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就像滑滑梯,滑得可真快!一轉(zhuǎn)眼,萌娃們在小學學習和生活了四年,要上五年級了。暑假一到,小萌萌們一個個來到語文素養(yǎng)提升、必讀國學名師夏令營,化身勤勞的小蜜蜂——
什么書能讓你哪怕一生只讀這一本,也可以受益終生?答案是《論語》。
為什么人這一生,一定要讀《論語》
從何說起呢?《論語》這本書,“論”不要讀論(lùn),而是論(lún),是鞭策的意思。《論語》這本書是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去世了以后,孔子的學生把孔子平時和他們談話中那些曾經(jīng)感動了他們,或者啟發(fā)了他們的言行,編成了語錄文集,而且不是一次編成的,它是一個慢慢累積的過程。
《論語》被譽為萬世之書,天下之學,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論語》道盡了為人之道、處世之道、成功之道——小到言行舉止、
衣食住行,大到修身立德、治國理政,無一不涉及。
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論語》。
《論語·學而篇》節(jié)選一 7月4日 星期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講
一
講
古文今義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①子:中國古代對有學問、有地位的男子的尊稱。《論語》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時習:時常溫習。習:“習”字的本意是鳥兒練習飛翔,在這里是溫習和練習。
③說(yuè):同“悅”,高興、喜悅的意思。
譯文: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
(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①朋:志同道合的人。②樂(lè):快樂。
譯文: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
(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①知:了解。
②慍(yùn):怒,生氣,怨恨,不滿。惱怒,怨恨。
③君子:指道德修養(yǎng)高的人。
譯文:有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生氣,這難道不是一位有修養(yǎng)的君子嗎?
練
一
練
1.讀一讀、背一背,用“○”圈出句中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漢字。
2.我會選擇正確讀音,正確的讀音打“√”。
不亦說乎(shuō yuè) 不亦樂乎(lè yuè) 人不知而不慍(wēn yùn)
3.查字典填空。
(1)“朋”用音序查字法,應先查大寫字母 ,音節(jié)為 ,組詞: 。
(2)“遠”用音序查字法,應先查大寫字母 ,音節(jié)為 ,組詞: 。
4.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不亦說乎: . (2)不亦樂乎: .
(3)人不知而不慍: .
5.精彩回放。我能補充完整。
子曰:“ ,不亦說乎? ,不亦樂乎?. ,不亦君子乎?
用自己的話說說下列句子的意思。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
7.我會選一選。
(1)“不亦說乎”中的“乎”的意思是( )。 A.嗎 B.啊 C.了
(2)“子曰”中“子”是指 (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3)“不亦君子乎”的原因是( )。
A.學而時習之 B.有朋自遠方來 C.人不知而不慍
(4)“學習要常常溫習知識”和( )意思相同。
A.學而時習之 B.不亦說乎 C.溫故而知新
(5)“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A.疑惑 B.責問 C.陳述 D.反問
8.“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寫的是哪句話的意思?
.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br>《論語·學而篇》節(jié)選二 7月5日 星期二
講
一
講
古文今義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①曾子:孔子晚年的學生曾參(shēn),以孝著稱。
②三省(xǐng):多次反省。
③傳:老師講授的做人的道理、知識、技能等。
譯文:曾參說:“我每天從多方面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守信了呢?對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用心復習了呢?”
(2)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①道:通“導”,治理。千乘shèng)之國:乘,古代用四匹馬拉的兵車。時期,打仗用兵車,故車輛數(shù)目的多少往往標志著這個國家的強弱。千乘之國,即代指大國。
②敬事:“敬”是指對待所從事的事務要謹慎專一、兢兢業(yè)業(yè),即今人所說的敬業(yè)。
③人:這里指士大夫以上各個階層的人。此處的“人”與“民”相對而言。
④使民以時:“時”指農(nóng)時。
譯文:孔子說:“治理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應該嚴謹認真地對待政事,并且講究信用;節(jié)省費用,并且愛護人民;征用民力要尊重農(nóng)時,不要耽誤耕種、收獲的時間。”
一
練
練
1.讀一讀、背一背,用○圈出句中的整體認讀音節(jié)。
2.我是小小書法家。
fǎn xǐng chéng xìn jié shěng jìng ài
3.變音魔術師。我會給多音字組詞。
乘
chéng( )
shèng( )
4.我會選擇正確讀音,正確的讀音打“√”。
為人謀(mú móu) 三省吾身(shěng xǐng)
傳不習乎(chuán zhuàn) 千乘之國(chéng shèng)
吾日三省吾身(wú wù)
5.解釋下列詞語中加點字。
(1)吾日三省吾身: .
(2)道千乘之國: . (3)使民以時: .
6.精彩回放。我能補充完整。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
. ?”
