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專題16 實驗
1.(2021·山東卷)熱敏電阻是傳感器中經(jīng)常使用的元件,某學習小組要探究一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變化的規(guī)律。可供選擇的器材有:
待測熱敏電阻(實驗溫度范圍內,阻值約幾百歐到幾千歐);
電源E(電動勢,內阻r約為);
電阻箱R(阻值范圍);
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
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
微安表(量程,內阻等于);
開關兩個,溫控裝置一套,導線若干。
同學們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測量電路,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①按圖示連接電路;
②閉合、,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微安表指針滿偏;
③保持滑動變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變,斷開,調節(jié)電阻箱,使微安表指針半偏;
④記錄此時的溫度和電阻箱的阻值。
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更準確地測量熱敏電阻的阻值,滑動變阻器應選用___________(填“”或“”)。
(2)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實物圖(不含溫控裝置)連接成完整電路__________。
(3)某溫度下微安表半偏時,電阻箱的讀數(shù)為,該溫度下熱敏電阻的測量值為___________(結果保留到個位),該測量值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真實值。
(4)多次實驗后,學習小組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圖像。由圖像可知。該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逐漸____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
2.(2021·全國卷)某同學用圖(a)所示電路探究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所用器材有:
小燈泡(額定電壓2.5V,額定電流0.3A)
電壓表(量程300mV,內阻300)
電流表(量程300mA,內阻0.27)
定值電阻R0
滑動變阻器R1(阻值0-20)
電阻箱R2(最大阻值9999.9)
電源E(電動勢6V,內阻不計)
開關S、導線若干。
完成下列填空:
(1)有3個阻值分別為10、20、30的定值電阻可供選擇,為了描繪小燈泡電流在0~300mA的U-I曲線,R0應選取阻值為___________的定值電阻;
(2)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置于變阻器的___________(填“a”或“b”)端;
(3)在流過電流表的電流較小時,將電阻箱R2的阻值置零,改變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讀取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U、I,結果如圖(b)所示。當流過電流表的電流為10mA時,小燈泡的電阻為___________(保留1位有效數(shù)字);
(4)為使得電壓表滿量程時對應于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3V,該同學經(jīng)計算知,應將R2的阻值調整為_______。然后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R1,測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U/mV
24.0
46.0
76.0
110.0
128.0
152.0
184.0
216.0
250.0
I/mA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260.0
280.0
300.0
(5)由圖(b)和上表可知,隨流過小燈泡電流的增加,其燈絲的電阻__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6)該同學觀測到小燈泡剛開始發(fā)光時流過電流表的電流為160mA,可得此時小燈泡電功率W1=_______W(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當流過電流表的電流為300mA時,小燈泡的電功率為W2,則=_______(保留至整數(shù))。
3.(2021·湖南卷)某實驗小組需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器材有:一節(jié)待測電池、一個單刀雙擲開關、一個定值電阻(阻值為)、一個電流表(內阻為)、一根均勻電阻絲(電阻絲總阻值大于,并配有可在電阻絲上移動的金屬夾)、導線若干。由于缺少刻度尺,無法測量電阻絲長度,但發(fā)現(xiàn)桌上有一個圓形時鐘表盤。某同學提出將電阻絲繞在該表盤上,利用圓心角來表示接入電路的電阻絲長度。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1)將器材如圖(a)連接:
(2)開關閉合前,金屬夾應夾在電阻絲的___________端(填“a”或“b”);
(3)改變金屬夾的位置,閉合開關,記錄每次接入電路的電阻絲對應的圓心角和電流表示數(shù),得到多組數(shù)據(jù);
(4)整理數(shù)據(jù)并在坐標紙上描點繪圖,所得圖像如圖(b)所示,圖線斜率為,與縱軸截距為,設單位角度對應電阻絲的阻值為,該電池電動勢和內阻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表示)
(5)為進一步確定結果,還需要測量單位角度對應電阻絲的阻值。利用現(xiàn)有器材設計實驗,在圖(c)方框中畫出實驗電路圖__________(電阻絲用滑動變阻器符號表示);
(6)利用測出的,可得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
4.(2021·浙江卷)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中,小王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讓重物從靜止開始下落,打出一條清晰的紙帶,其中的一部分如圖2所示。O點是打下的第一個點,A、B、C和D為另外4個連續(xù)打下的點。
①為了減小實驗誤差,對體積和形狀相同的重物,實驗時選擇密度大的理由是___________。
②已知交流電頻率為,重物質量為,當?shù)刂亓铀俣?,則從O點到C點,重物的重力勢能變化量的絕對值___________J、C點的動能___________J(計算結果均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比較與的大小,出現(xiàn)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A.工作電壓偏高 B.存在空氣阻力和摩擦力 C.接通電源前釋放了紙帶
