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練習題

一、單選題
1. (2022·山東省·模擬題)如圖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④表示的粒子屬于金屬元素
B. 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電子
C. ①②③④表示四種不同元素
D. 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學性質相似
2. (2022·山東省青島市·模擬題)動物的肝臟和堅果類食物中含有豐富的鐵和鋅,這里的“鐵”和“鋅”是指(  )
A. 分子 B. 元素 C. 原子 D. 單質
3. (2021·山東省菏澤市·歷年真題)“芯片”是電子產品的核心部件,氮化鎵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圖是鎵元素(Ga)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鎵屬于金屬元素,m=3
B. 鎵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易形成陽離子Ga+3
C. 鎵元素的位置應該在Z處
D. 鎵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Al相同
4. (2022·山東省·模擬題)燃油汽車發(fā)動機排出的氣體中含有CO和NO等,安裝催化轉化器可減少這些有害氣體的排放。CO和NO在經過催化轉化器時相互反應,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 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B. CO和NO按個數(shù)比1:1進行該反應
C. 該反應中兩種生成物的質量比為11:7
D. 安裝了催化轉化器的汽車,尾氣中不含CO和NO
5. (2022·山東省·模擬題)下列關于H2、H2O、H2O2三種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br /> A. 均含有1個氫分子 B. 均含有2個氫原子
C. 均含有氫元素 D. 均含有2個氫離子
6. (2022·山東省·模擬題)下列現(xiàn)象不能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的是( ?。?br /> A. 品紅擴散 B. 柳絮飛揚 C. 美酒飄香 D. 食醋揮發(fā)
7. (2022·山東省·模擬題)下列有關微粒的說法正確的是( ?。?br /> A. 分子都由原子構成
B. 原子核都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C. 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
D. 原子不顯電性是因為原子中沒有帶電的粒子
8. (2022·山東省濟寧市·模擬題)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相結合是化學特有的思維方式。下表對應內容中,不正確的是( ?。?
選項
宏觀事實
微觀解釋
A
“二手煙”也會危害身體健康
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B
氧氣和液氧化學性質相同
同種分子性質相同
C
水在直流電作用下生成氫氣和氧氣
化學變化中分子和原子種類改變
D
木炭在氧氣中比在空氣中燃燒更劇烈
碳原子在等體積空間內接觸碰撞的氧分子數(shù)目不同
A. A B. B C. C D. D
9. (2022·山東省東營市·模擬題)下列推斷不正確的是( ?。?br /> A. 一滴水里大約有15萬億億個水分子,由此推斷分子的體積很小
B. 蔗糖在熱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由此推斷在受熱情況下分子運動速率加快
C. 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0mL,由此推斷分子之間存在間隔
D. 在加壓條件下,6000L氧氣可裝入容積為40L的鋼瓶中,由此推斷氧氣分子變小了
10. (2022·山東省濟南市·模擬題)從20世紀開始,鎂合金就在航空航天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如圖為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 /> A. 鎂元素位于第二周期 B. 鎂的原子序數(shù)為24.31
C. 鎂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D. 鎂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顯+2價
11. (2022·山東省·模擬題)通過對宏觀現(xiàn)象的觀察推理,可以建立起對微觀粒子的認識。下列對于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br /> A. 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水銀溫度計的汞柱升高或降低--汞分子間有間隔
C. 品紅在熱水中比在冷水中擴散的更快--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
D. 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化學變化中分子分為原子,原子又結合成新的分子
12. (2022·山東省菏澤市·模擬題)建立宏觀和微觀之間的聯(lián)系對學習化學十分重要。下列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br /> A. 品紅在水中擴散--分子在不斷運動
B. 溫度計中的水銀熱脹冷縮--原子的大小發(fā)生改變
C. NO與NO2化學性質不同--構成物質的分子不同
D. 100mL水與100mL酒精混合后體積小于200mL--分子間有間隔
13. (2022·山東省東營市·模擬題)如圖是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有關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br /> A. 鎂原子的結構示意圖a
B. a、d兩粒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所以在化學反應中的表現(xiàn)相同
C. a、b兩粒子的質量分別與碳12質量的112相比較的值都可以認為是24.31
D. b、c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是MgO2
