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8講 物質(zhì)的檢驗、分離和提純
考試要求:1.掌握常見物質(zhì)的檢驗、分離和提純的方法。2.掌握過濾、分液、蒸餾等操作的步驟及要求。名師點撥:物質(zhì)的檢驗、分離和提純方法是化學(xué)實驗的基礎(chǔ)知識與技能,是歷年高考的重點與熱點內(nèi)容之一。因本專題知識可謂是元素及其化合物與化學(xué)實驗基礎(chǔ)知識的有機融合,復(fù)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2)檢驗部分的重難點一般在于不加試劑的鑒別,比如試劑互滴,順序不同則現(xiàn)象不同,或者只用一種試劑鑒別多種物質(zhì)。建議同學(xué)們多做題,然后總結(jié)常用方法。(3)分離和提純部分則顯得簡單許多,主要就是對過濾、結(jié)晶、洗氣、分液、萃取、蒸餾等方法的考查,稍加注意即可。
考點一 物質(zhì)的分離和提純
1.物質(zhì)分離與提純的含義(1)物質(zhì)的分離:將混合物中的__________分離開來,獲得幾種純凈物的過程。(2)物質(zhì)的提純:將混合物中的________除去而得到純凈物的過程,又叫物質(zhì)的凈化或除雜。
2.分離、提純物質(zhì)遵循的“四個原則”“四個必須”
3.物質(zhì)分離、提純的常用物理方法
(1)圖1所示裝置,分離提純的方法名稱:________。適用范圍:把不溶性______________進行分離。注意事項:一貼:________緊貼漏斗內(nèi)壁;二低:濾紙低于____________,液面低于濾紙邊緣;三靠:燒杯緊靠__________,玻璃棒輕靠____________處,漏斗下端尖嘴緊靠____________。
(2)圖2所示裝置,分離提純的方法名稱:____________。適用范圍: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小的物質(zhì)。注意事項:①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防止液體局部過熱而飛濺;②當有大量晶體析出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蒸干而不能直接蒸干;③對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的固態(tài)溶質(zhì),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④對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的固態(tài)溶質(zhì),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3)圖3所示裝置,分離提純的方法名稱:________。適用范圍:①萃?。豪萌苜|(zhì)在____________的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zhì)從它與另一種溶劑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來;②分液:兩種液體互不相溶且易分層。注意事項;①溶質(zhì)在萃取劑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劑中的大;②萃取劑與原溶劑不反應(yīng)、不相溶;③萃取劑與溶質(zhì)不反應(yīng)。
(4)圖4所示裝置,分離提純的方法名稱:________。適用范圍:________相差較大的液體混合物。注意事項:a.溫度計的水銀球放在蒸餾燒瓶的__________處;b.蒸餾燒瓶內(nèi)要加________;c.冷凝管水流方向應(yīng)為“________”。(5)圖5所示裝置,分離提純的方法名稱:________。適用范圍:某種組分易升華的混合物,在加熱條件下分離。注意事項:應(yīng)與物質(zhì)的分解變化區(qū)分。
(6)圖6所示裝置分離提純的方法名稱________。①適用范圍:利用__________把膠體中混有的離子或分子從膠體里分離出來。②注意事項:A.利用粒子直徑不同進行分離,膠體微粒不能透過半透膜,而較小的分子和離子能透過半透膜;B.用于__________________。
4.物質(zhì)分離、提純的常用化學(xué)方法:
[微點撥] 物質(zhì)分離提純方法的選擇物質(zhì)分離提純可選用物理方法或化學(xué)方法,選擇依據(jù)是物質(zhì)本身的性質(zhì)(包括聚集狀態(tài)、物理性質(zhì)、化學(xué)性質(zhì)、溶解度等)。選擇分離提純方法時應(yīng)首先分析混合物中各組分的聚集狀態(tài),再根據(jù)是否互溶選擇相應(yīng)的分離提純方法,最后考慮性質(zhì)是否適合該提純方法。
(1)分液時,分液漏斗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2)蒸餾時,冷卻水應(yīng)從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3)蒸發(fā)操作時,當有較多晶體析出時即可停止加熱。
1.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用長頸漏斗分離出乙酸與乙醇反應(yīng)的產(chǎn)物。( )(2)將Cl2與HCl的混合氣體通過飽和食鹽水可得到純凈的Cl2。( )(3)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入稀硝酸溶解、過濾、洗滌、干燥。( )(4)除去CO中的CO2:將混合氣體通入NaOH溶液,導(dǎo)管進入洗氣瓶時“短進長出”。( )
(5)用分液漏斗、燒杯、蒸餾水分離Br2和CCl4的混合物。( )(6)用加熱方法提純含有少量NaHCO3的Na2CO3固體。( )(7)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可用通入過量氯氣的方法。( )(8)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時,將溴的苯溶液從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9)除去CO2中的少量HCl,可先通過飽和NaHCO3溶液,再通過濃硫酸。( )
(10)除去BaSO4中的BaCO3固體,可加入足量的硫酸,過濾洗滌干燥,得到的固體即為純凈的BaSO4。( )(11)除去食鹽中混有的少量NH4Cl:加過量的燒堿溶液后加熱蒸干。( )(12)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通過足量灼熱的氧化銅。( )(13)除去硝酸中溶有的少量NO2:可向硝酸中加入少量水,使NO2與水反應(yīng)生成硝酸。( )
(14)精鹽的提純實驗中,濾液在坩堝中加熱蒸發(fā)結(jié)晶。( )(15)將苯和水分離,利用萃取法。( )(16)除去KCl中的MnO2:蒸發(fā)結(jié)晶。( )(17)除去碘中的NaCl:加熱、升華。( )(18)除去酸性Mg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加入足量的Mg(OH)2并過濾。( )(19)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加入AgCl后再過濾。( )
2.深度思考:(1)請選用適當?shù)姆蛛x方法,分離下列混合物(填序號)。①過濾?、谡舭l(fā)?、圯腿 、苷麴s ⑤升華?、薹忠骸、咧亟Y(jié)晶?、帑}析
BaCl2、NaOH、Na2CO3或BaCl2、Na2CO3、NaOH或NaOH、BaCl2、Na2CO3
燒杯、普通漏斗、玻璃棒
不能 如果將母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熱,蒸發(fā)皿的余熱會使析出的晶體受熱不均而飛濺,造成食鹽損失和實驗事故
微考點1 分離提純方法的選擇
(2)(2020·浙江1月選考,1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強酸、強堿、重金屬鹽等可使蛋白質(zhì)變性B.用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必要時可加熱)能鑒別甲酸、乙醇、乙醛C.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可加入足量的飽和Na2CO3溶液,經(jīng)分液除去D.