5.(2021·全國卷)為測量小銅塊與瓷磚表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一同學將貼有標尺的瓷磚的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形成一傾角為的斜面(已知sin=0.34,cos=0.94),小銅塊可在斜面上加速下滑,如圖所示。該同學用手機拍攝小銅塊的下滑過程,然后解析視頻記錄的圖像,獲得5個連續(xù)相等時間間隔(每個時間間隔?T=0.20s)內小銅塊沿斜面下滑的距離si(i=1,2,3,4,5),如下表所示。
s1
s2
s3
s4
s5
5.87cm
7.58cm
9.31cm
11.02cm
12.74cm
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小銅塊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_m/s2,小銅塊與瓷磚表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___________。(結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m/s2)
6.(2021·全國卷)某同學利用圖(a)所示裝置研究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實驗時該同學使用頻閃儀和照相機對做平拋運動的小球進行拍攝,頻閃儀每隔發(fā)出一次閃光,某次拍攝后得到的照片如圖(b)所示(圖中未包括小球剛離開軌道的影像)。圖中的背景是放在豎直平面內的帶有方格的紙板,紙板與小球軌跡所在平面平行,其上每個方格的邊長為。該同學在實驗中測得的小球影像的高度差已經(jīng)在圖(b)中標出。
完成下列填空:(結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1)小球運動到圖(b)中位置A時,其速度的水平分量大小為___________,豎直分量大小為___________;
(2)根據(jù)圖(b)中數(shù)據(jù)可得,當?shù)刂亓铀俣鹊拇笮開__________。
7.(2021·浙江卷)小李在實驗室測量一電阻Rx的阻值。
(1)因電表內阻未知,用如圖1所示的電路來判定電流表該內接還是外接。正確連線后,合上開關S,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至合適位置。單刀雙擲開關K擲到1,電壓表的讀數(shù),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圖2所示,其讀數(shù)___________A;將K擲到2,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shù)分別為,。由此可知應采用電流表___________(填“內”或“外”)接法。
(2)完成上述實驗后,小李進一步嘗試用其它方法進行實驗:
①器材間連線如圖3所示,請在虛線框中畫出對應的電路圖___________;
②先將單刀雙擲開關擲到左邊,記錄電流表讀數(shù),再將單刀雙擲開關挪到右邊,調節(jié)電阻箱的阻值,使電流表的讀數(shù)與前一次盡量相同,電阻箱的示數(shù)如圖3所示。則待測電阻___________。此方法___________(填“有”或“無”)明顯的實驗誤差,其理由是___________。
8.(2021·浙江卷)圖示是“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實驗的裝置。實驗中:
①觀察到較模糊的干涉條紋,要使條紋變得清晰,值得嘗試的是___________。(單選)
A.旋轉測量頭 B.增大單縫與雙縫間的距離 C.調節(jié)撥桿使單縫與雙縫平行
②要增大觀察到的條紋間距,正確的做法是___________ (單選)
A.減小單縫與光源間的距離 B.減小單縫與雙縫間的距離
C.增大透鏡與單縫間的距離 D.增大雙縫與測量頭間的距離
9.(2021·全國卷)一實驗小組利用圖(a)所示的電路測量一電池的電動勢E(約)和內阻r(小于)。圖中電壓表量程為,內阻:定值電阻;電阻箱R,最大阻值為;S為開關。按電路圖連接電路。完成下列填空:
(1)為保護電壓表,閉合開關前,電阻箱接入電路的電阻值可以選___________(填“5.0”或“15.0”);
(2)閉合開關,多次調節(jié)電阻箱,記錄下阻值R和電壓表的相應讀數(shù)U;
(3)根據(jù)圖(a)所示電路,用R、、、E和r表示,得___________;
(4)利用測量數(shù)據(jù),做圖線,如圖(b)所示:
(5)通過圖(b)可得___________V(保留2位小數(shù)),_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數(shù));
(6)若將圖(a)中的電壓表當成理想電表,得到的電源電動勢為,由此產(chǎn)生的誤差為___________%。
10.(2021·廣東卷)某小組研究熱敏電阻阻值隨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根據(jù)實驗需要已選用了規(guī)格和量程合適的器材。
(1)先用多用電表預判熱敏電阻阻值隨溫度的變化趨勢。選擇適當倍率的歐姆擋,將兩表筆______,調節(jié)歐姆調零旋鈕,使指針指向右邊“”處。測量時觀察到熱敏電阻溫度越高,相同倍率下多用電表指針向右偏轉角度越大,由此可判斷熱敏電阻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
(2)再按圖連接好電路進行測量。
①閉合開關S前,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滑到_______端(選填“a”或“b”)。
將溫控室的溫度設置為T,電阻箱調為某一阻值。閉合開關S,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指針偏轉到某一位置。記錄此時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T和。斷開開關S。
再將電壓表與熱敏電阻C端間的導線改接到D端,閉合開關S。反復調節(jié)和,使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與上述記錄的示數(shù)相同。記錄此時電阻箱的阻值。斷開開關S。
②實驗中記錄的阻值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時熱敏電阻阻值_____。
11.(2021·廣東卷)某興趣小組測量一緩沖裝置中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緩沖裝置如圖所示,固定在斜面上的透明有機玻璃管與水平面夾角為30°,彈簧固定在有機玻璃管底端。實驗過程如下:先沿管軸線方向固定一毫米刻度尺,再將單個質量為200g的鋼球(直徑略小于玻璃管內徑)逐個從管口滑進,每滑進一個鋼球,待彈簧靜止,記錄管內鋼球的個數(shù)n和彈簧上端對應的刻度尺示數(shù),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實驗過程中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采用逐差法計算彈簧壓縮量,進而計算其勁度系數(shù)。
n
1
2
3
4
5
6
8.04
10.03
12.05
14.07
16.11
18.09
(1)利用計算彈簧的壓縮量:,,______cm,壓縮量的平均值______cm;
(2)上述是管中增加______個鋼球時產(chǎn)生的彈簧平均壓縮量;
