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素養(yǎng)檢測() 探析化學平衡圖像綜合題
1.(2021·山西高三二模)氮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對于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和工農業(yè)生產(chǎn)發(fā)展非常重要。已知合成氨反應: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
(1)合成氨需要選擇合適的催化劑,分別選用A、B、C三種催化劑進行實驗,所得結果如圖1所示(其他條件相同),則實際生產(chǎn)中適宜選擇的催化劑是________(填“A”“B”或“C”),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研小組模擬不同條件下的合成氨反應,向剛性容器中充入10.0 mol N2和20.0 mol H2,不同溫度下平衡混合物中氨氣的體積分數(shù)與總壓強(p)的關系如圖2,T1、T2、T3由小到大的排序為___________;在T2、50MPa條件下,A點v正___________v逆(填“>”“<”或“=”);在溫度為T2壓強為50 MPa時,平衡常數(shù)Kp=___________(列出表達式,分壓=總壓×物質的量分數(shù))。
解析:(1)合成氨需要選擇合適的催化劑,實際生產(chǎn)中適宜選擇的催化劑是A,理由是催化劑A在較低溫度下具有較高的活性,能節(jié)約能源;且反應放熱,低溫有利于氨的合成。②如圖2,合成氨是放熱反應,當壓強相同時,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氨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則T1、T2、T3由小到大的排序為T1<T2<T3;在T2、50 MPa條件下,A點屬于非平衡狀態(tài),反應正向進行,v正>v逆;在溫度為T2壓強為50 MPa時,設平衡時消耗N2的物質的量為x mol,則:
      N2(g)+3H2(g)2NH3(g)
開始量/mol   10   20
變化量/mol   x    3x    2x
平衡量/mol   10-x  20-3x  2x
=0.5,解得x=5,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N2為=0.25,H2為=0.25,NH3為0.5,p(N2)=50×0.25 MPa,p(H2)=50×0.25 MPa ,p(NH3)=50×0.5 MPa,平衡常數(shù)Kp==。
答案:(1)A 催化劑A在較低溫度下具有較高的活性,能節(jié)約能源;且反應放熱,低溫有利于氨的合成 
(2)T1<T2<T3?。尽?br /> 2.(2021·山東高三三模)CH4-CO2催化重整對溫室氣體的減排具有重要意義,其反應為CH4(g)+CO2(g)2CO(g)+2H2(g) ΔH=+247.3 kJ·mol-1 ?;卮鹣铝袉栴}:
(1)將原料按初始組成n(CH4)∶n(CO2)=1∶1充入密閉容器中,保持體系壓強為100 kPa發(fā)生反應,達到平衡時CO2體積分數(shù)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T1℃、100 kPa下,n(平衡時氣體)∶n(初始氣體)=________;該溫度下,此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p=________(以分壓表示,列出計算式)。
②若A、B、C三點表示不同溫度和壓強下已達平衡時CO2的體積分數(shù),__________點對應的平衡常數(shù)最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點對應壓強最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00 ℃下,將CH4和CO2的混合氣體(投料比1∶1)按一定流速通過盛有炭催化劑的反應器,測得CH4的轉化率受炭催化劑顆粒大小的影響如圖所示。(注:目數(shù)越大,表示炭催化劑顆粒越小)

