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試題匯編:考點25常見的堿1.(?北京)一些物質的pH范圍如下,其中呈堿性的是( ?。?/span>A.油污凈(1213) B.西瓜汁(56)C.潔廁靈(12) D.橘子汁(34)【分析】當溶液的pH等于7時,呈中性;當溶液的pH小于7時,呈酸性;當溶液的pH大于7時,呈堿性;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油污凈的pH為1213,大于7,顯堿性,故選項正確。B、西瓜汁的pH為56,小于7,顯酸性,故選項錯誤。C、潔廁靈的pH為12,小于7,顯酸性,故選項錯誤。D、橘子汁的pH為34,小于7,顯酸性,故選項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堿性和溶液pH大小之間的關系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2.(2.00分)(?廣西)下列有關氫氧化鈉的說法,錯誤的是( ?。?/span>A.氫氧化鈉俗稱燒堿B.氫氧化鈉有強烈的腐蝕性C.氫氧化鈉固體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氣體D.氫氧化鈉可用于制肥皂、洗滌劑、造紙、紡織工業(yè)等【分析】A、根據氫氧化鈉的俗稱,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氫氧化鈉具有強烈的腐蝕性,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氫氧化鈉的用途,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氫氧化鈉俗稱燒堿、火堿、苛性鈉,故選項說法正確。B、氫氧化鈉具有強烈的腐蝕性,故選項說法正確。C、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不能用來干燥二氧化碳氣體,故選項說法錯誤。D、氫氧化鈉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基礎原料,廣泛地應用于制肥皂、洗滌劑、造紙、紡織工業(yè),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氫氧化鈉的化學性質、物理性質、用途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3.(?廣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span>A.物質的組成元素相同,物質的性質一定相同B.某物質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該物質一定是酸C.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粒子的總稱D.用濃溶液配制稀溶液時,用量筒量取濃溶液,仰視讀取數據,會導致配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偏大【分析】A、根據物質的組成元素相同,但它們分子的構成不一定相同,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堿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元素的概念,進行分析判斷。D、用量筒量取濃溶液時,仰視液面,讀數比實際液體體積小,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組成元素相同的物質化學性質不一定相同,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但是它們分子的構成不同,它們的化學性質差異較大,故選項說法錯誤。B、某物質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該物質不一定是酸,二氧化碳也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故選項說法錯誤。C、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故選項說法錯誤。D、用量筒量取濃溶液時,仰視液面,讀數比實際液體體積小,會造成實際量取的濃溶液的體積偏大,則使溶質質量分數偏大,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堿的化學性質、元素的概念、判斷錯誤操作對溶質與溶劑的影響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4.(?北京)下列物質能與NaOH反應的是( ?。?/span>A.Fe B.CO2 C.Fe2O3 D.NaCl【分析】根據堿的化學性質(能與酸堿指示劑、非金屬氧化物、酸、鹽等反應),據此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鐵不能與氫氧化鈉反應,故選項錯誤。B、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故選項正確。C、氧化鐵不能與氫氧化鈉反應,故選項錯誤。D、氯化鈉不能與氫氧化鈉反應,故選項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堿的化學性質(能與酸堿指示劑、非金屬氧化物、酸、鹽等反應)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5.(?呼和浩特)實驗室中同學們進行了如圖所示實驗,成功探究出了久置氫氧化鈉固體的變質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span>A.甲溶液可以選擇稀鹽酸或CaC12溶液(查閱資料得知:CaC12溶液顯中性)B.若Ⅱ、Ⅲ均有明顯現象,則說明樣品部分變質C.D物質可能是氣體,也可能是沉淀D.溶液B中的溶質一定只含有NaOH和甲【分析】根據變質后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碳酸鈉,碳酸鈉、氫氧化鈉均顯堿性,探究久置氫氧化鈉固體的變質情況,要證明固體中含有碳酸鈉、氫氧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均顯堿性,檢驗氫氧化鈉的存在應先排除碳酸鈉的干擾,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甲溶液不能選擇稀鹽酸,因為氫氧化鈉、碳酸鈉均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溶液,溶液B為氯化鈉溶液和鹽酸的混合溶液,滴加酚酞溶液不變色,無法確定溶液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鈉,故選項說法錯誤。