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中記載“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表明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會用磨光的銅面作為鏡子,觀察自己。人在銅鏡中所成的像是(  )A.等大的虛像 B.等大的實像C.縮小的虛像 D.縮小的實像
判斷下圖,平面鏡成像正確的圖是(  ) ABCD
【點撥】把像與物上對應的點連接,符合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應該是:連線與鏡面垂直,對應點到鏡面的距離相等。根據(jù)這兩條判斷出選項C符合。
【中考·溫州】水平過道上方有一盞燈(如圖),小明站在1號地磚上時,通過2號地磚看到燈的像;走到2號地磚上時,通過3號地磚看到燈的像。則小明通過兩塊地磚所看到的像(  )A.大小相同、位置不同B.大小相同、位置相同C.大小不同、位置相同D.大小不同、位置不同
【點撥】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位置只與物體的大小與位置有關,由于燈的大小和位置不變,地磚2、3處于同一水平面,所以在2號地磚和3號地磚上看到的燈的像的大小和位置均相同,故B正確。
小轎車前的擋風玻璃不豎直安裝的主要原因是(  )A.避免噪聲B.盡可能避免因平面鏡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C.為了造型美觀D.防止擋風玻璃震碎
【點撥】因為玻璃既透明,又具有平面鏡的作用,所以當擋風玻璃豎直安裝時,平面鏡所成的像正好在視線的正前方,會造成司機視線模糊,易出現(xiàn)事故;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物體與像關于平面鏡對稱,所以當傾斜安裝時,形成的像在車的前上方,故不會影響司機的視線。
下列是觀察對岸的樹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圖,正確的是(  ) A B C D
【點撥】因為來自岸上樹木的光線斜射到水面上發(fā)生反射,反射光線進入眼睛,所以才能觀察到對岸的樹木在水中的倒影,故B正確。
【中考·溫州】如圖所示,在中國象棋棋盤正中央豎立一塊垂直于棋盤的平面鏡,棋子“象”由甲移到乙,則平面鏡中“象”的移動是(  )A.由④到② B.由③到①C.由②到④ D.由①到③
【點撥】根據(jù)平面鏡所成的像特點可知,物距等于像距,像和物體對應點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棋子“象”在甲處時,像在位置②處;棋子“象”在乙處時,像在位置④處;棋子原來的像位于②處,移動后的像則位于④處,所以,其移動路徑②到④。故C正確。
如圖為玩具鳥在平面鏡中的成像示意圖。下列能改變像位置的是(  )A.豎直上移玩具鳥 B.豎直下移平面鏡C.人向平面鏡靠近 D.像與鏡間放一木板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關于詩中描繪的場景中可能發(fā)生的現(xiàn)象的物理解釋,正確的是(  )A.荷花在水中的像比荷花小一些B.水越深像就越遠C.蜻蜓無法在水中成像D.水面相當于平面鏡
【點撥】水面相當于平面鏡,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荷花在水中的像與荷花大小相同,荷花距離水面越遠,像就越遠,與水的深度無關,蜻蜓可以在水中成像。故ABC錯誤,D正確。
若圖中貓的頭部位置保持不變,把鏡子沿MN截成兩半,并分別向兩側平移一段距離,則貓的頭部通過左、右兩半面鏡子(  )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個像,合起來成一個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不同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同一位置
【點撥】因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與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左右互換,即像、物關于平面鏡對稱。所以,當鏡子沿MN分開后,貓在兩個鏡子中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同一位置,故A、B、C錯誤,D正確。
在盤山公路的急轉彎處,多設立一面大鏡子,這面鏡子最好選用(  )A.平面鏡 B.凸面鏡 C.凹面鏡 D.哈哈鏡
【點撥】在盤山公路的急轉彎處的反光鏡是一個凸面鏡,凸面鏡可以擴大觀察范圍,減少事故的發(fā)生。
除了平面鏡外生活中也常用到凹面鏡,如圖所示是一束平行光射到凹面鏡上的傳播情況。(1)由圖中光路可知,凹面鏡對 光線起到________作用。(2)現(xiàn)在有一點光源,若要利用凹 面鏡獲得平行光,應把點光源放在________,依據(jù)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點撥】(1)圖中平行光線經過凹面鏡的反射,會聚在F點處,則凹面鏡對光線起到了會聚作用。(2)因為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將光源放在F點處,它發(fā)出的光線就會變?yōu)槠叫泄饩€射出。
水平桌面上豎直放置著平面鏡和直立的鉛筆,平面鏡中呈現(xiàn)鉛筆的虛像。當鉛筆與平面鏡之間的距離為8 cm時,像的高度為h1,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為s1;當鉛筆與平面鏡之間的距離為4 cm時,像的高度為h2,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為s2。則下列四個選項中,判斷正確的是(  )A.s1=s2 B.s1<s2 C.h1>h2 D.h1=h2
【點撥】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平面鏡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虛像,因為平面鏡成的像到鏡的距離與物到鏡的距離相等,所以鉛筆離鏡8 cm,鉛筆的像離鏡也應是8 cm,鉛筆離鏡4 cm,鉛筆的像離鏡也應是4 cm,故s1>s2;又因為不論物離鏡遠還是近,像與物大小都相等,當鉛筆向平面鏡移動時,鉛筆的像的高度是不變的,即h1=h2。
某興趣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蠟燭放在水平面上,玻璃板豎直放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應選擇 ________(填“薄”或“厚”)玻璃板 進行實驗。