由圖可知,75 min后CH4轉化率與炭催化劑目數(shù)的關系為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初始組成n(CH4)∶n(CO2)=1∶1,不妨設n(CH4)=n(CO2)=1 mol,設T1℃、100 kPa下,平衡時Δn(CH4)=x mol,列三段式有
     CH4(g)+CO2(g)2CO(g)+2H2(g)
起始/mol  1    1    0    0
轉化/mol  x   x     2x    2x
平衡/mol  1-x  1-x  2x    2x
據(jù)圖可知平衡時CO2的體積分數(shù)為30%,所以有=30%,解得x=0.25,所以平衡時氣體總物質的量為2 mol+0.25 mol×2=2.5 mol,n(平衡時氣體)∶n(初始氣體)=2.5 mol∶2 mol=5∶4;平衡時p(CH4)=p(CO2)=100 kPa×=30 kPa,p(CO)=p(H2)=100 kPa×=20 kPa,所以Kp=。
②該反應焓變大于0,為吸熱反應,溫度越低,平衡常數(shù)越小,所以A點對應的平衡常數(shù)最??;該反應為氣體系數(shù)之和增大的反應,相同溫度下,增大壓強,平衡逆向移動,CO2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A、B兩點CO2的體積分數(shù)均小于相同溫度、壓強為100 kPa下平衡時CO2的體積分數(shù),說明壓強小于100 kPa,而C點大于相同溫度、壓強為100 kPa下平衡時CO2的體積分數(shù),說明壓強大于100 kPa,所以C點壓強最大。
(2)據(jù)圖可知,75 min后催化劑目數(shù)越大,CH4轉化率越大,因為催化劑目數(shù)越大,顆粒越小,表面積越大,原料氣與催化劑的接觸更加充分,反應更完全。
答案:(1)①5∶4 ?、贏 該反應為吸熱反應,溫度越低,平衡常數(shù)越小 C C點CO2的體積分數(shù)大于相同溫度、100 kPa下平衡時的CO2的體積分數(shù),則壓強大于100 kPa,A、B點CO2的體積分數(shù)小于相同溫度、100 kPa下平衡時的CO2的體積分數(shù),則壓強小于100 kPa
(2)目數(shù)越大,CH4轉化率越大 催化劑的顆粒越小,原料氣與催化劑的接觸更加充分
3.(2021·河南鄭州高三一模)甲烷和CO2是主要的溫室氣體,高效利用甲烷和CO2對緩解大氣變暖有重要意義。
(1)將一定量的甲烷和氧氣混合發(fā)生反應:2CH4(g)+O2(g)2CO(g)+4H2(g),其他條件相同,在甲、乙兩種不同催化劑作用下,相同時間內測得CH4轉化率與溫度變化的關系如圖1所示。某同學判斷c點一定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通過催化加氫可以合成乙醇,其反應原理為2CO2(g)+6H2(g)C2H5OH(g)+3H2O(g) ΔHm2>m3。
②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二氧化碳和氫氣的含量增大,乙醇、水的含量減小,水的含量是乙醇的3倍,所以曲線b代表乙醇,曲線a代表水,曲線c代表H2,曲線d代表CO2,m=3,設起始時H2為9 mol,則CO2為3 mol,平衡時C2H5OH為x mol,H2O為3x mol,列三段式:
2CO2(g)+6H2(g)C2H5OH(g)+3H2O(g)
起始量/mol 3   9     0      0
變化量/mol 2x   6x    x      3x
平衡量/mol 3-2x 9-6x   x      3x
9-6x=3x,解得x=1,平衡常數(shù)Kp=,p(CO2)=p,p(H2)=p,p(C2H5OH)=p,p(H2O)=p,Kp=。
答案:(1)催化劑不會影響平衡轉化率,在其他條件相同情況下,乙催化劑對應c點的轉化率沒有甲催化劑對應b點的轉化率高,所以c點一定未達到平衡 
(2)①m1?、?br /> 4.(2021·重慶高三三模)碳以及碳的化合物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利用CO2合成甲醇不僅能夠使二氧化碳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也能解決日益嚴重的能源危機。由CO2合成甲醇的過程可能涉及如下反應:
反應Ⅰ:CO2(g)+3H2(g)CH3OH(g)+H2O(g) 
ΔH1=-49.58 kJ·mol-1
反應Ⅱ:CO2(g)+H2(g)CO(g)+H2O(g) 
ΔH2=+41.19 kJ·mol-1
反應Ⅲ:CO(g)+2H2(g)CH3OH(g) ΔH3
回答下列問題:
(1)將一定量的H2和CO2充入恒容密閉容器中并加入合適的催化劑,發(fā)生反應Ⅰ、Ⅱ、Ⅲ。測得不同溫度下體系達到平衡時CO2的轉化率(a)及甲醇的產(chǎn)率(b)如圖所示。

