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貞元九年進士,唐代詩人,哲學(xué)家。劉禹錫生活在安史之亂以后的中唐時期,關(guān)心社會現(xiàn)實,憂慮國計民生。因參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運動得罪了當朝的權(quán)貴,被貶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當時規(guī)定,他應(yīng)住衙門里的三間屋子??墒呛椭葜h見他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半年時間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間陋室。在此背景下,劉禹錫憤然提筆寫了《陋室銘》一文,表達了自己處陋居窮而不改人格與德操的信念。
銘,古代一種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頌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形式短小,文字簡潔,句式工整而且押韻。
“陋室銘”的意思就是通過對陋室的描繪和議論,表達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寫出來放在座位旁邊激勵自己的格言。
在墓碑上記載死者生平事跡的文字。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詜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觸云:何陋|之有?
請同學(xué)們對照書下注釋,互譯課文,翻譯時注意一些詞的特殊用法。
有仙則名 有龍則靈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何陋之有
(散布得遠的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
(使······勞累)
(賓語前置的標志,無實義)
山不在高, 有仙則名。
解釋: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居?。┚椭?。
(四)分小組接力翻譯課文
水不在深, 有龍則靈。
解釋: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龍就成為靈異的(水)了。
解釋: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臺痕上階綠, 草色入簾青。
解釋: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解釋:和我談笑交往的都是淵博的學(xué)者,沒有粗鄙的人。
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 無案牘之勞形。
解釋:可以彈彈古琴,看看佛經(jīng)。沒有(靡麗的)樂聲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心勞累。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解釋:(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四川揚雄的玄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解釋 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1、作者怎么樣引出陋室的?2、第一、二句與第三句有什么關(guān)系呢?
山 水
山 仙水 龍
3、在作者看來,陋室真的簡陋嗎?
4、從哪些方面看得出來?
5、諸葛、子云分別指誰,他們是怎樣的人?
6、作者在本文提到他們有何作用?
自比古代賢人,表明自己的心愿,希望像他們一樣因為自己的高雅脫俗獲得別人的尊敬與景仰。
7、作者借山水有仙人、神龍比喻陋室主人有好的品德是為了表明什么心跡呢?
8、這種借他物來表明心跡的手法叫什么?
托物言志:即借助某種事物來抒發(fā)感情或說明道理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是一份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短文兩篇》同步課件,共60頁。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第四單元13 短文兩篇談讀書備課課件ppt,共2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xué)習(xí)目標,字詞積累,整體感知,課堂小結(jié)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不求甚解課文課件ppt,共3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不求甚解,學(xué)習(xí)目標,走近作者,背景鏈接,學(xué)習(xí)生詞,文體知識,理清反駁思路,批駁觀點,樹靶子立觀點,樹靶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