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目標:懂得學習是一個探究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是苦與樂交融的一種認識自然、認識社會和認識自己的活動;認識到學習能不斷地認識、發(fā)現(xiàn)自身的潛能,獲得一種不斷超越自己的無窮快樂。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中苦與樂,提高自主學習、克服困難和辨證思維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體驗到學習苦中有樂,領悟學習帶來的快樂。從而能夠喜歡學習;懂得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來之不易,從而學會感激家庭、感激學校、感激社會,進一步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內(nèi)驅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通過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從而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2學情分析
本課依據(jù)“成長中的我”中“主動鍛煉個性心理品質,磨礪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中“正確對待學習壓力,克服考試焦慮,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觀念”部分的要求而設置的。
3重點難點
領悟學習帶來的快樂。從而能夠喜歡學習;懂得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來之不易,從而學會感激家庭、感激學校、感激社會,進一步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內(nèi)驅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4教學過程
活動1【講授】遠離厭學情緒
一、齊唱兒歌,導入新課。
聽、唱《讀書郎》的兒歌,提出兩個問題:
師:讀書郎的心情是怎樣的?
生:樂觀、不怕困難的心情
師:這說明了什么道理?
生: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二、感受學習,激發(fā)興趣。
1、學習能超越自我,所以我快樂
通過組織活動,課前讓學生搜集相關材料,讓他們自己動手,深入其中。
(1)“尋找讀書的快樂”的活動
①“尋找身邊讀書快樂的故事”活動
課前讓學生調(diào)查周圍同學對學習的真實感受,尋找周圍熱愛學習、事業(yè)有成的典型人物。在學生活動后老師進行表揚,并講述自己收集的故事:
生1:(讀)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在他的名著《四時讀書樂》中寫到,春天“讀書之樂樂如何?綠滿窗前草不鋤”,夏天“讀書之樂樂如何?瑤琴一曲來熏風”,秋天“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天“讀書之樂何處尋?數(shù)點梅花天地心”。字里行間流露出學習的無窮樂趣和他對讀書的濃厚興趣。
生2:(讀)美國心理學家胡德華說:“凡是記憶力強的人,都必須對自己的記憶充滿信心?!币獦淞⑵疬@種信心就要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經(jīng)常在心中默念:“我一定能記住!”當你對能否記住缺乏信心時,也可以回憶自己過去的成功經(jīng)驗,如“我曾經(jīng)在全班各科考試成績排前五名”,“我?guī)讱q的時候就能背許多唐詩”。當這些過去的良好記憶形象再次浮現(xiàn)時,會增強你“一定能記住”的信心。
師生交流,使學生也從中體會快樂。
②“尋找自己讀書快樂的事”活動,在你的學習過程中曾經(jīng)有過那些快樂?
教師率先垂范,與學生體會自己曾經(jīng)學習的快樂。如:解決一道難題后,豁然開朗,很有成就感。
通過尋找周圍的人的讀書的快樂,體會自己曾經(jīng)有過那些快樂?
(2)“尋找讀書的困苦”的活動。
通過組織活動,課前讓學生搜集相關材料,讓他們自己動手,深入其中,尋找自己曾遇到的困難。
①師:學習過程有沒有困苦之處?
生齊說:有
師:請同學們找尋有關表達“學習是辛苦的”成語或詩詞。
生1: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生2:頭懸梁、錐刺骨的典故
生3: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師:大家找的都非常好,可見這些成語、詩詞和典故對大家都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老師也曾經(jīng)是學生,也像你們一樣坐在教室里學習過,知道學習是辛苦的,也流過眼淚,你們想走進老師了解老師學習的苦嗎?
生:想(教師介紹自己)
師:那么你在學習中又都遇到了那些困苦呢? .
②體味困苦:
師:在學習遇到這么多困苦時,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會有什么樣的結果?這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生1:努力去克服學習中的困難,解決了問題,感覺自己很能干,有一種超越自我的自豪感。
生2:怕苦,放棄努力,問題解決不了,失去信心,感覺自己真笨。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適時引導。
(3)感受學習
同學討論:“比較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快樂與困苦和對待困苦的不同態(tài)度及結果,你得到了那些啟示?”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做歸納。
師:學習是一個探究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是苦樂相伴的過程,相互交融的;先苦后甜;苦中有樂;這說明學習中的苦是暫時的,只要下定決心,努力克服,尋找解決的辦法,困苦會煙消云散。當我們正在討論學習的苦與樂時,你是否知道在世界的一些地方,還有我們的同齡人卻遠離課堂,失去了上學的機會?
2、學習是一種權利,所以我快樂。
情景設計,感受失學的痛苦。師生互動尋找材料。
材料一:我國希望工程形象代言人“大眼睛”蘇明娟《我要讀書》的故事。(播放錄像)
材料二:伊拉克戰(zhàn)火中的失學兒童。(播放錄象,配文字說明)海灣戰(zhàn)爭前,伊拉克實行義務制教育,但戰(zhàn)爭毀滅了孩子的希望,目前伊拉克的文盲數(shù)正以每年8.8%的比例飛速增長,整個伊拉克6至15歲的失學兒童高達160萬。作為受制裁重災區(qū)的巴士拉,目前的教師總數(shù)不足1500人,于是在這里,孩子們整天無所事事的到處閑逛。
請同學們討論分析兩個材料:
師: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們的同齡人失學或面臨失學的處境?
生:戰(zhàn)爭、貧窮、疾病等。
師:請同學想象失學后的生活的種種遭遇或以后會出現(xiàn)的那些遺憾?
生1,變成文盲,寸步難行。
生2:愚昧無知。
生3: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被淘汰出局。
師:請大家談談我們現(xiàn)在的學習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
生:優(yōu)越的家庭、學校、社會條件;良好的法律保障等。
在分析前兩段材料的基礎上分析材料三:
材料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對青少年的學習權利和義務作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第四條:國家、社會和家庭依法保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第十一條;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員必須使適齡的子女或者被監(jiān)護人按時入學,接受規(guī)定年限的義務教育?!?br>師:綜合以上三則材料,你得到了什么啟示?請談談你的真實感受。
生1:他們失學后,生活中的種種遭遇比我們現(xiàn)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要大得多。
生2:失學會給他們的人生留下沉重的陰影和不可彌補的遺憾。
生3:,學習是我們的一種權利,應該要好好珍惜。
師:同學們分析非常有道理。因此,為了超越自我,也為了感激家庭、學校和社會,我們應加倍努力學習,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不斷享受成功的喜悅。
3、探究實踐:采訪班級學習明星
這是一份小學心理健康蘇科版(2016)六年級第6課 我給“厭學”開處方優(yōu)秀教學設計,共1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暖身活動,活動二,活動三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心理健康北師大版 (2013)第十七課 學會觀察公開課教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熱身階段,團體轉換階段,團體工作階段,團體結束階段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心理健康北師大版 (2013)二年級上冊第六課 為班級服務優(yōu)秀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新課,我和班集體,爭創(chuàng)來賓市“先進班集體”,拓展延伸,板書設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