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常用的混合物分離或提純操作中,需使用冷凝管的是( )
A.過濾B.蒸發(fā)
C.蒸餾D.結晶
2.在進行由自來水制取蒸餾水的實驗中,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在蒸餾燒瓶中加入約eq \f(1,3)體積的自來水,并放入幾粒碎瓷片
B.蒸餾操作中,燒瓶可直接加熱
C.冷水從冷凝管的下口入,上口出
D.收集蒸餾水時,應棄去開始蒸餾出的部分
3.海水淡化(又稱海水脫鹽)是海島地區(qū)提供淡水的重要手段,下列方法中可以用來進行海水淡化的是( )
A.過濾法B.蒸餾法
C.分液法D.結晶法
4.下列關于萃取的操作說法正確的是( )
A.從溴水中提取溴,可加入酒精作萃取劑
B.萃取時,所加入的溶劑應與原溶劑互不相溶,且與溶質(zhì)、原溶劑相互間不反應
C.用一種有機溶劑提取水溶液中的某物質(zhì),靜置分層后,“水層”一定在上層
D.萃取操作完成后,靜置分液,上、下層液體均從下口放出
5.有關萃取操作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實驗使用的主要儀器是分液漏斗
B.溶質(zhì)在萃取劑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劑中的溶解度大
C.溶質(zhì)溶于萃取劑中所得溶液不一定有顏色
D.分液時,分液漏斗頂部塞子不能打開
6.下列圖示的四種實驗操作名稱從左到右依次是( )
A.蒸發(fā)、蒸餾、過濾、萃取
B.過濾、蒸餾、蒸發(fā)、萃取
C.過濾、蒸發(fā)、蒸餾、分液
D.萃取、蒸餾、蒸發(fā)、過濾
二、選擇題: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
7.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蒸餾操作時,應向蒸餾燒瓶中加入幾塊沸石,以防止暴沸
B.蒸發(fā)操作時,應使混合物中的水剩余少量時,停止加熱
C.分液操作時,先將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再將上層液體從下口放出
D.萃取操作時,可以選用CCl4或酒精作為萃取劑從溴水中萃取溴
8.下列分離混合物的實驗計劃中不正確的是( )
A.分離乙酸(沸點77.1℃)與某種液態(tài)有機物(沸點120℃)的混合物——蒸餾
B.從含有少量NaCl的KNO3溶液中提取KNO3——熱水溶解、降溫結晶、過濾
C.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待液體分層后——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D.將溴水中的溴轉(zhuǎn)移到有機溶劑中——加入酒精萃取
9.下列實驗中,所選裝置不合理的是( )
A.粗鹽提純,選①和②
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選③
C.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CO2,選⑤
D.分離Na2CO3溶液和油,選④
10.將碘水中的碘萃取出來的實驗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檢驗它是否漏水
B.萃取劑要求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注入碘水和萃取劑,倒轉(zhuǎn)分液漏斗反復用力振蕩后立即分液
D.若用苯作萃取劑,則分層后下層液體呈紫紅色
11.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蒸餾完畢后,應先停止加熱,待裝置冷卻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餾裝置
B.蒸餾時的接收裝置如圖
C.CCl4萃取碘水中的I2時,先從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機層,后從上口倒出水層
D.做蒸餾實驗時,在蒸餾燒瓶中應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騰前發(fā)現(xiàn)忘記加沸石,應立即停止加熱,冷卻后補加
三、非選擇題
12.可用于分離或提純物質(zhì)的方法有:①過濾,②蒸餾,③加熱,④分液,⑤萃取,⑥結晶,(在下列橫線上填寫分離提純的合理方法的序號)。
(1)除去石灰水中懸浮的CaCO3顆粒:________。
(2)除去NaCl晶體中混有的碘單質(zhì):________。
(3)分離汽油和煤油的混合物:________。
(4)分離水和苯的混合物:________。
(5)用四氯化碳提取溴水中的溴單質(zhì):________。
(6)從含有少量氯化鈉的硝酸鉀溶液中提取硝酸鉀:________。
13.Ⅰ.閱讀、分析下列兩個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根據(jù)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填序號):
