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4年1月生于江蘇鹽城農(nóng)村。197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后留校任教?,F(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作家協(xié)會理事,北京大學教授、現(xiàn)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中國作家協(xié)會魯迅文學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
主要文學作品集:
《憂郁的田園》、《暮色籠罩下的祠堂》、《紅葫蘆》、《薔薇谷》、《少年》、《大水》、《追隨永恒》、《三角地》等。
長篇小說:
《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紅瓦》、《根鳥》等。
主要學術性著作:
《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xiàn)象研究》、《面對微妙》、《曹文軒文學論集》、《思維論——對文學的哲學解釋》等。
文章約150篇(略)
有作品翻譯為英、法、日、韓等文字。
曹文軒作為一個作家跟一般的作家有何不同?這對他的寫作有何影響?
曹文軒同時兼具學者的身份,這可能使他的作品更富思考性、更具思辯色彩。一個作家的經(jīng)歷對其創(chuàng)作有影響,一個作家的學養(yǎng)對他的創(chuàng)作同樣具有深刻的影響。影響他的思考方式、寫作方式。
那么,文章中有那些重要的核心觀點呢?
1.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欲望.2.人生實質(zhì)是一場苦旅.3.人的悲劇性實質(zhì).
攝影散文:攝影散文是一種新興的文體,顧名思義,它是由攝影和文字構成的。它兼具了兩種表達手段的審美特點,即攝影的視覺性、對瞬間畫面逼真的再現(xiàn)能力和散文運用語言來表達對象時的自由。 成功的攝影散文不應被攝影作品所束縛,不應成為呆板的文字解說,應該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創(chuàng)造和生發(fā),使兩者互相影響,互相補充,成為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
視覺的直觀性,對瞬間的畫面逼真再現(xiàn)。
可以自由的用語言表達對象,而且可以自由的展開聯(lián)想。
不應該只是攝影畫面的簡單文字解說,而應該有新的發(fā)現(xiàn)和新的創(chuàng)造
探究文本: 1節(jié)、2-8節(jié)
. 1節(jié): 路上. (起筆,引出下文)2節(jié):人有離家的欲望。(文眼)3節(jié):無家時:人有離家遠行的習性。4節(jié):有家后:遠行的欲望沒有寂滅。5節(jié):離家原因:外面世界的誘惑,獲得生命的滿足和快感。6節(jié):離家原因:出自無奈。7節(jié):離家原因:前方的呼喚。8節(jié):回到攝影作品上來。由“前方”到“路”到“汽車’,完成了從聯(lián)想到攝影作品的思維過程
文章接下去的內(nèi)容跟上文相比有什么不同?
2—8節(jié):討論人的具體生活狀況.下文轉入對人的精神狀況的關注.
思考4:作者從哪幾節(jié)轉入對人生的思考(即對人的精神狀況的關注)?
9-11節(jié)9節(jié):由“路”著手,著眼于“路”與“家”和“前方”的關系,由日常說話場景轉入對人生的思考。10 節(jié):論述人生實質(zhì)上是一場苦旅。11節(jié):論述人類精神狀況的悲劇性實質(zhì).
人類精神狀況的三重悲劇。
一.走向前方、到處流浪時,又時時刻刻地惦念著正在遠去的家、家園和家鄉(xiāng);二.人無法還家.三.即便是還了家,依然還在無家的感覺之中.
思考6.文中出現(xiàn)的一些雙關詞語:
“家” “路” “流浪” “旅途”
如何理解題目“前方”?
旅途:人生的旅途。流浪:人生之路上的奔波、漂泊.
“家”是精神的歸宿,精神的棲息之所。“前方”是理想,是精神的目的地;以“前方”為標題,意即理想的召喚、精神的呼喚?!奥贰笔侨松恼魍荆亲非罄硐氲倪^程。
文章內(nèi)容、思路 大總結
有無家可歸的感覺在漫無盡頭的路上
擁擠不堪坑洼不平東歪西倒
惶 惑茫 然
錢鐘書、豐子愷的作品中的場景
坐在豪華舒適的交通工具的人
人的悲劇性 實 質(zhì)
一、人在“走向前方、到處流浪時又時時刻刻地惦念著正在遠去和久已不見的家、家園和家鄉(xiāng)”。
三、“即便是還了家,依然還在無家的感覺之中”。
因為人要不斷離家,向前,于是,便有了“路”。從這一部分開始,作者更多的是在關注人的精神狀況,思辨的色彩越來越濃。“家”“路”“流浪”“旅途”等等,都是一些雙關的語詞,有時是純粹的哲學層面上的使用他們。作者試圖揭示并描述人的種種悲劇命運,不管你的生活境遇怎么,都是“苦旅者”并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家園之思的人文內(nèi)涵在作者這里得到了新的發(fā)掘:人對家園的眷戀與追尋實際上是對某種精神的追求,是一種近似宗教上的皈依感,所以表面上寫離家,實際上仍著眼于歸家。因此,作者才能揭示出人類精神狀況中的三重悲劇。
文章最后一段理解:對文章開始的呼應,同時引導讀者進一步思考。
一、反彈琵琶。二、聯(lián)想思考。
作者從攝影作品引出聯(lián)想,由離家想到人類的精神境遇,充滿了悲憫之情和深刻的人文關懷。
背誦掌握文中詩句.
文章相關句子理解:1.他們內(nèi)心深處,他們?nèi)匀挥袩o家可歸的感覺. 2.只剩下一條通往前方的路. 3.人無法還家.4.即便還了家,依然還在無家的感覺之中.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蘇教版必修二歷史的回聲(文本研習)千古江山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備課ppt課件,共2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寫作背景,詞中用典,佛貍祠,劉義隆,上片小結,下片小結,用典賞析,運用典故,全詞總結,古詩鑒賞方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蘇教版月是故鄉(xiāng)明(文本研習)鄉(xiāng)關何處前方說課ppt課件,共2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參考答案,思考1,參考答案1,思考2,參考答案2,思考5,思考4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1學年月是故鄉(xiāng)明(文本研習)鄉(xiāng)關何處前方備課ppt課件,共3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掃清字詞障礙,曹文軒,攝影散文,把握結構,信息篩選,問題探討,人的悲劇性實質(zhì),孫犁《老家》,尋求精神寄托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