①該反應達到平衡后,為同時提高反應速率和甲醇的生成量,以下措施一定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改用高效催化劑     B.升高溫度
C.分離出甲醇 D.增加CO2濃度
②據(jù)圖判斷,當溫度高于260 ℃后,CO的濃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減小”“不變”或“無法判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條件下,在2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2 (假設僅發(fā)生反應Ⅰ)。測得在反應物起始投入量不同時,CO2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

反應物起始投入量:
曲線Ⅰ:n(H2)=3 mol,n(CO2)=1.5 mol
曲線Ⅱ:n(H2)=3 mol,n(CO2)=2 mol
①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判斷,要使CO2平衡轉化率大于40%,以下條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
A.n(H2)=3 mol,n(CO2)=2.5 mol;550 K
B.n(H2)=3 mol,n(CO2)=1.6 mol;550 K
C.n(H2)=3 mol,n(CO2)=1.9 mol;600 K
D.n(H2)=3 mol,n(CO2)=1.5 mol;650 K
②請選擇圖中數(shù)據(jù)計算500 K時反應Ⅰ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催化劑只能提高反應速率,不能提高平衡時甲醇的生成量,A不符合題意;據(jù)圖可知當溫度過高時,升高溫度,甲醇的產(chǎn)率下降,B不符合題意;分離出甲醇平衡正向移動,CO2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會減慢,C不符合題意;增加CO2濃度,反應速率增大,同時平衡正向移動,甲醇的產(chǎn)率提高,D符合題意。
②反應Ⅰ、反應Ⅲ均為放熱反應,溫度升高不利于CO2、CO轉化為甲醇,反應Ⅱ為吸熱反應,溫度升高使更多的CO2轉化為CO,所以當溫度高于260 ℃后,CO的濃度一定增大。
(2)①據(jù)圖可知當溫度為550 K、n(H2)=3 mol、n(CO2)=2 mol時,CO2的平衡轉化率低于40%,若要使CO2的平衡轉化率增大,則應減少CO2的量,而該反應的焓變小于零,為放熱反應,溫度越低,CO2的平衡轉化率越大,所以四組數(shù)據(jù)中最合理的是n(H2)=3 mol,n(CO2)=1.6 mol;550 K,故選B。
②在溫度為500 K的條件下,充入3 mol H2和1.5 mol CO2,容器容積為2 L,平衡時二氧化碳的轉化率是60%,列三段式有:
CO2(g)+3H2(g)CH3OH(g)+H2O(g)
0.75   1.5   0      0
0.45   1.35    0.45    0.45
0.3   0.15    0.45    0.45
所以平衡常數(shù)K==200。
答案:(1)①D?、谠龃蟆》磻窈廷鬄榉艧岱磻磻驗槲鼰岱磻?,溫度升高不利于CO2、CO轉化為甲醇,有利于CO2轉化為CO,所以CO濃度一定增大
(2)①B?、?00
5.(2022·山東日照模擬)氫能是一種理想的綠色能源,一種太陽能兩步法甲烷蒸氣重整制氫原理合成示意圖如下:

(1)第Ⅰ步:NiFe2O4(s)+CH4(g)NiO(s)+2FeO(s)+CO(g)+2H2(g) ΔH1=a kJ·mol-1??偡磻杀硎緸椋篊H4(g)+H2O(g)CO(g)+3H2(g) ΔH2=b kJ·mol-1。寫出第Ⅱ步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測得分步制氫比直接利用CH4和H2O(g)反應具有更高的反應效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Ⅰ、Ⅱ步反應的lg Kp-T圖像如下。

