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25頁的內容及相關練習。
【課標要求】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數學學習要注重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課標對一年級學生的具體要求是:
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
了解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嘗試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
體驗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
經歷簡單的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簡單的數據處理方法。
【教材分析】
20以內的退位減法對進一步學習多位數計算和其他數學知識,與20以內的進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礎的知識。本單元的計算要求學生在掌握算理的基礎上掌握“破十法”、“想加算減”、“連減”等多種計算方法,通過合理練習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本單元解決問題的教學有兩個例題,例5需要選擇有效的信息解決問題,例6是用減法解決“比多少的問題,這部分教學,繼續(xù)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既有利于進一步領會減法的含義,又為發(fā)現和解決稍復雜的問題打下基礎,因此這個單元知識非常重要。
本單元的“整理和復習”(24頁)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二是用減法解決實際問題。20以內退位減法計算的整理部分安排3項內容:一是組織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表”,學生整體感知36道題,初步感悟所蘊涵的規(guī)律;二是對不同計算方法的整理,對任意一道題能很快說出得數;三是能從不同的角度發(fā)現一些算式排列的規(guī)律。
解決問題部分的整理包含4方面的內容:能從情景圖中通過數一數或看文字等方法收集信息;能從問題出發(fā)確定有效信息,排除多余條件;能用畫圖、轉化等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能用加法進行對減法的檢驗。
【學情分析】
(1)學生已經基本上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比較準確計算,但是計算的速度不是很快,算法比較單一,大多數學生喜歡破十法。學生具有解決簡單問題的經驗,能夠從問題出發(fā)確定有效信息,能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但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選擇的略比較單一,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擺小棒和畫圖的策略解決問題。
(2)一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喜歡動作表征和表象表征,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比較弱,學生在根據規(guī)律完成“20以內退位減法表”,表述規(guī)律時會有一定難度,教師要有“扶”有“放”,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整理20以內的退位減法表的過程,發(fā)現規(guī)律,能有語言去表述規(guī)律。
2.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口算能力。
3.再次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從問題出發(fā)選擇有效信息,運用多種方法和策略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學生初步感受函數、統(tǒng)計、轉化等數學思想,進一步培養(yǎng)觀察、概括、遷移、類推等能力。
【教學重點】
1.發(fā)現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中的規(guī)律,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 運用多種方法和策略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正確有序地表述規(guī)律。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卡片
學生準備:口算卡片 白板筆
【教學設想】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回顧舊知
1.揭題:這節(jié)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對第二單元進行整理和復習(板書課題)。想一想,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那些數學知識?
預設:生1:十幾減9 十幾減8、7、6、 十幾減5、4、3、2
生2; 解決問題
2.總結:第二單元我們學習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二是解決問題。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幾道計算題,比一比誰計算得又對又快。
【設計意圖】新課開始,教師引領學生梳理知識,幫助學生把頭腦中零散的知識穿成線,構建知識框架,為下面的整理計算方法,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做好準備。
二、分層活動,發(fā)展思維
活動一:口算比賽,整理方法
課件出示退位減法口算題。
題目:16-8= 13-6= 15-7= 12-3= 13 -7= 11-9=
看一看,這些題目有什么特點?
說一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
提升:當減數是比較大的數時,如:9、8、7時,我們用“破十法”計算比較簡單,當減數是5、4、3、2比較小的數時,用“想加算減”的方法比較簡單。
總結:破十法和相加算減法是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的一般方法,我們還可以利用一道加法算式同時來計算兩道減法算式。
【設計意圖】學生在本單元的計算教學中喜歡使用“破十法”,因為它比“想加算減”簡單,但這種方法卻沒有“想加算減”的方法簡潔省時,為此在復習時引導學生再現兩種計算方法,目的是在幫助學生鞏固兩種計算方法同時,為正確、熟練應用“相加算減”做準備。
活動二:編制退位減法表,發(fā)現規(guī)律
激趣:像我們剛才計算11-9(板書)這樣的20以內退位減法算式還有很多, 我們把它可以寫下來,制成一個退位減法表,退位減法表里有很多奧秘,等待我們同學去發(fā)現!