14. (2022·山東省·模擬題)化學既需要“見微知著”,又需要“見著知微”。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月季公園花香四溢一一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B. 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一—構成物質的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C. 水蒸發(fā)為水蒸氣,所占體積變大一一水分子體積變大
D. CO和CO2化學性質不同一一分子構成不同
15. (2022·山東省東營市·模擬題)如圖為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br /> A. 硒原子質子數(shù)為34
B. 硒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C. 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
D. 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2個電子形成Se2+
16. (2022·山東省聊城市·模擬題)下列元素或物質的分類正確的是( ?。?br /> A. 純堿、燒堿一一堿
B. 生石灰、鐵銹一一氧化物
C. 汞元素、鐵元素一一金屬元素
D. 生理鹽水、冰水混合物一一混合物
17. (2022·山東省聊城市·模擬題)在中國制造2025計劃中,芯片產業(yè)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氮化鎵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圖是鎵元素(Ga)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 鎵屬于金屬元素,m=3
B. 鎵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化合物中顯一3價
C. 鎵元素的位置在Z處
D. 鎵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Al相同
18. (2022·山東省濟南市·模擬題)如圖是氯原子結構示意圖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判斷中,不合理的是( ?。?br /> A. 氯原子易得電子變?yōu)殛栯x子 B. 氯原子核內有17個質子
C. 氯元素在化合物中常顯?1價 D. 氯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5.45
19. (2022·山東省東營市·模擬題)下列有關分子、原子、離子、元素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 A. 氣體和液體物質的分子在不斷運動,而固體物質的分子是靜止不動的
B. 同種元素的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一定相等
C. 氯化鈉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
D. “熱脹冷縮”現(xiàn)象是物質的分子大小隨溫度變化而變化
20. (2022·山東省·模擬題)通過對宏觀現(xiàn)象的觀察推理,可以建立起對微觀粒子的認識。下列對于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
A. CO和CO2化學性質不同——分子構成不同
B. 水銀溫度計的汞柱升高或降低——汞分子間有間隔
C. 品紅在熱水中比在冷水中擴散的更快——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
D. 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化學變化中分子分為原子,原子又結合成新的分子
21. (2022·山東省東營市·模擬題)下列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選項
操作或現(xiàn)象
分子的特性
A
將蔗糖放入盛水的燒杯中溶解后,液面下降
分子間有間隔
B
白糖在熱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快
升高溫度,分子運動速率加快
C
用水銀體溫計測量體溫,水銀柱上升
溫度升高,分子間隔變大
D
水通電分解可得到氫氣和氧氣
化學變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A. A B. B C. C D. D
22. (2022·山東省東營市·模擬題)近年,我國科學家首次拍攝到水分子團簇圖像,模型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氫、氧兩種元素可組成多種不同物質
B. 團簇中的水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C. 水蒸發(fā)變?yōu)樗魵猓肿娱g隔增大
D. 干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構成的
23. (2022·山東省東營市·模擬題)化學的學習使我們學會了從微觀角度認識宏觀現(xiàn)象下列對宏觀現(xiàn)象的解釋正確的( ?。?br />
宏觀現(xiàn)象
解釋
A
熱脹冷縮
溫度升高,微粒變大;溫度降低,微粒變小
B
電解水
分子分解,生成了氫分子和氧分子
C
在一定條件下,CO2氣體會變成固體
此時,CO2分子停止運動
D
碳酸鈉溶液也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yōu)榧t色,
構成它的微粒有氫氧根離子
A. A B. B C. C D. D
24. (2022·山東省青島市·模擬題)如圖為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的一部分。據此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 各元素都屬于金屬元素
B. 鈷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58.93g
C. 鎳元素的符號為Ni
D. 從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
25. (2022·山東省青島市·模擬題)“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B. 冰雪融化的過程中水分子之間的間隔發(fā)生了變化
C. 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 、和表示的微粒都帶電荷

