太陽到達地球的能量主要是太陽輻射,太陽輻射的能量來自于太陽內(nèi)部核聚變能,因此太陽能量來源于強勁的太陽風,A錯誤。太陽輻射影響著地表環(huán)境的形成和發(fā)展,對地球影響巨大,人類活動的能源主要來自于太陽輻射,對人類影響巨大,B正確。人們生產(chǎn)、生活中使用的核能、地熱能和潮汐能不是來自太陽輻射,因此太陽輻射不是目前人們生產(chǎn)、生活所使用的唯一能源,C錯誤。與地球相比,水星和金星離太陽更近,單位面積所獲得的太陽輻射能比地球多,D錯誤。【5題詳解】煤和石油是地質(zhì)歷史時期生物固定的太陽能,①、②符合題意。水能是太陽能經(jīng)過水循環(huán)轉(zhuǎn)換而成,③符合題意。核能來自地球內(nèi)部放射性元素衰變產(chǎn)生的能量,不來自太陽能,④不符合題,風能是太陽能通過大氣運動轉(zhuǎn)換而成,⑤符合題意。綜上所述,選項D符合題意,排除A、B、C。【點睛】人們使用的能源主要來源有三:一是來自太陽輻射的能量,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能、石油、煤、天然氣等;二是來自地球內(nèi)部的能量,如地熱能、核能;三是來自天體引力的能量,如潮汐能。在交通的十字路口處,我們經(jīng)常見到如下圖所示的交通信號燈。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6. 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的白天中,同一交通信號燈的亮度會出現(xiàn)變化,你認為其影響因素主要是(  )A. 海拔 B. 電網(wǎng)供電情況C. 陰晴狀況 D. 交通流量7. 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設置這種太陽能交通信號燈效果會更好(  )A. 拉薩 B. 重慶C. 大慶 D. 海口【答案】6. C    7. A【解析】【6題詳解】同一地點,海拔不會發(fā)生日變化,排除A。圖中顯示,該信號燈頂上有太陽電池板,信號燈不是由電網(wǎng)供電,排除B。陰晴狀況不同會導致太陽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的差異,導致太陽能電池板供電不穩(wěn)定,影響同一交通信號燈的亮度會出現(xiàn)變化,選項C符合題意。交通流量與信號燈亮度變化無關,排除D。【7題詳解】圖示交通信號燈以太陽能為能源,太陽能越充足地區(qū),使用效果最好。拉薩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晴天多,太陽輻射最強,使用太陽能交通信號燈效果最好,A符合題意。重慶地處四川盆地,多云雨霧,太陽光照弱,使用太陽能交通信號燈效果不好,排除B。??诤痛髴c受夏季風影響,夏季陰雨天氣較多,太陽光照不強,使用太陽能交通信號燈效果不是最好的,排除C、D。2016年7月18日至7月24日,國家天文臺在日面上觀測到4個活動區(qū),共發(fā)生過7次M級耀斑,其中最大的一次為M7.6級。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8. 該耀斑爆發(fā)會使(  )A. 全球各地普降暴雨       B. 地球上無線電各波段通信中斷C. 全球各地大幅度升溫     D. 羅盤不能正確指示方向9. 人類活動需要密切關注太陽活動的是(  )A. 煤炭采掘 B. 水產(chǎn)養(yǎng)殖C. 道路施工 D. 航天發(fā)射【答案】8. D    9. D【解析】【8題詳解】太陽活動高峰年會對地球各地年降水量有一定影響,可能增多,可能減少,一次耀斑爆發(fā)不可能引起全球各地普降暴雨,A錯誤。耀斑爆發(fā)形成的強烈射電和高能帶電粒子流可能干擾電離層,影響的是無線電短波通信,并不是使地球上無線電各波段通信中斷,B錯誤。沒有資料表明,耀斑爆發(fā)會引起全球各地大幅度升溫,C錯誤。耀斑爆發(fā)形成的強烈射電和高能帶電粒子流可能擾亂地球磁場,產(chǎn)生“磁暴”,使羅盤不能正確指示方向,D正確。【9題詳解】太陽活動對煤炭采掘、水產(chǎn)養(yǎng)殖、道路施工沒有直接影響,因此不需要密切關注太陽活動,排除A、B、C。航天器進入軌道后,需要利用航天器上的姿態(tài)測量設備測量航天器的飛行姿態(tài),以便調(diào)姿并進入穩(wěn)定的飛行姿態(tài)。太陽活動可能影響航天器與地面控制站的通信聯(lián)系,因此航天發(fā)射活動需要密切關注太陽活動,D符合題意。【點睛】地球電離層對太陽軟X射線輻射強度變化反應敏感,所以國際上也廣泛采用1~8埃的軟X射線輻射強度對X射線耀斑進行定級。目前按照美國GOES衛(wèi)星觀測的軟X射線峰值流量的量級將耀斑分成五級,分別為A、B、C、M和X,所釋放能量依次增大。一般來講,C級以下的耀斑均為小耀斑;M級耀斑為中等耀斑;X級耀斑則為大耀斑。