B、甲溶液可以選用氯化鈣溶液,若Ⅱ、Ⅲ均有明顯現象(現象分別是產生白色沉淀、酚酞溶液變紅色),分別說明含有碳酸鈉、氫氧化鈉,則說明樣品部分變質,故選項說法正確。C、由A選項的分析,D物質是沉淀,故選項說法錯誤。D、溶液B中的溶質中一定含有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的氯化鈉,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明確檢驗氫氧化鈉的存在應先排除碳酸鈉的干擾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6.(?仙桃)苛性鈉、燒堿、純堿、火堿四種俗稱中所代表的物質只有( ?。?/span>A.1種 B.2種 C.3種 D.4種 【分析】根據常見物質的名稱與俗稱來分析解答。【解答】解:苛性鈉、火堿和燒堿都是氫氧化鈉的俗稱;純堿是碳酸鈉的俗稱,所以苛性鈉、燒堿、純堿、火堿四種俗稱中所代表的物質有兩種。故選:B。 7.(?桂林)氫氧化鈉的俗名是( ?。?/span>A.燒堿 B.蘇打 C.小蘇打 D.熟石灰 【分析】根據氫氧化鈉的俗稱進行分析判斷即可。【解答】解:氫氧化鈉俗稱苛性鈉、火堿、燒堿,而純堿是碳酸鈉的俗稱。A、燒堿是氫氧化鈉的俗稱,故選項符合題意。B、蘇打是碳酸鈉的俗稱,故選項不符合題意。C、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故選項不符合題意。D、熟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故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 8.(?恩施州)下列關于氫氧化鈉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span>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易溶于水,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 C.能去除油污,可作爐具清潔劑 D.對皮膚有強烈的腐獨作用 【分析】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氫氧化鈉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的熱;氫氧化鈉能與油污反應;氫氧化鈉的水溶液呈堿性;具有極強的腐蝕性,據此解答。【解答】解:A、氫氧化鈉堿性太強,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錯誤;B、氫氧化鈉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的熱,故正確;C、氫氧化鈉能與油污反應,能去除油污,可做廚房的清潔劑,故正確;D、氫氧化鈉具有極強的腐蝕性,對皮膚有強烈的腐蝕作用,故正確;故選:A。 9.(?廣州)下列有關氫氧化鉀的說法正確的是( ?。?/span>A.氫氧化鉀固體露置在空氣中易變質 B.氫氧化鉀溶液能使石蕊溶液變紅 C.氫氧化鉀溶液與氧化銅反應生成藍色沉淀 D.2mL氫氧化鉀溶液與1mL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分析】A、根據氫氧化鉀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鉀,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堿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堿不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無法確定氫氧化鉀溶液與稀硫酸的質量、溶質質量分數,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氫氧化鉀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鉀,露置在空氣中易變質,故選項說法正確。B、氫氧化鉀溶液顯堿性,能使石蕊溶液變藍色,故選項說法錯誤。C、堿不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氫氧化鉀溶液與氧化銅不反應,無明顯變化,故選項說法錯誤。D、由于無法確定氫氧化鉀溶液與稀硫酸的質量、溶質質量分數,無法判斷反應進行的程度,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A。 10. ?四川雅安) 下圖為胃酸完全抑制劑的標簽。(1)“胃酸完全抑制劑主要成分中屬于堿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寫化學式)。(2)服用胃酸完全抑制劑后在胃內發(fā)生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___。【答案】    (1). Mg(OH)2    (2). Mg(OH)2+2HCl=MgCl2+2H2O、CaCO3+2HCl=CaCl2+H2O+CO2【解析】由題中信息知,(1)“胃酸完全抑制劑主要成分中屬于堿的物質是Mg(OH)2。(2)服用胃酸完全抑制劑后在胃內發(fā)生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Mg(OH)2+2HCl=MgCl2+2H2O、CaCO3+2HCl=CaCl2+H2O+CO2↑。 11. ?河北)小明用某純堿樣品(含少量氯化鈉)進行了圖27所示的實驗。請計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總重量為_____g。(2)所用稀鹽酸的質質量分數【答案】(1)4.4g;(2) 7.3%【解析】(1)根據反應前后物質減少的質量就是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12g+50g+50g-107.6g=4.4g(2)設反應所用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xNa2CO3+2HCl=2NaCl+H2O+CO2       73            44       100gx        4.4g73: 100gx=44: 4.4gx=7.3%所用稀鹽酸的質質量分數7.3%。答:所用稀鹽酸的質質量分數7.3%。 12.?