二、填空題
26. (2022·山東省泰安市·模擬題)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27.
28. (1)寫出空氣中含量最多元素的符號______。
29. (2)如圖是A、B、C三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屬于同種元素的是______(填序號),A粒子與第二周期______元素的原子化學性質相似。
30.
31. (3)第8號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則第8號元素和第13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是______。
32. (4)我國科學家張青蓮教授主持測定的銦等多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已成為國際標準。關于相對原子質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______(填序號)。
33. A.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質量沒有什么差別
34. B.由于原子的質量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對原子質量
35. C.兩種原子的質量之比等于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
36. D.采用相對原子質量后,就增大了原子的質量
37. (2022·山東省濟寧市·模擬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上薄膜電池用到了銦,圖1是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和銦原子結構示意圖,圖2是部分原子結構示意圖。根據信息回答問題:
38. (1)銦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______周期。
39. (2)在化學反應中,銦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層電子形成銦離子,那么氧化銦的化學式是 ______。
40. (3)圖3所示的四種粒子結構示意圖中,與銦原子化學性質相似的 ______(填字母序號)。

三、簡答題
41. (2022·山東省東營市·模擬題)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
42. (1)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結合如圖回答問題:
43.
44. (1)分析溴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溴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 ______ ,數(shù)值X= ______ 。
45. (2)溴和氯兩種元素的化學性質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們原子的 ______ 相同。
46. (3)分析圖二,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三周期的是S和 ______ ;寫出K和S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 ______ 。
47. (4)如圖是甲烷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48. ①該反應利用兩種溫室氣體,兼具環(huán)保和經濟價值;反應難點之一是破壞甲烷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穩(wěn)定結構,破裂為 ______ (填微粒名稱)并重新組合。
49. ②C為一種單質,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 。
50. (2022·山東省東營市·模擬題)建立“宏觀?微觀”之間的聯(lián)系,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法。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表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關信息,利用如圖回答相關問題。
51.
52. (1)原子序數(shù)為4的元素符號為 ______。
53. (2)C、N、O排在同一周期是因為 ______(填“質子數(shù)”“電子層數(shù)”或“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
54. (3)He和Mg的化學性質 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
55. (4)鈉離子核外電子排布與 ______(填元素符號)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相同。
56. (5)一個磷原子含有 ______個質子,一個NH4+含有 ______個電子。
57. (6)科學家發(fā)現(xiàn),利用催化劑可有效消除室內裝修材料釋放的有害氣體甲醛(HCHO)。
58.
59. 請根據微觀粒子反應示意圖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
60. (2022·山東省東營市·模擬題)建立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
61. (1)分子、原子、離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請根據以下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62. ①圖甲為粒子之間的轉化關系圖,其中①表示的是 ______。
63. ②圖乙中D為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當X為______時,該粒子是原子。
64. ③圖乙中B、C屬于同種元素,因為 ______相同。
65. ④由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______。
66. (2)鎵是一種奇妙的金屬,放在手心馬上熔化就如荷葉上的水珠流來流去,請回答:
67. ①鎵可以做高溫溫度計,用微粒的觀點解釋溫度計示數(shù)改變的原因是 ______。
68. ②鎵元素與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______。
69. (3)“三效催化轉換器”能將汽車尾氣中的有毒氣體轉化為無毒氣體。如圖為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請你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

70. (2022·山東省青島市·模擬題)“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請回答下列問題:
71.
72. (1)如圖甲,構成氯化鈉的粒子為 ______(用符號表示)。
73. (2)如圖乙,汞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______;BC兩種粒子屬于同種元素,這是因為它們的 ______相同。
74. (3)如圖丙為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75.
76. ①F所示物質屬于 ______(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77. ②該反應前后化合價沒有發(fā)生變化的元素為 ______(填元素符號)。
參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粒子結構示意圖的有關知識,并應用知識進行分析解題的能力。
【解答】
A、④是11號是鈉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1小于4,屬于金屬元素,故正確;
B、①中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6,大于4個,易得到1個電子,形成陰離子,故錯誤;
C、④和②的質子數(shù)相同,所以④和②是同種元素。圖中共有三種元素,故錯誤;
D、②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④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根據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的元素,化學性質相似,所以②④的化學性質不相似,故錯誤;
故選:A。
???
2.【答案】B

【解析】
【分析】
豆類、動物肝臟中含有豐富的“鐵和鋅”不是以單質、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質量(質量分數(shù))來描述。
【解答】
動物的肝臟和堅果類食物中含有豐富的“鐵和鋅”,不是以單質、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這里所指的“鐵和鋅”是強調存在的元素,與具體形態(tài)無關。
故選:B。??
3.【答案】B

【解析】解:A、鎵帶“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原子中,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31=2+8+18+m,m=3,故選項說法正確。
B、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3,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3個電子而形成帶3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鎵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易形成陽離子Ga3+,故選項說法錯誤。
C、鎵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3,鋁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3,則鎵元素的位置應該在Z處;或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序數(shù),原子中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由鎵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其核內質子數(shù)為31,則該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31,鎵原子的;故選項說法正確。
D、同一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鎵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Al相同,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
本題難度不大,靈活運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數(shù)、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結構示意圖的含義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4.【答案】B

