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第2章運動與能量》單元測試卷 下列數(shù)據(jù)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    )A. 普通中學生步行的速度約為 B. 正常人的脈搏數(shù)約為70
C. 一支鉛筆的長度約為 D. 一名普通初中學生的身高約為2m下列現(xiàn)象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A. 一江春水向東流 B. 花香四溢 C. 海水奔騰 D. 流星似劍中國的高鐵技術(shù)世界一流,如圖所示是幾枚硬幣靜靜立于高速行駛列車的窗臺上的照片,認為硬幣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A. 車內(nèi)的座椅
B. 路邊的樹木
C. 窗外的樓房
D. 遠處的高山假期到了,班上的幾個同學送小明乘列車回家。如圖所示,幾個同學看著列車徐徐地開動了,小明坐在窗邊,卻看到同學們漸漸向后退去,原因是幾個同學和小明所選擇的參照物分別是(    )
A. 地面、列車 B. 列車、地面 C. 列車、列車 D. 地面、地面觀看百米賽跑時,觀眾判斷誰跑得快的根據(jù)是(    )A. 速度的大小 B. 跑完相同的距離需要時間的多少
C. 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跑過的距離的長短 D. 跑過相同的距離比較平均速度的大小下列關(guān)于速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運動得越快的物體,其速度就越大
B. 通過路程越長的物體,其速度就越大
C. 運動時間越短的物體,其速度就越大
D. 通過路程越短,運動時間越長的物體,其速度就越大如圖所示的圖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種運動形式的是(    )
A. AB B. AC C. CD D. BC如圖為某物體做直線運動時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知該物體(    )
 A. 時間內(nèi)的速度比在時間內(nèi)的速度大
B. 在整個40s時間內(nèi)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C. 在整個40s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D. 內(nèi)物體的速度為
 某輛汽車啟動后,經(jīng)過20s,速度表的指針指在如圖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
 A. 此時汽車的速度是
B. 此時汽車的速度是
C. 啟動后20s內(nèi)汽車的平均速度是
D. 啟動后20s內(nèi)汽車的平均速度是
 下列有關(guān)能量轉(zhuǎn)化的說法錯誤的是(    )A. 核電站發(fā)電--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 B. 電飯鍋燒飯--電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
C. 熱機工作--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 D. 太陽能電池--太陽能轉(zhuǎn)化為電能運動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現(xiàn)象。物理學中把物體______ 叫做機械運動。端午濃情,葉飄香,葉飄香說明分子在______ 魯迅的《社戲》中有這樣的描寫: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向船尾跑去了所選的參照物是______,如果以河岸為參照物,船是______的。頻閃攝影是研究物體運動時常用的實驗方法。下面兩幅頻閃攝影照片中,甲做______運動,乙做______運動。選填勻速直線變速直線
 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是,從家到學校要走,那么他上學要走的路程是______ 。短跑運動員沿直線跑了5s,前2s內(nèi)通過16m的路程,后3s通過了30m的路程,這個運動員在5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如圖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線運動,每隔記錄一次小球的運動位置,則小球從D點運動到F點的路程為______cm,該過程的平均速度為______。
 一個物體在5s內(nèi)運動了10m,又以的速度運動了45m,那么,這個物體在前5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在55m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物體做直線運動,它在前2s的平均速度是,后4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則該物體在6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______。4291941分,搭載著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點火發(fā)射,約596s后,飛船與火箭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在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加速上升階段,運載火箭燃料燃燒過程是將______ 能轉(zhuǎn)化為______ 能。在如圖所示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

