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xiàn)金

    [精] 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8單元25 古人談讀書課件PPT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8單元25 古人談讀書課件PPT第1頁
    1/60
    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8單元25 古人談讀書課件PPT第2頁
    2/60
    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8單元25 古人談讀書課件PPT第3頁
    3/60
    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8單元25 古人談讀書課件PPT第4頁
    4/60
    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8單元25 古人談讀書課件PPT第5頁
    5/60
    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8單元25 古人談讀書課件PPT第6頁
    6/60
    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8單元25 古人談讀書課件PPT第7頁
    7/60
    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8單元25 古人談讀書課件PPT第8頁
    8/60
    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8單元25 古人談讀書課件PPT

    展開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上冊25 古人談讀書獲獎課件ppt,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古人談讀書,讀書三有,井蛙窺天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 語文 五年級 上冊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
    《論語》 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稱“四書”
    朱熹 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曾國藩 我國近代政治家、戰(zhàn)略家、理學家、文學家。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四大名臣”。是我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之一。
    chǐ yǐ qǐ
    不恥下問 心既到矣 眼口豈不到乎
    chǐ huì wèi sòng qǐ
    héng kuī jiē quē
    加一加:耳+止=恥 比+白=皆
    謎語識字:
    山中臥龍出,猶若金鎧飛。
    “穴”不要寫成“宀”。
    自由朗讀課文,說一說本文由幾部分構成,請給后兩部分各起一個小標題。
    這三段文章都是關于 的。
    以下三個人物,按朝代先后排名,正確的順序是( )。
    A.孔子 曾國藩 朱熹B.孔子 朱熹 曾國藩C.曾國藩 孔子 朱熹
    自由朗讀第一部分:1.用“ ”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并試著翻譯文章大意。2.想一想:這三句話,告訴了我們哪方面的道理?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古文中,“而”前面一般是需要斷句的。
    向比自己地位低的或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
    勤勉而又喜好學習,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是聰明(智慧)的。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中,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倦怠。
    說一說:通過閱讀這段文章,你得到了哪些收獲呢?
    我們在學習上,要有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請教問題要不恥下問。對于不明白的問題,懂就是懂,不要不同裝懂。學習要把知識牢記于心,不能自滿。
    一、說說第一部分都有什么哪些成語?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二、說一說下面加點的字分別是什么意思。
    第一個加點的“知”是知道的意思。第二個加點的“知”,同“智”,智慧。
    三、下面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論語告訴我們,思維要敏捷,要能夠向學問比自己低的人請教。B.“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一種智慧。C.“誨人不倦”,是對傳授知識的人說的。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論語》,知道了論語告訴我們的讀書態(tài)度。今天我們再次去與古人交流,看一看朱熹和曾國藩又要告訴我們什么吧。
    自由朗讀第二部分:1.用“ ”畫出不理解的地方,并試著翻譯文章大意。2.朱熹告訴我們讀書需要注意什么?重點是什么?
    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古文中“亦”“豈”前面一般是需要斷句的。
    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我曾經(jīng)說過:讀書有三到,那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
    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
    心不在課本上,那么眼睛就不會看仔細,思想要是不集中,就只能隨隨便便地誦讀,那一定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現(xiàn)在常用的意義是急躁,急促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經(jīng)到了,眼和口難道會不到嗎?
    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再讀課文,想一下,朱熹告訴我們讀書要注意什么?