【解析】解:由CO和NO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發(fā)生反應的示意圖可知,該反應的方程式是:2CO+2NON2+2CO2。
A、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兩種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故A說法不正確;
B、由方程式的意義可知,CO和NO按個數(shù)比2:2=1:1進行該反應,故B說法正確;
C、該反應中兩種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氮氣的質量比為(44×2):28=22:7,故C說法不正確;
D、安裝了催化轉化器的汽車,催化轉化器的轉化率很難達到100%,尾氣中一定含少量CO和NO,故D說法不正確。
故選:B。
本題考查的是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表示,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

5.【答案】C

【解析】解:A、氫氣是由氫分子構成的,水、過氧化氫分別是由水分子、過氧化氫分子構成的,水、過氧化氫中均不含氫分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B、氫氣、水、過氧化氫的1個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C、氫氣、水、過氧化氫中均含有氫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
D、氫氣、水、過氧化氫分別是由氫分子、水分子、過氧化氫分子構成的,均不含氫離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C。
A、根據氫氣、水、過氧化氫的微觀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氫氣、水、過氧化氫的微觀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氫氣、水、過氧化氫的元素組成,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氫氣、水、過氧化氫的微觀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構成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6.【答案】B

【解析】解:A、品紅擴散是由于品紅的分子不斷運動的結果,能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故A不符合題意;
B、柳絮是宏觀物質,它們的運動不能代表分子的運動,不能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故B符合題意;
C、美酒飄香,是由于酒精的分子不斷運動的結果,能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故C不符合題意;
D、食醋揮發(fā),是因為醋酸分子是在不斷地運動的,運動到空氣中去了,能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分子很小,在不斷運動,分子間有間隔;宏觀的顆粒和微觀的粒子的不同的概念。
分子是微觀概念,可以解釋宏觀現(xiàn)象,但宏觀顆粒造成的現(xiàn)象就不能用微觀粒子的性質來解釋。

7.【答案】A

【解析】解:A、分子都是由原子構成的,故A正確;
B、氫原子核中沒有中子,故B錯;
C、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粒子是水分子;
D、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原子核所帶電量與核外電子所帶電量相等,電性相反,故D錯。
故選:A。
A、根據分子的構成回答本題;
B、根據氫原子核中沒有中子考慮;
C、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D、根據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考慮。
解答本題關鍵是熟悉分子、原子的組成,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

8.【答案】C

【解析】解:A、“二手煙”也會危害身體健康,是因為煙氣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煙味,故選項解釋正確。
B、氧氣和液氧化學性質相同,是因為它們是由氧分子構成的,同種的分子化學性質相同,故選項解釋正確。
C、水在直流電作用下生成氫氣和氧氣,是因為水分子分成了氫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氫原子、氧原子分別重新組合形成氫分子、氧分子,該事實說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化學變化中分子的種類改變,原子的種類不變,故選項解釋錯誤。
D、木炭在氧氣中比在空氣中燃燒更劇烈,是因為碳原子在等體積空間內接觸碰撞的氧分子數(shù)目不同,故選項解釋正確。
故選:C。
根據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的分子性質不同,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9.【答案】D

【解析】解:A、一滴水里大約有15萬億億個水分子,說明分子體積很小,故A說法正確;
B、蔗糖在熱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由此推斷在受熱情況下分子獲得能量,運動速率加快,故B說法正確;
C、由于分子之間有間隔,所以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0mL,故C說法正確;
D、在加壓條件下,6000L氧氣可裝入容積為40L的鋼瓶中,由此推斷氧分子之間間隔變小了,故D說法錯誤。
故選:D。
根據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結合事實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10.【答案】D

【解析】解:A、鎂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因此位于第三周期,錯誤;
B、元素周期表一格中,左上角的數(shù)是原子序數(shù),鎂的原子序數(shù)為12,錯誤;
C、鎂元素名稱帶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錯誤;
D、鎂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2個電子,在化合物中顯+2價,正確;
故選:D。
根據元素周期表一格的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每一部分的含義進行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原子結構示意圖的含義及元素周期表每一部分的意義,難度不大。

11.【答案】B

【解析】解:A、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不同,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決定了性質不同,故選項解釋正確。
B、汞是由原子構成的,水銀溫度計的汞柱升高或降低是由于汞原子間有間隔,故選項解釋錯誤。
C、品紅在熱水中比在冷水中擴散的更快,是由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故選項解釋正確。
D、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是由于化學變化中分子分為原子,原子又結合成新的分子,故選項解釋正確。
故選:B。
根據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环肿又g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12.【答案】B