(3)忽略摩擦,重力加速度g取,該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______N/m。(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12.(2021·湖南卷)某實驗小組利用圖(a)所示裝置探究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外力的關系。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1)用游標卡尺測量墊塊厚度,示數(shù)如圖(b)所示,___________;
(2)接通氣泵,將滑塊輕放在氣墊導軌上,調節(jié)導軌至水平;
(3)在右支點下放一墊塊,改變氣墊導軌的傾斜角度;
(4)在氣墊導軌合適位置釋放滑塊,記錄墊塊個數(shù)和滑塊對應的加速度;
(5)在右支點下增加墊塊個數(shù)(墊塊完全相同),重復步驟(4),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
1
2
3
4
5
6
0.087
0.180
0.260
0.425
0.519
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在圖(c)上描點,繪制圖線___________。
如果表中缺少的第4組數(shù)據(jù)是正確的,其應該是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13.(2021·河北卷)某同學利用圖1中的實驗裝置探究機械能變化量與力做功的關系,所用器材有:一端帶滑輪的長木板、輕細繩、的鉤碼若干、光電門2個、數(shù)字計時器、帶遮光條的滑塊(質量為,其上可放鉤碼)、刻度尺,當?shù)刂亓铀俣葹椋瑢嶒灢僮鞑襟E如下:
①安裝器材,調整兩個光電門距離為,輕細繩下端懸掛4個鉤碼,如圖1所示;
②接通電源,釋放滑塊,分別記錄遮光條通過兩個光電門的時間,并計算出滑塊通過兩個光電門的速度;
③保持最下端懸掛4個鉤碼不變,在滑塊上依次增加一個鉤碼,記錄滑塊上所載鉤碼的質量,重復上述步驟;
④完成5次測量后,計算出每次實驗中滑塊及所載鉤碼的總質量M、系統(tǒng)(包含滑塊、滑塊所載鉤碼和輕細繩懸掛鉤碼)總動能的增加量及系統(tǒng)總機械能的減少量,結果如下表所示:
0.200
0.250
0.300
0.350
0.400
0.582
0.490
0.392
0.294
0.195
0.393
0.490
0.686
0.785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輕細繩所懸掛鉤碼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______J(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2)步驟④中的數(shù)據(jù)所缺數(shù)據(jù)為______;
(3)若M為橫軸,為縱軸,選擇合適的標度,在圖2中繪出圖像______;
若系統(tǒng)總機械能的減少量等于克服摩擦力做功,則物塊與木板之間的摩擦因數(shù)為______(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14.(2021·河北卷)某同學研究小燈泡的伏安特性,實驗室提供的器材有;小燈泡(,),直流電源(),滑動變阻器,量程合適的電壓表和電流表,開關和導線若干,設計的電路如圖1所示。
(1)根據(jù)圖1,完成圖2中的實物連線______;
(2)按照圖1連線后,閉合開關,小燈泡閃亮一下后熄滅,觀察發(fā)現(xiàn)燈絲被燒斷,原因可能是______(單項選擇,填正確答案標號);
A.電流表短路
B.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接觸不良
C.滑動變阻器滑片的初始位置在b端
(3)更換小燈泡后,該同學正確完成了實驗操作,將實驗數(shù)據(jù)描點作圖,得到圖像,其中一部分如圖3所示,根據(jù)圖像計算出P點對應狀態(tài)下小燈泡的電阻為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15.(2021·浙江卷)(1)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裝有砝碼的盤用繞過滑輪的細線牽引小車,盤和砝碼的重力可當作牽引力。小車運動的位移和速度可以由打點紙帶測出,以小車為研究對象,改變砝碼質量,便可探究牽引力所做的功與小車速度變化的關系。
①關于這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需要補償小車受到阻力的影響
B.該實驗裝置可以“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C.需要通過調節(jié)定滑輪使細線與長木板平行
D.需要滿足盤和砝碼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
②如圖2所示是兩條紙帶,實驗時打出的應是第______條(填寫“I”或“II”)紙帶;
③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在坐標紙上畫出的W-v2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據(jù)此圖象______(填“能”或“不能”)求出小車的質量。
(2)小明同學在做“測定玻璃的折射率”實驗時,發(fā)現(xiàn)只有3枚大頭針,他把大頭針A、B、C插在如圖所示位置,并測出了玻璃的折射率。請在答題紙相應方框中畫出光路圖,標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r,并寫出折射率n的計算式。____________
16.(2021·浙江卷)在“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中,
(1)用如圖所示的電路圖測量,得到的一條實驗數(shù)據(jù)擬合線如圖所示,則該電池的電動勢E=______V(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內阻r=______(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2)現(xiàn)有如圖所示的實驗器材,照片中電阻箱阻值可調范圍為0~9999Ω,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化范圍為0~10Ω,電流表G的量程為0~3mA、內阻為200Ω,電壓表的量程有0~3V和0~15V。請在圖3中選擇合適的器材,在答題紙相應方框中畫出兩種測定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電路圖。______
1.(2020·海南卷)在測量定值電阻阻值的實驗中,提供的實驗器材如下:電壓表(量程,內阻),電壓表(量程,內阻),滑動變阻器R(額定電流,最大阻值),待測定值電阻,電源E(電動勢,內阻不計),單刀開關S,導線若干:
回答下列問題:
(I)實驗中滑動變阻器應采用________接法(填“限流”或“分壓”);
(2)將虛線框中的電路原理圖補充完整_____________;
(3)根據(jù)下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別為電壓表﹑的示數(shù)),在圖(a)給出的坐標紙上補齊數(shù)據(jù)點,并繪制圖像__________;
測量次數(shù)
1
2
3
4
5
1.00
1.50
2.00
2.50
3.00
1.61
2.41
3.21
4.02
4.82