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液中加入濃溴水,充分反應(yīng)后過濾,可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解析] 強酸、強堿、重金屬鹽等可使蛋白質(zhì)變性,A正確;向甲酸、乙醇、乙醛中分別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常溫下使Cu(OH)2溶解的是甲酸,不溶解的再加熱,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的是乙醛,藍色沉淀變黑的是乙醇,B正確;C項,乙酸乙酯難溶于飽和Na2CO3溶液,但其中的乙酸可與Na2CO3溶液作用生成易溶于水的CH3COONa,再經(jīng)分液即可除去乙酸,C正確;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液中加入濃溴水,生成的三溴苯酚能溶解在苯中,過濾無法將兩者分離,D錯誤。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步驟①需要過濾裝置B.步驟②需要用到分液漏斗C.步驟③需要用到坩堝D.步驟④需要蒸餾裝置[解析] 步驟①需要分離液體和不溶性物質(zhì),需要過濾裝置,故A項正確;步驟②需要分離水層和有機層,需要用到分液漏斗,故B項正確;步驟③需要蒸發(fā)溶液獲得固體溶質(zhì),進行蒸發(fā)操作,不需要坩堝,故C項錯誤;步驟④需要蒸餾分離甲苯和甲醇,故D項正確。
A.步驟Ⅰ中過濾所得濾渣的主要成分是SiO2B.步驟Ⅱ中加入鐵粉的目的是將Fe3+還原為Fe2+C.步驟Ⅲ中可選用稀硝酸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D.從濾液C中回收的主要物質(zhì)可作氮肥[答案] C[解析] A項,SiO2不與酸反應(yīng),過濾后所得濾渣為SiO2,故A正確;B項,濾液A中加入過量鐵粉將Fe3+還原為Fe2+,故B正確;C項,稀硝酸具有氧化性,可將Fe2+氧化,所以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不能用稀硝酸,故C錯誤;D項,濾液為銨鹽溶液,可回收得到氮肥,故D正確。
萃取精華:分離提純裝置的創(chuàng)新與拓展過濾裝置的創(chuàng)新——抽濾由于水流的作用,使圖1裝置a、b中氣體的壓強減小,可以使過濾速度加快
(1)(2020·山東高考,9,2分)以菱鎂礦(主要成分為MgCO3,含少量SiO2、Fe2O3和Al2O3)為原料制備高純鎂砂的工藝流程如下:
微考點2 分離提純的操作
已知浸出時產(chǎn)生的廢渣中有SiO2、Fe(OH)3和Al(OH)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浸出鎂的反應(yīng)為MgO+2NH4Cl===MgCl2+2NH3↑+H2OB.浸出和沉鎂的操作均應(yīng)在較高溫度下進行C.流程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zhì)有NH3、NH4ClD.分離Mg2+與Al3+、Fe3+是利用了它們氫氧化物Ksp的不同
(2)(2020·課標Ⅰ·9)下列氣體去除雜質(zhì)的方法中,不能實現(xiàn)目的的是( )
萃取精華:常考的分離提純操作溶解、過濾、蒸發(fā)中玻璃棒的使用;蒸餾中冷卻水的走向、加熱和通冷卻水的順序、沸石(或碎瓷片)的添加、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等;萃取分液中萃取劑的選擇、常見萃取劑與水的密度大小比較、分液時上層液體的取出方法等;
結(jié)晶操作(蒸發(fā)結(jié)晶、降溫結(jié)晶、重結(jié)晶);易水解陽離子對應(yīng)的鹽酸鹽、硝酸鹽,脫水和溶液配制時抑制水解的方法;電化學(xué)方法提純金屬時,電極材料的確定;其他特殊分離提純方法的操作。
[解析] 加入石灰乳生成氫氧化鎂,反應(yīng)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質(zhì),故A正確;步驟③脫水時,抑制水解,在HCl氣流中加熱MgCl2·6H2O得到MgCl2,故B錯誤;電解熔融氯化鎂,陰極上生成Mg,故C正確;海水中鎂離子濃度較小,步驟①、②、③的主要目的是富集MgCl2,故D正確。
(2)(2021·山西太原調(diào)研)下列除雜方法正確的是( )A.SiO2中含Al2O3雜質(zhì),可以加入足量NaOH溶液然后過濾除去B.NH4Cl固體中混有少量的單質(zhì)I2,可用加熱方法將I2除去C.CO2中含有SO2雜質(zhì),可以通過盛有飽和Na2CO3溶液的洗氣瓶除去D.NaHCO3溶液中含有Na2SiO3雜質(zhì),可以通入足量的CO2,然后過濾除去