(2)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5 cm處,小麗沿垂直板面方向將A以5 cm/s的速度遠離玻璃板,2 s后放穩(wěn)。則未點燃的蠟燭B與A相距________cm才能與A的像完全重合。(3)將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上 ________(填“能”或“不能”) 承接到像。
(4)若玻璃板上端向左傾斜(如圖乙),蠟燭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會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5)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拿未點燃 的蠟燭B豎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人眼 一直在玻璃板的前側觀察,直至它與蠟燭A 的像完全重合,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 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填“控制變量法” 或“等效替代法”)。
【點撥】(1)玻璃板透明,用其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到蠟燭A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蠟燭B,巧妙地解決了像的位置不易確定的問題。這種方法是等效替代法。為了減小誤差,實驗中應選用薄玻璃板進行實驗。(2)小麗沿垂直板面方向將蠟燭A以5 cm/s的速度遠離玻璃板,像的大小不變,由v=st,可得蠟燭A移動的距離s=vt=5 cm/s×2 s=10 cm,此時蠟燭A距平面鏡的距離s′=5 cm+10 cm=15 cm,根據(jù)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可得,蠟燭B應與蠟燭A相距15 cm+15 cm=30 cm,蠟燭B才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
(3)因為光屏只能接收實像,不能接收虛像,所以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不能接收到燭焰的像,從而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4)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物關于鏡面對稱可知,玻璃板如果不豎直,蠟燭A的像偏高。
小明用茶色玻璃板和兩個相同的棋子做探究像與物到平面鏡距離關系的實驗。(1)將玻璃板________ 立在水平桌面上, 在白紙上沿玻璃板前 后兩表面畫線MM′和NN′。(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將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使它與________________重合。
(3)在白紙上沿棋子A和B的邊緣畫圖,測量A的右端到MM′的距離lA=4.30 cm;測量B的左端到NN′的距離 如圖所示,其值為lB=________cm。(4)改變A的位置,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中, 表中有一個數(shù)據(jù)異常,該數(shù)據(jù)是______cm,它最有可能測量的是_______________的距離。
(5)修正(4)中異常數(shù)據(jù)后,比較lB和lA,發(fā)現(xiàn)lB總是小于lA。為準確獲得實驗結論,請你對小明實驗中的錯誤操作進行糾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B應測B的左端到MM′的距離
【點撥】(1)探究平面鏡成像時,應將玻璃板豎直放置,這樣成的像都能在水平面上。(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將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側觀察,直至B與A的像完全重合,這樣做的目的既確定了像的位置又驗證了物像大小相等。(3)由圖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 mm,則長度為40.0 mm=4.00 cm。
(4)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7.10 cm和6.50 cm之間的偏差較大,故是錯誤的;它最有可能測量的是A的右端到NN′的距離。(5)像有一定的大小,實驗中發(fā)現(xiàn)lB總是小于lA,出現(xiàn)差別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正確做法是:lB應測B的左端到MM′的距離。
如圖, 平面鏡MN豎直放置, 鏡前有一個發(fā)光物體S,此平面鏡可繞垂直于紙面的水平軸M自由旋轉, 現(xiàn)將平面鏡拉離豎直位置一個偏角θ至MN′的位置, 釋放鏡的下端, 在平面鏡從MN′下擺到MN位置過程中, 物體S的像S′(  )A.S′的軌跡為線段B.S′的軌跡對M軸的張角為θC.S′離軸M越來越近D.S′的軌跡為圓弧
【點撥】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分別作出平面鏡在MN處S的像S′和平面鏡在MN′處S的像S″,然后進行分析。由圖可知,S的像點繞M以SM長為半徑轉動,所以它的像的軌跡應該是圓弧,而不是線段,故A錯誤,D正確;由圖可知,S′的軌跡對M軸的張角大于θ,S′離軸M的距離始終不變,故B、C錯誤。
如圖所示,平面鏡和長為10 cm的細鉛筆均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鉛筆與平面鏡之間的距離為15 cm,則(  )A. 向上移動平面鏡,鉛筆的像也向上移動B. 為使鉛筆在平面鏡中成完整的像, 平面鏡應至少高10 cmC. 鉛筆和平面鏡均繞底部轉至 虛線位置時,鉛筆與它的像平行D. 鉛筆和平面鏡均水平向右移動10cm, 鉛筆像的位置不變
【點撥】平面鏡成像中,像與物體關于鏡面對稱,鉛筆不動,向上移動平面鏡,鉛筆的像的位置不變,故A錯誤;當在鉛筆位置觀察像時,要成完整的像,平面鏡應至少為鉛筆長度的一半,為5 cm,故B錯誤;平面鏡成像中,像與物體關于鏡面對稱,鉛筆和平面鏡均繞底部轉至虛線位置時,鉛筆的像也轉動相同的角度,故鉛筆與它的像平行,故C正確;平面鏡成像中,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鉛筆和平面鏡均水平向右移動10 cm,鉛筆的像也水平向右移動10 cm,故D錯誤。

