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納米碳是一種直徑為幾納米到幾十納米的納米材料。若將納米碳均勻地分散到蒸餾水中,所形成的物質(zhì)( )
①是溶液 ②是膠體 ③能透過濾紙 ④不能透過濾紙 ⑤靜置后,會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③⑤B.②③
C.②④D.①③
2.下列屬于分散系的是( )
A.Cl2B.NaCl
C.KClO3D.鹽酸
3.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凡是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就是溶液
B.長期放置后不會分層的液體,就是溶液
C.一種物質(zhì)里分散著另一種物質(zhì)的液體是溶液
D.溶液一定是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
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直徑在10-9~10-7m之間的粒子稱為膠體
B.用過濾的方法可以將膠體和溶液分離
C.利用丁達爾效應可以區(qū)分溶液與膠體
D.膠體區(qū)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zhì)特征是丁達爾效應
5.有首歌中唱道“霧里看花,水中望月”,下列有關霧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霧是溶液,能永久在空氣中穩(wěn)定存在
B.霧是膠體,一段時間內(nèi)能穩(wěn)定存在
C.霧是乳濁液,不能穩(wěn)定存在
D.霧是懸濁液,在空氣中能沉降
6.下列對溶液、膠體和濁液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A.三種分散系的分散質(zhì)粒子直徑大小順序:濁液>膠體>溶液
B.膠體在一定的條件下也能穩(wěn)定存在
C.溶液和膠體通常都是無色透明的液體,而濁液不透明
D.膠體區(qū)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zhì)特征是分散質(zhì)粒子的大小
7.有人設想將碳酸鈣通過特殊的加工方法使之變?yōu)榧{米碳酸鈣(即碳酸鈣粒子直徑是納米級),這將引起建筑材料的性能發(fā)生巨變。下列關于納米碳酸鈣的推測可能正確的是( )
A.納米碳酸鈣是與膠體相似的分散系
B.納米碳酸鈣會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
C.納米碳酸鈣化學性質(zhì)已與原來碳酸鈣完全不同
D.納米碳酸鈣的粒子能通過濾紙
二、選擇題: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
8.用特殊方法把固體物質(zhì)加工到納米級的超細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納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質(zhì)的微粒直徑和這種粒子具有相同數(shù)量級的是( )
A.淀粉溶液B.硫酸鈉溶液
C.石灰乳D.煙
9.已知膠體遇到酸、堿、鹽的溶液均可沉淀。將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膠體內(nèi),開始時產(chǎn)生沉淀,繼續(xù)滴加時沉淀又溶解,該溶液是( )
A.2ml·L-1H2SO4溶液
B.2ml·L-1NaOH溶液
C.2ml·L-1MgSO4溶液
D.2ml·L-1NaCl溶液
10.下列現(xiàn)象或新技術應用中,不涉及膠體性質(zhì)的是( )
A.在飽和氯化鐵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
B.使用微波手術刀進行外科手術,可使開刀處的血液迅速凝固而減少失血
C.清晨,在茂密的森林中,常常可以看到從枝葉間透過的一道道光柱
D.腎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進行治療
11.“全碳氣凝膠”是浙江大學的科學家們研制出的一種材料,取名“碳海綿”,是一種非常輕的材料?!疤己>d”可任意調(diào)節(jié)形狀,彈性也很好,被壓80%后仍可恢復原狀。它的內(nèi)部有很多孔隙,充滿空氣,吸油能力超強,且只吸油不吸水。下列關于“碳海綿”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碳海綿”是理想的催化劑載體材料
B.“碳海綿”放在水中會沉入水底
C.“碳海綿”可用于處理海上原油泄漏事故
D.用“碳海綿”做成隔音板,它的吸聲效果很好
三、非選擇題
12.將少量飽和FeCl3溶液分別滴加到下列物質(zhì)中,得到三種分散系甲、乙、丙。
