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十二 常見有機物及其應用
1.了解有機化合物中碳的成鍵特征;了解有機化合物的同分異構現(xiàn)象。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機化合物的主要性質(zhì)。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產(chǎn)中的重要作用。4.了解乙醇、乙酸的組成和主要性質(zhì)及重要應用。5.了解上述有機化合物發(fā)生反應的類型。6.了解糖類、油脂、蛋白質(zhì)的組成和主要性質(zhì)及重要應用。7.了解常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應及重要應用。8.以上各部分知識的綜合應用。
考綱要求
內(nèi)容索引
考點一 有機物的結(jié)構與同分異構現(xiàn)象
考點二 “三位一體”突破有機反應類型
考點三 有機物的性質(zhì)及應用
考點一 有機物的結(jié)構與同分異構現(xiàn)象
近幾年高考中頻頻涉及有機物分子的結(jié)構,碳原子的成鍵特征及同分異構體數(shù)目的判斷,題目難度一般較小。復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教材中典型有機物的分子結(jié)構特征,識記典型有機物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會“拆分”比對結(jié)構模板,“合成”確定共線、共面原子數(shù)目。
(1)明確三類結(jié)構模板
(2)對照模板定共線、共面原子數(shù)目需要結(jié)合相關的幾何知識進行分析:如不共線的任意三點可確定一個平面;一條直線與某平面有兩個交點時,則這條直線上的所有點都在該相應的平面內(nèi);同時要注意問題中的限定性詞語(如最多、至少)。
2.學會用等效氫法判斷一元取代物的種類有機物分子中,位置等同的氫原子叫等效氫,有多少種等效氫,其一元取代物就有多少種。等效氫的判斷方法:(1)同一個碳原子上的氫原子是等效的。如 分子中—CH3上的3個氫原子。(2)同一分子中處于軸對稱位置或鏡面對稱位置上的氫原子是等效的。如 分子中,在苯環(huán)所在的平面內(nèi)有兩條互相垂直的對稱軸,故該分子有兩類等效氫。
3.注意簡單有機物的二元取代物(1)CH3CH2CH3的二氯代物有 、 、 、 四種。(2) 的二氯代物有 三種。
題組一 選主體、細審題、突破有機物結(jié)構的判斷1.(1)CH3—CH==CH—C≡CH有___個原子一定在一條直線上,至少有____個原子共面,最多有____個原子共面。(2)CH3—CH2—CH==C(C2H5)—C≡CH中含四面體結(jié)構的碳原子數(shù)為_____,在同一直線上的碳原子數(shù)最多為_____,一定在同一平面內(nèi)的碳原子數(shù)為_____,最少共面的原子數(shù)為____,最多共面的原子數(shù)為_____。(3) ==CH—C≡C—CH3分子中,處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數(shù)最多可能是______個。
答案
1
2
3
4
5
6
7
4
8
9
4
3
6
8
12
20
方法技巧
1.熟記規(guī)律以下幾個基本規(guī)律:單鍵是可旋轉(zhuǎn)的,是造成有機物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最主要的原因(1)結(jié)構中每出現(xiàn)一個飽和碳原子,則整個分子不再共面。(2)結(jié)構中每出現(xiàn)一個碳碳雙鍵,至少有6個原子共面。(3)結(jié)構中每出現(xiàn)一個碳碳三鍵,至少有4個原子共線。(4)結(jié)構中每出現(xiàn)一個苯環(huán),至少有12個原子共面。
方法技巧
方法技巧
1
2
3
4
5
6
7
(5)正四面體結(jié)構:甲烷平面結(jié)構:乙烯、苯、萘( )、蒽( )、甲醛( )直線結(jié)構:乙炔
方法技巧
1
2
3
4
5
6
7
碳碳單鍵可任意旋轉(zhuǎn),而雙鍵或三鍵均不能旋轉(zhuǎn)。