湖南岳陽)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發(fā)現一瓶氫氧化鈉溶液,瓶口有少量白色固體且玻璃瓶塞打不開,這一情況激起了他們濃厚的興趣,于是展開了如下探究:【提出問題】瓶口白色固體的成分是什么?【查找資料】(1)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SiO2),試劑瓶身經拋光處理,不易反應,而瓶口和玻璃塞上的磨砂將二氧化硅裸露出來;(2)二氧化硅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SiO2+2NaOH=Na2SiO3+H2O;(3)硅酸鈉(Na2SiO3)是一種白色固體,有很強的粘合性,可溶于水,溶液呈堿性;硅酸鈉溶液能與強酸反應,如:Na2SiO3+2HCl=2NaCl+H2SiO3↓(白色);硅酸鈉溶液能與氯化鈣溶液反應:Na2SiO3+CaCl2=2NaCl+CaSiO3↓(白色)。【作出猜想】白色固體的成分是:Ⅰ.硅酸鈉;Ⅱ.硅酸鈉和碳酸鈉;Ⅲ.硅酸鈉、碳酸鈉和氫氧化鈉【實驗探究】取一定量白色固體溶于適量水中形成樣品溶液,分組進行如下實驗并相互評價: 實驗操作實驗現象結論與評價第1組有氣泡冒出且產生白色沉淀同學們認為猜想?、瘛?/span>不成立;寫出生成氣體的反應化學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第2組第一步產生白色沉淀第1組同學認為:此步驟還不能準確判斷出原固體的成分。第二部 酚酞溶液不變色 大家一致認為:猜想II成立。【反思交流】(1)有同學認為,第2組實驗中不能用氫氧化鈣溶液代替氯化鈣溶液,理由是: 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影響檢驗氫氧化鈉 ;(2)氫氧化鈉溶液必項密封保存,且試劑瓶只能用橡膠塞。【分析】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色。【解答】解:【實驗探究】有氣泡冒出,是因為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了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酚酞溶液不變色,說明溶液中不含有氫氧化鈉,實驗過程如下所示: 實驗操作實驗現象結論與評價第1組有氣泡冒出且產生白色沉淀同學們認為猜想Ⅰ不成立;寫出生成氣體的反應化學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第2組第一步產生白色沉淀第1組同學認為:此步驟還不能準確判斷出原固體的成分。第二部酚酞溶液不變色大家一致認為:猜想II成立。【反思交流】(1)有同學認為,第2組實驗中不能用氫氧化鈣溶液代替氯化鈣溶液,理由是: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影響檢驗氫氧化鈉。故填: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影響檢驗氫氧化鈉。 13. (?江蘇泰州為探究CO2NaOH溶液發(fā)生的反應某興趣小組嘗試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實驗。查閱資料.20,幾種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見下表物質Na2CO3NaHCO3Ca(OH)2Ba(OH)2溶解度/g21.59.60.1653.89 .本實驗條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別約為11.08.5。實驗探究(1)實驗一小雨取一充滿CO2的礦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擰緊瓶蓋振蕩,發(fā)現瓶子變癟,小雨另取一相同的充滿CO2的礦泉水瓶,向其中加入與水等體積的NaOH溶液立即擰緊瓶蓋,振蕩得到溶液X,此時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中小雨采用兩只礦泉水瓶做對比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二為檢驗CO2NaOH溶液反應的產物小亮取實驗一所得溶液X少許,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中不宜將BaCl2溶液換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三小華取實驗一所得溶液X少許向其中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振蕩靜置,取上層清液,滴入1滴酚酞試液發(fā)現溶液呈____色,證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實驗中,小華沒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試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實驗四興趣小組將CO2持續(xù)通入一定濃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數字化實驗技術測定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和溫度變化結果如圖1、圖2所示。    1,BC段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DE段溫度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感悟(5)實驗從CO2減少、NaOH減少,Na2CO3生成等物質的變化,以及___________轉化等視角多維度探究CO2NaOH發(fā)生了反應對于現象不明顯的化學反應,可以通過現代技術手段進行數據測定,實現反應過程的可視化”。【答案】    (1). 瓶子變癟,且比裝水的更癟    (2). 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3). BaCl2+Na2CO3=BaCO3↓+2NaCl    (4). 氯化鈣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也會生成微溶的氫氧化鈣    (5). 紅    (6). 碳酸鈉溶液顯堿性,也能使酚酞變紅    (7). Na2CO3+H2O+CO2=2NaHCO3    (8). 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放熱    (9). 能量點睛∶CO2與水,NaOH溶液均反應。碳酸鈉溶液和NaOH溶液均顯堿性,均能使酚酞變紅。 14. ?