[答題模板] 分離提純題的答題步驟第一步:確定被提純物質(zhì)與除雜對象對比兩者物理性質(zhì)、化學(xué)性質(zhì)的差異,利用差異性(溶解度差異、密度差異、熔沸點差異、與某些物質(zhì)反應(yīng)的差異性等),選擇合適的分離原理或除雜試劑;除雜試劑除去雜質(zhì)的同時,不消耗被提純物質(zhì),不引入新的雜質(zhì)。
第二步:選擇合適的分離或除雜裝置根據(jù)分離原理選擇合適的分離裝置(過濾、分液、蒸餾等);根據(jù)除雜試劑的狀態(tài)及反應(yīng)條件,選擇合適的裝置,液體試劑一般選洗氣瓶,固體試劑一般用干燥管或U形管。第三步:綜合分析,合理解答綜合分析物質(zhì)分離是否完全,被提純物質(zhì)中的雜質(zhì)是否被除去。
1.物質(zhì)檢驗的三原則一看(顏色、狀態(tài));二嗅(氣味);三實驗(加試劑)。2.物質(zhì)檢驗的一般步驟(1)觀察外觀―→(2)取少量樣品―→(3)加入試劑―→(4)觀察現(xiàn)象―→(5)得到結(jié)論
(1)陽離子的檢驗除了一些特殊的方法(焰色反應(yīng)、KSCN溶液顯色反應(yīng))外,我們一般用NaOH溶液即可鑒別;(2)在沒有特殊要求時,如果有多種檢驗方法,應(yīng)該選擇教材中給定的方法,如檢驗Fe3+用KSCN溶液;(3)含F(xiàn)e3+、Fe2+的混合溶液中檢驗Fe2+的方法是加入K3[Fe(CN)6]溶液,產(chǎn)生藍色沉淀或滴加酸性KMnO4溶液,KMnO4紫紅色褪去。
(2)利用鹽酸和其他試劑檢驗。
(2)可燃性氣體的檢驗。
(4)堿性氣體的檢驗(NH3)
(5)強氧化性氣體的檢驗
(1)檢驗氣體時,要防止氣體之間的互相干擾,如Cl2、SO2均能使品紅溶液褪色。(2)中學(xué)階段只學(xué)過一種堿性氣體,所以只要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一般都是氨氣。
6.物質(zhì)檢驗中干擾因素的排除(1)離子檢驗中的常見干擾因素以及排除措施
7.物質(zhì)檢驗的六點注意事項(1)選取試劑要最佳:選取的試劑對試劑組中的反應(yīng)現(xiàn)象要專一,使之一目了然。(2)不許原瓶操作:鑒別的目的是為了以后的使用,若原瓶操作,會造成試劑污染,“別”而無用。所以要用“各取少許”字樣。(3)不許“未知當已知”:結(jié)論的得出來自實驗現(xiàn)象,在加入試劑之前,該物質(zhì)是未知的,敘述時不可出現(xiàn)“取××試劑加入××物質(zhì)……”的字樣。一般簡答順序為:各取少許―→溶解―→加入試劑―→描述現(xiàn)象―→得出結(jié)論。
(8)使?jié)駶櫟牡矸郏璌I試紙變藍的氣體一定是Cl2。( )(9)向某溶液中加少量新制的氯水后加入幾滴KSCN溶液,溶液變?yōu)榧t色,則該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10)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變渾濁,證明原氣體是CO2。( )(11)將某氣體通入溴水中,溴水顏色褪去,該氣體一定是乙烯。( )
a.溶液從酸性變?yōu)橹行?;b.溶液逐漸產(chǎn)生沉淀;c.沉淀完全溶解;d.最后加熱溶液,有氣體放出,該氣體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根據(jù)上述實驗現(xiàn)象,回答下列問題:(1)由①可以排除_______________的存在。(2)由②可以證明_______的存在,同時排除_______________的存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20·天津,6)檢驗下列物質(zhì)所選用的試劑正確的是( )
微考點1 單一離子(或物質(zhì))的檢驗
(2)(2020·浙江7月選考,11)下列有關(guān)實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萃取Br2時,向盛有溴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CCl4,振蕩、靜置分層后,打開旋塞,先將水層放出B.做焰色反應(yīng)前,鉑絲用稀鹽酸清洗并灼燒至火焰呈無色C.乙醇、苯等有機溶劑易被引燃,使用時須遠離明火,用畢立即塞緊瓶塞D.可用AgNO3溶液和稀HNO3區(qū)分NaCl、NaNO2和NaNO3