(1)將丙繼續(xù)加熱煮沸至液體呈紅褐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用最簡方法判斷丙中是否成功制出膠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經(jīng)過檢驗后的丙中逐滴加入鹽酸,會出現(xiàn)一系列變化:
①先出現(xiàn)和乙中相同的現(xiàn)象,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隨后發(fā)生變化得到和甲相同的溶液,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丁達爾效應是區(qū)分膠體與溶液的一種最常用的方法。
(1)如圖是在實驗室中進行氫氧化鐵膠體丁達爾效應實驗的示意圖,該圖中的一處明顯錯誤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從分散系的分類進行討論說明)
(2)去樹林觀察丁達爾效應有諸多不便,聰明的你想出了許多在家里看到丁達爾效應的方法,其中最簡單、最環(huán)保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請回答下列問題:
(1)近年來,人類生產(chǎn)、生活所產(chǎn)生的污染物,使霧霾天氣逐漸增多。灰霾粒子比較小,平均直徑大約在1000~2000nm。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灰霾屬于純凈物
B.霧霾天氣,兒童、老年人應減少戶外活動
C.灰霾能發(fā)生丁達爾效應
D.減少燃煤用量能降低灰霾天氣的產(chǎn)生頻率
(2)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tǒng)。霧中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與水蒸氣有關,欲在樹林中觀察到丁達爾效應,你認為一天中最有可能觀察到該現(xiàn)象的時間是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圖是一種“納米藥物分子運輸車”,該技術可提高腫瘤的治療效果?;卮鹣铝袉栴}:
(1)“納米藥物分子車”分散于水中所得的分散系________(填“屬于”或“不屬于”)膠體。
(2) “納米藥物分子車”的外殼屬于有機物。酒精、蔗糖、冰醋酸這三種有機物中,屬于電解質(zhì)的是________。
(3)從元素組成的角度分析,SiO2和Fe3O4可歸為同一類物質(zhì),其類別屬于化合物中的________。
(4)納米級的Fe3O4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磁性材料。
①Fe3O4溶于稀鹽酸生成FeCl3、________和H2O。
②Fe可以與水蒸氣高溫下反應得到Fe3O4,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反應類型屬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時作業(yè)4 分散系及其分類
1.解析:分散系按分散質(zhì)粒子直徑大小不同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根據(jù)納米碳的直徑大小可知將納米碳分散到蒸餾水中,形成的是膠體。膠體能透過濾紙;膠體較穩(wěn)定,故靜置后不會析出黑色沉淀。
答案:B
2.答案:D
3.解析:選項A、B不正確,這兩種說法中,都忽略了溶液一定是混合物,純凈的水或乙醇等,它們都是均一穩(wěn)定的、長期放置也不會分層的液體,但它們不是溶液;選項C也不正確,如泥土或植物油放入水中,得到的也是一種物質(zhì)里分散著另一種物質(zhì)的分散系,它們分別是懸濁液和乳濁液,不是溶液。
答案:D
4.解析:膠體是一類分散質(zhì)直徑在10-9~10-7m之間的分散系,A項錯誤;膠體和溶液都能通過濾紙,無法將二者分離,B項錯誤;膠體區(qū)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zhì)特征是分散質(zhì)粒子的大小,其直徑在10-9~10-7m之間,D項錯誤;丁達爾效應是區(qū)分溶液與膠體的簡單、便捷的方法。
答案:C
5.解析:霧是膠體,它是較穩(wěn)定的分散系,但不能在空氣中永久存在。
答案:B
6.答案:C
7.解析:納米碳酸鈣因為不是分散系因此不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化學性質(zhì)和碳酸鈣完全相同,納米碳酸鈣的粒子和膠體粒子直徑大小相當,能通過濾紙。
答案:D
8.解析:納米材料中的粒子直徑在10-9~10-7m之間,與膠體微粒的直徑相同,淀粉溶液和煙均屬于膠體。
答案:AD
9.解析:由題給信息及膠體遇酸、堿、鹽的溶液可生成沉淀可知,F(xiàn)e(OH)3膠體中加入H2SO4、NaOH、MgSO4、NaCl均能生成沉淀,但只有H2SO4與生成的沉淀Fe(OH)3發(fā)生反應,而使沉淀溶解。