山東泰安) 廚房中使用的食用堿(主要成分碳酸鈉)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鈉,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通過實驗來測定某品牌的食用堿樣品中碳酸納的質量分數。他們實驗的過程和數據如下圖所示。計算:該食用堿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__________? (計算結果精確至0.1%)【答案】88.3%【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難度不大,需要首先搞清反應原理,然后結合題中所給的數據進行解答。6g食用堿樣品中含碳酸鈉的質量為x。Na2CO3+ CaCl2==CaCO3↓+ 2NaCl     106            100X              5.0g    X=5.3g                         該食用堿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 ×100%= 88.3%。答:該食用堿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88.3%。 15.?陜西) 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按圖示裝置及步驟驗證氫氧化鈉的化學性質。【實驗步驟】I.將注射器內的液體注入A中的錐形瓶。II.打開K1,觀察到C中部分紅色溶液沿導管倒吸入A,片刻后回流停止。III.打開K2,觀察到B中溶液倒吸入A、C中,液面穩(wěn)定后觀察到A中溶液仍為紅色,C中溶液變?yōu)闊o色。同學們對相關問題分組展開如下探究。探究環(huán)節(jié)甲組的探究乙組的探究[提出問題]A中使酚酞變?yōu)榧t色的物質是什么? C中溶液為什么變成無色?[做出猜想]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2CO3NaOH猜想一:實驗過程中酚酞變質了猜想二:溶液中的NaOH反應完了[實驗驗證]小鵬取少量A中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過量BaCl2溶液,若觀察到______,證明猜想二成立。小麗認為用Ba(OH)2溶液也可證明猜想二成立,小鵬認為小麗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1)取少量C中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 溶液又變?yōu)榧t色,證明猜想一不成立。(2)用pH試紙測定C中溶液的酸堿度,若pH___7,證明猜想二成立。  【反思交流】(1)甲、乙兩組同學的實驗證明了NaOH能與稀鹽酸、CO2發(fā)生反應;A中溶液里一定還存在NaCl。寫出NaOHCO2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2)[實驗步驟]中的現象_____(不能”)證明NaOHCO2發(fā)生了反應。【拓展遷移】對于無明顯現象的化學反應,可通過檢驗有新物質生成或檢驗_____的方法來證明反應發(fā)生了。【答案】    (1). (甲組)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仍為紅色;    (2). 向溶液中引入OH-,NaOH的檢驗產生干擾。    (3). ≤(或<或=)    (4). 2NaOH +CO2= Na2CO3+H2O    (5). 不能;    (6). 某種反應物消失(或減少)【解析】[實驗驗證] (甲組)根據Na2CO3BaCl2溶液會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溶液酸堿性不變解答根據向溶液中引入OH-,NaOH的檢驗產生干擾解答;(乙組)根據溶液顯酸性或中性,pH≤7解答;【反思交流】(1)根據NaOHCO2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解答;(2)根據是否能夠判定有新物質碳酸鈉生成解答。【拓展遷移】根據通過檢驗有新物質生成或檢驗某種反應物消失(或減少)的方法來證明反應是否發(fā)生解答。[實驗驗證] (甲組)小鵬取少量A中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過量BaCl2溶液若觀察到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仍為紅色,證明猜想二成立。小麗認為用Ba(OH)2溶液也可證明猜想二成立,小鵬認為小麗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向溶液中引入OH-,NaOH的檢驗產生干擾;(乙組)(2)pH試紙測定C中溶液的酸堿度,pH≤(或<或=)7,證明猜想二成立;【反思交流】(1) NaOHCO2反應生成Na2CO3和水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2)[實驗步驟] II中的現象說明A裝置內壓強減小,可能是NaOHCO2發(fā)生了反應,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氫氧化鈉;[實驗步驟] III中的現象說明A裝置內壓強比B裝置壓強小,A裝置內溶于仍然顯堿性,故[實驗步驟]中的現象不能證明NaOHCO2發(fā)生了反應;【拓展遷移】對于無明顯現象的化學反應,可通過檢驗有新物質生成或檢驗某種反應物消失(或減少)的方法來證明反應發(fā)生了。

相關試卷

(通用版)中考化學試題匯編考點03《空氣》練習卷(含詳解):

這是一份(通用版)中考化學試題匯編考點03《空氣》練習卷(含詳解),共8頁。

(通用版)中考化學試題匯編考點04《氧氣》練習卷(含詳解):

這是一份(通用版)中考化學試題匯編考點04《氧氣》練習卷(含詳解),共15頁。

(通用版)中考化學試題匯編考點26《中和反應》練習卷(含詳解):

這是一份(通用版)中考化學試題匯編考點26《中和反應》練習卷(含詳解),共16頁。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 0

    資料籃

  • 在線客服

    官方
    微信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 官方微信

    官方
    微信

    關注“教習網”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 免費福利

    免費福利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