讀某地剖面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0. 圖中地層中動物化石經(jīng)歷的演化過程是(  )A 海生無脊椎動物—爬行動物—脊椎動物B. 海生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爬行動物C. 爬行動物—海生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D. 爬行動物—脊椎動物—海生無脊椎動物11. 石炭—二疊紀是地質(zhì)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時期,由此可推知當時的環(huán)境特點為(  )A. 干燥,冷熱多變 B. 全球氣候分帶明顯C. 濕潤,森林茂密 D. 寒冷,冰雪廣布【答案】10. B    11. C【解析】【10題詳解】沉積巖具有層理構(gòu)造;一般而言,越向下,巖層形成的時間越早。結(jié)合圖例可知,圖中動物的演化過程為三葉蟲(海生無脊椎動物)--魚類(海生無脊椎動物)--恐龍(爬行動物)。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11題詳解】煤炭是地質(zhì)時期的森林等植被在地質(zhì)作用下形成的,由此可推知石炭—二疊紀時期氣候濕潤、森林茂密。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讀生物進化與環(huán)境演變示意圖,完成下題。12. 在生物進化過程中,揭開欣欣向榮的生物系統(tǒng)演化進程序幕的動物是A. 原核生物 B. 爬行動物 C. 真核細胞生物 D. 無脊椎動物13. 動物由海洋向陸地發(fā)展的時期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12. D    13. C【解析】12題詳解】在生物演化過程中,揭開欣欣向榮的生物系統(tǒng)演化進程序幕的動物是海生無脊椎動物,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正確。【13題詳解】動物由海洋向陸地發(fā)展的時期是古生代末期,由兩棲動物向爬行動物進化,即③時期,故C正確。從兩圖中年代確定,①是太古代,②是元古代,④是中生代,ABD錯誤。故選C正確。讀地球圈層結(jié)構(gòu)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4. 有關圖中各圈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A. A、BC為地球外部圈層B. 地球內(nèi)部圈層由E、F、G三部分組成C. AB、CD、F共同形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環(huán)境D. 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傳播速度減為015. 有關巖石圈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包括地殼和地?!、谥饕怯筛鞣N巖石組成的③位于軟流層以上?、芎穸炔灰?,大陸部分薄,大洋部分厚A. ①② B. ②③C. ①④ D. ②④【答案】14. A    15. B【解析】【14題詳解】根據(jù)圖中A、B、C的位置特征判斷,A為大氣圈,B為生物圈,C為水圈,均為地球外部圈層,選項A正確。圖中顯示,E為軟流層,只是F圈層(地幔)一部分,地球內(nèi)部圈層由D(地殼)、F(地幔)、G(地核)三部分組成,選項B錯誤。圖中F圈層離地表較遠,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環(huán)境主要由大氣圈、生物圈、水圈和巖石圈構(gòu)成,選項C錯誤。圖中顯示,F(xiàn)和G交界面應古登堡面,地震波到達這一界面時,橫波為消失,縱波減速,傳播速度不都減為0,選項D錯誤。【15題詳解】巖石圈僅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不包括整個地幔,①錯誤。巖石圈主要是由各種巖石組成的,②正確。巖石圈是位于軟流層以上的地球內(nèi)部圈層,③正確。主要因地殼的厚度不均,導致巖石圈厚度不一,大陸部分厚,大洋部分薄,④錯誤。綜上所述,選項B正確,A、C、D錯誤。16.下列大氣成分中,屬于生物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物質(zhì)是(  )A. 氧氣 B. 氮氣C. 二氧化碳 D. 臭氧【答案】A【解析】【詳解】所有的生物生命活動都要有呼吸作用,氧氣是呼吸作用必需的物質(zhì),因此屬于生物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物質(zhì)是氧氣,選項A符合題意。