答案:A
10.答案:A
11.解析:“碳海綿”的密度很小且不吸水,放入水中不會沉入水底,B項不正確。
答案:B
12.解析:根據(jù)丁達爾效應可以區(qū)分膠體和溶液,因此利用丁達爾效應可判斷膠體是否制備成功;Fe(OH)3膠體遇電解質(zhì)溶液發(fā)生聚沉,生成紅褐色Fe(OH)3沉淀;繼續(xù)滴加鹽酸,F(xiàn)e(OH)3與鹽酸反應,紅褐色Fe(OH)3沉淀溶解。
答案:(1)FeCl3+3H2Oeq \(=====,\s\up7(△))Fe(OH)3(膠體)+3HCl
(2)利用丁達爾效應,用一束光照射所得的液體,從側面觀察是否有一條光亮的“通路”出現(xiàn)
(3)①Fe(OH)3膠體遇電解質(zhì)聚沉
②Fe(OH)3+3HCl===FeCl3+3H2O
13.解析:(1)光束進入燒杯前穿過的空氣不是膠體,不會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所以該圖中的明顯錯誤是空氣中也出現(xiàn)了光柱。
(2)打開暖瓶(加熱水)讓水汽升騰起來,用一束光照射即可。
答案:(1)空氣中也出現(xiàn)了光柱 進入燒杯前,光穿過的空氣不是膠體,不會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
(2)打開暖瓶(加熱水)讓水汽升騰起來,用一束光照射即可
14.解析:(1)膠體的分散質(zhì)粒子直徑在10-9~10-7m之間,灰霾粒子平均直徑大約在1000~2000nm,則灰霾不屬于膠體,不具有膠體的性質(zhì)?;姻彩强諝夂凸腆w顆粒形成的混合物,A項錯誤;霧霾是霧和霾的混合物,霾的核心物質(zhì)是懸浮在空氣中的煙、灰塵等物質(zhì),空氣相對濕度低于80%,顏色發(fā)黃。氣體能直接進入并黏附在人體下呼吸道和肺葉中,對人體健康有傷害,故霧霾天氣,兒童、老年人應減少戶外活動,B項正確;灰霾粒子平均直徑大約在1000~2000nm,沒有丁達爾效應,C項錯誤;減少燃煤用量能夠減少有害氣體以及煙塵的排放,能降低灰霾天氣的產(chǎn)生頻率,D項正確。(2)清晨小水滴或冰晶被太陽光照射,形成水霧,可能構成10-9~10-7m的分散質(zhì),陽光透過樹葉間隙形成光束,穿過這些水霧時會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
答案:(1)BD (2)清晨 小水滴或冰晶被太陽光照射,形成水霧,可能構成10-9~10-7m的分散質(zhì),陽光透過樹葉間隙形成光束,穿過這些水霧時會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
15.解析:(1)由圖可知“納米藥物分子車”的直徑為200nm,而膠體中分散質(zhì)的直徑為10-9~10-7m,因此“納米藥物分子車”分散于水中所得的分散系不屬于膠體。
(2)電解質(zhì)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狀態(tài)下能夠?qū)щ?自身電離出自由移動離子)的化合物。其中酒精、蔗糖溶于水仍然以分子的形式存在,而冰醋酸(純凈物,即無水乙酸)溶于水可電離出氫離子與醋酸根離子,則屬于電解質(zhì)的是冰醋酸。
(3)從元素組成的角度分析,SiO2和Fe3O4均只含兩種元素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那么類別就為氧化物。
(4)①Fe3O4+8HCl===FeCl2+2FeCl3+4H2O。②鐵與水蒸氣反應為:3Fe+4H2Oeq \(=====,\s\up7(高溫))Fe3O4+4H2。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答案:(1)不屬于 (2)冰醋酸 (3)氧化物
(4)①FeCl2 ②3Fe+4H2Oeq \(=====,\s\up7(高溫))Fe3O4+4H2 置換反應
這是一份化學必修 第一冊第三單元 物質(zhì)的分散系復習練習題,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屬于分散系的是,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下列敘述正確的是,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寫道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化學專題1物質(zhì)的分類及計量第三單元物質(zhì)的分散系練習含解析蘇教版必修1,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概念判斷,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化學課時作業(yè)1物質(zhì)及其反應的分類含解析蘇教版必修1,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