2.審準要求看準關鍵詞:“可能”、“一定”、“最多”、“最少”、“共面”、“共線”等,以免出錯。
1
2
3
4
5
6
7
答案
題組二 判類型、找關聯(lián),巧判同分異構體(一)同分異構體的簡單判斷2.正誤判斷,正確的劃“√”,錯誤的劃“×”。(1)乙苯的同分異構體共有3種 (2016·海南,12B)( )(2)C4H9Cl有3種同分異構體 (2016·全國卷Ⅰ,9C)( )(3)乙酸和甲酸甲酯互為同分異構體 (2016·全國卷Ⅲ,8D)( )(4)丁烷有3種同分異構體 (2015·福建理綜,7C)( )(5)己烷共有4種同分異構體,它們的熔點、沸點各不相同(2015·浙江理綜,10A)( )
×
×
√
×
×
1
2
3
4
5
6
7
(6) 不是同分異構體(2014·天津理綜,4A)( )
答案
×
1
2
3
4
5
6
7
解析
(二)全國卷Ⅰ、Ⅱ、Ⅲ高考試題匯編3.(2016·全國卷Ⅱ,10)分子式為C4H8Cl2的有機物共有(不含立體異構)( )A.7種 B.8種 C.9種 D.10種解析 分子式為C4H8Cl2的有機物可看成是丁烷C4H10中的兩個H原子被兩個Cl原子取代,C4H10有正丁烷CH3CH2CH2CH3和異丁烷 兩種,正丁烷中2個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有6種結(jié)構,異丁烷中2個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有3種結(jié)構,共有9種。
√
1
2
3
4
5
6
7
解析
4.(2015·全國卷Ⅱ,11)分子式為C5H10O2,并能與飽和NaHCO3溶液反應放出氣體的有機物有(不含立體異構)( )A.3種 B.4種 C.5種 D.6種解析 由該有機物的分子式及其能與飽和NaHCO3溶液反應放出氣體這一性質(zhì)可知,該有機物屬于飽和一元羧酸,其分子組成可表示為C4H9—COOH,丁基(C4H9—)有4種結(jié)構,所以該有機物有4種同分異構體,B項正確。
√
1
2
3
4
5
6
7
解析
5.(2014·新課標全國卷Ⅰ,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異構體數(shù)目最少的是( )A.戊烷 B.戊醇C.戊烯 D.乙酸乙酯
√
1
2
3
4
5
6
7
解析 A項,戊烷有3種同分異構體:CH3CH2CH2CH2CH3、(CH3)2CHCH2CH3和(CH3)4C;B項,戊醇可看作C5H11—OH,而戊基(—C5H11)有8種結(jié)構,則戊醇也有8種結(jié)構,屬于醚的還有6種;C項,戊烯的分子式為C5H10,屬于烯烴類的同分異構體有5種:CH2==CHCH2CH2CH3、CH3CH==CHCH2CH3、CH2==C(CH3)CH2CH3、CH2==CHCH(CH3)2、 ,屬于環(huán)烷烴的同分異構體有5種: 、 、 、 、 ;
解析
1
2
3
4
5
6
7
D項,乙酸乙酯的分子式為C4H8O2,其同分異構體有6種:HCOOCH2CH2CH3、HCOOCH(CH3)2、CH3COOCH2CH3、CH3CH2COOCH3、CH3CH2CH2COOH、(CH3)2CHCOOH。
1
2
3
4
5
6
7
解析
6.(2014·新課標全國卷Ⅱ,8)四聯(lián)苯 的一氯代物有( )A.3種 B.4種C.5種 D.6種解析 推斷有機物一氯代物的種數(shù)需要找中心對稱軸,四聯(lián)苯是具有兩條對稱軸的物質(zhì),即 ,在其中的一部分上有幾種不同的氫原子(包括對稱軸上的氫原子),就有幾種一氯代物,四聯(lián)苯有5種不同的氫原子,故有5種一氯代物。
√
1
2
3
4
5
6
7
解析
7.(2013·新課標全國卷Ⅰ,12)分子式為C5H10O2的有機物在酸性條件下可水解為酸和醇,若不考慮立體異構,這些醇和酸重新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A.15種 B.28種C.32種 D.40種
√
方法技巧
返回
1
2
3
4
5
6
7
解析 從有機化學反應判斷酸、醇種類,結(jié)合數(shù)學思維解決問題。由分子式C5H10O2分析酯類:HCOO—類酯,醇為4個C原子的醇,同分異構體有4種;CH3COO—類酯,醇為3個C原子的醇,同分異構體有2種;CH3CH2COO—類酯,醇為乙醇;CH3CH2CH2COO—類酯,其中丙基CH3CH2CH2—(有正丙基和異丙基)2種,醇為甲醇;故羧酸有5種,醇有8種。從5種羧酸中任取一種,8種醇中任取一種反應生成酯,共有5×8=40種。