由圖像可知a________b(填“大于”或“小于”),1 000 ℃時,第Ⅱ步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________,測得該溫度下第Ⅰ步反應平衡時CH4的平衡分壓p(CH4)=4.0 kPa,則平衡混合氣體中H2的體積分數(shù)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數(shù))。

(4)第Ⅰ步反應產(chǎn)生的合成氣(CO和H2的混合氣體)可用于F-T合成(以合成氣為原料在催化劑和適當條件下合成碳氫化合物的工藝過程)。合成碳氫化合物時易發(fā)生副反應:CO+H2O(g)CO2+H2,如圖為相同條件下用不同催化劑在不同時間段測得反應體系內CO2的體積分數(shù),據(jù)此應選擇的催化劑是________(填“Ⅰ”或“Ⅱ”),選擇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用總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減去第Ⅰ步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即可得到第Ⅱ步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即第Ⅱ步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iO(s)+2FeO(s)+H2O(g)NiFe2O4(s)+H2(g) ΔH=(b-a)kJ·mol-1。
(2)分步反應的效率更高說明分步反應的活化能降低。
(3)由圖可知,第Ⅰ步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屬于吸熱反應;第Ⅱ步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屬于放熱反應,得a>b;1 000 ℃時,第Ⅱ步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101=10;1 000 ℃時,第Ⅰ步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103=1 000,體系中CO和H2的體積比為1∶2,即p(H2)=2p(CO),平衡常數(shù)Kp=,即=1 000,解得p(CO)=10 kPa,p(H2)=20 kPa,氫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100%≈58.8%。
(4)由圖可知,相同條件下催化劑Ⅱ對二氧化碳的抑制能力比催化劑Ⅰ要好,能減少副產(chǎn)物的產(chǎn)生。
答案:(1)NiO(s)+2FeO(s)+H2O(g)NiFe2O4(s)+H2(g) ΔH=(b-a)kJ·mol-1
(2)分步反應的活化能降低 (3)大于 10 58.8%
(4)Ⅱ 該催化劑可抑制 CO2生成,減少了副產(chǎn)物
6.(2021·山東臨沂高三二模)氮的氧化物是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物質。研究它們的反應機理,對于消除環(huán)境污染有重要意義。
(1)在一定條件下,向某2 L密閉容器中分別投入一定量的NH3、NO發(fā)生反應:4NH3(g)+6NO(g)5N2(g)+6H2O(g),其他條件相同時,在甲、乙兩種催化劑的作用下,NO的轉化率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工業(yè)上應選擇催化劑________(填“甲”或“乙”)。
②M點是否為對應溫度下NO的平衡轉化率,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溫度高于210 ℃時,NO轉化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NO2(g)+SO2(g)NO(g)+SO3(g) ΔH”“

相關課件

2023高考化學總復習微專題大素養(yǎng)化學平衡原理中的圖像分析題13課件:

這是一份2023高考化學總復習微專題大素養(yǎng)化學平衡原理中的圖像分析題13課件,共4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答案C,答案D,答案B,答案A,5×10-4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微專題大素養(yǎng)13化學平衡原理中的圖像分析題課件:

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微專題大素養(yǎng)13化學平衡原理中的圖像分析題課件

實踐素養(yǎng)檢測(六) 探析化學實驗綜合題:

這是一份實踐素養(yǎng)檢測(六) 探析化學實驗綜合題,共10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實踐素養(yǎng)檢測(五) 探析有機合成與推斷綜合題

實踐素養(yǎng)檢測(五) 探析有機合成與推斷綜合題

實踐素養(yǎng)檢測(四) 探析離子平衡圖像綜合題

實踐素養(yǎng)檢測(四) 探析離子平衡圖像綜合題

實踐素養(yǎng)檢測(二) 物質結構和性質綜合題

實踐素養(yǎng)檢測(二) 物質結構和性質綜合題

實踐素養(yǎng)檢測(一) 無機化工流程題

實踐素養(yǎng)檢測(一) 無機化工流程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