由圖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為______ mm
該實驗原理是______ 。
圖中AB段的路程______ cm,如果測得時間。則AB段的平均速度______ 。
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似AB段的平均速度v會偏______
在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傾角適當______ 選填一些。某從北京開往上海的特快列車時刻表如表。 北京濟南上海到站--0311000發(fā)車2000039 全程運行1463km,列車全程運動時間是多少?
列車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普通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左右。故A不符合實際;
B、正常情況下,人的脈搏跳動一次的時間接近1s,跳動的次數(shù)在70次左右。故B符合實際;
C、中學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大約15cm,一支鉛筆的長度略大于此數(shù)值,在左右。故C不符合實際;
D、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學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左右。故D不符合實際。
故選:B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jīng)驗,有的需要簡單的計算,有的要進行單位的換算,最后判斷最符合實際的是哪一個。
物理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緊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見量的值可幫助我們更好地學好物理,同時也能讓物理更好地為生活服務。
 2.【答案】B 【解析】解:河水的位置相對于河岸不斷的發(fā)生變化,所以是機械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
B、花香四溢,是分子的運動,不是宏觀物體位置的改變,不屬于機械運動,故B符合題意;
C、海水奔騰,海水的位置相對于河岸不斷的發(fā)生變化,所以是機械運動,故C不符合題意;
D、流星似劍,流星的位置在不斷的發(fā)生變化,是機械運動,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機械運動是指一個相對于別的物體有位置的改變;
物理上的運動都是相對的,判斷物體是不是做機械運動,關(guān)鍵是看這個物體相對于別的物體是不是有位置的改變。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機械運動概念的理解,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相對比較簡單。
 3.【答案】A 【解析】解:A、以車內(nèi)的座椅為參照物,硬幣的位置沒有變化,所以是靜止的。故A符合題意;
B、以路邊的樹木為參照物,硬幣的位置時刻變化,所以是運動的。故B不符合題意;
C、以窗外的樓房為參照物,硬幣的位置時刻變化,所以是運動的。故C不符合題意;
D、以遠處的高山為參照物,硬幣的位置時刻變化,所以是運動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研究物體的運動時,必須事先選定一個標準的物體,這個事先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這個標準位置發(fā)生了改變,則是運動的;如果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這個標準位置沒有發(fā)生了改變,則是靜止的。
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確定,關(guān)鍵取決于所選取的參照物,所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得到的結(jié)論也不一定相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4.【答案】A 【解析】解:若以火車、小明,或火車內(nèi)其他乘客為參照物,幾個同學與這些物體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這些同學是運動的,所以小明看到幾個同學漸漸向后退去;當這些同學以地面為參照物時,列車與地面之間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所以列車是運動的。
故選:A。
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之前,必須選擇參照物。如果物體和參照物之間發(fā)生了位置的改變,則稱物體是運動的;如果物體和參照物之間沒有發(fā)生位置的改變,則稱物體是靜止的。
本題考查學生對參照物的理解,需要根據(jù)參照物來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5.【答案】C 【解析】解:在百米賽跑中,運動員同時起跑,我們可以通過運動員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比較運動員跑得快慢,時間相等,路程越長,運動員跑得越快;
故選:C。
本題考查了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有:相同路程比時間,相同時間比路程,通過速度大小比較物體運動快慢。
 6.【答案】A 【解析】解:
A、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所以,運動得越快的物體,其速度就越大,故A正確;
B、由可知,速度的大小與路程和時間有關(guān),時間不確定,通過路程越長的物體,其速度不一定越大,故B錯誤;
C、由可知,速度的大小與路程和時間有關(guān),路程不確定,運動時間越短的物體,其速度不一定越大,故C錯誤;
D、由可知,通過路程越短,運動時間越長的物體,其速度就越小,故D錯誤。
故選:A
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由可知,速度的大小是由路程和時間的比值決定的。
物體通過路程與速度和時間成正比;物體運動時間與路程成正比,與速度成反比。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速度概念及其公式的了解與掌握,對于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是不變的,與路程長短和時間長短無關(guān)??梢詫⑺俣?、電阻、密度、比熱、熱值對比記憶。
 7.【答案】D 【解析】解:如果是圖象,則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距離,因速度不變,st成正比,所以圖象是過點O的射線,如圖C
如果是圖象,則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速度,因速度不變,所以圖象是平行于橫軸的射線,如圖B。
故選:D。
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的圖象有兩種表示方法:圖象圖象。一定要分清楚其本質(zhì)的不同。
本題考查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如何通過圖象來表示。圖象能很直接的反應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對于圖象題,首先看清兩個坐標軸所表示的物理量,再順著圖象看隨橫坐標軸變化,縱坐標軸如何變化,找到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
 8.【答案】C 【解析】解:
A、在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為40m,則速度為:,此過程中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
物體在內(nèi)物體也是做勻速直線運動,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為
其速度為。
所以,物體在時間內(nèi)的速度比在時間內(nèi)的速度??;故A錯誤。
B、由圖象可知,物體在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以物體在40s內(nèi)不是都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
C、整個40s時間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為80m,則物體的平均速度為,故C正確;
D、由圖象知,物體內(nèi),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物體的速度為0,故D錯誤;

