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師大版)三年級科學上冊課件
小學科學家:光合作用——將照片印在葉子上
①利用如圖已經沖洗過的底片貼在盆栽葉子上,再以回形針固定,利用晴天從早上開始曬六個小時。(見圖1)
②將葉子剪下,取下底片,在玻璃杯中放入乙醇及葉子,進行隔水加熱,等葉子變白就取出。(見圖2)
③將葉子放在盤子上,從上方淋下以水稀釋兩倍的碘酒,葉子上就會浮現紫色的鮮明影像,最后以水沖洗曬干。(見圖3)
說明:植物的葉子會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以根部吸收水份,進行光合作用。底片愈透明的部分,曬到的陽光就愈強,所以光合作用很旺盛,亦即這個部分會制造出很多淀粉,淀粉會因為碘而變成紫色,使照片的影像浮現在葉子上。
容器中的世界——生物如何在一個封閉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存
1.準備一只廣口瓶,把小金魚、田螺和植物一起放在一個盛有水的密封的廣口瓶里。(注意:植物應種在沙礫中,水位離瓶口6厘米左右為宜)
2.用燈泡照射廣口瓶(注意:燈泡離廣口瓶的距離為15─20厘米)。3.每天觀察這個瓶子,記錄5天的觀察結果(注意:燈泡位置可以隨著水變綠色的深、淺進行遠、近的位置調整),記錄調整后的任何變化,繼續(xù)觀察10天。
分析討論:1.在廣口瓶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什么是生物因素?什么是非生物因素?2.一些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是否能進入這個密封的瓶子?如果能,有哪些?3.這些綠色的藻類是從哪里來的?
【分析討論】5.小金魚、田螺和水棲植物能在分開的瓶子里單獨生存嗎?為什么?
【課后活動】 設計一個方案,模擬海洋或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說明這個模型與淡水生態(tài)系統(tǒng)有哪些不同?與同學們交流,修改方案,再進一步實施方案。
來學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首師大版三年級上冊16.巖石教課課件ppt,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修建房子,什么是巖石,巖石的分類,謝謝觀看,同學們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0-2021學年12.空氣示范課課件ppt,共3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同學們再見,同學們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首師大版三年級上冊3.栽培的植物圖文ppt課件,共1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栽培的植物,北京的栽培植物,平谷的桃,昌平和密云的蘋果,大興和順義的梨,懷柔的板栗,延慶和通州的葡萄,豐臺花鄉(xiāng)的鮮花,謝謝觀看,同學們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