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專題
山東省濟(jì)南市市中區(qū)2022年中考一模語文試題
(一)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7~9題。(共9分)
與朱元思書
①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dú)絕。
②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xì)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fù)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7.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A.蟬則千轉(zhuǎn)不窮??轉(zhuǎn):同“囀”,這里指蟬鳴
B.負(fù)勢競上 上:上面
C.橫柯上蔽 蔽:遮蔽??????????????
D.鳶飛戾天者戾:至、到達(dá)
8.下列各項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天下獨(dú)絕猿則百叫無絕
B.猛浪若奔???????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C.一百許里安陵君其許寡人
D.風(fēng)煙俱凈???????四時俱備
9.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3分)
A.文章生動描寫了富陽、桐廬一帶富春江優(yōu)美的景色,抒發(fā)了作者愛慕美好自然和避世退隱的情懷。
B.第①段的“奇山異水,天下獨(dú)絕”,既是作者在富春江上所見所感的概括,也是文章所寫水光山色的總體特點。
C.第②段主要運(yùn)用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富春江水清澈、湍急的特點。
D.第③段先描寫群山的靜態(tài)美,再寫山中的各種聲音,這是以靜寫動,顯示出山中熱鬧的景象。
7.B 【解析】:上:名詞作動詞,向上?!驹u分意見】本題3分。
8.D 【解析】:A.絕妙,獨(dú)一無二/消失、停止;B.好像/如,比得上;C.表示約數(shù)/答應(yīng);D.都、全部。【評分意見】本題3分。
9.D 【解析】:“以靜寫動,顯示出山中熱鬧的景象”有誤,應(yīng)為“以動寫靜,反襯出山林之寂靜”。
【評分意見】本題3分。
山東省濟(jì)南市歷下區(qū)2022年中考一模語文試題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
7. 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 靜以修身 靜:屏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
B. 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致:導(dǎo)致
C. 淫慢則不能勵精 勵:振奮
D 年與時馳 馳:疾行,指迅速逝去
8. 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夫君子之行 左臂桂念珠倚之
B. 儉以養(yǎng)德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C. 險躁則不能治性 學(xué)而不思則罔
D. 意與日去 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9. 下列對選文理解與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 本文是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家書,殷殷教誨中蘊(yùn)含著深切的期望。
B.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一句從正面論述了寧靜專一的重要性。
C. 從表達(dá)方式來看,文章以議論為主,主要論述修身治學(xué),強(qiáng)調(diào)淡泊寧靜的價值。
D. 本文句式整齊,多用對仗工整的句子,讀來有節(jié)奏感,朗朗上口。
【7~9題答案】
【答案】7. B 8. C 9. B
【解析】
【7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言實詞。
B.大意:不安定清靜就不能長期刻苦努力而實現(xiàn)遠(yuǎn)大理想。致:到達(dá),這里是“實現(xiàn)”的意思,不是“導(dǎo)致”;
故選B。
【8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言虛詞。
A.結(jié)構(gòu)助詞,的/代詞,指左膝;
B.表目的,來/憑借;
C.均為順承連詞,就;
D.和,隨著/參與,這里是“欣賞”的意思;
故選C。
【9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本理解。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的意思是縱欲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節(jié)操高尚?!耙薄半U躁”都是“寧靜專一”的反面,故應(yīng)為“反面”論證;
故選B。
【點睛】參考譯文:
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他們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jié)約財物來培養(yǎng)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長期刻苦努力而實現(xiàn)遠(yuǎn)大理想。要知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探討,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學(xué)習(xí)中積累起來的,不學(xué)習(xí)就難以增長才干,不立志就難以學(xué)有所成??v欲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節(jié)操高尚。年華隨著時間流失,意志隨著時間消磨,最終就會像枯枝敗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這樣的人不會有益于社會而為社會所用,只有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里,到那時再后悔也來不及了。
山東省濟(jì)南市長清區(qū)2022年中考一模語文試題
(一)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 7~9 題。 (共 9 分,每小題 3 分)
北冥有魚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 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yùn)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洱R 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币榜R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 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7.下列加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3 分)
A.怒而飛 怒:生氣、憤怒
B.志怪者也 志:記載
C.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摶:盤旋飛翔
D.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氣息,這里指風(fēng)
8.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3分)
A. 海運(yùn)則將徙于南冥 所欲有甚于生者
B. 不知其幾千里也 其如土石何
C. 其翼若垂天之云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D. 怒而飛 學(xué)而不思則罔
9.下列對選文理解與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3 分)
A.作者筆下的大鵬是一個碩大無比,力大無窮,志存高遠(yuǎn),善借長風(fēng)的形象。
B.李清照“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風(fēng)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詞句就是對本文的化用。
C.世間細(xì)小之物是氣息吹動的結(jié)果,鯤鵬因為強(qiáng)大,不需要外力,可以直接扶搖直上九 萬里。
D.本文中莊子的想象雄奇,“不知幾千里也”反復(fù)出現(xiàn),極力想象夸大鵬之大。
7.A怒:振奮,這里指用力扇動翅膀。
8.C(A. 到,比B. 它,加重語氣 C. 助詞“的”D. 修飾,轉(zhuǎn)折)
9.C.世間萬物都是氣息吹動的結(jié)果,即使鯤鵬強(qiáng)大,也要憑借風(fēng)的力量才能扶搖直上九萬里。
沛 然 下 雨 /則 苗 勃 然 興 之 矣
【評分意見】本題共2分
像這樣的話,誰能阻止它呢!