【解析】解:A、品紅在水中擴散,是因為品紅分子是在不斷地運動的,運動到水分子中間去了,故選項解釋正確。
B、水銀是金屬汞的俗稱,溫度計中的水銀熱脹冷縮,是因為汞原子間的間隔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故選項解釋錯誤。
C、NO與NO2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它們分子的構成不同,不同種的分子化學性質不同,故選項解釋正確。
D、100mL水與100mL酒精混合后體積小于200mL,是因為分子之間有間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會互相占據分子之間的間隔,故選項解釋正確。
故選:B。
根據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的分子性質不同,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13.【答案】C

【解析】解:A.a粒子的質子數(shù)為12,核外有10個電子,所以該粒子是鎂離子,而不是鎂原子,選項說法錯誤;
B.a是鎂離子,是由鎂原子失去最外層的2個電子形成的,在化學反應中可得到電子形成鎂原子;d是氧離子,是由氧原子得到2個電子后形成的,在化學反應中可失去最外層的兩個電子形成氧原子,因此在化學反應中的表現(xiàn)不相同,選項說法錯誤;
C.a是鎂離子,b是鎂原子,鎂離子是由鎂原子失去2個電子形成的,而電子的質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計,因此a、b兩粒子的質量分別與碳12質量的112相比較的值都可以認為是24.31,選項說法正確;
D.在化合物中,鎂元素顯+2價,氧元素顯-2價,由鎂元素與氧元素組成的氧化鎂的化學式為MgO,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C。
A.根據鎂原子結構來分析;
B.根據離子的形成過程來分析;
C.根據電子的質量微乎其微來分析;
D.根據化合物的化學式寫法來分析。
本題難度不大,靈活運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數(shù)、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粒子結構示意圖的含義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4.【答案】C

【解析】解:A、公園里花香四溢,是因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花香,故選項解釋正確。
B、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在化學變化中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故選項解釋正確。
C、水蒸發(fā)體積變大,是由于分子間有間隔,在受熱時分子的間隔變大,氣體的體積變大,分子的體積不變,故選項解釋錯誤。
D、CO和CO2化學性質不同,是由于分子結構不同,其化學性質也不同,故選項解釋正確。
故選:C。
根據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15.【答案】D

【解析】解: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序數(shù),該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34;根據原子中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則硒原子質子數(shù)為34,故選項說法正確。
B、硒帶“石”字旁,屬于固態(tài)非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
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故選項說法正確。
D、硒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6,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2個電子而形成陰離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2個電子形成Se2-,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D。
A、根據圖中元素周期表可以獲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序數(shù),進行分析判斷。
B、金屬元素名稱一般有“钅”字旁,固態(tài)非金屬元素名稱有“石”字旁,氣態(tài)非金屬元素名稱有“氣”字頭,液態(tài)非金屬元素名稱有“氵”字旁。
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判斷。
D、若最外層電子數(shù)≥4,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若最外層電子數(shù)<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本題難度不大,靈活運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數(shù)、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結構示意圖的含義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6.【答案】C

【解析】解:A、純堿屬于鹽,燒堿是氫氧化鈉,屬于堿,故錯。
B、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生石灰是氧化鈣的俗稱,氧化鈣是由鈣元素和氧元素兩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是混合物,故錯。
C.汞元素、鐵元素都是金屬元素,故C正確;
D.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組成的物質是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是純凈物,故D錯。
故選:C。
根據物質的組成特點分析判斷,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種元素度組成的化合為;金屬元素的種類、混合物是由不同種物質組成的分析。
要根據單質、氧化物、鹽以及酸的概念回答本題,要把握要點,知道常見物質的組成。

17.【答案】B

【解析】解:A、鎵元素名稱帶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m=31-2-8-18=3,正確;
B、鎵化學性質比較活潑,鎵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3個電子,化合物中顯+3價,錯誤;
C、鎵元素的質子數(shù)是31,因此是31號元素,在鎵元素的位置在Z處,正確;
D、鎵原子和鋁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都是3,正確。
故選:B。
A、根據質子數(shù)等于核外電子數(shù)進行分析;
B、根據原子失去電子帶正電進行分析;
C、根據鎵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進行分析;
D、根據鋁原子的結構進行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一格的含義及原子結構示意圖的含義。

