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目標】
1. 運用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
2. 通過閱讀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歸納某個地區(qū)的氣候特征。
【教學重難點】
重點: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
難點: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的判讀。
【教學方法】
講授法、讀圖指導法、演示法等。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展示不同地方的自然景觀圖,引導學生思考出現差異的原因——氣候不同,引出本節(jié)要學習的內容。
新課講授:
【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
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大要素,在不同氣溫和降水條件下,世界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氣候類型區(qū)。
展示“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圖,觀察世界氣候類型主要有多少種?試著從從氣候名稱和位置中找找規(guī)律。
從溫度帶來尋找:
熱帶: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寒帶:寒帶氣候
分布特點:(逐個展示各氣候類型的分布)
熱帶氣候:熱帶氣候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分布。
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在赤道附近
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在熱帶雨林兩側
熱帶沙漠氣候:回歸線穿過的大陸西岸
熱帶季風氣候:印度半島、中南半島
溫帶(中緯度):
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大陸內部:溫帶大陸性氣候
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寒帶氣候:南北極圈以內
高原山地氣候:
青藏高原、埃塞俄比亞高原、落基山脈、安第斯山脈
展示北半球亞歐大陸氣候分布模式圖:
【氣候資料圖的判讀】
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的判讀方法
定標準:
練習:比較溫帶大陸西岸A地與大陸東岸B地的氣候差異。
總結氣候資料圖判讀的步驟:
1)定半球 2)定溫度帶 3)定氣候類型
練習各氣候資料圖的判讀:
課堂練習:
練習題見習題文檔部分題目。
課堂小結:
結合板書內容,梳理本節(jié)知識網絡。
作業(yè)布置:
完成配套課后練習。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本節(jié)內容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地理信息的提取能力,課堂上帶領學生多練習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的判讀。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第四節(jié) 世界的氣候獲獎第2課時教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課導入,新課講授,課堂練習,板書設計,作業(yè)布置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第三章 天氣與氣候第四節(jié) 世界的氣候精品第1課時教學設計,共11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課導入,新課講授,課堂練習,板書設計,作業(yè)布置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第四節(jié) 世界的氣候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氣候與人類活動,板書設計,課后反思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