(2)子曰:“ , ,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7.我會選一選。
(1)“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中的“不信”的意思是( )。
A.不被他人信任 B.對他人沒有誠信 C.不信任他人
(2)孔子要君主“使民以時”,表達了他的什么思想?( )
A.珍惜時間,不荒度光陰。B.要體恤百姓,不要使百姓太勞苦。
C.計算好使用勞動力的時間。
8.我會用“吾日三省吾身”說一句話。
. 。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芍^好學也已?!?br>《論語·學而篇》節(jié)選三 7月6日 星期三
講
一
講
古文今義
1.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①弟子:這里指年幼之人。 入:指在家。
②出:與“入”相對而言,指外出拜師學習。
弟同“悌”,友愛兄弟。
③謹.少言少語。
④仁:指具有仁德的人,即溫和、善良的人。
⑤行有余力:指有閑暇時間或剩余的精力。
⑥文:指詩、書、禮、樂等文化知識。
譯文:孔子說:“小孩子在家里要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師長,說話要謹慎,言而有信,和所有人都友愛相處,親近那些具有仁愛之心的人。做到這些以后,如果還有剩余的精力,就用來學習文化知識?!?br>2.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①有道:指有道德、有學問的人。正:端正。
譯文:孔子說:“孔子認為,作為一個君子,不應當過多地講究自己的飲食與居處,他在工作方面應當勤勞、嚴謹、認真;接近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并向他學習,糾正自己的缺點,就可以稱得上是好學了?!?br>一
練
練
1.讀一讀、背一背,用○圈出句中的整體認讀音節(jié)。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br>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芍^好學也已?!?br>2.我是小小書法家。
xià shùn bǎ shí jū ān shèn yán
3.變音魔術師。我會給多音字組詞。
好
hà( )
hǎ( )
4.我會選擇正確讀音,正確的讀音打“√”。
出則弟(dì tì) 泛愛眾(fá fàn) 敏于事(miǎn mǐn)
5.解釋下列詞語中加點字。
(1)入則孝: (2)出則弟: .
(3)而親仁: (4)有道而正: .
6.精彩回放。我能補充完整。
(1)香九齡, 。 ,所當執(zhí)。
(2)融四歲, 。弟于長, 。
(3)首孝悌, 。知某數(shù), 。
7.有人說,只要學習好就是好學生。你同意這種看法嗎?
. 。
8.歷史上有哪些孝順父母的故事?選擇一個給大家講一講。
. .
. .
. 。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br>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br>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br> 《論語·為政篇》節(jié)選一 7月7日 星期四
講
一
講
古文今義
1.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譯文:子貢說:“貧窮卻不討好別人,富貴卻不驕傲自大,怎么樣?
孔子說:“可以了,但還是不如雖貧窮卻樂于道,雖富貴卻謙虛好禮。”
2.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好比加工象牙,切了還得磋,使其更加光滑;好比加工玉石,琢了還要磨,使其更加細膩。
②其:表測度語氣,可譯為“大概”。
譯文:子貢說:“《詩經(jīng)》上說:要像骨、角、象牙、玉石等的加工一樣,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吧?”
3.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br> ①賜:子貢的名??鬃訉W生一般都稱名。
②來者:未來的事,這里借喻為未知的事。
譯文:孔子說:“賜呀,現(xiàn)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jīng)》了。告訴你以往的事,你能因此而知道未來的事?!?br>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br>譯文:孔子說:“不要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應該擔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別人?!?br>一
練
練
1.讀一讀、背一背。
2.我能給下列給加點字注音。
貧而無諂 富而好禮者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3.我是小小書法家。
pín fù jiā à zhuó mó wǎng lái
4.變音魔術師。我會給多音字組詞。
切
qiē( )
qiè( )
5.我會選擇正確讀音,正確的讀音打“√”。
貧而無諂(chǎn xiàn) 富而好禮者(hǎ hà) 如切如磋(qiē qiè)
6.先解釋加點字意思,再用自己的話說說句子的意思。
(1)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 .
(2)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 .
(3)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 .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br>. .
7月8日 星期五
閱讀小古文,完成練習。
望梅止渴
魏武①行役②,失汲道③,三軍④皆渴,乃令曰:
“前有大梅林,饒⑤子,甘酸可以解渴?!笔孔渎勚?,
口皆出水,乘⑥此得及⑦前源⑧。
——選自《世說新語·假譎》
【注釋】①魏武:即曹操。 ②行役:帶有任務而外出跋涉,這里指帶部隊行軍。 ③汲道:取水的途徑。 ④三軍:全軍。 ⑤饒:多,豐富。 ⑥乘:利用。 ⑦及:到。 ⑧源:水源。
1.魏武,即 ,他是我國著名的 、 、 。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三軍皆渴 ___________。 (2)乃令曰 ___________。
(3)士卒聞之 ___________。 (4)失汲道 ___________。
(5)饒子 ___________。 (6)乘此得及前源___________。
3.翻譯下面的句子。
(1)魏武行役,失汲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與“望梅止渴”意思相近的成語是( )
A.畫蛇添足 B.畫餅充饑 C.望眼欲穿 D.葉公好龍
5.你覺得曹操的方法好嗎?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從本文中可以看出曹操是個怎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望梅止渴”現(xiàn)在有了新的意義,你能寫出來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論語·學而篇》節(jié)選一 7月5日 星期一
1.按要求讀、背。子曰時習之亦說自遠知慍亦子
2.yuè lè yùn
3.(1)P peng朋友 (2)Y yuan遠方
4.①說:同“悅”,高興、喜悅的意思。②樂:快樂。③慍:怒,生氣,怨恨,
5.學而時習之 有朋自遠方來 人不知而不慍
6.(1)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后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
(2)有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生氣,這難道不是一位有修養(yǎng)的君子嗎?