18.【答案】A

【解析】解:A、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7,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1個電子而形成陰離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B、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數(shù)字表示核內質子數(shù),則氯原子核內有17個質子,故選項說法正確。
C、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7,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1個電子而形成1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化合價的數(shù)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shù)值,且符號一致,則氯元素在化合物中常顯-1價,故選項說法正確。
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氯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5.45,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A。
A、若最外層電子數(shù)多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若最外層電子數(shù)少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B、根據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數(shù)字表示核內質子數(shù),進行分析判斷。
C、化合價的數(shù)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shù)值,且符號一致。
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判斷。
本題難度不大,靈活運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數(shù)、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結構示意圖的含義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9.【答案】C

【解析】解:A、氣體、液體和固體物質的分子都在不斷運動,故A說法錯誤;
B、同種元素的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一定相等,中子數(shù)不一定相等,故B說法錯誤;
C、氯化鈉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故C說法正確;
D、“熱脹冷縮”現(xiàn)象是物質的分子的間隔大小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故D說法錯誤;
故選:C。
根據物質的微觀構成粒子以及元素組成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強對物質的微觀構成粒子的掌握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20.【答案】B

【解析】解:A、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CO和CO2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構成不同,故選項解釋正確。
B、汞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間有間隔,水銀溫度計放入熱水中,水銀柱升高,是因為溫度升高,汞原子間的間隔增大,故選項解釋錯誤。
C、品紅在熱水中比在冷水中擴散得更快,說明溫度越高,分子的運動速率越快,故選項解釋正確。
D、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由化學反應的實質可知,化學變化中分子分為原子,原子又結合成新的分子,故選項解釋正確。
故選:B。
根據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的分子性質不同,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21.【答案】C

【解析】解:A、將蔗糖放入盛水的燒杯中溶解后,液面下降,是因為分子之間有間隔,一部分水分子和蔗糖分子會互相占據分子之間的間隔,故選項解釋正確。
B、白糖在熱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快,是因為升高溫度,分子運動速率加快,故選項解釋正確。
C、用水銀體溫計測量體溫,水銀柱上升,是因為溫度升高,汞原子間的間隔增大,故選項解釋錯誤。
D、水通電分解可得到氫氣和氧氣,是因為水分子分裂成了氫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氫原子、氧原子分別重新組合形成氫分子、氧分子,該事實說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選項解釋正確。
故選:C。
根據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的分子性質不同,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22.【答案】D

【解析】解:A、氫、氧兩種元素可組成多種不同物質,如組成水、過氧化氫等,故選項說法正確。
B、分子總是在不斷的運動的,團簇中的水分子在不停地運動,故選項說法正確。
C、水蒸發(fā)變?yōu)樗魵猓后w變?yōu)闅怏w,分子間的間隔增大,故選項說法正確。
D、冰是固態(tài)的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干冰是固態(tài)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D。
根據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的分子性質不同,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結合物質的元素組成,進行分析判斷。
本題難度不大,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質(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常見物質的元素組成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23.【答案】B

【解析】解:A、熱脹冷縮是由于分子間有間隔,間隔的大小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分子的大小不變,故選項解釋錯誤。
B、電解水過程,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氫分子和氧分子,故選項解釋正確。
C、分子是不斷運動的,在一定條件下,CO2氣體會變成固體,分子并沒有停止運動,故選項解釋錯誤。
D、碳酸鈉溶液也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yōu)榧t色,是因為碳酸鈉溶液中含有氫氧根離子,而不是構成它的微粒有氫氧根離子,故選項解釋錯誤。
故選:B。
根據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环肿又g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的分子性質不同,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24.【答案】B

【解析】解:A、各元素均帶“钅”字旁,均屬于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
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鈷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58.93,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克”,故選項說法錯誤。
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鎳元素的符號為Ni,故選項說法正確。
D、根據圖中元素周期表可以獲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序數(shù),從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
A、金屬元素名稱一般有“钅”字旁,固態(tài)非金屬元素名稱有“石”字旁,氣態(tài)非金屬元素名稱有“氣”字頭,液態(tài)非金屬元素名稱有“氵”字旁。
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圖中元素周期表可以獲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序數(shù),進行分析判斷。
本題難度不大,靈活運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數(shù)、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25.【答案】D