方法技巧
1
2
3
4
5
6
7
方法技巧
1.由烴基突破鹵代烴、醇、醛、羧酸的同分異構體(1)—C3H7有2種,則相應的鹵代烴、醇各有兩種;醛、羧酸各有一種。(2)—C4H9有4種,則相應的鹵代烴、醇各有4種;醛、羧酸各有2種。(3)—C5H11有8種,則相應的鹵代烴、醇各有8種;醛、羧酸各有4種。注意 判斷醛或羧酸的同分異構體,直接把端基上碳原子變成醛基或羧基即可。
方法技巧
1
2
3
4
5
6
7
2.了解同分異構體的種類(1)碳鏈異構:如正丁烷和異丁烷。(2)位置異構:如1--丙醇和2--丙醇。(3)官能團異構:如①醇和醚;②羧酸和酯。3.同分異構體的書寫規(guī)律具有官能團的有機物,一般書寫順序為官能團類別異構→碳鏈異構→官能團位置異構,一一考慮,避免重寫和漏寫。
返回
1
2
3
4
5
6
7
考點二 “三位一體”突破有機反應類型
加成反應、取代反應、消去反應、聚合反應是四大有機反應類型,也是高考有機試題必考的反應類型。從考查角度上看,在選擇題中,通常是判斷指定物質(zhì)能否發(fā)生相應類型的反應或判斷反應類型是否正確;在非選擇題中,通常是分析某一變化的反應類型或?qū)懗鰧兓幕瘜W方程式。復習時要注意:1.吃透概念類型,吃透各類有機反應類型的實質(zhì),依據(jù)官能團推測各種反應類型。
2.牢記條件推測類型,不同條件下,相同試劑間發(fā)生反應的類型可能不同,應熟記各類反應的反應條件,并在實戰(zhàn)中得到鞏固提高,做到試劑、條件、反應類型“三位一體”,官能團、條件、反應類型“三對應”。(注意“*”屬于選修部分內(nèi)容)
—OH、
1
2
3
4
5
題組一 有機反應類型的判斷1.正誤判斷,正確的劃“√”,錯誤的劃“×”。(1)由乙烯生成乙醇屬于加成反應 (2016·全國卷Ⅰ,9B)( )(2)乙烷室溫下能與濃鹽酸發(fā)生取代反應 (2016·全國卷Ⅲ,8A)( )(3)食用花生油和雞蛋清都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2015·廣東理綜,7B)( )(4)油脂的皂化反應屬于加成反應 (2015·福建理綜,7D)( )(5)在一定條件下,苯與液溴、硝酸、硫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苯磺酸的反應都屬于取代反應 (2015·浙江理綜,10B)( )(6)油脂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均可發(fā)生水解反應,且產(chǎn)物相同(2014·北京理綜,10D)( )
√
×
√
×
√
×
答案
解析
2.(2015·海南,9)下列反應不屬于取代反應的是( )A.淀粉水解制葡萄糖B.石油裂解制丙烯C.乙醇與乙酸反應制乙酸乙酯D.油脂與濃NaOH反應制高級脂肪酸鈉
√
1
2
3
4
5
解析 A項,淀粉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葡萄糖,該反應是取代反應,錯誤;B項,石油裂解制丙烯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不是取代反應,正確;C項,乙醇與乙酸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該反應是取代反應,錯誤;D項,油脂與濃NaOH發(fā)生皂化反應生成高級脂肪酸鈉和甘油,該反應屬于取代反應,錯誤。
1
2
3
4
5
解析
3.(2016·全國卷Ⅱ,8)下列各組中的物質(zhì)均能發(fā)生加成反應的是( )A.乙烯和乙醇 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 D.丙烯和丙烷解析 苯和氯乙烯中均含有不飽和鍵,能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乙醇、溴乙烷和丙烷分子中均是飽和鍵,只能發(fā)生取代反應,不能發(fā)生加成反應,答案選B。
√
1
2
3
4
5