(4)由圖像得到待測定值電阻的阻值________(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5)完成上述實驗后,若要繼續(xù)采用該實驗原理測定另一個定值電阻(阻值約為)的阻值,在不額外增加器材的前提下,要求實驗精度盡可能高,請在圖(b)的虛線框內畫出你改進的電路圖______。
2.(2020·北京卷)在“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物體質量的關系”實驗中,做如下探究:
(1)為猜想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可利用圖1所示裝置進行對比實驗。兩小車放在水平板上,前端通過鉤碼牽引,后端各系一條細線,用板擦把兩條細線按在桌上,使小車靜止。抬起板擦,小車同時運動,一段時間后按下板擦,小車同時停下。對比兩小車的位移,可知加速度與質量大致成反比。關于實驗條件,下列正確的是:________(選填選項前的字母)。
A.小車質量相同,鉤碼質量不同
B.小車質量不同,鉤碼質量相同
C.小車質量不同,鉤碼質量不同
(2)某同學為了定量驗證(1)中得到的初步關系,設計實驗并得到小車加速度與質量的7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在圖2所示的坐標紙上已經(jīng)描好了6組數(shù)據(jù)點,請將余下的一組數(shù)據(jù)描在坐標紙上,并作出圖像______。
次數(shù)
1
2
3
4
5
6
7
0.62
0.56
0.48
0.40
0.32
0.24
0.15
0.25
0.29
0.33
0.40
0.50
0.71
1.00
(3)在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實驗之前,需要思考如何測“力”。請在圖3中畫出小車受力的示意圖。為了簡化“力”的測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選填選項前的字母)。
A.使小車沿傾角合適的斜面運動,小車受力可等效為只受繩的拉力
B.若斜面傾角過大,小車所受合力將小于繩的拉力
C.無論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多大,砂和桶的重力都等于繩的拉力
D.讓小車的質量遠大于砂和桶的質量,砂和桶的重力才近似等于繩的拉力
3.(2020·北京卷)用圖1所示的甲、乙兩種方法測量某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約為1Ω)。其中R為電阻箱,電流表的內電阻約為0.1Ω,電壓表的內電阻約為3kΩ。
(1)利用圖1中甲圖實驗電路測電源的電動勢E和內電阻r,所測量的實際是圖2中虛線框所示“等效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若電流表內電阻用表示,請你用E、r和RA表示出、,并簡要說明理由_______。
(2)某同學利用圖像分析甲、乙兩種方法中由電表內電阻引起的實驗誤差。在圖3中,實線是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圖甲:U=IR,圖乙:)描點作圖得到的U-I圖像;虛線是該電源的路端電壓U隨電流I變化的U-I圖像(沒有電表內電阻影響的理想情況)。
在圖3中,對應圖甲電路分析的U-I圖像是:__________;對應圖乙電路分析的U-I圖像是:________。
(3)綜合上述分析,為了減小由電表內電阻引起的實驗誤差,本實驗應選擇圖1中的______(填“甲”或“乙”)。
4.(2020·江蘇卷)某同學描繪一種電子元件的關系圖象,采用的實驗電路圖如題圖1所示,V為電壓表,
mA為電流表,E為電源(電動勢約),R為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為定值電阻,S為開關。
(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題圖2所示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____________。
(2)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記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下表:
電壓
0.000
0.250
0.500
0.650
0.700
0.725
0.750
電流
0.00
0.10
0.25
0.60
1.70
4.30
7.50
請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在方格紙上作出該元件的圖線____________。
(3)根據(jù)作出的圖線可知,該元件是_________(選填“線性”或“非線性”)元件。
(4)在上述測量中,如果用導線代替電路中的定值電阻,會導致的兩個后果是_________。
A.電壓和電流的測量誤差增大
B.可能因電流過大燒壞待測元件
C.滑動變阻器允許的調節(jié)范圍變小
D.待測元件兩端電壓的可調節(jié)范圍變小
5.(2020·天津卷)某實驗小組選用以下器材測定電池組的電動勢和內阻,要求測量結果盡量準確。
電壓表 (量程,內阻約為)
電流表 (量程,內阻約為)
滑動變阻器 (,額定電流)
待測電池組 (電動勢約為,內阻約為)
開關、導線若干
①該小組連接的實物電路如圖所示,經(jīng)仔細檢查,發(fā)現(xiàn)電路中有一條導線連接不當,這條導線對應的編號是________。
②改正這條導線的連接后開始實驗,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置于滑動變阻器的________端(填“a”或者“b”)
③實驗中發(fā)現(xiàn)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時,電流表讀數(shù)變化明顯但電壓表讀數(shù)變化不明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電池組負極和開關之間串聯(lián)一個阻值為的電阻,之后該小組得到了幾組電壓表讀數(shù)U和對應的電流表讀數(shù)I,并作出圖像,如圖所示。根據(jù)圖像可知,電池組的電動勢為________V,內阻為________。(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6.(2020·山東卷)實驗方案對實驗測量的精度有直接的影響,某學習小組對“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方案進行了探究。實驗室提供的器材有:
干電池一節(jié)(電動勢約1.5 V,內阻小于1 Ω);
電壓表V (量程3 V,內阻約3 kΩ);
電流表A (量程0.6 A,內阻約1 Ω);
滑動變阻器R (最大阻值為20 Ω);
定值電阻R1(阻值2 Ω);
定值電阻R2(阻值5 Ω);
開關一個,導線若干。
(1)該小組按照圖甲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驗,通過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阻值使電流表示數(shù)逐漸接近滿偏,記錄此過程中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在U-I坐標紙上描點,如圖乙所示,結果發(fā)現(xiàn)電壓表示數(shù)的變化范圍比較小,出現(xiàn)該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單選,填正確答案標號)
A.電壓表分流
B.干電池內阻較小