【解析】解:A、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故A正確;
B、冰雪融化屬于物理變化,此過程中水分子之間的間隔發(fā)生了變化,故B正確;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電子的質量微乎其微,因此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C正確;
D、在第一種粒子中,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是不帶電的原子,故D錯誤。
故選:D。
A、根據化學反應的實質來分析;
B、根據分子的性質來分析;
C、根據原子的結構來分析;
D、根據粒子的結構來分析。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化學反應的實質、分子的性質、原子結構等是解題的關鍵。

26.【答案】(1)N?
(2)AC ; Li?
(3)得到? ;Al2O3?
(4)AD

【解析】解:(1)空氣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氮元素,其符號為N,故填;N。
(2)A、B、C三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中,AC的核內質子數(shù)相同,屬于同種元素;A粒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與第二周期Li元素的原子化學性質相似,故填:AC;Li。
(3)第8號元素的原子是氧原子,其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6,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第13號元素是鋁元素,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第8號元素和第13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鋁,其化學式為Al2O3,故填:得到;Al2O3。
(4)A.相對原子質量是根據統(tǒng)一的標準,用原子的實際質量與標準的比較得到的數(shù)值,而原子質量是原子的實際質量,二者之間有差別,說法錯誤;
B.由于原子的質量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對原子質量,說法正確;
C.相對原子質量是根據統(tǒng)一的標準,用原子的實際質量與標準的比較得到的數(shù)值,因此兩種原子的質量之比等于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說法正確;
D.采用相對原子質量后,原子的質量不會發(fā)生變化,說法錯誤;
故填:AD。
根據元素周期表的意義、粒子結構示意圖的意義以及化學式的寫法、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質量的關系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題考查的是元素周期表的知識,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

27.【答案】五? In2O3? C

【解析】解:(1)周期數(shù)=原子核外電子層數(shù),銦元素的原子核外有5個電子層,則在元素周期表中,銦元素位于第五周期。
(2)銦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3,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3個電子而形成帶3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化合價的數(shù)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shù)值,且符號一致,則該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氧元素顯-2價,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In2O3。
(3)原子化學性質主要由最外層電子數(shù)決定,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化學性質相似,故填C。
故答案為:
(1)五;
(2)In2O3;
(3)C。
(1)根據周期數(shù)=原子核外電子層數(shù),進行分析解答。
(2)化合價的數(shù)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shù)值,且符號一致。
(3)原子化學性質主要由最外層電子數(shù)決定。
本題難度不大,靈活運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數(shù)、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結構示意圖的含義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28.【答案】35? 18? 最外層電子數(shù)? Cl? K2S? 碳原子、氫原子、氧原子? CH4+CO2?催化劑2CO+2H2

【解析】解:(1)由溴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它的質子數(shù)為35,在原子中,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所以溴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35,數(shù)值X=35-2-8-7=18;故填:35;18;
(2)溴和氯兩種元素的化學性質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們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故填:最外層電子數(shù);
(3)原子核外的電子層數(shù)與該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數(shù)一致,氯原子的核外有三個電子層,所以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在化合物中,鉀元素顯+1價,硫元素顯-2價,所以二者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K2S;故填:Cl;K2S;
(4)①反應難點之一是破壞甲烷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穩(wěn)定結構,分為碳原子、氫原子、氧原子并重新組合。故填:碳原子、氫原子、氧原子;
②在催化劑的催化作用下,甲烷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4+CO2?催化劑2CO+2H2。故填:CH4+CO2?催化劑2CO+2H2。
(1)根據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原子結構來分析;
(2)根據最外層電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來分析;
(3)根據元素周期表的規(guī)律、根據化合物的化學式寫法來分析;
(4)根據化學反應的實質、微觀反應示意圖的信息來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微觀示意圖進行分析問題的能力。解答中涉及圖示信息、文字信息,要求會根據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寫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因此能夠考查學生獲得信息與處理信息的能力。

