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能在學習江南民歌《無錫景》的過程中了解與之有關(guān)的音樂,增強對江南民間音樂文化的認識和喜愛。
2、過程與方法:
在欣賞、歌唱、交流互動等音樂活動中體驗江南音樂的風格,品味江南文化。
3、知識和技能:
初步了解小調(diào),鞏固民族五聲調(diào)式,并能用親切、柔和的語調(diào)配以柔美的動作歌唱《無錫景》,唱出江南民歌旋律優(yōu)美、嬌甜細膩的特點。
2學情分析
1、學生分析:
這一屆七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在音樂課上的互動中表現(xiàn)比較積極。由于來自不同的農(nóng)村學校所以音樂知識水平不均勻不扎實,不能主動的去學習,不會主動去思考。音樂課最主要的實踐內(nèi)容之一就是歌唱,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很多時候只是機械的唱歌,對于演唱過程重的力度、速度、節(jié)奏情感等都不能很準確的把握。
2、本節(jié)課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無錫景》這首歌曲中有很多波音和裝飾音,以及柔和嬌甜的音色所以想要很準確的演唱出特點有一定困難。
3、解決方式:
教師標準的范唱;有目的聆聽、模仿教師發(fā)音訓練。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能用優(yōu)美柔和的歌聲唱出《無錫景》親切溫柔、細膩秀美的風格。
教學難點是:
1、能唱準音樂中的切分節(jié)奏和裝飾音;
2、準確把握歌住歌曲中出現(xiàn)的“呀”、“末”等襯詞,用柔美、細膩的聲音表現(xiàn)出江蘇民歌特有的風格特征。
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活動】模唱打開聲腔:
(1)跟老師模仿嘆氣式說唱:
下滑音“伊”“呀”
(2)跟老師用“伊”“呀”模唱:
①紙板貼于黑板先唱三列音:
②教師背曲譜唱唱到以上的小節(jié)用手指給學生唱,無形中形成師生對唱曲譜的效果。
③加入詞唱一唱:
④教師用歌詞唱方法同上學生用“伊”“呀”與老師對唱。
2、音樂風格
師問:你覺得剛剛我們唱的旋律是北方地區(qū)粗狂豪放的音樂還是江南地區(qū)委婉、柔和的音樂?
生:江南地區(qū)委婉、柔和的音樂。
活動2【導入】引出課題: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江南民歌《無錫景》
①簡介小調(diào):又稱小曲,是我國民歌的重要體裁之一,流行于城鎮(zhèn)和集市的民間獨唱、對唱或歌舞小曲。小調(diào)體裁廣泛,旋律流暢細膩,富于變化。常用稱字、稱句擴展音樂結(jié)構(gòu),加強情感表達。
②請學生聽老師獨唱,歌曲中出現(xiàn)了哪些語氣稱詞?
老師用親切、柔和的語調(diào)(最好有動作)歌唱完整的演唱一遍《無錫景》。(清唱)
師問:歌曲中出現(xiàn)了哪些語氣稱詞?
生:呀、末、那。
師:加入稱詞柔和了語調(diào)讓聽者倍感親切。
(學生在初步感受江南音樂的風韻,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引起學生想要學唱本首歌曲的熱情。)
活動3【活動】學唱新歌《無錫景》
(一)聽《無錫景》
1、播放錄音聆聽歌曲,了解歌詞內(nèi)容:歌詞中提到了了江蘇名城無錫的哪些美景?
生:梅園、太湖、梅樹、天下第二泉、錫山、惠泉山。
教師再出示圖片快速瀏覽。
師:《無錫景》歌詞有很多版本,大體都是生動地介紹無錫城的歷史、風光、特產(chǎn)與城市發(fā)展新面貌的,旋律細膩秀美,富有江南特色。
2、讀一讀歌詞,師生有節(jié)奏對讀。
師:從歌詞中我們感受到歌曲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呢?
