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強化專練(八)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1.在一定條件下,已達平衡的可逆反應:2A(g)+B(g)2C(g),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平衡時,此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與各物質的濃度有如下關系:KB.改變條件后,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一定不變C.如果改變壓強并加入催化劑,平衡常數(shù)會隨之變化D.若平衡時增加A和B的濃度,則平衡常數(shù)會減小解析:K只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除改變溫度外,改變其他條件都不會引起平衡常數(shù)的改變。答案:A2.在100℃時,將N2O4、NO2分別充入兩個各為1 L的密閉容器中,反應過程中濃度變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平衡時,Ⅰ、Ⅱ中反應物的轉化率α(N2O4)<α(NO2)B.平衡時,Ⅰ、Ⅱ中上述正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Ⅰ)=2K(Ⅱ)C.平衡后,升高相同溫度,以N2O4表示的反應速率v(Ⅰ)<v(Ⅱ)D.平衡后,升高溫度,Ⅰ、Ⅱ中氣體顏色都將變深解析:A項,Ⅰ中α(N2O4)=×100%=60%,Ⅱ中α(NO2)=×100%=28%,α(N2O4)>α(NO2);B項,Ⅰ中N2O42NO2,K(Ⅰ)=,Ⅱ中2NO2N2O4K(Ⅱ)=,K(Ⅰ)=;C項,Ⅰ中v(N2O4)=mol·L-1·min-1,Ⅱ中v(N2O4)=mol·L-1·min-1,所以升高相同溫度,仍是Ⅰ中大。答案:D3.一定條件下,CH4與H2O(g)發(fā)生反應:CH4(g)+H2O(g),CO(g)+3H2(g)。設起始Z,在恒壓下,平衡時CH4的體積分數(shù)φ(CH4)與ZT(溫度)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φA.該反應的焓變ΔH>0B.圖中Z的大小為a>3>bC.圖中X點對應的平衡混合物中=3D.溫度不變時,圖中X點對應的平衡在加壓后φ(CH4)減小解析:A.根據(jù)圖示知溫度越高,CH4的體積分數(shù)越小,說明平衡向右移動,所以該反應的焓變ΔH>0,A項正確。B.相同條件下Z越大,平衡時CH4的體積分數(shù)越小,所以圖中Z的大小為a<3<b,B項錯誤。C.起始時=3, 反應過程中H2O和CH4等量減小,所以平衡時>3,C項錯誤。D.溫度不變時,加壓,平衡逆向移動,甲烷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D項錯誤。答案:A4.已知反應X(g)+Y(g)nZ(g) ΔH>0,將X和Y以一定比例混合通入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各物質的濃度隨時間的改變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方程式中n=1B.10 min時,曲線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升高溫度C.10 min時,曲線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增大壓強D.0~5 min內,用X表示的反應速率為v(X)=0.08 mol·L-1·min-1解析:由圖像可以看出,0~5 min,X的濃度減小了0.4 mol·L-1,而Z的濃度增大了0.4 mol·L-1,說明X與Z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1:1,故n=1,A項正確;10 min時,X、Y、Z的濃度同時增大一倍,且隨后平衡正向移動,說明改變的條件為增大壓強,B項錯誤,C項正確;0~5 min內,v(X)==0.08 mol·L-1·min-1,D項正確。答案:B5.以二氧化碳和氫氣為原料制取乙醇的反應為2CO2(g)+6H2(g)CH3CH2OH(g)+3H2O(g) ΔH<0。某壓強下的密閉容器中,按CO2和H2的物質的量比為1:3投料,不同溫度下平衡體系中各物質的物質的量百分數(shù)(y%)隨溫度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的平衡常數(shù)小于b點B.b點,v(CO2)=v(H2O)C.a點,H2和H2O物質的量相等D.其他條件恒定,充入更多H2,v(CO2)不變解析:升溫,平衡左移,CO2、H2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而CH3CH2OH、H2O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A項,Ka應大于Kb;B項,b點CO2、H2O的物質的量相等,平衡時v(CO2)=v(H2O);C項,正確;D項,充入H2,v(CO2)增大。答案:C6.以氧化鋁為原料,通過碳熱還原法可合成氮化鋁(AlN);通過電解法可制取鋁。電解鋁時陽極產生的CO2可通過二氧化碳甲烷化再利用。請回答:(1)已知:2Al2O3(s)===4Al(g)+3O2(g)ΔH1=+3 351 kJ·mol-12C(s)+O2(g)===2CO(g)ΔH2=-221 kJ·mol-12Al(g)+N2(g)===2AlN(s)ΔH3=-318 kJ·mol-1碳熱還原Al2O3合成AlN的總熱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自發(fā)進行的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常壓、Ru/TiO2催化下,CO2和H2混和氣體(體積比14,總物質的量a mol)進行反應,測得CO2轉化率、CH4和CO選擇性隨溫度變化情況分別如圖1和圖2所示(選擇性:轉化的CO2中生成CH4或CO的百分比)。反應Ⅰ CO2(g)+4H2(g)CH4(g)+2H2O(g) ΔH4反應Ⅱ CO2(g)+H2(g)CO(g)+H2O(g) ΔH5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A.ΔH4小于零B.溫度可影響產物的選擇性C.CO2平衡轉化率隨溫度升高先增大后減少D.其他條件不變,將CO2和H2的初始體積比改變?yōu)?:3,可提高CO2平衡轉化率350℃時,反應Ⅰ在t1時刻達到平衡,平衡時容器體積為V L,該溫度下反應Ⅰ的平衡常數(shù)為________(用a、V表示)。350℃下CH4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如圖3所示。畫出400℃下0~t1時刻CH4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3)據(jù)文獻報道,CO2可以在堿性水溶液中電解生成甲烷,生成甲烷的電極反應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反應物有C、Al2O3,生成物有AlN,說明反應物還有N2,由題給反應可知生成物還有CO,寫出目標反應:Al2O3(s)+3C(s)+N2(g)===2AlN(s)+3CO(g),該反應可由題給反應①×+②×+③獲得,計算反應熱。該反應的ΔH>0,ΔS>0,高溫條件下自發(fā)。