【評分意見】本題共3分,重點詞“如是”“孰”“御”。
孟子以干旱時禾苗干枯萎靡;天下大雨,禾苗就生機(jī)勃勃設(shè)喻,闡明君主要統(tǒng)一天下,就要施行仁政,不要隨意殺人的道理。
【評分意見】本題共3分,1.結(jié)合內(nèi)容2分(用自己的話概括得2分,直接引用原文1分。)道理1分。
譯文:魏惠王去世,其子即位為魏襄王。孟軻前去拜見他,離開后對別人說:“襄王的樣子就不像一個君主,和他接觸也無法產(chǎn)生敬畏之感。他猛然問我:‘天下怎樣才能安定?’我回答說:‘統(tǒng)一才能安定。’他又問:‘誰能統(tǒng)一?’回答:‘不濫殺人的人能統(tǒng)一?!l愿意讓他統(tǒng)一呢?’我回答說:‘天下的百姓都愿意。大王您知道禾苗吧,七八月間遇上大旱,禾苗都干枯萎靡。這時天上烏云密布,大雨滂沱,禾苗就生機(jī)勃勃,一片蔥郁。這樣的勢頭,誰能阻擋!’”
山東省濟(jì)南市高新區(qū)2022年中考一模語文試題
(一)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dú)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7. 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 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禍患、災(zāi)難
B. 蹴爾而與之?????蹴:踩踏
C. 萬鐘于我何加焉???加:施加
D.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鄉(xiāng):同“向”,先前,從前
8. 下列各項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所欲有甚于生者????于我如浮云
B. 故不為茍得也?????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C. 呼爾而與之??????面山而居
D. 多助之至???????無絲竹之亂耳
9. 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 本文開頭設(shè)喻類比,用“魚”和“熊掌”喻“生”和“義”,取義淺近,易為人接受,富于趣味。
B. 第二段中,作者舉了乞人不受嗟來之食的事例從反面論證了“本心”賦予了人極大力量。
C. 本文運(yùn)用了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和比喻論證等論證方法,有力地論證了作者的觀點。
D. 孟子在文中使用排比的修辭手法,極大地增強(qiáng)了文章的氣勢,更好地闡述了文章的觀點。
【7~9題答案】
【答案】7. C 8. C 9. B
【解析】
【7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言實詞。技巧:先把握句子翻譯,進(jìn)而準(zhǔn)確理解文言詞語含義,注意可能出現(xiàn)的詞類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等文言現(xiàn)象。
C.句意為:優(yōu)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加:益處,好處;
故選C。
【8題詳解】
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于:介詞,比/介詞,對于;
B.為:動詞,做/介詞,對,向;
C.而:都是連詞,都表修飾關(guān)系;
D.之:動詞,到,到達(dá)/結(jié)構(gòu)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故選C。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與分析。注意題干要求的是找出有誤的一項。
B.第二段中,作者舉了乞人不受嗟來之食的事例從正面論證了“本心”賦予了人極大力量,選項中“從反面論證了”表述有誤;
故選B。
【點睛】參考譯文:
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寧愿舍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樣?xùn)|西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寧愿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zāi)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想要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zāi)禍的壞事,哪一樁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zāi)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yán)重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賢人有這種思想,人人都有,只不過是賢人能夠不丟掉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墒呛沁持o別人吃,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著給別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見了優(yōu)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yōu)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是為了住所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熟識的窮人感激我嗎?從前(有人)為了(道義)(寧愿)死也不愿接受(別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卻為了住宅的華美而接受了;從前(有人)為了(道義)(寧愿)死也不愿接受(別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卻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從前(有人)為了(道義)(寧愿)死也不愿接受(別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卻為了讓所認(rèn)識窮困貧乏的人感激他們的恩德而接受了它。這種(行為)難道不可以停止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惡廉恥之心)。
山東省濟(jì)南市歷下區(qū)2022年中考語文二模試卷
7.(9分)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題。
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水尤清冽
尤:格外
B.日光下澈
澈:清澈
C.俶爾遠(yuǎn)逝
俶爾:忽然
D.悄愴幽邃
邃:深
(2)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心樂之
肉食者謀之
B.全石以為底
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C.以其境過清
去以六月息者也
D.乃記之而去
乃不知有漢
(3)下列對本文理解與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作者柳宗元,曾寫下了備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記”,本文為其中之一。
B.文章第一段寥寥數(shù)語交代了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經(jīng)過,寫出了作者探幽的濃厚興味。
C.作者的情感由“寂寥”逐漸轉(zhuǎn)為“樂”,但掩蓋不住貶謫后無法擺脫的落寞情感。
D.文章的語言精煉優(yōu)美,句式靈活,以四字句為主,雜用其他,有參差錯落的變化美。