題組二 突破反應條件與反應類型的關系4.下列關于苯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反應①為取代反應,有機產(chǎn)物與水混合浮在上層B.反應②為氧化反應,反應現(xiàn)象是火焰明亮并帶有濃煙C.反應③為取代反應,有機產(chǎn)物是一種烴D.反應④中1 mol苯最多與3 mol H2發(fā)生加成反應,是因為苯分子含有三個 碳碳雙鍵
√
1
2
3
4
5
方法歸納
5.填寫反應類型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去反應
加成反應
取代反應
酯化反應(或取代反應)
返回
1
2
3
4
5
答案
方法歸納
反應條件與反應類型的關系1.在NaOH的水溶液中發(fā)生水解反應,可能是酯的水解反應或鹵代烴的水解反應。2.在NaOH的醇溶液中并加熱,發(fā)生鹵代烴的消去反應。3.在濃H2SO4和加熱條件下,可能發(fā)生醇的消去反應、酯化反應或硝化反應等。4.與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反應,可能發(fā)生的是烯烴、炔烴的加成反應。5.與H2在催化劑作用下發(fā)生反應,則發(fā)生的是烯烴、炔烴、芳香烴或醛的加成反應或還原反應。
返回
1
2
3
4
5
考點三 有機物的性質(zhì)及應用
有機化學中涉及的有機物多,知識點多,需記憶的內(nèi)容也很多,但有機化學又有很好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一條主線就是“具有相同官能團的一類有機物的性質(zhì)相似”,只要我們掌握了這一規(guī)律就能“以一知十”。1.官能團、特征反應、現(xiàn)象歸納一覽表
2.糖類性質(zhì)巧突破(1)葡萄糖分子含有羥基、醛基兩種官能團,因此它具有醇、醛兩類物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利用此規(guī)律就能輕松“吃掉”葡萄糖的化學性質(zhì)。(2)單糖、雙糖、多糖的核心知識可用如下網(wǎng)絡表示出來。
3.油脂性質(zhì)輕松學(1)歸類學性質(zhì):油脂是酯,可看作是高級脂肪酸與甘油反應形成的酯,因此純凈的油脂無色且不溶于水(常見食用油脂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密度??;能發(fā)生水解反應(若烴基部分存在不飽和鍵,則還具有不飽和烴的性質(zhì))。(2)對比明“三化”:油脂中的“三化”是指氫化、硬化、皂化,氫化是指不飽和油脂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飽和油脂的反應;通過氫化反應,不飽和的液態(tài)油轉(zhuǎn)化為常溫下為固態(tài)的脂肪的過程稱為硬化;皂化是指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發(fā)生水解生成高級脂肪酸鹽與甘油的反應。
(3)口訣助巧記:有三種較重要的高級脂肪酸需要熟記,油酸(C17H33COOH)、軟脂酸(C15H31COOH)、硬脂酸(C17H35COOH),其中油酸分子中含有一個碳碳雙鍵,后兩種則是飽和脂肪酸,可用順口溜幫助記憶:軟十五、硬十七,油酸不飽(和)十七烯,另外均有一羧基。
4.鹽析、變性辨異同
5.化學三餾易混淆蒸餾是將液態(tài)物質(zhì)加熱到沸騰變?yōu)檎魵?,又將蒸氣冷卻為液態(tài)這兩個過程的聯(lián)合操作。用這一操作可分離、除雜、提純物質(zhì)。對于沸點比較接近的多種液態(tài)物質(zhì)組成的混合物,用蒸餾方法難以單一蒸出分離,這就要借助于分餾。分餾和蒸餾一樣,也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質(zhì)的沸點不同,嚴格控制溫度,進行分離或提純的操作。但分餾要安裝一個分餾柱(工業(yè)裝置為分餾塔)?;旌衔锏恼魵膺M入分餾柱時,由于柱外空氣的冷卻,蒸氣中高沸點的組分被冷凝回流入燒瓶中,故上升的蒸氣中含沸點低的組分的相對量便多了,從而達到分離、提純的目的。干餾是把固態(tài)有機物(煤炭)放入密閉的容器,隔絕空氣加強熱使之分解的過程,工業(yè)上煉焦就屬于干餾。干餾屬于化學變化,蒸餾與分餾屬于物理變化。
6.三個制備實驗比較
氫氧化鈉
FeBr3
冷凝回流、