[解析] 靜置分層后,下層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上層為水層,打開旋塞,放出的是下層,下層放完后水層應(yīng)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A項不正確;做焰色反應(yīng)前,鉑絲用稀鹽酸清洗并灼燒至火焰呈無色可以避免雜質(zhì)干擾實驗,B項正確;乙醇、苯等有機溶劑易燃燒,因此使用時須遠離明火,用畢立即塞緊瓶塞,C項正確;AgNO3溶液與NaCl、NaNO2發(fā)生反應(yīng),分別產(chǎn)生白色沉淀AgCl(加稀硝酸不溶解)、淡黃色沉淀AgNO2(加稀硝酸溶解),AgNO3溶液與NaNO3不反應(yīng),故可以區(qū)分,D項正確。
萃取精華:物質(zhì)檢驗的常見突破口溶于水顯堿性的氣體:NH3?!幵诳諝庵杏蔁o色變?yōu)榧t棕色的氣體:NO?!徳谝欢l件下能漂白有色物質(zhì)的淡黃色固體:Na2O2?!愑鯯CN-顯紅色,遇OH-生成紅褐色沉淀的離子:Fe3+?!懹鯝g+產(chǎn)生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若沉淀為白色,則為Cl-;若沉淀為淺黃色,則為Br-;若沉淀為黃色,則為I-。
〔對點集訓(xùn)1〕 (1)(2021·湖北恩施模擬)下列有關(guān)離子的檢驗方法、現(xiàn)象和結(jié)論都正確的是( )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浸泡時加入乙醇有利于中草藥有效成分的浸出B.高溫條件下更有利于超臨界CO2流體萃取C.升溫、減壓的目的是實現(xiàn)CO2與產(chǎn)品分離D.超臨界CO2流體萃取中藥材具有無溶劑殘留、綠色環(huán)保等優(yōu)點[解析] 浸泡時加入乙醇有利于中草藥有效成分的浸出,A正確;高溫條件下,CO2為氣態(tài),而萃取是利用超臨界狀態(tài)下的CO2流體,故高溫條件下不利于超臨界CO2流體萃取,B錯誤,C、D正確。
(2020·浙江1月選考,25)某固體混合物X,含有Al2(SO4)3、FeCl3、Na2CO3和CuSO4中的幾種,進行如下實驗:①X與水作用有氣泡冒出,得到有色沉淀Y和弱堿性溶液Z;②沉淀Y與NaOH溶液作用,無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混合物X中必定含有Na2CO3,不含Al2(SO4)3B.溶液Z中溶質(zhì)主要是鈉鹽,且必含NaHCO3C.灼燒沉淀Y,可以得到黑色物質(zhì)D.往溶液Z中加入Cu粉,若不溶解,說明X中不含F(xiàn)eCl3
微考點2 多離子(或物質(zhì))的檢驗
[解析] X與水作用得到有色沉淀Y,同時有氣泡冒出,說明X中一定有Na2CO3及FeCl3和CuSO4中的一種或兩種;沉淀Y與NaOH溶液作用,無變化,說明沉淀Y中無Al(OH)3,故X中一定不含Al2(SO4)3,A正確;Na2CO3與FeCl3或CuSO4發(fā)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yīng),最終得到弱堿性溶液Z,則Z中一定不含F(xiàn)eCl3或CuSO4,因NaCl或Na2SO4溶液呈中性,考慮到有CO2氣體放出,故Z中必含NaHCO3,B正確;若X中含有CuSO4,則灼燒沉淀Y可以得到黑色的CuO,C正確;溶液Z呈弱堿性,即便X中含F(xiàn)eCl3,也已反應(yīng)完全,溶液Z中不含F(xiàn)eCl3,故向溶液Z中加入Cu粉不溶解,不能說明X中不含F(xiàn)eCl3,D錯誤。
[知識歸納] 試題需要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推斷物質(zhì)的存在,涉及鋁、鐵、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質(zhì),考查知識的運用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xiàn)了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和證據(jù)推理與模型認知的學(xué)科核心素養(yǎng)。
〔對點集訓(xùn)2〕 (1)(2020·課標Ⅱ,8)某白色固體混合物由NaCl、KCl、MgSO4、CaCO3中的兩種組成,進行如下實驗: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做焰色反應(yīng),通過鈷玻璃可觀察到紫色;③向溶液中加堿,產(chǎn)生白色沉淀。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判斷其組成為( )A.KCl、NaCl B.KCl、MgSO4C.KCl、CaCO3D.MgSO4、NaCl
