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鉛筆有多長。(教材第 34、第 35 頁)
通過測量鉛筆長度的活動,讓學生感受 1 分米和 1 毫米有多長,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加強動手操作能力。
通過實際測量,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換算關系。
通過“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動,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
重點:知道 1 分米和 1 毫米有多長,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系。難點:發(fā)展空間觀念,加強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
課件、尺子。
師:同學們,我們每名同學寫字用的鉛筆是不是都一樣長呢?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可能會說:
新鉛筆一般都是一樣長的。
·用過的鉛筆不一定一樣長,我們可以把兩支鉛筆放在一起比一比,就知道哪支鉛筆長了。
……
師:你想知道用過的鉛筆究竟還有多長嗎?那就好好學習今天的新課——鉛筆有多長。
(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借助學生熟悉的“鉛筆有多長”引入新課,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
師:看看圖中的鉛筆有多長,先猜一猜。(出示課件:教材第 34 頁第一支鉛筆圖)
學生猜測鉛筆的長度。
師:看看測量的結(jié)果是多少,你猜對了嗎? 生:正好是 10 厘米。
師:這支鉛筆正好是 10 厘米,10 厘米也就是 1 分米。分米也是我們常用的長度單位之一,
用字母“dm”表示。再看這支鉛筆有多長呢?猜一猜。(出示課件:教材第 34 頁第二支鉛筆圖)
學生猜測鉛筆的長度。
師:看看測量的結(jié)果是多少,你猜對了嗎? 生:比 6 厘米還多 3 個小格。
師:拿出你手中的尺子看一看,1 厘米中有幾個小格? 生:1 厘米中有 10 個小格。
師:這就是我們要認識的另一個新的長度單位——毫米。這樣的 1 小格長就是 1 毫米,用
字母“mm”表示。那么這支鉛筆的長度就可以說是 6 厘米 3 毫米。
師:找一找,說一說,我們生活中或我們周圍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 1 分米?哪些物體的長
度大約是 1 毫米?
生 1:我的拇指和食指張開,這樣(比畫出來)大約是 1 分米。生 2:一枚 2 分硬幣的厚度大約是 1 毫米。
生 3:小棒的長大約是 1 分米。
……
師:在尺子上找出 1 毫米、1 厘米和 1 分米,并完成下面的填空。(出示課件:教材第 34 頁“填一填,想一想”)
學生自己觀察思考并完成填空,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組織學生交流匯報,并板書:
1 分米=10 厘米1 厘米=10 毫米1 米=10 分米
(如果學生不能答出 1 米=10 分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jié)合 1 米=100 厘米去思考,或引導學生在尺子上實際數(shù)一數(shù) 1 米包括幾個 1 分米的長度)
師:根據(jù)這些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你能完成下面的練習嗎?(出示課件:教材第 34 頁“填一填,說一說”)
學生嘗試獨立完成練習。
師:誰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結(jié)果告訴大家?
生 1:我想 1 分米等于 10 厘米,3 分米就是 3 個 10 厘米,也就是 30 厘米,所以 3 分米=30 厘
米。
生 2:我想 10 毫米等于 1 厘米,40 毫米里面有 4 個 10 毫米,也就是 4 厘米,所以 40 毫米=4 厘米。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上進行教學,為學生自 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提供機會。在教學中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例子,幫助學生加深理解知識點的同時,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br>師: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呢?
【設計意圖:課末總結(jié)幫助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梳理,回顧知識點的同時讓學生學會數(shù)學思考的方法?!?br>鉛筆有多長
10 厘米就是 1 分米(dm)
尺子上 1 個小格是 1 毫米(mm)
1 分米=1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
1 米=10 分米
A 類
選擇合適的長度,在()里畫“ ”。
長3 厘米3 分米3 米
()()()
長7 厘米7 分米7 米
()()()
高16 厘米16 分米16 米
()()()
(考查知識點:長度單位的認識;能力要求: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
B 類
量一量下面兩個圖形中每一條邊的長度。
(考查知識點:測量;能力要求:會簡單地測量圖形的實際長度。)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A 類:
3 米7 分米16 厘米
B 類:
略
教材習題
第 35 頁“練一練” 1、2. 略
3. 703096507
床的長度“2 分米”改為“2 米”;牙刷的長度“1 毫米”改為“1 分米”;毛巾的長度“70 米”改為“70 厘米”;學校離家“900 厘米”改為“900 米”;
凳子高度“5 米”改為“5 分米”;語文書的厚度“7 厘米”改為“7 毫米”。
略
這是一份二年級下數(shù)學教學反思鉛筆有多長_北師大版,共2頁。
這是一份二年級下數(shù)學教學設計鉛筆有多長_北師大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冀教版四 千克和克用天平比較輕重教學設計,共5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