相關課件

初中科學華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第2章 光1 光的反射 平面鏡精品課件ppt:

這是一份初中科學華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第2章 光1 光的反射 平面鏡精品課件ppt,文件包含華師大版科學八年級下冊212《光的反射平面鏡2》課件pptx、212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mp4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0頁, 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科學華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第2章 光1 光的反射 平面鏡精品課件ppt:

這是一份初中科學華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第2章 光1 光的反射 平面鏡精品課件ppt,文件包含華師大版科學八年級下冊211《光的反射平面鏡1》課件pptx、211探究光反射的規(guī)律mp4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0頁, 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華師大版1 光的反射 平面鏡精品ppt課件:

這是一份初中華師大版1 光的反射 平面鏡精品ppt課件,文件包含21光的反射平面鏡第二課時pptx、21平面鏡教學設計doc、21光的反射平面鏡第二課時導學案doc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科學八年級下冊1 光的反射 平面鏡優(yōu)秀ppt課件

科學八年級下冊1 光的反射 平面鏡優(yōu)秀ppt課件

初中科學華師大版八年級下冊1 光的反射 平面鏡公開課課件ppt

初中科學華師大版八年級下冊1 光的反射 平面鏡公開課課件ppt

初中科學華師大版八年級下冊1 光的反射 平面鏡習題ppt課件

初中科學華師大版八年級下冊1 光的反射 平面鏡習題ppt課件

平面鏡PPT課件免費下載

平面鏡PPT課件免費下載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科學華師大版八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1 光的反射 平面鏡

版本: 華師大版

年級: 八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