生:(身為無錫人的自豪和欣賞無錫美景時那種喜悅、愉快的心情。)
(二)唱《無錫景》
1、鞏固上學期學的知識五聲調(diào)式(出示第一段歌譜)
師:范唱第一段歌譜,請學生回答歌譜有哪幾個音組成?
生:12356五個音。沒有4、7。
師:(出示幻燈)觀察得真仔細。這是我國特有的五聲調(diào)式也稱民族調(diào)式,民族調(diào)式也是中國人的智慧結(jié)晶,只用五個音就可以完成一首樂曲,每個音給它一個名稱分別叫宮商角徵羽,這是我們上個學期學習的知識。我們這首歌曲的尾音也就是主音是1,所以稱作什么?
生:(五聲宮調(diào)式)。
2、視唱歌譜。關(guān)注旋律特點 ,了解歌曲的結(jié)構(gòu)。
擊拍學唱解決難點:曲譜當中的裝飾音記號倚音、波音,以及切分節(jié)奏的唱法與作用。
師問:找一找歌譜中出現(xiàn)了哪些音樂符號?
(找出第一樂句,教師就開始教唱這一句。這樣逐一教唱并學習有關(guān)知識:介紹上波音、前倚音的唱法;簡介切分節(jié)奏概念:使這種強弱規(guī)律發(fā)生了一些改變, 使得音的強弱變化規(guī)律不再按照原來 “咚-噠” (二拍子)這樣的節(jié)奏進行,而是改為“噠咚--噠”這樣的節(jié)奏...。)
(學唱過程中師生討論:旋律---“音串” 曲折下行的模進?!靶蛄魉毙蜗蟮囊魳坊怼=處熞檬謩菀龑В?br>師總結(jié)歌曲結(jié)構(gòu)---四個樂句,起承轉(zhuǎn)合。一曲多段詞,分節(jié)歌形式。
3、唱歌詞。
①先聽一遍可以跟著哼唱。
②難點解決:十六分音符一字多音的唱法。
先找出一字多音的詞唱一唱。
要求:歌唱狀態(tài);用輕柔的聲音學唱,要有氣息的支持;女生用輕假聲,男生低八度,鼓勵男生用假聲唱。
(三)品《無錫景》
1、欣賞吳方言演唱
問:欣賞了方言演唱后,聽覺上有什么不同感受?
討論:蘇州方言的特點,并舉例:“我”“讓”
2、模仿方言唱小調(diào)(小組合作探究性學習),憑能力模仿幾個方言歌詞演唱。
3、小組方言演唱展示 。
活動4【活動】 拓展:《無錫景》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其它江蘇民歌
1、欣賞視頻:影片《金陵十三釵》中的彈唱
說說這段音樂帶來哪些感受?
生:優(yōu)美。
師:是啊我也覺得好美,……
2、師小結(jié):影片中以無錫話用蘇州評彈的演唱方式演繹了歌曲。更加讓我們感受到了江南音樂 “細膩、委婉、柔和、富有情韻” 的風格特點,讓我們也用細膩柔和的聲音再次唱一唱。
3、完整唱歌曲體會音樂風格。
4、除了《無錫景》外,我們還知道哪些江蘇民歌呢?
生:《太湖美》、《茉莉花》。
師補充:是的還有《拔根蘆柴花》、《紫竹調(diào)》等每一首歌曲都具有江南山水般秀麗,柔美與細膩。
師:讓我們唱一唱《茉莉花》。
活動5【活動】課堂小結(jié):
在江蘇小調(diào)《楊柳青》音樂聲中下課
江南的民歌和音樂體現(xiàn)了錦繡江南的風貌,表現(xiàn)了人民豐富的情感.讓我們今后多去接近和了解民間歌曲,民間音樂,領(lǐng)略其中無窮的魅力!
這是一份初中音樂人音版七年級下冊無錫景教學設計,共4頁。
這是一份人音版七年級下冊無錫景教學設計及反思,共3頁。
這是一份音樂七年級下冊無錫景教學設計及反思,共3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