C.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較小
D.電流 表內阻較小
(2)針對電壓表示數(shù)的變化范圍比較小的問題,該小組利用實驗室提供的器材改進了實驗方案,重新測量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序號
1
2
3
4
5
6
7
I/A
0.08
0.14
0.20
0.26
0.32
0.36
0.40
U/V
1.35
1.20
1.05
0.88
0.73
0.71
0.52
請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回答以下問題:
①答題卡的坐標紙上已標出后3組數(shù)據(jù)對應的坐標點,請在答題卡的坐標紙上標出前4組數(shù)據(jù)對應的坐標點并畫出U-I圖像________。
②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所選的定值電阻為_____ (填“R1”或“R2”)。
③用筆畫線代替導線,請在答題卡上按照改進后的方案,將實物圖連接成完整電路____________。
7.(2020·天津卷)某實驗小組利用圖1所示裝置測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把白紙和復寫紙疊放一起固定在豎直木板上,在桌面上固定一個斜面,斜面的底邊ab與桌子邊緣及木板均平行。每次改變木板和桌邊之間的距離,讓鋼球從斜面頂端同一位置滾下,通過碰撞復寫紙,在白紙上記錄鋼球的落點。
①為了正確完成實驗,以下做法必要的是________。
A.實驗時應保持桌面水平
B.每次應使鋼球從靜止開始釋放
C.使斜面的底邊ab與桌邊重合
D.選擇對鋼球摩擦力盡可能小的斜面
②實驗小組每次將木板向遠離桌子的方向移動,在白紙上記錄了鋼球的4個落點,相鄰兩點之間的距離依次為、、,示意如圖2。重力加速度,鋼球平拋的初速度為________m/s。
③圖1裝置中,木板上懸掛一條鉛垂線,其作用是________。
8.(2020·浙江卷)某同學分別用圖甲和圖乙的電路測量同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
(1)在答題紙相應的方框中畫出圖乙的電路圖____________;
(2)某次測量時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則電流_____,電壓_____;
(3)實驗得到如圖所示的兩條直線,圖中直線Ⅰ對應電路是圖1_____(選填“甲”或“乙”);
(4)該電池的電動勢_____V(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內阻_____(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9.(2020·浙江卷)做“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時,圖甲是教材中的實驗方案;圖乙是拓展方案,其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焐贤斜P和砝碼,改變木板的傾角,使質量為M的小車拖著紙帶沿木板勻速下滑;
(ⅱ)取下托盤和砝碼,測出其總質量為m,讓小車沿木板下滑,測出加速度a;
(ⅲ)改變砝碼質量和木板傾角,多次測量,通過作圖可得到的關系。
①實驗獲得如圖所示的紙帶,計數(shù)點a、b、c、d、e、f間均有四個點未畫出,則在打d點時小車的速度大小_____(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②需要滿足條件的方案是_____(選填“甲”、“乙”或“甲和乙”);在作圖象時,把作為F值的是_____(選填“甲”、“乙”或“甲和乙”)。
10.(2020·浙江卷)某同學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
①為了減少測量誤差,下列做法正確的是_____(多選);
A.擺的振幅越大越好
B.擺球質量大些、體積小些
C.擺線盡量細些、長些、伸縮性小些
D.計時的起、止位置選在擺球達到的最高點處
②改變擺長,多次測量,得到周期平方與擺長的關系圖象如圖所示,所得結果與當?shù)刂亓铀俣戎迪喾?,但發(fā)現(xiàn)其延長線沒有過原點,其原因可能是_____。
A.測周期時多數(shù)了一個周期
B.測周期時少數(shù)了一個周期
C.測擺長時直接將擺線的長度作為擺長
D.測擺長時將擺線的長度加上擺球的直徑作為擺長
11.(2020·全國卷)某同學利用圖(a)所示裝置驗證動能定理。調整木板的傾角平衡摩擦阻力后,掛上鉤碼,鉤碼下落,帶動小車運動并打出紙帶。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及相關數(shù)據(jù)如圖(b)所示。
已知打出圖(b)中相鄰兩點的時間間隔為0.02 s,從圖(b)給出的數(shù)據(jù)中可以得到,打出B點時小車的速度大小vB=_____m/s,打出P點時小車的速度大小vP=_____m/s(結果均保留2位小數(shù))。
若要驗證動能定理,除了需測量鉤碼的質量和小車的質量外,還需要從圖(b)給出的數(shù)據(jù)中求得的物理量為_________。
12.(2020·全國卷)某同學要研究一小燈泡L(3.6 V,0.30 A)的伏安特性。所用器材有:電流表A1(量程200 mA,內阻Rg1=10.0 Ω),電流表A2(量程500 mA,內阻Rg2=1.0 Ω)、定值電阻R0(阻值R0=10.0 Ω)、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10 Ω)、電源E(電動勢4.5 V,內阻很?。㈤_關S和若干導線。該同學設計的電路如圖(a)所示。
(1)根據(jù)圖(a),在圖(b)的實物圖中畫出連線______。
(2)若I1、I2分別為流過電流表A1和A2的電流,利用I1、I2、Rg1和R0寫出:小燈泡兩端的電壓U=_______,流過小燈泡的電流I=_______。為保證小燈泡的安全,I1不能超過_______mA。
(3)實驗時,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開關閉合后兩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零。逐次改變滑動變阻器滑片位置并讀取相應的I1和I2。所得實驗數(shù)據(jù)在下表中給出。
I1/mA
32
55
85
125
144
173
I2/mA
171
229
299
379
424
470
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可算得,當I1=173 mA時,燈絲電阻R=_______Ω(保留1位小數(shù))。
(4)如果用另一個電阻替代定值電阻R0,其他不變,為了能夠測量完整的伏安特性曲線,所用電阻的阻值不能小于_______Ω(保留1位小數(shù))。
13.(2020·全國卷)一細繩跨過懸掛的定滑輪,兩端分別系有小球A和B,如圖所示。一實驗小組用此裝置測量小球B運動的加速度。
令兩小球靜止,細繩拉緊,然后釋放小球,測得小球B釋放時的高度h0=0.590 m,下降一段距離后的高度h=0.100 m;由h0下降至h所用的時間T=0.730 s。由此求得小球B加速度的大小為a=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從實驗室提供的數(shù)據(jù)得知,小球A、B的質量分別為100.0 g和150.0 g,當?shù)刂亓铀俣却笮間=9.80 m/s2。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計算可得小球B加速度的大小為a′=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可以看出,a′與a有明顯差異,除實驗中的偶然誤差外,寫出一條可能產(chǎn)生這一結果的原因:__________。