活動要求 :按照學習單上的要求寫口算卡片 ,完成20以內退位減法表。
小組活動。(1)獨立思考,合作交流。
(2)寫出算式,按照規(guī)律貼卡片
小組要求:1.想一想,說一說減數是9(或8、7、6、5、4、3、2)的20以內退位減法算式有幾道,在卡片紙上貼出來。
2.把寫好的算式貼在黑板相應的位置上,完成20以內退位減法表。
【設計意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在小組內按照要求書寫算式,加深對退位減法意義的理解,初步感知算式蘊含的規(guī)律。
談話:老師發(fā)現,同學們的卡片擺放得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是按怎樣的規(guī)律來排列這些卡片的?
教師引導學生按照從整體到局部來觀察。
(1)整體上觀察 :
這些算式是怎樣排列的?
預設 :
1.豎行上的每一道題的減數都是按照9、8、7、6…來排列的。
2.豎行上每一道算式的被減數都是從11開始的。
3.第一行的被減數都是11,第二行的被減數是12…
4.橫行上的每一道題的減數都是9、8、7、6、5、4、3、2.
總結:每一列的算式依此比前一列少一道,每一行的算式也依此比前一行少一道,所以退位減法表的形狀是這樣子。
(1)局部觀察:
發(fā)現豎行的規(guī)律:
計算:小組開火車計算出第一列的得數。
提問:仔細觀察第一列的算式里德減數、被減數和差,你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
預設:1..減數不變,被減數大1,差也大1.
2.被減數一個比一個多1,減數都是9,差也一個比一個多1.
糾正后表述:減數不變,被減數依次多1,差也依次多1.
驗證規(guī)律:每一列都是這樣的規(guī)律嗎?
發(fā)現橫行和斜行的規(guī)律:
啟發(fā) :橫行和斜行的規(guī)律是什么?
驗證規(guī)律。
拓展:你還能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
【設計意圖】教學中引導學生全面有序地認識退位減法表,訓練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規(guī)律,由直觀到抽象,發(fā)展了學生數學思考能力,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并且滲透了函數思想。
(3)思維訓練:
根據規(guī)律填出答案。
第一組:11–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第二組:13–9=4 13-( )= 5 13-( )=6
13-( )=7 13-( )= 8 13-( )= 9
說出幾組得數是6的算式。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三組有層次的訓練,鞏固對退位減法表的認識,感受函數思想。
活動三:解決問題,豐富策略
談話:我們學習計算,就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出示紅花圖)
要求: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方法,然后獨立列算式。
匯報:預設:1.用畫圖的方法解決問題。2.用擺一擺的方法解決問題。
提升:圖里我們知道了三個信息,為什么在解決問題時我們只采用“了小麗 和小林有多少朵花”這兩個信息?沒有用“小東 有多少朵花”這個信息?
明確:在解決問題時要選擇跟問題有關的有效信息, 要學會排除多余信息。
思考:“小麗比小林多得幾朵花?”還可以怎樣提問題?
強調:可以把“小林”比“小麗”少得幾朵花?” 轉化成 “ 小麗比小林多得幾朵花?”來解答。
拓展:看紅花圖,你還可以提出什么樣的問題?
【設計意圖】解決問題的整理關注了學生采用的方法和策略。學生學會從問題出發(fā)選擇有效信息開始,用畫圖理解題意并計算,到檢驗結束,感受到遷移和轉化的思想方法。在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了從現實情景表征到圖形表征,再到符號表征,最后到語言表征的轉化,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板書
整理和復習
——20以內的退位減法
這是一份小學數學冀教版一年級下冊七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教學設計及反思,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 導入,鞏固復習,小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0-2021學年整理和復習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談話引入,揭示課題,鞏固練習,發(fā)散思維,自行探究,找出規(guī)律,小組合作,實踐操作,應用拓展,解決問題,全課總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整理和復習教案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學情分析,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