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
一、讀準(zhǔn)字音二、讀出節(jié)奏(停頓符號/)三、讀出情感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三讀法” 讀標(biāo)題 讀作者和背景(知人論世) 讀內(nèi)容
江南/逢/李龜年地點:江南人物:李龜年、杜甫事件:李龜年和杜甫在江南相遇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 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代表作《春望》《三吏》《三別》等。
這首詩作于唐代宗大歷五年(770),也就是杜甫去世的那一年。大歷五年暮春時節(jié),在闊別四十多年以后,流落江南的杜甫在潭州與同樣流落異鄉(xiāng)的李龜年偶然相逢。這時,唐王朝由于遭受了八年的安史之亂,整個社會已經(jīng)從“開元盛世”的繁榮昌盛迅速跌落下來。
1、李龜年是個什么樣的人物?
風(fēng)光無限 岐王宅里、崔九堂前 尋常 、幾度
淪落
岐王宅里、崔九堂前 江南
戰(zhàn)亂
2、兩人相遇的地點有什么變化、為什么?
哀景襯托哀情---國家因為安史之亂滿目瘡痍,個人生活顛沛流離
3、明明是“江南好風(fēng)景”作者眼里卻強調(diào)“落花”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岑 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yīng)傍/戰(zhàn)場開。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岑參
岑參,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曾任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 。岑參工詩,長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這首詩的原注說:“時未收長安。”唐天寶十四載(755)安祿山起兵叛亂,次年長安被攻陷。岑參是南陽人,但久居長安,故稱長安為“故園”。
1、從詩的題目《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我能讀出2、從作者和背景我知道了岑參, 代, 詩人,字 ,世稱 。 3、“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蔽覐? 字,讀出 。4、“遙憐故園菊,應(yīng)傍戰(zhàn)場開?!蔽覐? 字,讀出 。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時間:九九重陽日事件:行軍,在軍旅情感:思念長安
何為“強”:重陽節(jié)登高是要和家人在一起的,那么作者此時不僅孤身一人,而且還在軍旅途中,所以詩人對于登高是被動勉強的。
何為“憐”:作者是在可憐家鄉(xiāng)的菊花,如此不負秋陽,開得潑潑灑灑的菊花竟然會生在亂世,感嘆故園菊的生不逢時;憐惜、愛惜菊花。
兩首詩都寫了“花”,但是這個兩個花表達的意義相同嗎?“落花”VS“故園菊”
“落花” 個人身世之悲(生命如落花般凋零)(景) (情) 繁華時代落幕之嘆(時代如落花般衰?。?
”故園菊“ 對菊花的愛惜 對家鄉(xiāng)的思念 對和平的渴望 對飽受戰(zhàn)爭的人民的同情
“落花”不僅僅指自然界中凋零的落花,詩人還借“落花”之景抒發(fā)了對世事無常、人生多變、國運衰微之感慨?!肮蕡@菊”不僅表達了單純的惜花和思鄉(xiāng),還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飽受戰(zhàn)爭的人民的同情。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江南逢李龜年教課ppt課件,共1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江南逢李龜年,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本冊綜合說課課件ppt,共1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創(chuàng)作背景,注釋譯文,詩文特色,中心思想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江南逢李龜年教學(xué)ppt課件,共1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寫作背景,作者簡介,詩歌品讀,問題探究,寫法特色,主旨歸納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