29.【答案】Be? 電子層數(shù)? 不相似? Ne? 15? 10? HCHO+O2?催化劑CO2+H2O

【解析】解:(1)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原子序數(shù)為4的元素符號為Be;故答案為:Be;
(2)由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C、N、O排在同一周期是因為電子層數(shù)相同;故答案為:電子層數(shù);
(3)氦原子的核外有一個電子層,該電子層上有兩個電子,化學性質穩(wěn)定;鎂原子的核外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有2個電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最外層的2個電子,因此He和Mg的化學性質不相似;故答案為:不相似;
(4)鈉離子是由鈉原子失去最外層的1個電子后形成的,鈉離子的核外有兩個電子層,第一層上有2個電子,第二層上有8個電子,與氖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相同;故答案為:Ne;
(5)由磷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一個磷原子含有15個質子;一個NH4+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7+1×4-1=10;故答案為:15;10;
(6)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由甲醛和氧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為HCHO+O2?催化劑CO2+H2O;故答案為:HCHO+O2?催化劑CO2+H2O。
(1)根據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來分析;
(2)根據同一周期中的原子結構來分析;
(3)根據元素的化學性質來分析;
(4)根據鈉離子的結構來分析;
(5)根據離子結構來分析;
(6)根據微觀反應示意圖的信息來分析。
本題考查了原子結構示意圖和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以及微觀反應示意圖的信息,考查的知識點較多,難度適中。

30.【答案】原子? 18? 質子數(shù)? MgF2? 原子間存在間隔,溫度升高原子間隔變大? Ga2O3? 2CO+2NO?催化劑2CO2+N2

【解析】解:(1)①由于原子可以構成分子,原子得失電子形成的離子,所以其中①表示的是原子。
②在原子中質子數(shù)等于電子數(shù),所以X=2+8+8=18。
③圖乙中B、C屬于同種元素,因為質子數(shù)相同。
④由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A、B分別是氟元素和鎂元素,化合價分別是-1價、+2價,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gF2。
(2)①鎵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間有間隔,鎵可以做高溫溫度計,溫度計示數(shù)改變的原因是:原子間存在間隔,溫度升高原子間隔變大;
②在原子中質子數(shù)等于電子數(shù),所以X=31-2-3-18=3,小于4,易失去,化合價為+3價,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與氧的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Ga2O3。
(3)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了氮氣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2CO+2NO?催化劑2CO2+N2。
故答案為:(1)原子;18;質子數(shù),MgF2;
(2)原子間存在間隔,溫度升高原子間隔變大;Ga2O3;
(3)2CO+2NO?催化劑2CO2+N2。
(1)①根據原子、離子和分子之間的轉化分析。
②根據在原子中質子數(shù)等于電子數(shù)分析。
③根據同種元素的質子數(shù)相同分析。
④根據元素及其化合價寫出化學式。
(2)①根據鎵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間有間隔分析。
②鎵元素與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
(3)根據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分析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的條件寫出方程式。
本題的難度不大,準確理解原子結構示意圖的意義、微粒模型圖的意義即可分析解答。

31.【答案】Na+、Cl-? 200.6? 質子數(shù)? 混合物? S、O

【解析】解:(1)由圖示可知,氯化鈉是由鈉離子與氯離子構成的,離子符號分別為Na+、Cl-;故答案為:Na+、Cl-;
(2)如圖乙,汞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00.6;BC兩種粒子屬于同種元素,這是因為它們的質子數(shù)相同;故答案為:200.6;質子數(shù);
(3)①F所示物質中含有三種分子,因此F所示物質屬于混合物;故答案為:混合物;
②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由硫化氫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化學方程式為2H2S+3O2?點燃2SO2+2H2O,反應前后,硫元素由-2價變成+4價,氧元素由0價變成-2價;故答案為:S、O。
(1)根據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來分析;
(2)根據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以及元素的概念來分析;
(3)根據微觀反應示意圖以及物質的微觀構成來分析。
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要理解和熟記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

相關試卷

2022年山東省各地化學中考試題選編——第12單元化學與生活練習題:

這是一份2022年山東省各地化學中考試題選編——第12單元化學與生活練習題,共3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簡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2年山東省各地化學中考試題選編——第6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練習題:

這是一份2022年山東省各地化學中考試題選編——第6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練習題,共4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簡答題,實驗題,探究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2年山東省各地化學中考試題選編——第11單元鹽化肥練習題:

這是一份2022年山東省各地化學中考試題選編——第11單元鹽化肥練習題,共5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推斷題,流程題,簡答題,探究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2年山東省各地化學中考試題選編——第9單元溶液練習題

2022年山東省各地化學中考試題選編——第9單元溶液練習題

2022年山東省各地化學中考試題選編——第1單元+走進化學世界練習題

2022年山東省各地化學中考試題選編——第1單元+走進化學世界練習題

2022年山東省各地化學中考試題選編——第10單元+酸和堿練習題

2022年山東省各地化學中考試題選編——第10單元+酸和堿練習題

2022年山東省各地化學中考試題選編——第5單元+化學方程式練習題

2022年山東省各地化學中考試題選編——第5單元+化學方程式練習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