生物生命活動一般不直接需要氮氣,排除B。二氧化碳是綠色植被生活活動的必需物質(zhì),但對動物來說,不是必需物質(zhì),排除C。臭氧吸收紫外線,對生物生命活動較重要,但不屬于生物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物質(zhì),排除D。讀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7. 人造天體在升空的過程中,途經(jīng)大氣層的溫度變化為(  )A. 減—增 B. 增—減C. 減—增—減—增 D. 增—減—增—減18. 人類排放的氟氯烴,會破壞圖中哪層中的臭氧(  )A. ①層 B. ②層C. ③層 D. ③層以上大氣層19.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中,反射作用最強,這種作用主要發(fā)生在(  )A. ①層 B. ②層C. ③層 D. ④層【答案】17. C    18. B    19. A【解析】【17題詳解】人造天體一般高度較高,運行高度一般會超過80千米,因此人造天體在升空的過程中,要途經(jīng)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圖中顯示,對流層向上溫度遞減,平流層向上溫度遞增,高層大氣向上選遞減后遞增,人造天體升空的過程中,途經(jīng)大氣層的溫度變化為減—增—減—增,選項C正確,A、B、D錯誤。【18題詳解】平流層因含臭氧強烈吸收太陽紫外線而向上增溫,因此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層。根據(jù)圖中各層位置和溫度變化規(guī)律判斷,①為對流層、②為平流層、③④為高層大氣。人類排放的氟氯烴,會破壞圖中②層(平流層)中的臭氧,選項B符合題意,排除A、C、D。【19題詳解】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中,反射作用最強,反射作用的主要物質(zhì)是云層、塵埃和空氣,而由于重力作用水汽、塵埃和空氣主要集中于近地面的對流層,因此反射作用主要發(fā)生在對流層。根據(jù)圖中各層位置和溫度變化規(guī)律判斷,①為對流層、②為平流層、③④為高層大氣。由此判斷,選項A符合題意,排除B、C、D。【點睛】大氣中的臭氧可以與許多物質(zhì)起反應而被消耗和破壞。在所有與臭氧起反應的物質(zhì)中,最簡單而又最活潑的是含碳、氫、氯和氮幾種元素的化學物質(zhì),如氧化亞氮(N2O)、水蒸汽(H2O)、四氯化碳(CCl4)、甲烷(CH4)和現(xiàn)在最受重視的氯氟烴(CFC)等。這些物質(zhì)在低層大氣層正常情況下是穩(wěn)定的,但在平流層受紫外線照射活化后就變成了臭氧消耗物質(zhì)。這種反應消耗掉平流層中的臭氧,打破了臭氧的平衡,導致地面紫外線輻射的增加,從而給地球生態(tài)和人類帶來一系列問題。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中國“神舟七號”飛船在甘肅酒泉發(fā)射中心成功升空,并首次實現(xiàn)了中國宇航員的太空漫步。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20. 下列圖示能正確反映“神舟七號”飛船在升空過程中經(jīng)歷的大氣環(huán)境狀況的是(  )A.  B. C.  D. 21. 中國宇航員翟志剛太空漫步時所處的大氣層是(  )A. 對流層 B. 平流層C. 臭氧層 D. 高層大氣22. 下列各地對流層高度最大的是(  )A. 中山科考站 B. 倫敦C. 馬六甲海峽 D. 青藏高原【答案】20. C    21. D    22. C【解析】【20題詳解】“神舟七號”飛船在升空過程中途經(jīng)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根據(jù)圖中位置特征判斷,圖Ⅰ為對流層、Ⅱ為平流層、Ⅲ為高層大氣。對流層大氣向上溫度遞減,平流層溫度向上遞增。而D圖中對流層溫度向上遞增,平流層溫度向上遞減,排除D。臭氧層位于平流層,而A圖中臭氧層位于高層大氣,排除A。臭氧層是大氣層的平流層中臭氧濃度高的層次,濃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千米的高度處,而平流層平均高度為12~55千米,因此臭氧層應位于平流中下層,且對流層頂?shù)钠骄鶜鉁夭粫陀冢?0℃,排除B。C圖中各層次溫度變化和臭氧層的位置都正確,因此選項C符合題意。【21題詳解】“神舟七號”飛船軌道高度為200~350千米,對流層平均高度為12千米,平流層頂高度約55千米,因此中國宇航員翟志剛太空漫步時所處的大氣層不在對流層和平流層,而在高層大氣,排除A、B,選項D符合題意。臭氧層位于平流層,排除C。