A.蒸餾法
B.萃取法
C.溶解、結晶、過濾的方法
D.分液法
(1)將純堿從氯化鈉和純堿的混合物中分離出來,最好采用________;
(2)將乙醇和丙三醇相互分離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
Ⅱ.材料三:在溶解性方面,Br2與I2很相似,其稀的水溶液呈黃色。在實驗室里從溴水中提取Br2和提取I2的方法相似。
回答下列問題:
(1)常用的提取Br2的方法是________,所需試劑是________,最主要的儀器是________。
(2)若發(fā)現(xiàn)提取Br2后的水層還有顏色,解決該問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教材中有兩個關于混合物分離的實驗,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實驗一:通過蒸餾的方法除去自來水中含有的氯離子等雜質(zhì)制取純凈水,如圖所示
(1)寫出下列儀器的名稱: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若利用以上裝置分離酒精和四氯化碳兩種溶液的混合物,還缺少的儀器是________________,將儀器補充完整后進行的實驗操作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①的進水口是________ (填“f”或“g”)。
(3)儀器②中常加入碎瓷片,這樣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二:用CCl4從碘水中萃取I2并用分液漏斗分離兩種溶液.
其實驗操作中有如下兩步:
①將漏斗上口玻璃塞打開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對準漏斗的小孔;
②靜置分層后,旋開活塞,用燒杯接收下層液體。
(4)下層流出的是________溶液,上層液體從________ (填“上口”或“下口”)得到。
(5)萃取碘水中的I2單質(zhì)時要用到萃取劑,下列關于所加萃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不與碘反應
B.碘在其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C.該萃取劑與水不互溶且密度不同
D.可以選用CCl4、酒精做萃取劑
課時作業(yè)7 蒸餾和萃取
1.解析:本題考查分離操作及儀器使用。只有蒸餾時使用冷凝管。
答案:C
2.解析:B項中,燒瓶加熱時必須加墊石棉網(wǎng)。D項中,開始蒸餾出的部分可能含有某些溶解在水中比水沸點低的物質(zhì),故要棄去。
答案:B
3.解析:利用水與溶解物的沸點不同,使水與可溶物進行分離,以獲取淡水的方法為蒸餾法。
答案:B
4.解析:酒精與水混溶,不能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應用苯或四氯化碳,A項錯誤;萃取時,所加入的溶劑與溶質(zhì)、原溶劑不反應,且與原溶劑互不相溶,B項正確;有機溶劑的密度可能小于水,也可能大于水,可能在上層或下層,C項錯誤;分液操作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D項錯誤。
答案:B
5.答案:D
6.答案:C
7.解析:C項,分液時應先將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再將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D項,酒精與水互溶,不能作為萃取劑。
答案:AB
8.解析:A項混合物互溶,但沸點不同,則選擇蒸餾法可分離,A正確;B項二者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同,則熱水溶解、降溫結晶、過濾可分離,B正確;C項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則用分液漏斗萃取后、分液可分離,C正確;D項酒精與水互溶,則酒精不能作萃取劑萃取溴水中的溴,D錯誤。
答案:D
9.解析:A項,粗鹽提純過程中的操作為:溶解、過濾、蒸發(fā)結晶,所以選①和②,A項正確;B項,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四氯化碳和碘不反應、和水不互溶,提取碘水中的碘可采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則選③,B項正確;C項,NaOH能與CO2反應,選⑤,C項正確;D項,碳酸鈉溶液和油不互溶,應該采用分液的方法分離,應選③,D項錯誤。
答案:D
10.解析:為防止漏液,使用前要檢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故A正確;萃取劑要求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萃取劑和溶質(zhì)不反應,故B正確;振蕩后需靜置分層后分液,故C錯誤;苯的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所以若用苯作萃取劑,則分層后上層液體呈紫紅色,故D錯誤。