14.(2020·全國卷)某同學用伏安法測量一阻值為幾十歐姆的電阻Rx,所用電壓表的內阻為1 kΩ,電流表內阻為0.5Ω。該同學采用兩種測量方案,一種是將電壓表跨接在圖(a)所示電路的O、P兩點之間,另一種是跨接在O、Q兩點之間。測量得到如圖(b)所示的兩條U–I圖線,其中U與I分別為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
回答下列問題:
(1)圖(b)中標記為II的圖線是采用電壓表跨接在________(填“O、P”或“O、Q”)兩點的方案測量得到的。
(2)根據(jù)所用實驗器材和圖(b)可判斷,由圖線________(填“I”或“II”)得到的結果更接近待測電阻的真實值,結果為________Ω(保留1位小數(shù))。
(3)考慮到實驗中電表內阻的影響,需對(2)中得到的結果進行修正,修正后待測電阻的阻值為________Ω(保留1位小數(shù))。
15.(2020·浙江卷)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和用橡皮筋“探究做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中
(1)都是通過分析紙帶上的點來測量物理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都需要分析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第一個點 B.都不需要分析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第一個點
C.一條紙帶都只能獲得一組數(shù)據(jù) D.一條紙帶都能獲得多組數(shù)據(jù)
(2)如圖是兩條紙帶的一部分,A、B、C、…、G是紙帶上標出的計數(shù)點,每兩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4個打出的點未畫出。其中圖_____(填“甲”或“乙”)所示的是用橡皮筋“探究做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紙帶?!疤骄考铀俣扰c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中,小車的加速度大小a=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3)在用橡皮筋“探究做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中,平衡阻力后,小車與橡皮筋組成的系統(tǒng)在橡皮筋恢復形變前機械能_____(填“守恒”或“不守恒”)。
16.(2020·浙江卷)(1)小明同學用多用電表測量一未知電阻器的阻值。經(jīng)過規(guī)范操作后,所選歐姆擋倍率及指針位置分別如圖甲、乙所示,則此電阻器的阻值為_____Ω
(2)在“測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實驗中:
①如圖丙所示,已經(jīng)連接了一部分電路,請在答題紙上對應位置將電路連接完整_____。
②合上開關后,測出9組Ⅰ、U值,在坐標系中描出各對應點,如圖丁所示。請在答題紙對應位置的圖中畫出此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_____。
③與圖丁中P點對應的狀態(tài),小燈泡燈絲阻值最接近______。
A.16.7Ω B.12.4Ω C.6.2Ω
1.(2019·海南卷)某同學利用圖(a)的裝置測量輕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圖中,光滑的細桿和直尺水平固定在鐵架臺上,一輕彈簧穿在細桿上,其左端固定,右端與細繩連接;細繩跨過光滑定滑輪,其下端可以懸掛砝碼(實驗中,每個砝碼的質量均為),彈簧右端連有一豎直指針,其位置可在直尺上讀出,實驗步驟如下:
①在繩下端掛上一個硅碼,調整滑輪,使彈簧與滑輪間的細線水平且彈簧與細桿沒有接觸;
②系統(tǒng)靜止后,記錄砝碼的個數(shù)及指針的位置;
③逐次增加砝碼個數(shù),并重復步驟②(保持彈簧在彈性限度內);
④用n表示砝碼的個數(shù),l表示相應的指針位置,將獲得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內。
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下表的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b)中補齊數(shù)據(jù)點并做出圖像______;
l
1
2
3
4
5
10.48
10.96
11.45
11.95
12.40
(2)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可用砝碼質量m、重力加速度大小g及圖線的斜率表示,表達式為_____;若g取,則本實驗中____(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2.(2019·海南卷)用實驗室提供的器材設計一個測量電流表內阻的電路。實驗室提供的器材為:待測電流表A(量程10mA,內阻約為),滑動變阻器,電阻箱R,電源E(電動勢約為6V,內阻可忽略),開關和,導線若干。
(1)根據(jù)實驗室提供的器材,在圖(a)所示虛線框內將電路原理圖補充完整,要求滑動變阻器起限流作用____;
(2)將圖(b)中的實物按設計的原理圖連線____;
(3)若實驗提供的滑動變阻器有兩種規(guī)格
①,額定電流2A ②,額定電流0.5A
實驗中應該取___。(填“①”或“②”)
3.(2019·江蘇卷)某興趣小組用如題1圖所示的裝置驗證動能定理.
(1)有兩種工作頻率均為50Hz的打點計時器供實驗選用:
A.電磁打點計時器
B.電火花打點計時器
為使紙帶在運動時受到的阻力較小,應選擇_______(選填“A”或“B”).
(2)保持長木板水平,將紙帶固定在小車后端,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實驗中,為消除摩擦力的影響,在砝碼盤中慢慢加入沙子,直到小車開始運動.同學甲認為此時摩擦力的影響已得到消除.同學乙認為還應從盤中取出適量沙子,直至輕推小車觀察到小車做勻速運動.看法正確的同學是_____(選填“甲”或“乙”).
(3)消除摩擦力的影響后,在砝碼盤中加入砝碼.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松開小車,小車運動.紙帶被打出一系列點,其中的一段如題2圖所示.圖中紙帶按實際尺寸畫出,紙帶上A點的速度vA=______m/s.
(4)測出小車的質量為M,再測出紙帶上起點到A點的距離為L.小車動能的變化量可用ΔEk=算出.砝碼盤中砝碼的質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實驗中,小車的質量應______(選填“遠大于”“遠小于”或“接近”)砝碼、砝碼盤和沙子的總質量,小車所受合力做的功可用W=mgL算出.多次測量,若W與ΔEk均基本相等則驗證了動能定理.
4.(2019·江蘇卷)某同學測量一段長度已知的電阻絲的電阻率.實驗操作如下:
(1)螺旋測微器如題1圖所示.在測量電阻絲直徑時,先將電阻絲輕輕地夾在測砧與測微螺桿之間,再旋動_____(選填“A”“B”或“C”),直到聽見“喀喀”的聲音,以保證壓力適當,同時防止螺旋測微器的損壞.
(2)選擇電阻絲的_____(選填“同一”或“不同”)位置進行多次測量,取其平均值作為電阻絲的直徑.