【22題詳解】由于受熱狀況不同,對流層的高度隨地理緯度和季節(jié)而變化,它的高度因緯度而不同,在低緯度地區(qū)平均高度為17~18千米,在中緯度地區(qū)平均為10~12千米,極地平均為8~9千米,并且夏季高于冬季。中山科考站、倫敦、馬六甲海、青藏高原四地中,緯度最低的是馬六甲海峽,由此判斷對流層高度最大的是馬六甲海峽,選項C符合題意,排除A、B、D。23.北京時間2012年10月15日2時10分左右,奧地利著名極限運動員鮑姆加特納從距地面高度約3.9萬米的氦氣球攜帶的太空艙上跳下,并成功著陸。下圖為大氣垂直分布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①大氣層在全球各地的分布高度都是相同的B. ②大氣層的氣流以水平運動為主,利于飛機高空飛行C. 鮑姆加特納起跳的地點應該位于圖中的③大氣層D. ④大氣層距離地表遙遠,對人類沒有任何影響【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jù)圖中各層次的位置和氣溫垂直變化特征判斷,①為對流層、②為平流層、③和④為高層大氣。由于受熱狀況不同,對流層的高度隨地理緯度不同而不同,在低緯度地區(qū)平均高度為17~18千米,在中緯度地區(qū)平均為10~12千米,極地平均為8~9千米,A錯誤。平流層向上溫度遞增,不易產(chǎn)生對流,因此該大氣層的氣流以水平運動為主,利于飛機高空飛行,B正確。題意表明,鮑姆加特納起跳的地點高度約3.9萬米,圖中顯示,平流層高度為1.2萬米~5.5萬米,因此起跳的地點應位于于圖中②大氣層,不是③大氣層,C錯誤。我們?nèi)祟愒S多航天器位于④大氣層,且④大氣層有電離層,可以反射無線電短波,利于人類短波通信,D錯誤。下圖為某氣象觀測站釋放的探空氣球。讀圖,回答下面小題。24. 探空氣球記錄的隨高度增加氣溫變化的規(guī)律可能是(  )A. 一直遞減                   B. 一直遞增C. 遞增→遞減→遞增→遞減     D. 遞減→遞增→遞減→遞增25. 探空氣球探測到水汽集中層次是(  )A. 對流層 B. 平流層C. 高層大氣 D. 電離層【答案】24. D    25. A【解析】根據(jù)大氣垂直分層氣溫的變化特點,在對流層,氣流隨海拔升高降低。在平流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在高層大氣,氣溫隨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地球上幾乎全部的水氣、雜質(zhì),都集中在對流層底部。【24題詳解】根據(jù)大氣垂直分層氣溫的變化特點,在對流層,氣流隨海拔升高降低。在平流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在高層大氣,氣溫隨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探空氣球記錄的隨高度增加氣溫變化的規(guī)律可能遞減→遞增→遞減→遞增,D對。A、B、C錯。【25題詳解】地球上水汽、雜質(zhì)主要來自于地表,幾乎全部的水氣、雜質(zhì),都集中在對流層底部。探空氣球探測到水汽集中的層次是對流層,A對。其它大氣分層距地表遠,水汽含量少,B、C、D錯。讀“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26. 使近地面大氣溫度升高的熱量傳遞過程,正確的順序是(   A. ①-②-③ B. ①-④-②C. ②-③-④ D. ③-④-②27. 使近地面大氣溫度隨高度升高而遞減的是箭頭(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26. B    27. B【解析】26題詳解】大氣吸收的主要是地面輻射的能量,地面輻射能量來自于太陽輻射。根據(jù)箭頭方向,①是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②是地面輻射,③是大氣逆輻射,④是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使近地面大氣溫度升高的熱量傳遞過程,正確的順序是①-④-②,B對。A、C、D錯。【27題詳解】地面輻射是對流層大氣的主要直接熱源。距地面近,獲得的地面輻射能量多,氣溫高,距地面遠,獲得的地面輻射能量少,氣溫低。結(jié)合上題分析,使近地面大氣溫度隨高度升高而遞減的是箭頭②,B對。A、C、D錯。28.霜凍多出現(xiàn)在晚秋或冬季晴朗的夜晚,主要是因為此時A. 地面輻射弱 B. 太陽輻射強C. 大氣反射強 D. 大氣逆輻射弱【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霜凍多出現(xiàn)在晚秋或冬季晴朗的夜晚,主要是因為此時大氣逆輻射弱,對地面補充的熱量少,溫度低。考點: 大氣的熱力作用點評: 難度較小29.熱島效應強度是指城區(qū)與郊區(qū)的氣溫差,下圖是我國北方某特大城市某年12月熱島效應強度分布圖(單位:℃)。