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唱《靜夜思》。
教學目標
1、學唱《靜夜思》,初步掌握川劇高腔發(fā)聲特點。
2、了解川劇知識,包括歷史發(fā)展、角色、唱腔、伴奏等。
教學重、難點
掌握川劇高腔的唱腔。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欣賞法、講解法、演唱法。[來源:學??啤>W]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我國的戲曲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劇種繁多。許多地方都衍生出了獨具地方特色的戲劇。如京劇、河北豫劇、安慶黃梅戲、蘇州昆曲、浙江越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四川地區(qū)的特色劇種——川劇。
三、新課教學
1、川劇簡介。
川劇,中國西南地區(qū)戲曲曲藝之一,形成于清朝中期乾隆年間,流行于四川省、重慶市,以及云南省、貴州省、湖北省的部分地區(qū)。川劇有高腔、昆腔、胡琴、彈腔、燈調等五種聲腔。其中川劇高腔曲牌豐富,唱腔美妙動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劇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劇中最有名的技巧是變臉,為人們所熟知。
川劇語言生動活潑,幽默風趣,充滿鮮明的地方色彩,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常見于舞臺的劇目就有數百,唱、做、念、打齊全,妙語幽默連篇,器樂幫腔烘托,“變臉”、“噴火”、“水袖”獨樹一幟,再加上寫意的程式化動作蘊含著不盡的妙味……
2、川劇高腔介紹。
高腔是川劇中最重要的一種聲腔,是明末清初從外地傳入四川。高腔傳入四川以后,結合了四川方言、民間歌謠、勞動號子、發(fā)問說唱等形式,幾經加工和提煉,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聲腔音樂。
川劇高腔是曲牌體音樂,川劇高腔曲牌數量眾多,形式復雜。它的結構基本上可以概括為:起腔、立柱、唱腔、掃尾。高腔劇目多、題材廣、適應多種文詞格式。高腔最主要的特點是沒有樂器伴奏的干唱即所謂“一唱眾和”的徒歌形式,它以幫打唱為一體。鑼鼓的曲牌都是以這種方式組成的。有的曲牌幫腔多于唱腔,有的基本全部都是幫腔,有的曲牌只在首尾兩句有幫腔,其具體形式是由戲決定的。
川劇高腔保留了南曲和北曲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它兼有高亢激越和婉轉抒情的唱腔曲調。
3、樂曲介紹。
唱詞是李白一首著名的小詩,樸實尋常的四句話,含義很深:寧靜的夜晚,月亮灑在地上,一片潔白晶瑩。詩人見到月色,首先想到的是霜,這暗示這時已是秋天了。由月想到霜,由霜想到季節(jié)的變換、時間的推移,自然想到離開故鄉(xiāng)的日子久了,引起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月亮高掛天上,照到床前,同時也照著故鄉(xiāng)的土地。抬頭望月亮,想象故鄉(xiāng)的情景,但不可能上明月去望久別的故鄉(xiāng),低下頭來自然陷入更深的懷念。
音樂根據川劇高腔曲牌改編而成,極具吟誦特點和抒情性。
4、欣賞《靜夜思》川劇高腔唱段。
5、學唱《靜夜思》。
《靜夜思》是語文教材中學過的唐詩,教學可從它的朗誦開始?!鹅o夜思》的教學,讓學生欣賞全曲,并學會前半部分的演唱,感受川劇的韻味。為了加深對川劇高腔的感受,在學唱時,這部分的演唱可采用領唱和幫腔的形式(眾人用“啊”幫腔)。
6、《靜夜思》的音樂中出現了切分節(jié)奏與切分音,可用“唱一唱、比一比”感受其不同,突出紅色的音,從演唱上感受這一知識,切忌對切分音作脫離學生實際的理論講解。
四、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了解了川劇的音樂知識,掌握了川劇的基本風格特點,并學唱了川劇高腔唱段。希望同學們能夠熱愛地方戲曲,為戲曲的振興貢獻一份力量!
這是一份接力版六年級上冊(演唱)靜夜思優(yōu)質教學設計,共2頁。
這是一份小學音樂接力版六年級上冊六、 古詩新韻(聽賞)漁翁(道情)教學設計,共2頁。
這是一份小學音樂接力版六年級上冊(演唱)春曉教案設計,共2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