本題考查學生對圖象的認識,應能通過圖象得出物體所做的運動狀態(tài)和各段及所經(jīng)歷的時間。
 9.【答案】A 【解析】解:AB、速度表指針顯示的是物體的瞬時速度,故瞬時速度為,不是;故A正確,B錯誤;
CD、因速度表指針顯示的是物體的瞬時速度,汽車不是勻速直線運動,故不能確定啟動后20s內(nèi)汽車的平均速度是;故CD錯誤;
故選:A。
速度表顯示汽車的瞬時速度,由表中標度可知速度的單位;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全程的平均速度。
本題要注意汽車的啟動過程不是勻變速直線運動,故不能用求解。
 10.【答案】C 【解析】解:A、核電站利用核裂變發(fā)電,將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不符合題意;
B、電飯鍋消耗電能,將電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加熱食物,不符合題意;
C、熱機工作時,將燃料燃燒產(chǎn)生的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對外做功,符合題意;
D、太陽能電池將太陽能轉(zhuǎn)化為電能,不符合題意。
故選:C。
判斷能量的轉(zhuǎn)化,我們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總是消耗的能量轉(zhuǎn)化為得到的能量。
此題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各種能量的變化。能量轉(zhuǎn)化的過程都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在平常的學習中要注意總結(jié)歸納。
 11.【答案】位置的變化  做無規(guī)則運動 【解析】解: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的變化稱為機械運動,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
葉飄香屬于擴散現(xiàn)象,說明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
故答案為:位置的變化;做無規(guī)則運動。
解決此題要知道機械運動的定義:物體位置的改變叫做機械運動;
物質(zhì)是由分子組成的,組成物質(zhì)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本題考查機械運動定義、分子動理論知識等基礎知識的考查,難度不大,掌握基本概念和規(guī)律,就能正確解答。
 12.【答案】  運動 【解析】解:分析題意可知,題中的研究對象是,它的運動狀態(tài)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運動。以船為參照物,船與山之間的距離發(fā)生了變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為參照物,山在后退;如果以河岸為參照物,船相當于河岸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所以船是運動的。
故答案為:船;運動。
判斷一個物體的運動情況時,必須先確定一個作為標準的參照物,分析研究對象和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fā)生了改變,如果發(fā)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fā)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
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參照物的選擇、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如果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結(jié)論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確的結(jié)論。
 13.【答案】速直線  變速直線 【解析】解:如圖,甲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同,甲進行的是勻速直線運動;
乙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不同,乙進行的是變速直線運動。
故答案為:勻速直線;變速直線。
物體的運動路線是直的,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同,物體進行的是勻速直線運動;
物體的運動路線是直的,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不相同,物體進行的是變速直線運動。
從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考慮是本題的關(guān)鍵。
 14.【答案】 【解析】解: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是,從家到學校要走,
根據(jù)速度公式得,他上學要走的路程:
運動員在5s內(nèi)的運動路程為:
這個運動員在5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
故答案為:1080m;。
知道平均速度和時間,根據(jù)求出路程。
求出運動員在5s內(nèi)的路程,根據(jù)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
本題考查了速度公式的應用,一定注意對于平均速度的問題,平均速度等于全程的路程和全程時間的比值。
 15.【答案】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刻度尺的讀數(shù)和平均速度的計算,是一道基礎題。
讀出小球從D點運動到F點的路程測量長度時必須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時間,根據(jù)計算該過程的平均速度。
計算平均速度時要用總的路程除以總的時間,計算時要注意單位的換算。
【解答】
由圖可知,小球從D點運動到F點的路程為:,
時間:,
該過程的平均速度為:  16.【答案】 【解析】解:5s的平均速度:
;
,
物體45m的運動時間:

總路程,
總時間,
總的平均速度:
。
故答案為:;。
已知路程與運動時間,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物體的平均速度;
已知速度與45m的路程,由速度公式的變形公式可以求出物體45m的運動時間,
然后求出總路程與總時間,總路程處于總時間即可以求出總的平均速度。
本題難度不大,熟練應用速度公式及其變形公式即可正確解題。
 17.【答案】6 【解析】解:物體在前2s內(nèi)通過的路程:,
4s內(nèi)的路程是
則物體通過的總路程是,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故答案為:6。
先利用求出物體在前2s內(nèi)通過的路程,然后求出后3s內(nèi)的路程,再利用求出在5s內(nèi)的平均速度。
本題考查平均速度的計算,這里要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而是總路程和總時間的比值。
 18.【答案】化學  內(nèi) 【解析】解:運載火箭燃料燃燒過程,化學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內(nèi)能對外做功,轉(zhuǎn)化為火箭的機械能。
故答案為:化學;內(nèi)。
燃料燃燒產(chǎn)生的化學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內(nèi)能最終又轉(zhuǎn)化為火箭的機械能。
本題考查了能量的轉(zhuǎn)化,屬于基礎題。
 19.【答案】     【解析】解:斜面上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測量路程和時間,根據(jù)計算平均速度。
段的路程,如果測得時間,則AB段的平均速度。
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導致測量時間偏大,平均速度偏小。
實驗時,為了便于測量時間,應盡量減小斜面的傾斜度,使小車緩慢向下運動。
故答案為:;;;小;小。
分度值是刻度尺上最小小格代表的值。
實驗原理是。
讀出AB段的路程,知道路程和時間,根據(jù)速度公式求出AB段的平均速度。
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導致測量時間偏大,平均速度偏小。
實驗時,為了便于測量時間,應盡量減小斜面的傾斜度,使小車緩慢向下運動。
本題考查了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實驗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速度計算等等,屬于比較簡單的習題。
 20.【答案】解:列車2000從北京出發(fā),到第二天1000到達上海,
列車全程運動時間:
全程運行1463km,全程運動時間14h,
列車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列車全程運動時間是14h。
列車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析】知道列出從北京出發(fā)的時間和到達上海的時間,求出列車全程運動時間。
知道全程的路程和時間,根據(jù)速度公式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
本題考查了列車運動時間的計算,平均速度的計算,注意平均速度的計算必須利用全程的路程和全程的時間的比值。
 

相關(guān)試卷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第六章 質(zhì)量與密度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課時練習: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第六章 質(zhì)量與密度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課時練習,共2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0×103kg/m310 gB,0×103kg/m320 gD,4g,82×103?kg/m3,【答案】D,【答案】C,【答案】B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物理第五章 物態(tài)變化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鞏固練習: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五章 物態(tài)變化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鞏固練習,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答案】D,【答案】B,【答案】C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達標測試:

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達標測試,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2m,像將遠離鏡子0,【答案】C,【答案】A,【答案】B,【答案】D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第三章 聲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課時作業(yè)

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第三章 聲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課時作業(yè)

2020-2021學年第二章 運動與能量綜合與測試測試題

2020-2021學年第二章 運動與能量綜合與測試測試題

2021學年第二章 運動與能量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同步訓練題

2021學年第二章 運動與能量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同步訓練題

2020-2021學年第二章 運動與能量綜合與測試同步測試題

2020-2021學年第二章 運動與能量綜合與測試同步測試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章節(jié)綜合與測試

版本: 教科版

年級: 八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