讀圖,回答由于熱島效應導致的城郊間的熱力環(huán)流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詳解】由于城市排放的廢熱較多,加上其它因素的影響,城市氣溫高于郊區(qū),城市空氣受熱膨脹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高空形成高氣壓,郊區(qū)空氣冷卻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氣壓,高空形成低氣壓,導致近地面氣流由郊區(qū)流向城市,高空氣流由城市流向郊區(qū)。由此判斷,熱島效應導致的城郊間的熱力環(huán)流是D,排除A、B、C。大氣的水平運動形成風,下圖示意近地面同一水平面的氣壓分布狀況。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0. 圖中箭頭對應的力中只改變風向不改變風速的是(  )A. a B. bC. c D. d31. 圖中促使大氣產(chǎn)生水平運動的原動力是(  )A. a B. bC. c D. d32. 關于圖中A點和B點兩處的說法正確的是(  )A. B處風力大于A處B. B處水平氣壓梯度小于A處C. A處風向與等壓線平行D. AB兩處地轉(zhuǎn)偏向力都平行于等壓線【答案】30. C    31. A    32. A【解析】【30題詳解】圖中a箭頭由氣壓高的地方指向氣壓低的地方,且與等壓線垂直,因此a為水平氣壓梯度力;材料信息表明,圖中表示近地面狀況,近地面風向應在氣壓梯度力的基礎上偏轉(zhuǎn)一個銳角,由此判斷,b為風向;與風向相反的是摩擦力,因此d為摩擦力;與風向垂直的是地轉(zhuǎn)偏向力,因此c為地轉(zhuǎn)偏向力。只改變風向不改變風速的是地轉(zhuǎn)偏向力,選項C符合題意,排除A、B、D。【31題詳解】根據(jù)上題判斷可知,圖中a、b、c、d分別表示水平氣壓梯度力、風向、地轉(zhuǎn)偏向力、摩擦力。促使大氣產(chǎn)生水平運動的原動力是水平氣壓梯度力,因此選項A符合題意,排除B、C、D。【32題詳解】圖中顯示,與A處相比,B處等壓線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B處風力大于A處,選項A正確。圖中顯示,與A處相比,B處等壓線密集,單位距離的氣壓差較大,因此B處水平氣壓梯度大于A處,選項B錯誤。材料信息表明,圖中等壓線表示近地面狀況,A處大氣受摩擦力影響,風向不會與等壓線平行,選項C錯誤。地轉(zhuǎn)偏向力總是與風向垂直,只是風向不垂直等壓線,則A、B兩處地轉(zhuǎn)偏向力不可能平行于等壓線,選項D錯誤。讀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氣壓分布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33. 圖中有明顯上升氣流的地區(qū)是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34. 圖中風速較快的地是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35. 圖中為偏南風的地區(qū)是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答案】33. B    34. D    35. C【解析】【33題詳解】圖中顯示,甲地為高氣壓,盛行下沉氣流,A不符合題意。乙地為低氣壓中心,氣流旋轉(zhuǎn)上升,有明顯上升氣流,B符合題意。丙地為低氣壓的邊緣,無明顯上升氣流,C不符合題意。丁地為高、低氣壓之間,以水平氣流為主,無明顯上升氣流,D不符合題意。【34題詳解】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等壓線最密集的是丁,水平氣壓梯度力最大,因此風速較快,選項D符合題意,排除A、B、C。【35題詳解】據(jù)圖判斷,甲地位于高氣壓中心,以下沉氣流為主,水平氣流不明顯,A不符合題意。乙地位于低氣壓中心,以上升氣流為主,水平氣流不明顯,B不符合題意。丙地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為由南指向北,題意表明,當?shù)貫楸卑肭颍虼孙L向向右偏形成西南風,C符合題意。丁地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為由西指向東,因此風向向右偏形成西北風,D不符合題意。第II卷 (非選擇題 2道大題,共30分)36.