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感受綠色植物產(chǎn)生氧氣、消耗二氧化碳。
2.闡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舉例說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產(chǎn)上的應用。
【教學重點】
觀察教師的演示實驗和觀察普利斯特利的實驗,認識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間的關系,即碳—氧平衡。
【教學難點】
觀察教師的演示實驗和觀察普利斯特利的實驗,認識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間的關系,即碳—氧平衡。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準備演示實驗所需材料:玻璃鐘罩、燒杯、試管、衛(wèi)生香、金魚藻、氫氧化鈉溶液、清水等;準備PPT課件、視頻、圖片
2.學生準備:
課前預習
【教學內(nèi)容】
(一)提出問題,導入新課
人體吸入的空氣中主要含有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三種氣體。氮氣所占的容積比例雖很大,但由于它對人體既無用又無害,所以我們在討論人體氣體交換時可以不作考慮。附表如下。
請同學們進行資料分析,空氣中氮氣、氧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所占的比例分別是多少呢?
其中,教師故意設置了兩個干擾項:呼出氣體和肺泡氣體兩項為影響學生分析的干擾項,讓學生略作思考便會發(fā)現(xiàn)吸入氣體即是大氣的成分,這樣用排除法刪繁就簡就好分析了。
通過上述資料,教師引導學生聯(lián)系日常生活和感性經(jīng)驗,思考分析空氣中氧的含量問題,讓學生得出空氣的氧的含量及所占的比例不足21%的結論。
再提出“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燒每天都消耗了空氣中大量的氧,但我們?yōu)槭裁礇]有感到缺氧呢?”喚起學生意識到在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存在碳-氧平衡的問題。另外,這里讓學生意識到生物圈的空氣中氧氣如此之少,而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燒每天都消耗了空氣中大量的氧,這樣可以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愛護綠色植物,熱愛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美好感情。
(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為原料
17世紀有一位荷蘭的科學家海爾蒙特,他嘗試找出植物是怎樣生長的。他把一棵重2.5 kg的柳樹栽在一個裝有90 kg泥土的木桶中,只澆雨水。5年后,他的柳樹長到了85 kg,而稱一稱桶內(nèi)的泥土卻只少了大約60 g。由于加到桶內(nèi)的除泥土之外水是唯一的物質(zhì),所以,他認為使柳樹生長所需要的物質(zhì)是水。同學們,你們認為海爾蒙特的結論有道理嗎?
然后,通過讓學生閱讀課本P62內(nèi)容,指導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通過充分的討論,進行設計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實驗,寫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實驗探究報告。
學生設計“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探究”是第二課時的重頭戲,教師一定要作相關設計實驗指導。例如,首先,為了保證實驗中只有二氧化碳一個變量,你如何設置對照組呢?如何控制變量?讓學生閱讀分析資料三即可明白。其次,初一的學生缺少必要的化學知識,教師可以告訴學生氫氧化鈉溶液能夠吸收二氧化碳以及氫氧化鈉有腐蝕性,不能讓它接觸皮膚等知識。
(三)光合作用產(chǎn)生氧氣
通過讓學生觀察教師的演示實驗,尤其是要讓學生注意觀察實驗裝置里的金魚藻在太陽光下是否放出了氣泡。然后等氣體充滿試管容積的1/2左右時,教師取出試管迅速將快要熄滅的衛(wèi)生香伸進試管內(nèi),讓學生注意衛(wèi)生香的燃燒情況。
注意:為了保證觀察演示實驗的成功,要注意如下五點。
①如果教室內(nèi)光線不夠充足,可以用事前準備好的100 W或200 W白熾燈來照射金魚藻。②選用500 mL大號燒杯和柄部長10.5 cm的漏斗。③要選新鮮的金魚藻。④在燒杯的清水中可加適量碳酸氫鈉,具體做法是每100 mL清水加0.1 g碳酸氫鈉。⑤燒杯中的清水不要太冷,可用20 ℃~25 ℃的溫水,以提高光合作用的速度,促進放氧。
學生討論,教師指導
教師適時提出問題“光合作用產(chǎn)生了什么氣體?”讓學生思考并展開討論。然后,教師通過設置一組對照組來檢驗光合作用產(chǎn)生了什么氣體。具體做法如下,準備A、B、C三支試管分別是貯存有用化學方法制備的氧、空氣中氧和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所獲取的氣體,然后用快要熄滅的衛(wèi)生香逐個插入,讓學生觀察其燃燒的情況,通過分析比較,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得出結論:光合作用產(chǎn)生了氧。
(四)光合作用原理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的應用
讓學生閱讀《光合作用及其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的應用》,引導學生聯(lián)系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生活實際,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分析我們當?shù)睾托陆墓瞎谖肚闆r,提出“為什么新疆的哈密瓜特別的甜呢?”教師用生動形象生活實例來讓學生自己的思考分析,來認識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間的關系,來歸納光合作用的概念,從而進一步認識光合作用的實質(zhì)。氣體成分
吸入氣體
呼出氣體
肺泡氣體
氧氣
20.96%
16.4%
14.3%
二氧化碳等
0.04%
4.1%
5.6%
氮氣
79%
79.5%
80.1%
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第五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節(jié)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教學設計及反思,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設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一節(jié)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教案,共3頁。
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第一節(jié)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教學設計,共3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