答案:CD
11.解析:蒸餾完畢后,應先熄滅酒精燈停止加熱,由于此時裝置內(nèi)還有一定量的蒸氣,因此要繼續(xù)通冷卻水,待裝置冷卻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餾裝置,A正確;蒸餾時,接餾分的錐形瓶不用塞子密封,否則液體無法正常流下,B錯誤;萃取分液時,先把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再把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C正確;做蒸餾實驗時,在蒸餾燒瓶中應加入沸石,以防暴沸,D正確。
答案:B
12.解析:(1)分離不溶性固體和液體,用過濾方法。(2)加熱可使碘升華,經(jīng)冷卻即可與NaCl分離。(3)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用蒸餾方法。(4)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用分液方法。(5)利用溶質(zhì)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度的差異,用萃取的方法。(6)利用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差異,用結晶的方式。
答案:(1)① (2)③ (3)② (4)④ (5)⑤ (6)⑥
13.解析:材料一中,根據(jù)題圖知,純堿和氯化鈉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相差很大。提純純堿時,可以先將混合物在較高溫度下溶于水形成濃溶液,然后冷卻到一定溫度,由于純堿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迅速下降,因此大量純堿晶體析出,而氯化鈉不會析出,再過濾可得純凈的純堿晶體。材料二中,乙醇和丙三醇沸點相差很大,可用蒸餾法分離。材料三中,Br2和I2在溶解性方面很相似,因此可以用CCl4從溴水中萃取Br2。如果萃取Br2后,水層還有顏色,說明沒有萃取完全,可再進行萃取直至水層呈無色。
答案:Ⅰ.(1)C (2)A
Ⅱ.(1)萃取 四氯化碳(或苯、汽油) 分液漏斗
(2)再進行萃取,直到水層呈無色,將每次分離出來的含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合并
14.解析:(1)由圖可知①為冷凝管,②為蒸餾燒瓶。
(2)若利用以上裝置分離酒精和四氯化碳兩種溶液的混合物,還缺少的儀器是酒精燈。將儀器補充完整后進行的實驗操作的名稱是蒸餾;冷凝水的流向是“下進上出”,①的進水口是g。
(3)儀器②中常加入碎瓷片,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液體暴沸。
(4)下層流出的是碘單質(zhì)的CCl4溶液,上層液體從上口得到。
(5)A.不與碘反應,故A正確;B.碘在其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保證萃取效果,故B正確;C.該萃取劑與水不互溶且密度不同,保證液體顯著分層,故C正確;D.酒精溶于水,不能用作萃取劑,故D錯誤。故選ABC。
答案:(1)冷凝管 蒸餾燒瓶
(2)酒精燈 蒸餾 g
(3) 防止液體暴沸
(4)含有碘單質(zhì)的CCl4溶液 上口 (5)ABC物質(zhì)
熔點/℃
沸點/℃
密度/
(g·cm-3)
溶解性
乙醇
(C2H6O)
-114.1
78.3
0.789
易溶于水
丙三醇
(C3H8O3)
17.9
290
1.26
能跟水、乙醇以
任意比例互溶
這是一份蘇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專題2 研究物質(zhì)的基本方法第一單元 研究物質(zhì)的實驗方法第2課時精練,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基本實驗操作正確的是,萃取振蕩時,需排放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化學蘇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單元 研究物質(zhì)的實驗方法綜合訓練題,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關于萃取的操作說法正確的是,有關萃取操作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新教材蘇教版必修第一冊高中化學課時檢測9物質(zhì)的分離提純__蒸餾萃取和分液含解析,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項操作錯誤的是,下列圖示與操作名稱不對應的是,下列分離提純物質(zhì)的方法錯誤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