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該圖反映的是________緯度大氣的垂直分層,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2)概括A層大氣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層22~27千米高度處________含量達到最大值,成為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天然屏障。(4)圖中C層下部氣溫隨高度變化的特點是________,推測氣流運動狀況以____________運動為主。(5)C層中有若干________層,太陽活動強烈時,無線電短波信號會受影響。(6)A→B→C大氣密度變化趨勢是________。【答案】    (1). 中    (2). 該地對流層高度為12千米左右    (3). 該層集中了大氣中幾乎全部的水汽和雜質(zhì)    (4). 空氣對流運動顯著    (5). 臭氧    (6). 氣溫隨高度升高而下降    (7). 對流    (8). 電離    (9). 逐漸變小【解析】分析】本大題以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為材料,設置六道小題,涉及緯度判斷、對流層特征及原因、大氣成分、氣溫垂直變化特點及運動特征、電離層位置、大氣密度變化等相關內(nèi)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詳解】(1)圖中顯示,大氣垂直分層的最下層應為對流層,該層厚度在不同緯度而不同,在低緯度地區(qū)平均高度為17~18千米,在中緯度地區(qū)平均為10~12千米,極地平均為8~9千米,而該圖中對流層(A層)的厚度為12千米,因此該圖反映的是中緯度大氣的垂直分層。(2)根據(jù)位置和氣溫垂直變化規(guī)律判斷,A層為對流層。因為對流層集中了大氣中幾乎全部的水汽和雜質(zhì),圖中顯示,該層向上氣溫降低,因此空氣對流運動顯著,容易成云致雨,所以對流層大氣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3)根據(jù)高度判斷,B層為平流層,平流層22~27千米高度處臭氧含量達到最大值,可以強烈吸收太陽紫外線,從而成為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天然屏障。(4)圖中顯示,C層下部氣溫隨高度升高而降低,形成“上冷下熱”的氣溫結(jié)構(gòu),容易導致空氣對流,因此該層氣流運動狀況以對流運動為主。(5)根據(jù)位置和氣溫垂直變化規(guī)律判斷,C層為高層大氣。高層大氣中,有若干大氣呈現(xiàn)電離狀態(tài)和完全電離狀態(tài),即有若干電離層,太陽活動強烈時,太陽發(fā)射出的射電和高能帶電粒子流會擾亂電離層,從而影響無線電短波信號。(6)由于大氣中物質(zhì)具有重力,因此大氣密度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圖中A→B→C,高度增加,因此大氣密度變化趨勢是逐漸變小。37.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甲、乙、丙、丁四點的氣壓大小,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為________。(2)圖上熱力環(huán)流呈 _______ 時針方向流動。(3)甲、乙兩地中氣溫較高的是______________。(4)一般情況下,甲乙兩地對應的天氣狀況分別是:甲地________,乙地__________,兩地氣溫日較差較小的是________,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假圖示區(qū)域位于北半球,則甲、乙之間的風向為________,丙、丁之間的風向為________。(6)假若圖示環(huán)流為城市熱島環(huán)流,則表示郊區(qū)的是________地。從環(huán)境效益的角度考慮,不宜在乙地建立的企業(yè)是(    A.面包廠     B.火力發(fā)電廠 C.家具廠     D.電子廠    (7)假若圖示環(huán)流為海陸熱力環(huán)流,若甲地為陸地,則此時為________(白天/黑夜)。【答案】    (1). 乙>甲>?。颈?/span>    (2). 順時針    (3). 甲    (4). 常陰雨    (5). 晴朗    (6). 甲    (7). 甲地陰雨,白天多云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大,氣溫不高;夜晚多云,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強,氣溫不低,晝夜溫差較小。    (8). 東北風    (9). 西風    (10). 乙    (11). B    (12). 