7.(1)A (2)C (3)C (4)A (5)D
8.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論語·學而篇》節(jié)選二 7月5日 星期二
1.按要求讀、背。子曰時習之亦說自遠知慍亦子
2.反省 誠信 節(jié)省 敬愛
3.乘法 千乘之國
4. móu xǐng chuán shèng wú
5.吾:我。省:反省。時:農(nóng)時。
6.(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br>7.(1) B (2)B
8.示例:我們要養(yǎng)成吾日三省吾身的習慣,努力完善自己。
《論語·學而篇》節(jié)選三 7月6日 星期三
1.按要求讀、背。子曰時習之亦說自遠知慍亦子
2.孝順 飽食 居安 慎言
3.愛好 好人
4.tì fàn mǐn
5.(1)入:指在家。 (2)弟同“悌”,友愛兄弟。
(3)仁:指具有仁德的人,即溫和、善良的人。
(4)正:端正。
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br>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芍^好學也已。”
不同意。成績并不是衡量一個人 好壞的唯一標準,尊敬長輩,愛護同學的人都可以是好學生。
8.示例: 董永賣身葬父、黃香溫席
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叫黃香的人,是江夏人年紀剛剛九歲,就已經(jīng)懂得孝順長輩的道理.每當炎炎夏日到來的時候,就給父母的帳子扇扇子,讓枕頭和席子更清涼爽快,使蚊蟲避開;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體讓父母的被子變得溫暖,好讓父母睡起來暖和。因此,黃香的事跡流傳到了京城,號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論語·學而篇》節(jié)選四 7月7日 星期四
1.按要求讀、背。子曰時習之亦說自遠知慍亦子
2.chǎn hà cuō zhuó
3.貧富 驕傲 琢磨 往來
4.切磋 關切
5. chǎn hà qiē
6.(1)若:如 、像。 好:喜好。
孔子說:“可以了,但還是不如雖貧窮卻樂于道,雖富貴卻謙虛好禮?!?br>(2)其:大概。 斯:這 指代前面《詩經(jīng)》的句子。
子貢說:“《詩經(jīng)》上說:要像骨、角、象牙、玉石等的加工一樣,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吧?”
(3)來者:未來的事,這里借喻為未知的事。
孔子說:“賜呀,現(xiàn)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jīng)》了。告訴你以往的事,你能因此而知道未來的事?!?br>(4)患:擔心??鬃诱f:“不要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應該擔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別人?!?br> 7月8日 星期五
閱讀小古文,完成練習。
1.曹操 政治家 軍事家 文學家
2.(1)全,都 (2)于是,就 (3)聽 (4)取水 (5)梅子 (6)到達
3.(1)曹操帶部隊行軍,途中找不到取水的地方。
(2)前面有一大片梅林,結(jié)了許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來解渴。
(3)士兵們聽后,嘴里都流出來口水,他們憑借這個走到了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4.B
5.我覺得曹操想出的辦法好。曹操在士兵們干渴難忍的情況下,提到酸甜的梅子,讓士兵們暫解干渴,精神大振,鼓舞了士氣,最終到達了有水源的地方。
6.曹操是個聰明睿智、博學多才、懂得掌握人心、隨機應變的人。
7.比喻愿望無法實現(xiàn),只能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譯文】
魏武帝(曹操)行軍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們都渴得厲害,于是他傳令道:“前面有一大片梅子林,結(jié)了很多果子,酸甜可以解渴?!?士兵聽說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利用這個辦法部隊趕到前方,找到了水源。
【作品簡介】
《世說新語》是南朝宋時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說集,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坊間基本上認為由南朝宋劉義慶撰寫,也有稱是由劉義慶組織門客編寫。此書依內(nèi)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類,主要是記載東漢后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廣泛地反映了這一時期士族階層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談放誕的風氣。
這是一份萌娃四升五語文素養(yǎng)全面提升、必讀國學暑期名師夏令營(第二周),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7月12日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萌娃五升六語文素養(yǎng)全面提升、必讀國學暑期名師夏令營(第一周),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用自己的話說說下列句子的意思,我會選一選,填一填,我會用“將心比心”說一句話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萌娃六升七語文素養(yǎng)全面提升、必讀國學暑期名師夏令營(第一周),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讀一讀、背一背文中畫線的句子,閱讀小古文,完成練習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