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10月14日,奧地利”墜落人“鮑姆加特納在美國西南部乘坐太空艙升空。約3小時候,他上升至39km高空。隨后他從那里跳下,4分鐘后才打開降落傘,成為第一個自由落體速度超音速的人。他配備的特制宇航服外表絕緣,密封的內層中填充加壓氧氣;頭盔內有液氧系統(tǒng),護目鏡中有溫度調節(jié)器。
39km高空與近地面的大氣有哪些不同?鮑姆加特納為什么要穿特制的宇航服?
低層大氣中除去水汽和雜質以外的混合氣體稱為干潔空氣。 氮氣—構成生命體的基本元素 氧氣—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溫作用介質 臭氧—吸收紫外線,保護生物
1.大氣組成—干潔空氣
1.大氣組成—水汽與雜質
大氣中水汽和雜質含量很少,但卻在天氣變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水的相變,產生云、雨、霧、雪等一系列天氣現(xiàn)象,同時伴隨著熱量的吸收和釋放,直接影響地面和大氣的溫度。大氣中的雜質作為凝結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
觀察右圖,回答下列問題:1.二氧化碳濃度在1740-2000年之間產生了怎樣的變化?2.二氧化碳濃度產生變化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生活實例加以分析。
人類活動排放的污染物進入大氣,會影響大氣的成分和產生大氣污染,對生態(tài)系統(tǒng)和人類生存造成不利的影響。
活動探究—氧氣含量變化對人體的影響
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適當?shù)娜毖醐h(huán)境有利于激發(fā)運動員的運動潛力,但含氧量太低會危害人體健康設置危及生命。
目前,世界公認的平原運動員進行高原訓練的最佳海拔為1800-2400km,為什么運動員在更高海拔訓練反而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地球大氣從地面向上可延伸到數(shù)千米高空,根據(jù)溫度、運動狀況和密度,大氣自下而上可以分為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
對流層集中了整個大氣質量的3/4,幾乎全部水汽和塵埃,它具有以下三個基本特征:(1)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平均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0.65℃其原因是太陽輻射首先主要加熱地面,再由地面把熱量傳給大氣,因而愈近地面的空氣受熱愈多,氣溫愈高,遠離地面則氣溫逐漸降低。
對流層集中了整個大氣質量的3/4和幾乎全部水汽,它具有以下三個基本特征:(2)空氣有強烈的對流運動對流運動使高層和低層空氣得以交換,促進熱量和水分傳輸,對成云致雨有重要作用。
對流層集中了整個大氣質量的3/4和幾乎全部水汽,它具有以下三個基本特征:(3)天氣的復雜多變對流層集中了75%大氣質量和90%的水汽,因此伴隨強烈的對流運動,產生水相變化,形成云、雨、雪等復雜的天氣現(xiàn)象。對流層與地表自然界和人類關系最為密切。
(1)溫度隨高度增加而增加20~25公里高度處,臭氧含量最多,臭氧能吸收大量太陽紫外線,從而使氣溫升高,并大致在50公里高空形成一個暖區(qū)。
(2)垂直氣流顯著減弱平流層中空氣以水平運動為主,空氣垂直混合明顯減弱,整個平流層比較平穩(wěn)。(3)水汽、塵埃含量極少平流層天氣晴朗,大氣透明度好。
由于沒有吸收紫外線的臭氧,高層大氣自平流層頂部開始氣溫會下降。隨后,由于大氣吸收了更短波長的太陽紫外線,溫度又持續(xù)上升。
在80-120km的高空,多數(shù)來自太空的流星體會燃燒,產生流星現(xiàn)象。在80-500km的高空,若干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波,對無線電通信有重要作用。
高層大氣空氣密度很小,在2000-3000km的高空,高速運動的空氣質點經常逸散到宇宙空間。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土壤備課ppt課件,共3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觀察土壤,紫色土,黃土地,森林土壤剖面,耕作土壤剖面,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的功能和養(yǎng)護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1學年第一節(jié) 植被教課課件ppt,共2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情境導入,植被與環(huán)境,世界主要森林的分布,森林熱帶雨林,氣候特征,主要分布地區(qū),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森林常綠闊葉林,植被特征,森林落葉闊葉林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1學年第二節(jié) 地貌的觀察教學ppt課件,共1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題西林壁》,地貌觀察的順序,地貌觀察的內容,選擇視野開闊的地方,遙感影像,地形圖,輔助觀察手段,形態(tài)要素,起伏狀況,破碎程度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