(3)2圖甲中Rx,為待測電阻絲.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滑動變阻器接入2圖乙實物電路中的正確位置____
(4)為測量R,利用2圖甲所示的電路,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測得5組電壓U1和電流I1的值,作出的U1–I1關系圖象如圖圖所示.接著,將電壓表改接在a、b兩端,測得5組電壓U2和電流I2的值,數(shù)據(jù)見下表:
U2/V
0.50
1.02
1.54
2.05
2.55
I2/mA
20.0
40.0
60.0
80.0
100.0
請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在方格紙上作出U2–I2圖象.___
(5)由此,可求得電阻絲的Rx=______Ω.根據(jù)電阻定律可得到電阻絲的電阻率.
5.(2019·北京卷)用如圖1所示裝置研究平拋運動.將白紙和復寫紙對齊重疊并固定在豎直的硬板上.鋼球沿斜槽軌道PQ滑下后從Q點飛出,落在水平擋板MN上.由于擋板靠近硬板一側較低,鋼球落在擋板上時,鋼球側面會在白紙上擠壓出一個痕跡點.移動擋板,重新釋放鋼球,如此重復,白紙上將留下一系列痕跡點.
(1)下列實驗條件必須滿足的有____________.
A.斜槽軌道光滑
B.斜槽軌道末段水平
C.擋板高度等間距變化
D.每次從斜槽上相同的位置無初速度釋放鋼球
(2)為定量研究,建立以水平方向為x軸、豎直方向為y軸的坐標系.
a.取平拋運動的起始點為坐標原點,將鋼球靜置于Q點,鋼球的________(選填“最上端”、“最下端”或者“球心”)對應白紙上的位置即為原點;在確定y軸時______(選填“需要”或者“不需要”)y軸與重錘線平行.
b.若遺漏記錄平拋軌跡的起始點,也可按下述方法處理數(shù)據(jù):如圖2所示,在軌跡上取A、B、C三點,AB和BC的水平間距相等且均為x,測得AB和BC的豎直間距分別是y1和y2,則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可求得鋼球平拋的初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__(已知當?shù)刂亓铀俣葹間,結果用上述字母表示).
(3)為了得到平拋物體的運動軌跡,同學們還提出了以下三種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_.
A.從細管水平噴出穩(wěn)定的細水柱,拍攝照片,即可得到平拋運動軌跡
B.用頻閃照相在同一底片上記錄平拋小球在不同時刻的位置,平滑連接各位置,即可得到平拋運動軌跡
C.將鉛筆垂直于豎直的白紙板放置,筆尖緊靠白紙板,鉛筆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拋出,將會在白紙上留下筆尖的平拋運動軌跡
(4)伽利略曾研究過平拋運動,他推斷:從同一炮臺水平發(fā)射的炮彈,如果不受空氣阻力,不論它們能射多遠,在空中飛行的時間都一樣.這實際上揭示了平拋物體_________.
A.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B.在豎直方向上做自由落體運動
C.在下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5)牛頓設想,把物體從高山上水平拋出,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點就一次比一次遠,如果速度足夠大,物體就不再落回地面,它將繞地球運動,成為人造地球衛(wèi)星.
同樣是受地球引力,隨著拋出速度增大,物體會從做平拋運動逐漸變?yōu)樽鰣A周運動,請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9·天津卷)現(xiàn)測定長金屬絲的電阻率.
①某次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直徑的結果如圖所示,其讀數(shù)是______.
②利用下列器材設計一個電路,盡量準確地測量一段金屬絲的電阻.這段金屬絲的電阻,約為,畫出實驗電路圖,并標明器材代號.
電源 (電動勢,內阻約為)
電流表 (量程,內阻)
電流表 (量程,內阻約為)
滑動變阻器 (最大阻值,額定電流)
開關及導線若干
③某同學設計方案正確,測量得到電流表的讀數(shù)為,電流表的讀數(shù)為,則這段金屬絲電阻的計算式______.從設計原理看,其測量值與真實值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7.(2019·天津卷)某小組做測定玻璃的折射率實驗,所用器材有:玻璃磚,大頭針,刻度尺,圓規(guī),筆,白紙.
①下列哪些措施能夠提高實驗準確程度______.
A.選用兩光學表面間距大的玻璃磚
B.選用兩光學表面平行的玻璃磚
C.選用粗的大頭針完成實驗
D.插在玻璃磚同側的兩枚大頭針間的距離盡量大些
②該小組用同一套器材完成了四次實驗,記錄的玻璃磚界線和四個大頭針扎下的孔洞如下圖所示,其中實驗操作正確的是______.
③該小組選取了操作正確的實驗記錄,在白紙上畫出光線的徑跡,以入射點為圓心作圓,與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分別交于、點,再過、點作法線的垂線,垂足分別為、點,如圖所示,則玻璃的折射率______.(用圖中線段的字母表示)
8.(2019·全國卷)用油膜法估算分子大小的實驗中,首先需將純油酸稀釋成一定濃度的油酸酒精溶液,稀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中為了測量出一滴已知濃度的油酸酒精溶液中純油酸的體積,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得到油酸分子的直徑,還需測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9·全國卷)某同學利用圖示裝置測量某種單色光的波長。實驗時,接通電源使光源正常發(fā)光:調整光路,使得從目鏡中可以觀察到干涉條紋?;卮鹣铝袉栴}:
(1)若想增加從目鏡中觀察到的條紋個數(shù),該同學可__________;
A.將單縫向雙縫靠近
B.將屏向靠近雙縫的方向移動
C.將屏向遠離雙縫的方向移動
D.使用間距更小的雙縫
(2)若雙縫的間距為d,屏與雙縫間的距離為l,測得第1條暗條紋到第n條暗條紋之間的距離為Δx,則單色光的波長λ=_________;
(3)某次測量時,選用的雙縫的間距為0.300 mm,測得屏與雙縫間的距離為1.20 m,第1條暗條紋到第4條暗條紋之間的距離為7.56 mm。則所測單色光的波長為______________nm(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10.(2019·全國卷)如圖(a),某同學設計了測量鐵塊與木板間動摩擦因數(shù)的實驗.所用器材有:鐵架臺、長木板、鐵塊、米尺、電磁打點計時器、頻率50Hz的交流電源,紙帶等.回答下列問題:
(1)鐵塊與木板間動摩擦因數(shù)μ=______(用木板與水平面的夾角θ、重力加速度g和鐵塊下滑的加速度a表示)
(2)某次實驗時,調整木板與水平面的夾角θ=30°.接通電源.開啟打點計時器,釋放鐵塊,鐵塊從靜止開始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復后選擇點跡清晰的一條紙帶,如圖(b)所示.圖中的點為計數(shù)點(每兩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重力加速度為9.8 m/s2.可以計算出鐵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_____________(結果保留2位小數(shù)).