蒸餾
導氣
不能
白
答案
苯
硝酸
硫酸
氫氧化鈉
分液
蒸餾
冷凝回流
溫度計
水浴
催化劑
脫水劑
答案
飽和Na2CO3溶液
分液
催化劑
吸水劑
飽和碳酸鈉溶液
溶解度
不能
答案
答案
1
2
3
4
5
6
題組一 有機物的組成、官能團與性質(zhì)(一)有機物組成、性質(zhì)的簡單判斷1.正誤判斷,正確的劃“√”,錯誤的劃“×”。(1)食用油反復加熱會產(chǎn)生稠環(huán)芳烴等有害物質(zhì) (2016·全國卷Ⅰ,7B)( )(2)加熱能殺死流感病毒是因為蛋白質(zhì)受熱變性 (2016·全國卷Ⅰ,7C)( )(3)醫(yī)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濃度為95% (2016·全國卷Ⅰ,7D)( )(4)油脂和蛋白質(zhì)都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2016·全國卷Ⅰ,9D)( )(5)2--甲基丁烷也稱異丁烷 (2016·全國卷Ⅰ,9A)( )
√
√
×
×
×
(6)乙烯可以用作生產(chǎn)食品包裝材料的原料 (2016·全國卷Ⅲ,8B)( )(7)乙醇室溫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 (2016·全國卷Ⅲ,8C)( )(8)蛋白質(zhì)水解的最終產(chǎn)物是氨基酸 (2016·天津理綜,2A)( )(9)氨基酸和蛋白質(zhì)遇重金屬離子均會變性 (2016·天津理綜,2B)( )(10)糧食釀酒涉及化學變化 (2015·北京理綜,6B)( )(11)食醋除水垢利用了食醋氧化性 (2015·海南,1C)( )(12)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纖維可用作食品干燥劑(2015·全國卷Ⅱ,7D)( )
答案
√
√
√
×
√
×
√
1
2
3
4
5
6
(13) 均能與溴水反應(2014·天津理綜,4C)( )
答案
√
1
2
3
4
5
6
解析
(二)官能團與性質(zhì)的判斷2.(2016·全國卷Ⅲ,10)已知異丙苯的結(jié)構簡式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異丙苯的分子式為C9H12B.異丙苯的沸點比苯高C.異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處于同一平面D.異丙苯和苯為同系物
√
1
2
3
4
5
6
解析 A項,異丙苯的分子式為C9H12,正確;B項,異丙苯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比苯大,故其沸點比苯高,正確;C項,由于異丙基與苯環(huán)直接相連的碳原子為飽和碳原子,而飽和碳原子為四面體構型,故飽和碳原子和與其相連的三個碳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上,錯誤;D項,異丙苯與苯結(jié)構相似,在組成上相差3個CH2原子團,二者互為同系物,正確。
1
2
3
4
5
6
解析
3.(2016·江蘇,11)化合物X是一種醫(yī)藥中間體,其結(jié)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化合物X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中兩個苯環(huán)一定處于同一平面B.不能與飽和Na2CO3 溶液反應C.在酸性條件下水解,水解產(chǎn)物只有一種D.1 mol化合物X最多能與2 mol NaOH反應
化合物X
1
2
3
4
5
6
√
解析 由于單鍵可以旋轉(zhuǎn),兩個苯環(huán)不一定處于同一平面,A錯誤;X結(jié)構中含有 —COOH,能與飽和Na2CO3溶液反應,B錯誤;X結(jié)構中只有酯基能水解,水解產(chǎn)物只有一種,C正確;X結(jié)構中的 —COOH和酚酯基能與NaOH反應,1 mol X最多能與3 mol NaOH反應(—COOH 反應1 mol,酚酯基反應2 mol),D錯誤。
1
2
3
4
5
6
答案