(2)①由圖1可知隨溫度升高,CO2的轉化率降低,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逆反應是吸熱反應,正反應是放熱反應,A項正確;由圖2可知溫度可影響產物的選擇性,B項正確;圖1中最高點以前,沒有建立平衡,從最高點后,才是平衡的移動,隨溫度升高,CO2轉化率降低,C項錯誤;減少了H2的量,CO2的轉化率降低,D項錯誤。②    CO2(g)+ 4H2(g)CH4(g)+2H2O(g)n(始)/mol  0.2a   0.8a   0  0n(變)/mol  0.16a  0.64a  0.16a  0.32an(平)/mol  0.04a  0.16a  0.16a  0.32aK。③溫度升高,速率快,先到達平衡,拐點在前;溫度升高,CO2轉化率降低,n(CH4)的量減小。(3)CO2→CH4,碳從+4價降到-4價,CO2+8e→CH4,溶液呈堿性,用OH平衡電荷:CO2+8e+H2O→CH4+8OH,根據(jù)原子守恒配平。答案:(1)Al2O3(s)+3C(s)+N2(g)===2AlN(s)+3CO(g) ΔH=+1 026 kJ·mol-1 高溫(2)①CD ②625 V2/a2(3)CO2+6H2O+8e===CH4+8OH7.[2016·全國卷Ⅱ]丙烯腈(CH2===CHCN)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工業(yè)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產,主要副產物有丙烯醛(CH2===CHCHO)和乙腈(CH3CN)等?;卮鹣铝袉栴}:(1)以丙烯、氨、氧氣為原料,在催化劑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產物丙烯醛(C3H4O)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①C3H6(g)+NH3(g)+O2(g)===C3H3N(g)+3H2O(g) ΔH =-515 kJ·mol-1②C3H6(g)+O2(g)===C3H4O(g)+H2O(g) ΔH=-353 kJ·mol-1兩個反應在熱力學上趨勢均很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產率的反應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丙烯腈反應選擇性的關鍵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圖(a)為丙烯腈產率與反應溫度的關系曲線,最高產率對應的溫度為460 ℃。低于460 ℃時,丙烯腈的產率________(填“是”或“不是”)對應溫度下的平衡產率,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于460 ℃時,丙烯腈產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雙選,填標號)。A.催化劑活性降低B.平衡常數(shù)變大C.副反應增多D.反應活化能增大圖(a) 圖(b)  (3)丙烯腈和丙烯醛的產率與n(氨)/n(丙烯)的關系如圖(b)所示。由圖可知,最佳n(氨)/n(丙烯)約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進料氣氨、空氣、丙烯的理論體積比約為________。解析:(1)由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①氣體分子數(shù)增加,是一個熵增的放熱反應,反應②氣體分子數(shù)不變,是一個熵變化不大的放熱量較大的反應,在熱力學上都屬于自發(fā)進行的反應。由于反應①是一個氣體分子數(shù)增加的放熱反應,降溫、減壓均有利于提高丙烯腈的平衡產率。有機反應中要提高某反應的選擇性,關鍵是選擇合適的催化劑。(2)由于反應①是放熱反應,溫度降低,平衡右移,丙烯腈的平衡產率應增大,因此圖(a)中460 ℃以下的產率不是對應溫度下的平衡產率。反應①的平衡常數(shù)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小,反應的活化能不受溫度的影響,故當溫度高于460 ℃時,丙烯腈的產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催化劑活性降低和副反應增多。(3)由圖(b)可知,當n(氨)/n(丙烯)=1時,丙烯腈的產率最高,而丙烯醛的產率已趨近于0,如果n(氨)/n(丙烯)再增大,丙烯腈的產率反而降低,故最佳n(氨)/n(丙烯)約為1??諝庵蠴2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結合反應①方程式及最佳n(氨)/n(丙烯)約為1可知,進料氣氨、空氣、丙烯的理論體積比應為1:(×5):1=1:7.5:1。答案:(1)兩個反應均為放熱量大的反應 降低溫度減小壓強 催化劑(2)不是 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平衡產率應隨溫度升高而降低 AC(3)1.0 該比例下丙烯腈產率最高,而副產物丙烯醛產率最低 1:7.5:1

相關試卷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技能強化專練16《有機化學基礎》(含詳解):

這是一份高考化學二輪復習技能強化專練16《有機化學基礎》(含詳解),共14頁。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技能強化專練14《化學實驗綜合探究》(含詳解):

這是一份高考化學二輪復習技能強化專練14《化學實驗綜合探究》(含詳解),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無水MgBr2可用作催化劑,肼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技能強化專練13《化學實驗基礎》(含詳解):

這是一份高考化學二輪復習技能強化專練13《化學實驗基礎》(含詳解),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實驗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下列實驗正確的是,下列有關實驗的選項正確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技能強化專練09《電解質溶液》(含詳解)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技能強化專練09《電解質溶液》(含詳解)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技能強化專練04《離子反應》(含詳解)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技能強化專練04《離子反應》(含詳解)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技能強化專練03《氧化還原反應》(含詳解)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技能強化專練03《氧化還原反應》(含詳解)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技能強化專練02《化學常用計量》(含詳解)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技能強化專練02《化學常用計量》(含詳解)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