【分析】參考譯文:
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流水的聲音,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huán)相互碰擊發(fā)出的聲音,心里十分高興。砍伐竹子,開辟(一條)道路,順勢往下走可以看見(一個)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來,露出水面,成為坻、嶼、嵁、巖各種不同的形狀。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覆蓋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fēng)飄拂。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條左右,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也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魚兒呆呆地一動不動,忽然向遠(yuǎn)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樂。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小溪像北斗七星一樣曲折,像蛇爬行一樣彎曲,一段看得見,一段看不見。小潭的岸勢像狗的牙齒那樣互相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在哪里。
我坐在潭邊,四周竹林和樹木環(huán)繞合抱,寂靜冷落、沒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涼,寒氣透骨,真是寂靜極了,幽深極了。 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太過凄清,不能長時間地停留,于是記錄下了當(dāng)時的情景就離開了。
一同去游覽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作為隨從跟著去的,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名叫恕己,一個名叫奉壹。
【解答】(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jié)合句意來推斷詞語意思。
ACD.正確;
B.有誤,句意為:陽光向下直照到水底。澈:穿過,透過。
故選:B。
(2)本題考查一詞多義。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jié)合句意來推斷詞語意思和用法。
A.相同,代詞,指前文提到的事情或情況;
B.不同,當(dāng)做/被;
C.不同,因為/憑借;
D.不同,就/竟然;
故選:A。
(3)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梳理語段內(nèi)容,結(jié)合選項,找出理解不當(dāng)?shù)囊豁椉纯伞?br />
ABD.正確;
C.有誤,根據(jù)文中“心樂之”“似與游者相樂”“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可知,作者感情是由“樂”變“凄涼”。作者遭貶失意來到山水中尋求解脫,發(fā)現(xiàn)小石潭,看到水中景物感到高興;看到潭上凄清的環(huán)境,又勾起自己謫居生活孤寂悲涼的心境。
故選:C。
答案:
(1)B
(2)A
(3)C
【點評】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jié)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在具體翻譯時,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翻譯時,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yīng)的現(xiàn)代漢語,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如果直譯后語意不暢,還應(yīng)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使句意盡量達(dá)到完美。
山東省濟(jì)南市2022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
7.閱讀《伯牙鼓琴》,完成下面小題。
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鄙龠x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辩娮悠谒?,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琴,以為世無足復(fù)為鼓琴者。
【小題1】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B.以為世無/足復(fù)為鼓琴者
C.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D.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琴
【小題2】下列加點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剛剛)
B.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志向)
C.伯牙破琴絕弦(斷)
D.終身不復(fù)鼓琴(再)
【小題3】對文章內(nèi)容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故事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講了伯牙與鐘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第二部分講了伯牙失去知音之悲。
B.“善哉乎鼓琴”表現(xiàn)了鐘子期對伯牙高超琴藝的由衷贊嘆,更表明他真正聽懂了伯牙通過琴聲表現(xiàn)出來的情懷。
C.通過故事的描述,我們知道伯牙對鐘子期可謂知其“音”,更知其“志”;伯牙遇到如此知音,也表現(xiàn)得極為欣喜。
D.“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琴”顯得十分決絕甚至有些極端,但充分表現(xiàn)了伯牙失去知音的巨大痛苦和兩人之間的深厚情誼。
7.【小題1】D
【小題2】B
【小題3】C
【解析】
【小題1】
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
A.有誤,正確的句讀是: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B.有誤,正確的句讀是:以為/世無足復(fù)為鼓琴者;
C.有誤,正確的句讀是: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故選D。
【小題2】
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
B.“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的意思是:不一會兒,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志:心意,心志。不是“志向”。
故選B。
【小題3】
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
C.有誤,是“鐘子期對伯牙可謂知其‘音’,更知其‘志’”,而不是“伯牙對鐘子期”。
故選C。
【點睛】
參考譯文:
伯牙彈琴,鐘子期聽他彈琴。伯牙在彈琴時心里想著高山,鐘子期說:“你彈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辈灰粫海佬睦镉窒氲搅魉?,鐘子期又說:“你彈得真好呀,就像那奔騰不息的流水?!辩娮悠谒懒艘院螅浪で贁嘞?,終生不再彈琴,認(rèn)為世上再沒有值得他為之彈琴的人了。