題組二 有機物的鑒別、分離、提純與制備4.正誤判斷,正確的劃“√”,錯誤的劃“×”。(1)可用Br2/CCl4鑒別乙苯和苯乙烯 (2016·海南,12C)( )(2)用灼燒的方法可以區(qū)分蠶絲和人造纖維 (2016·全國卷Ⅰ,7A)( )(3) 驗證乙烯的生成 (2015·重慶理綜,4D)( )
√
√
×
1
2
3
4
5
6
答案
(4)因為1--己醇的沸點比己烷的沸點高,所以它們可通過蒸餾初步分離(2015·廣東理綜,9A)( )(5)制備乙烯時向乙醇和濃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2015·山東理綜,7D)( )(6)以淀粉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 (2015·福建理綜,7B)( )(7)油脂皂化反應得到高級脂肪酸鹽和甘油 (2015·浙江理綜,10C)( )(8)聚合物 可由單體CH3CH==CH2和CH2==CH2加聚制得 (2015·浙江理綜,10D)( )
√
√
√
√
√
1
2
3
4
5
6
5.(2016·北京理綜,9)在一定條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有關物質(zhì)的沸點、熔點如下:
1
2
3
4
5
6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反應屬于取代反應B.甲苯的沸點高于144 ℃C.用蒸餾的方法可將苯從反應所得產(chǎn)物中首先分離出來D.從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卻結(jié)晶的方法可將對二甲苯分離出來
解析
√
1
2
3
4
5
6
解析 A項,甲苯生成二甲苯是甲苯苯環(huán)上的氫原子被甲基取代,屬于取代反應,正確;B項,甲苯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介于二甲苯和苯之間,故沸點也介于二甲苯和苯的沸點之間,即介于80 ℃和144 ℃之間,錯誤;C項,苯的沸點和二甲苯的沸點相差很大(大于30 ℃),可用蒸餾的方法將苯從反應所得產(chǎn)物中首先分離出來,正確;D項,因?qū)Χ妆降娜埸c較高,可用冷卻結(jié)晶的方法從二甲苯混合物中將對二甲苯分離出來,正確。
1
2
3
4
5
6
6.(2016·上海,六)乙酸乙酯廣泛用于藥物、染料、香料等工業(yè),中學化學實驗常用a裝置來制備。
1
2
3
4
5
6
完成下列填空:(1)實驗時,通常加入過量的乙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數(shù)滴濃硫酸即能起催化作用,但實際用量多于此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濃硫酸用量又不能過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增大反應物濃度,使平衡向生
成酯的方向移動,提高酯的產(chǎn)率(合理即可)
濃H2SO4能吸收生成的水,使平
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動,提高酯的產(chǎn)率
濃H2SO4具有強氧化性和脫水性,會使有機物碳化,降低酯的產(chǎn)率
1
2
3
4
5
6
解析 由于該反應是可逆反應,因此加入過量的乙醇,增大反應物濃度,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動,提高酯的產(chǎn)率;由于濃H2SO4能吸收生成的水,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動,提高酯的產(chǎn)率,因此實際用量多于此量;由于濃H2SO4具有強氧化性和脫水性,會使有機物碳化,降低酯的產(chǎn)率,所以濃硫酸用量又不能過多。
1
2
3
4
5
6
