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實驗原理與實驗操作
1.位置不變:在同一次實驗中,使橡皮條拉長時結(jié)點
2.角度合適:用兩個彈簧測力計鉤住細繩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時,其夾角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以 60°~100°之間為宜.
3.在合力不超出量程及在橡皮條彈性限度內(nèi)形變應盡量大一些.細繩套應適當長一些,便于確定力的方向.4.統(tǒng)一標度:在同一次實驗中,畫力的圖示選定的標度要相同,并且要恰當選定標度,使力的圖示稍大一些.
1.誤差來源:除彈簧測力計本身的誤差外,還有讀數(shù)
誤差、作圖誤差等.2.減小誤差的辦法.
(1)實驗過程中讀數(shù)時眼睛一定要正視彈簧測力計的刻度,要按有效數(shù)字和彈簧測力計的精度正確讀數(shù)和記錄.(2)作圖時用刻度尺借助于三角板,使表示兩力的對邊
考點 1 實驗原理與操作
【典題 1】(2021 年廣東梅州模擬)某學生學習小組在
課外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的實驗.
(1)該實驗需要用到如圖 S3-1 甲所示的彈簧測力計,并用對拉的方法選擇彈簧測力計.有兩種選擇方案,方案一:兩彈簧測力計豎直懸掛在鐵架臺上對拉,方案二:兩彈簧測力計置于盡量光滑的水平桌面對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彈簧測力計使用前必須進行調(diào)零B.對拉的兩個彈簧測力計的量程需一致C.若方案一的兩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相等,則可正常使用D.若方案二的兩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相等,則可正常使用
(2)該學習小組使用的彈簧測力計量程為 5.00 N,將橡皮條一端固定,先用兩只彈簧測力計將橡皮條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標記為 O 點,緊靠細繩標記 A、B 兩點及記錄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然后用一只彈簧測力計將其拉至 O 點,緊靠細繩標記 C 點及記錄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該小組完成的某次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圖乙中.
①為“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請按實驗要求在
②結(jié)合圖乙,分析實驗過程與結(jié)果,請至少給出一個方案以減少該實驗的實驗誤差: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D (2)①如圖 D20 所示.
②適當增大兩細繩的夾角(或增大 A、B 兩點到 O 點的
考點 2 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與誤差分析
【典題 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中:
(1)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掛一個輕質(zhì)的小圓環(huán),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把橡皮筋一端的小圓環(huán)拉到某一確定的點“O”時其合力用 F 表示.再用一個彈簧測力計將橡皮筋的小圓環(huán)拉到同一點“O”時,其拉力用 F′表示,則圖 S3-2 中作出的圖形正確的是________( 填“甲”或“乙”).
圖 S3-2(2)本實驗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圖丙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________N.
(3)在做完實驗后,某同學將其實驗操作過程進行了回顧,并在筆記本上記下如下幾條體會,你認為他的體會中正確的是________.
A.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等效替代法B.必須使分力與合力在同一平面內(nèi)
C.若兩測力計方向不變,大小各增加 1 N,則合力的
方向也不變,大小也增加 1 N
D.無論重復多少次實驗,都必須使小圓環(huán)拉到同一位
(4)如圖 S3-3 所示,使彈簧測力計 b 從水平位置開始順時針緩慢轉(zhuǎn)動至豎直方向,在這個過程中保持 O 點位置和彈簧測力計 a 的拉伸方向不變,則在整個過程中關于彈簧測力計 a、b 的讀數(shù)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
A.a 的讀數(shù)增大,b 的讀數(shù)減小B.a 的讀數(shù)減小,b 的讀數(shù)增大
C.a 的讀數(shù)減小,b 的讀數(shù)先增大后減小D.a 的讀數(shù)減小,b 的讀數(shù)先減小后增大答案:(1)甲 (2)3.60 (3)AB (4)D
1.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實驗方法的遷移.
(1)橡皮筋(2)鉤碼
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圖 S3-5
【典題 3】(2020 年山東聊城模擬)如圖 S3-6 所示的實驗裝置可以用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帶有滑輪的方木板豎直放置,為了便于調(diào)節(jié)繩子拉力的方向,滑輪可以安放在木板上的多個位置:
(1)請把下面的實驗步驟補寫完整:
①三段繩子各自懸掛一定數(shù)目的等質(zhì)量鉤碼,調(diào)整滑
輪在木板上的位置,使得系統(tǒng)靜止不動;
②把一張畫有等間距同心圓的厚紙,緊貼木板放置在繩子與木板之間,使得圓心位于繩子結(jié)點 O 處,有足夠多等間距同心圓作為畫圖助手,這樣做為的是方便作出力的圖示.你認為本實驗有必要測量鉤碼所受的重力大小嗎?答________(填“有”或“沒有”,不必說明理由);③記錄三段繩子懸掛的鉤碼個數(shù)以及三段繩子的方
④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作出三段繩子上的拉力 FA、FB、FC 的圖示;⑤以表示 FA、FB 的線段為鄰邊,畫出平行四邊形,如果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所表示的力與 FC 近似________,則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驗證了力的平行四形定則.(2)在圖中 A、B、C 三段繩子上分別懸掛了 4、5、6個鉤碼而靜止不動,圖中 OA、OB 兩段繩子與豎直方向的
夾角分別為α、β,如果本實驗是成功的,那么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新課標2020年高考物理一輪總復習實驗三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實驗解讀·核心探究,實驗熱點·各個擊破,欄目導航,隨堂練·知能提升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二章相互作用實驗三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課件,共47頁。
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二章相互作用實驗三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課件,共46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