    最重要的是哪一方面?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通過 “讀書有三到”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讀書有三到,也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是最重要的,說明我們再讀書學習的時候不僅要仔細看、認真讀,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學習,把學習態(tài)度放到第一位。
    自由朗讀第三部分:1.用“ ”畫出不理解的地方,并試著翻譯文章大意。2.曾國藩告訴我們讀書需要注意什么?重點是什么?
    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古文中,“蓋”在句首,后面一般需要斷句。
    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
    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見識,第三要有恒心。
    有志向就不甘心成為下等;
    東漢的儒學大師孫敬小時候,讀書十分刻苦,經(jīng)常讀書至深夜。他害怕自己睡著,就用繩子把頭發(fā)系在屋梁上。 戰(zhàn)國時期的縱橫家蘇秦,為出人頭地而發(fā)憤讀書。深夜,當他打瞌睡時,就用鐵錐刺一下大腿來提神。
    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
    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
    有見識就知道學無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滿自足,像河伯觀海,井蛙觀天,這都是沒有見識的人;
    黃河波濤洶涌,浩瀚澎湃,河伯(黃河之神)覺得天下的至美都在他一身,再也沒有比他更加氣勢雄渾的了。他乘勢東游,要去跟大海一較高低。河伯一路東進,卷著滔滔大浪沖進渤海。啊?這是個什么所在?他竭力向東瞭望,只見海天一片,茫茫無際,不知有幾千里那么遼遠。自己一路叫囂著、張狂著,多么不可一世;可是看看大海呢,那么平靜安詳,卻不知比自己深邃寬廣多少倍!
    聯(lián)系前面,說一說:河伯觀海和坐井觀天這兩個典故說明了什么道理?
    有見識則知道學無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滿自足,否則,這都是沒有見識的人。
    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
    現(xiàn)在常用的意義是長東西折成兩截
    我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在漫長的歲月里,有些詞語的意思發(fā)生了變化??赡芤郧俺S玫囊馑甲兊貌怀S昧?,而不常用的意思變得常用了。比如本課中的“急”“斷”,再比如:走,我們現(xiàn)在的常用的意思是步行,在過去指的是“跑”。
    有恒心就絕對沒有成不了的事情。
    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白怪而問之,媼曰:“欲做針。”白曰:“鐵杵成針,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還而終業(yè)。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媼(ǎ):老太太 鐵杵(chǔ):鐵棒
    你能說一說自己有恒心辦成事情的經(jīng)歷嗎?
    這三者(志向、見識、恒心)缺一不可。
    總結:作者認為讀書人讀書需要什么?用原文回答。
    作者是怎樣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
    作者從正反兩方面加以論證。如果我們遵循這三點,那么會達到高尚、博學、成功的境界;如果做不到這三點,則一事無成。最后作者進行總結,告訴我們,讀書的時候這三者缺一不可,點明這三點的重要性。
    再讀文章,說一說你受到什么啟發(fā)?
    我知道了要想成功,既要既要有志向,又要有見識,還要有毅力!
    以后學習遇到困難,我不能再輕易說我不會,要去思考解決辦法!
    想一想:“讀書有三到”和“讀書三有”各點明了讀書需要哪幾種態(tài)度?重點各是什么?
    背誦這三篇文章,要先掌握每篇文章的內容,然后提取或歸納關鍵詞,最后依照關鍵詞有條理地背誦。
    這三篇文章告訴了我們一個共同的道理,就是在學習上要有良好的 ,只有態(tài)度端正,才能學有所成。
    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獎⒁? 2.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佌媲? 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谥t 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劉向 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稘h樂府·長歌行》 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7.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羁喽U
    一、說說下面成語的意思。
    不以向地位、學問較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形容謙虛好學。
    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
    想要做到心到,先要放平心態(tài),確定心無雜念,沒有別的事情困擾著自己,讀進去即可??梢杂霉P輔助讀書,也可以在安靜的地方讀書,讀書時要做到心無雜念,自然會被書中的文字吸引了。
    二、說一說,讀書如何做到心到?

    相關課件

    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25 古人談讀書評優(yōu)課課件ppt: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25 古人談讀書評優(yōu)課課件ppt

    2021學年25 古人談讀書圖片課件ppt:

    這是一份2021學年25 古人談讀書圖片課件ppt,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古人談讀書,讀書三有,井蛙窺天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上冊25 古人談讀書多媒體教學ppt課件: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上冊25 古人談讀書多媒體教學ppt課件,共8頁。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25 古人談讀書

    版本: 人教部編版

    年級: 五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