[解析] 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則該混合物中不含CaCO3;②做焰色反應(yīng),通過鈷玻璃可觀察到紫色,說明該混合物中含有K+;③向溶液中加堿,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發(fā)生反應(yīng)Mg2++2OH-=== Mg(OH)2↓。綜上所述,該白色固體混合物的組成為KCl、MgSO4。
(2)(2021·山東濱州高三檢測)一次性餐盒常以垃圾焚燒和填埋的方式處理,在空氣中燃燒所得混合氣體中可能含有SO2、CO2、CO、HCl、H2O等氣體(已知PdCl2溶液可吸收CO,并生成HCl和H2O)。下列確定氣體產(chǎn)物組成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可用無水硫酸銅檢驗H2O,若固體變藍,則證明氣體產(chǎn)物中有H2OB.用澄清石灰水檢驗CO2,用溴水檢驗并吸收SO2C.HCl可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檢驗D.氣體檢驗的先后順序為H2O、HCl、CO2、SO2、CO
[解析] 無水硫酸銅可用于檢驗水蒸氣,A正確;CO2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SO2可使溴水褪色,B正確;HCl通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正確;CO2、SO2均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先檢驗SO2,除去SO2后再檢驗CO2,則檢驗順序為H2O、HCl、SO2、CO2、CO,D錯誤。
由此判斷:(1)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離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離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寫出實驗步驟②中所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為了進一步確定其他離子,應(yīng)該補充的實驗及對應(yīng)欲檢驗離子的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檢驗K+可以用焰色反應(yīng);檢驗Cl-:向溶液中加足量的Ba(NO3)2溶液,過濾后向濾液中加AgNO3溶液,再加稀硝酸,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解,可證明有Cl-存在
5.(1)物質(zhì)檢驗的“五步驟”:取少量樣品→加入某種試劑→加熱振蕩等操作→描述現(xiàn)象→得出結(jié)論。(2)檢驗氣體是根據(jù)氣體的性質(zhì),一般從以下五方面考慮:①氣體的顏色和氣味;②水溶液的酸堿性;③助燃性、可燃性及燃燒現(xiàn)象和產(chǎn)物;④遇空氣的變化;⑤其他特性。
6.(1)六種物理提純方法①過濾 ②蒸發(fā)?、圯腿》忠骸、苷麴s?、萆A?、逎B析(2)六種化學(xué)提純方法①熱分解法 ②沉淀法?、垩趸€原法 ④電解法⑤調(diào)節(jié)pH法?、揶D(zhuǎn)化法(3)四條提純原則:不增、不減、易分離、易復(fù)原
這是一份高考化學(xué)一輪總復(fù)習優(yōu)化設(shè)計 第九單元 第2節(jié) 物質(zhì)的檢驗、分離和提純課件PPT,共5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必備知識自主預(yù)診,關(guān)鍵能力考向突破,答案BC,2特殊檢驗法,網(wǎng)絡(luò)構(gòu)建,核心速記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化學(xué)一輪復(fù)習第9單元化學(xué)實驗基礎(chǔ)第2節(jié)物質(zhì)的檢驗分離和提純課件
這是一份第28講 物質(zhì)的分離、提純和檢驗,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考點一,考點二,知識梳理,各組分,固體與液體,漏斗邊緣,玻璃棒,三層濾紙,燒杯內(nèi)壁,蒸發(fā)結(jié)晶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