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會用連減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經(jīng)歷分一分、圈一圈、減一減的過程,提高搜集信息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掌握基本的檢驗方法。
3.通過回顧與反思,強化學生學會檢查的意識,形成自我反思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能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連減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
2.分析并理解連減的實際問題中信息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爺爺買了15個桃子,小紅吃了6個,小明吃了6個,還剩下多少個?
二、自主探究
課件出示情境圖:這次爺爺又買來一些橘子,正準備把它們分袋呢,我們?nèi)タ纯?。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28個橘子)
教學例5。
師:明明想把這些橘子,9個裝一袋,你知道能裝滿幾袋嗎?“裝滿”是什么意思?你打算用什么辦法解決呢?
(1)小組活動。
學生可能會用圓片代替橘子分一分,也可能會在橘子圖上圈一圈,還有可能會用算式表示。
(2)說一說,展示學生的操作過程。
方法一:圈一圈。
-9
-9
-9
方法二:畫箭頭。
1
10
19
28
SHAPE \* MERGEFORMAT
方法三:用減法算式28-9-9-9=
提問:
= 1 \* GB3 ①裝完一袋后,還剩多少個橘子?裝完2袋后呢?裝完3袋呢?從28里面連續(xù)減去了幾個9?
= 2 \* GB3 ②為什么減了3次9以后,就不繼續(xù)減了?
= 3 \* GB3 ③這28個橘子能裝滿幾袋?還剩下幾個?
(3)比較:你喜歡哪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為什么?
(4)小結(jié):像這樣把28個橘子,9個裝一袋,我們可以用畫箭頭的方法,從28里面連續(xù)減去幾個9,就是幾袋。
(5)口答:可以裝滿()袋,還剩()個。
【設(shè)計意圖】
尊重學生的個性思維,與學生一起探尋不同的解決方法,使學生體會解決策略的多樣性,在方法的比較中感受減法算式的簡單便捷,同時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用加法進行檢查。
師:剛才我們做得對不對呢?怎樣驗證?
生:可以再數(shù)一數(shù)。
生:可以用加法來檢查一下,1袋是9個,3袋是3個9加起來,一共是27個,再加上剩下的1個,正好是28個。
小結(jié):我們可以用加法來檢查自己計算得對不對。
【設(shè)計意圖】
注重引導學生檢查,教給學生用加法進行檢查的方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之間的關(guān)系,強化檢驗的意識。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第78頁做一做。
提問:
(1)圖中有一個六邊形,你知道它是由幾根小棒組成的嗎?
(2)利用30根小棒,你能擺出多少個這樣的圖形呢?
(3)怎么列算式?從30中連續(xù)減去了幾個6?擺出幾個這樣的圖形?
2.課外延伸。
說一說生活中連加連減的例子。
四、全課總結(jié)
說一說你今天學習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教后思考:
這是一份小學數(shù)學整理和復習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計算復習,學以致用,分享收獲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0-2021學年整理和復習教學設(shè)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二課時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整理和復習教案設(shè)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談話引題,梳理總結(jié),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呢?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