山東省濟(jì)南市2022年中考考前押題密卷語文試題
二、課內(nèi)閱讀(9分)
曹劌論戰(zhàn)
①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冢窀ジR??!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br />
②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③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br />
7.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又何間焉???????????????間:夾雜 B.小信未孚???????????????孚:使信服
C.小大之獄???????????????獄:指訴訟事件 D.公將鼓之???????????????鼓:擊鼓進(jìn)軍
8.下列各項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公與之乘???????????????????????????要離之刺慶忌也
B.其鄉(xiāng)人曰???????????????????????????而復(fù)問其妾曰
C.戰(zhàn)則請從???????????????????????????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
D.必以信??????????????????????????????扶蘇以數(shù)諫故
9.下列對文章理解與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選自《左傳·莊公十年》,《左傳》,儒家經(jīng)典之一,是中國古代的史學(xué)和文學(xué)名著。
B.本文按照“請見—論戰(zhàn)—參戰(zhàn)—釋疑”的故事情節(jié)展開,條理清晰。
C.魯莊公雖遭到曹劌否定,但毫不介意,表現(xiàn)了魯莊公胸懷寬廣,從善如流。
D.本文詳寫正面交戰(zhàn)的情景,略寫曹劌的論戰(zhàn),突出了曹劌的“遠(yuǎn)謀”。
7.A
8.B
9.D
7.
考查翻譯文言文字詞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時要求學(xué)生平時注重積累,特別注意重點篇目的熟記;再者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現(xiàn)象,如一詞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等,另外重要的文言實詞必須翻譯出來,還要注意查看有無特殊句式。
A.“又何間焉”,意思是你又何必參與呢?間:參與;
故選A。
8.
考查對一詞多義的理解和辨析。
A.之:代詞,他/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B.其:均為代詞,他的;
C.則:就/卻;
D.以:按照/因為;
故選B。
9.
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辨析。
D.“本文詳寫正面交戰(zhàn)的情景,略寫曹劌的論戰(zhàn)”表述有誤,通過文中“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熘瘕R師?!钡膬?nèi)容可知,文章重點寫曹劌“論戰(zhàn)”,而不是戰(zhàn)爭經(jīng)過,并通過對話突出了曹劌的政治遠(yuǎn)見和軍事才能。應(yīng)為“詳寫曹劌的論戰(zhàn),略寫正面交戰(zhàn)的情景”;
故選D。
【點睛】
參考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zhàn)。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他的同鄉(xiāng)說:“當(dāng)權(quán)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dāng)權(quán)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yuǎn)慮?!庇谑侨氤ヒ婔斍f公。曹劌問:“您憑借什么作戰(zhàn)?”魯莊公說:“衣食(這一類)養(yǎng)生的東西,我從來不敢獨(dú)自專有,一定把它們分給身邊的大臣。”曹劌回答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順從您的?!濒斍f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和玉器、絲織品等祭品,我從來不敢虛報夸大數(shù)目,一定對上天說實話。”曹劌說:“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濒斍f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據(jù)實情(合理裁決)?!辈軇セ卮鹫f:“這才盡了本職一類的事,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zhàn),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br />
到了那一天,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zhàn)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zhàn)。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jìn)軍。曹劌說:“現(xiàn)在不行?!钡鹊烬R軍三次擊鼓之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jìn)軍了。”齊軍大敗。魯莊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曹劌說:“還不行?!闭f完就下了戰(zhàn)車,察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戰(zhàn)車,扶著車前橫木遠(yuǎn)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庇谑亲窊酏R軍。
打了勝仗后,魯莊公問他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zhàn),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經(jīng)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zhàn)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在那里設(shè)有伏兵。后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br />
這是一份2022年山東省濟(jì)南市部分地區(qū)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分類匯編:字音字形專題,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年山東省濟(jì)南市部分地區(qū)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分類匯編:文學(xué)類文本閱讀專題,共2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品味語言,回答下面問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年山東省濟(jì)南市部分地區(qū)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分類匯編:默寫專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按要求填寫相應(yīng)語句, 根據(jù)原文默寫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