(2)飽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由于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所以飽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中和乙酸、溶解乙醇、減少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3)反應結(jié)束后,將試管中收集到的產(chǎn)品倒入分液漏斗中,_____、_____,然后分液。解析 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因此反應結(jié)束后,將試管中收集到的產(chǎn)品倒入分液漏斗中,振蕩、靜置,然后分液即可。
解析答案
中和乙酸、溶解乙醇、減少乙酸乙酯在水中
的溶解
振蕩
靜置
1
2
3
4
5
6
(4)若用b裝置制備乙酸乙酯,其缺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b裝置制得的乙酸乙酯產(chǎn)品經(jīng)飽和碳酸鈉溶液和飽和食鹽水洗滌后,還可能含有的有機雜質(zhì)是_____,分離乙酸乙酯與該雜質(zhì)的方法是______。解析 根據(jù)b裝置可知由于不是水浴加熱,溫度不易控制,因此利用b裝置制備乙酸乙酯的缺點有溫度過高導致原料損失較大、溫度較低易發(fā)生副反應。由于乙醇發(fā)生分子間脫水生成乙醚,所以由b裝置制得的乙酸乙酯產(chǎn)品經(jīng)飽和碳酸鈉溶液和飽和食鹽水洗滌后,還可能含有的有機雜質(zhì)是乙醚,乙醚和乙酸乙酯的沸點相差較大,則分離乙酸乙酯與該雜質(zhì)的方法是蒸餾。
解析答案
原料損失較大
易發(fā)生副反應
乙醚
蒸餾
方法歸納
返回
1
2
3
4
5
6
方法歸納
1.辨別材料,分析纖維(1)棉花、羊毛、蠶絲、天然橡膠屬于 有機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屬于 有機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分離膜屬于 有機高分子材料。(2)纖維分為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棉、麻、絲、毛屬于 ,人造棉、人造絲、錦綸、腈綸屬于 ,其中人造棉、人造絲又屬于 ,而錦綸、腈綸屬于 。
答案
方法歸納
天然
合成
新型
天然纖維
化學纖維
人造纖維
合成纖維
1
2
3
4
5
6
2.反應條件,對比歸納由已知有機物生成a、b等產(chǎn)物的反應條件。(1)BrCH2CH2CH2OH:①CH2==CHCH2OH ;②BrCH2CH==CH2 。
答案
方法歸納
NaOH、醇,加熱
濃H2SO4,加熱
1
2
3
4
5
6
(2) :① ;② 。
答案
方法歸納
光照
Fe粉(或FeBr3)
1
2
3
4
5
6
(3)CH2==CHCH2OH:①BrCH2CHBrCH2OH ;②CH2==CHCHO ;③CH2==CHCH2OOCCH3 。(4)CH3CHBrCOOCH3①CH3CH(OH)COOK ;②CH3CHBrCOOH 。
答案
方法歸納
溴水
Cu,加熱
濃H2SO4,加熱,乙酸
KOH溶液,加熱
稀H2SO4,加熱
1
2
3
4
5
6
3.糖類水解產(chǎn)物判斷若雙糖或多糖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的,則先向冷卻后的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 ,中和 ,然后再加入 或___________ ,(水浴)加熱,觀察現(xiàn)象,作出判斷。
答案
返回
NaOH溶液
稀硫酸
銀氨溶液
新制的氫氧
化銅懸濁液
1
2
3
4
5
6
這是一份2023屆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專題九常見的有機化合物及其應用學案,共16頁。
這是一份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專題10常見的有機化合物及其應用學案,共16頁。
這是一份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專題4常見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學案,共24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