11.(2019·全國卷)某小組利用打點計時器對物塊沿傾斜的長木板加速下滑時的運動進行研究.物塊拖動紙帶下滑,打出的紙帶一部分如圖所示.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的頻率為50 Hz,紙帶上標出的每兩個相鄰點之間還有4個打出的點未畫出.在ABCDE五個點中,打點計時器最先打出的是______點,在打出C點時物塊的速度大小為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物塊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12.(2019·浙江卷)小明想測額定電壓為2.5V的小燈泡在不同電壓下的電功率的電路.
(1)在實驗過程中,調節(jié)滑片P,電壓表和電流表均有示數(shù)但總是調不到零,其原因是的____導線沒有連接好(圖中用數(shù)字標記的小圓點表示接線點,空格中請?zhí)顚憟D中的數(shù)字,如“7點至8點”);
(2)正確連好電路,閉合開關,調節(jié)滑片P,當電壓表的示數(shù)達到額定電壓時,電流表的指針如圖所示,則電流為____A,此時小燈泡的功率為____W
(3)做完實驗后小明發(fā)現(xiàn)在實驗報告上漏寫了電壓為1.00V時通過小燈泡的電流,但在草稿紙上記錄了下列數(shù)據(jù),你認為最有可能的是____
A.0.08A B.0.12A C.0.20A
13.(2019·浙江卷)采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做“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
(1)實驗時需要下列哪個器材____
A.彈簧秤 B.重錘線 C.打點計時器
(2)做實驗時,讓小球多次沿同一軌道運動,通過描點法畫出小球平拋運動的軌跡.下列的一些操作要求,正確的是____
A.每次必須由同一位置靜止釋放小球
B.每次必須嚴格地等距離下降記錄小球位置
C.小球運動時不應與木板上的白紙相接觸
D.記錄的點應適當多一些
(3)若用頻閃攝影方法來驗證小球在平拋過程中水平方向是勻速運動,記錄下如圖所示的頻閃照片.在測得x1,x2,x3,x4后,需要驗證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已知頻閃周期為T,用下列計算式求得的水平速度,誤差較小的是____
A. B. C. D.
14.(2019·浙江卷)為了比較精確地測定阻值未知的定值電阻Rx,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電路.
(1)實驗時,閉合開關S,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滑至合適位置保持不變,將c點先后與a、b點連接,發(fā)現(xiàn)電壓表示數(shù)變化較大,電流表示數(shù)基本不變,則測量時應將c點接________(選填“a點”或“b點”),按此連接測量,測量結果___________(選填“小于”、“等于”或“大于”)Rx的真實值.
(2)根據(jù)實驗測得的6組數(shù)據(jù),在圖2中描點,作出了2條圖線.你認為正確的是_____(選填“”或“”),并由圖線求出電阻Rx=________Ω.(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15.(2019·浙江卷)(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_______)
A.在使用彈簧秤時,使彈簧秤與木板平面平行
B.每次拉伸橡皮筋時,只要使橡皮筋伸長量相同即可
C.橡皮筋應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
D.描點確定拉力方向時,兩點之間的距離應盡可能大一些
(2)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兩個相同的小車放在光滑水平板上,前段各系一條細繩,繩的另一端跨過定滑輪各掛一個小盤,盤中可放重物.小車的停和動通過用黑板擦按住小車后的細線和抬起來控制,如圖1所示.實驗要求小盤和重物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使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力.
請指出圖2中錯誤之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調整好裝置后,在某次實驗中測得兩小車的位移分別是x1和x2,則兩車的加速度之比為_______________.
16.(2019·浙江卷)小明做“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實驗的裝置如圖1所示,懸掛在O點的單擺由長為l的細線和直徑為d的小球A組成,小球A與放置在光滑支撐桿上的直徑相同的小球B發(fā)生對心碰撞,碰后小球A繼續(xù)擺動,小球B做平拋運動.
(1)小明用游標卡尺測小球A直徑如圖2所示,則d=_______mm.又測得了小球A質量m1,細線長度l,碰撞前小球A拉起的角度α和碰撞后小球B做平拋運動的水平位移x、豎直下落高度h.為完成實驗,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B兩球碰后粘在一起形成新單擺,其周期_________(選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粘合前單擺的周期(擺角小于5°).
這是一份三年高考(2019-2021)物理試題分項匯編專題15近代物理含答案,文件包含三年高考2019-2021物理試題分項匯編專題15近代物理含答案doc、三年高考2019-2021物理試題分項匯編專題15近代物理學生版doc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三年高考(2019-2021)物理試題分項匯編專題14光學含答案,文件包含三年高考2019-2021物理試題分項匯編專題14光學含答案doc、三年高考2019-2021物理試題分項匯編專題14光學學生版doc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三年高考(2019-2021)物理試題分項匯編專題13熱學含答案,文件包含三年高考2019-2021物理試題分項匯編專題13熱學含答案doc、三年高考2019-2021物理試題分項匯編專題13熱學學生版doc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4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