白天【解析】【分析】本大題以某地高空等壓面形態(tài)示意圖為材料,設置七道小題,涉及氣壓大小判斷、熱力環(huán)流方向、氣溫差異、天氣判斷及溫差、風向判斷、熱島環(huán)流及影響等相關內(nèi)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詳解】(1)圖中顯示,丁點等壓面向上凸起,說明丁點在同一水平面上氣壓高,丙點等壓面向下凹陷,說明丙點在同一水平面上氣壓低,即氣壓丁大于丙;高空等壓面形態(tài)與低空等壓面形態(tài)相反對稱,因此甲點等壓面向下凹陷,說明甲點在同一水平面上氣壓低,乙點等壓面向上凸起,說明乙點在同一水平面上氣壓高,即氣壓乙大于甲;同一地點的高空氣壓低于低空氣壓,即氣壓乙大于丙、甲大于丁。由此判斷甲、乙、丙、丁四點的氣壓大小,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為乙>甲>?。颈?。(2)根據(jù)上題判斷,甲為低氣壓,應為上升氣流,乙為高氣壓,應為下沉氣流,水平氣流由乙流向甲,丁流向丙,因此圖上熱力環(huán)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3)按照熱力環(huán)流的原理,甲為低氣壓,應為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導致,氣溫高,乙為高氣流,應為空氣冷卻下沉導致,氣溫低,因此甲、乙兩地中氣溫較高的是甲。(4)根據(jù)前面判斷可知,甲地盛行上升氣流,容易成云致雨;乙地盛行下沉氣流,不容易成云致雨,因此一般情況下,甲乙兩地對應的天氣狀況分別是:甲地常為陰雨天氣,乙地為晴朗天氣。陰雨天氣,白天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少,氣溫不高,夜晚對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強,氣溫降得不低,因此氣溫日較差較小,晴朗天氣相反,氣溫日較差較大。甲地常為陰雨天氣,乙地為晴朗天氣,因此兩地氣溫日較差較小的是甲地。(5)若假圖示區(qū)域位于北半球,甲地氣壓低、乙地氣壓高,則水平氣壓梯度力由乙指向甲,即由北指向南,風向向右偏轉(zhuǎn)一個銳角,則甲、乙之間的風向為東北風,丙、丁之間的水平氣壓梯度力由南指向北,高空不考慮摩擦力,風向向右偏一個直角,風向為西風。(6)假若圖示環(huán)流為城市熱島環(huán)流,城區(qū)空氣受熱上升,郊區(qū)空氣冷卻下沉,圖乙為下沉氣流,因此表示郊區(qū)的是乙地。乙地氣流會流向甲地(甲地為城區(qū)),因此從環(huán)境效益的角度考慮,不宜在乙地建立的企業(yè)是廢氣排放量大的火力發(fā)電廠,B符合題意,排除A、C、D。(7)假若圖示環(huán)流為海陸熱力環(huán)流,若甲地為陸地,根據(jù)前面判斷可知,甲地氣壓低,氣溫高,陸地白天升溫快,氣溫高于海洋,因此此時為白天。【點睛】等壓面是指氣壓相同的面。在充滿平衡流體空間,連接壓強相等的各點所組成的面,即空間氣壓相等的各點所組成的面。等壓面凸起的地方,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氣壓比四周(兩側(cè))高。等壓面凹下,表示同一高度上,氣壓比四周(兩側(cè))低。

相關試卷

2022-2023學年遼寧省遼河油田第二高級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含解析:

這是一份2022-2023學年遼寧省遼河油田第二高級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含解析,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地理必修一 20192020學年遼寧省遼河油田第二高級中學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一 20192020學年遼寧省遼河油田第二高級中學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共10頁。

高中地理必修一 20192020學年遼寧省大連市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Word版含解析: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一 20192020學年遼寧省大連市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Word版含解析,共18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電子課本

全冊綜合

版本: 人教版 (2019)

年級: 必修 第一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