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估測中,最接近實際的是( )
A.普通教室的高度約為4 km B.物理課本寬度約為16.9 dm
C.中學生課桌高度約為80 cm D.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 mm
2.歷史上把圖中示意的長度定為1英寸.1英寸約為( )
A.2.5 km B.2.5 m C.2.5 dm D.2.5 cm
3.我們描述一顆“北斗”衛(wèi)星是靜止的,所選參照物可能是( )
A.太陽 B.月球 C.地面 D.都可以
4.某輛汽車啟動后,經過20 s,速度表的指針指在如圖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
A.此時汽車的速度是90 km/h
B.此時汽車的速度是90 m/s
C.啟動后20 s內汽車的平均速度是90 km/h
D.啟動后20 s內汽車的平均速度是90 m/s
5.長沙市萬家麗路快速高架橋建成后,極大地方便了市民南北向的通行,一輛汽車正在高架橋上向北行駛,則( )
A.以該汽車為參照物,司機是運動的
B.以高架橋為參照物,該汽車是靜止的
C.以橋上路燈為參照物,該司機向南運動
D.以該司機為參照物,橋上路燈是運動的
6.短跑運動員6 s跑了50 m,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 m/s,汽車的行駛速度是54 km/h,三者速度從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是( )
A.汽車、羚羊、運動員 B.羚羊、汽車、運動員
C.運動員、汽車、羚羊 D.運動員、羚羊、汽車
7.小理家準備買新房,他看到某開發(fā)商的廣告稱:乘車從新樓盤到一家大型商場的時間只需3 min.據此你認為從新樓盤到該大型商場比較接近的路程是( )
A.200 m B.400 m C.2 000 m D.10 000 m
8.在研究水滴下落規(guī)律的實驗中,打開水龍頭讓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頻閃照相機每隔0.1 s拍攝了同一水滴下落時的不同位置,如圖所示.由圖可知,水滴下落0.3 s內的平均速度是( )
A.150 m/s B.15 m/s C.1.5 m/s D.0.15 m/s
9.某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其s-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0~t1做加速直線運動
B.t1~t2做勻速直線運動
C.0~t1比t2~t3運動的路程長
D.0~t1比t2~t3運動的速度大
10.如圖為某高速公路上區(qū)間測速的警示牌.根據這塊警示牌,小汽車通過這個區(qū)間的時間( )
A.不應超過10 min B.不應超過6 min
C.不應短于10 min D.不應短于6 min
11.一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了120 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為60 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為40 km/h.則汽車行駛這120 km( )
A.所用時間為2.4 h
B.所用時間為2.6 h
C.平均速度為48 km/h
D.平均速度為50 km/h
12.劉老師步行往返于家和學校,如圖為“微信運動”統(tǒng)計他在2020年6月23日的步行情況.劉老師的步幅大約2步1 m,從“微信運動”中可以估測出( )
A.劉老師的身高約為165 cm
B.當天劉老師走過的路程約為3 500 m
C.當天劉老師走過的路程約為6 500 m
D.當天劉老師步行的時間約為2 h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3分)
13.如圖所示的是兩種比較自行車和摩托車運動快慢的方法:圖甲中讓兩者運動相同的________,圖中________運動的路程長,所以摩托車運動________(填“快”或“慢”).圖乙中讓兩者運動相同的________,圖中__________完成運動所需的時間長,所以自行車運動________(填“快”或“慢”).
14.我國高鐵總里程居世界第一,人們出行更加便捷.暑假小馬和父母外出旅游,他們乘坐的高鐵正以288 km/h的速度向南行駛,旁邊平行鐵軌一列普通列車以72 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駛,此高鐵行駛速度比普通列車行駛速度快________m/s;若以普通列車為參照物,小馬向________(填“南”或“北”)運動.
15.如圖是“研究氣泡的運動規(guī)律”實驗裝置.
(1)實驗時所用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___________.
(2)要正確判斷氣泡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需要對氣泡運動時的相關物理量進行測量,為便于測量,應使氣泡在管內運動得較________(填“快”或“慢”),氣泡的運動如果是勻速運動,收集到的數據特點是:運動的路程和時間成________比.
16.下表是簡化的某年北京南至上海虹橋G101次列車時刻表.G101次列車從濟南西至曲阜東的行車里程為________km;G101次列車從北京南至曲阜東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km/h.
三、解答題(17題7分,22題12分,其余每題8分,共51分)
17.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
(1)小球從A處沿斜面由靜止開始滾下,頻閃照相機記錄了小球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如圖甲所示,小球在做________(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
(2)實驗數據如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m/s,CD段的路程為________m,比較AB與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________(填“>”“<”或“=”)vBC.
(3)為進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根據表中數據作出了v-t圖像,如圖乙所示,假設斜面足夠長,小球從A處滾下,經過2 s到達E點(圖乙中未畫出),則該小球經過E點時的速度為________m/s.
(4)小球在運動過程中,經過路程sAB中點時的速度為v1,經過時間tAB中點時的速度為v2,則v1________(填“>”“<”或“=”)v2.
18.小明看到醫(yī)生在給病人輸液時,手指輕彈輸液管,有氣泡向上運動,但他發(fā)現氣泡在不同位置上升快慢是不同的,氣泡上升的速度與哪些因素有關呢?為了探究氣泡運動速度與傾斜角的關系,小明使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測出玻璃管在不同傾斜角下氣泡運動的速度,情況如下表:
液體:自來水 液柱長度:30 cm 氣泡長度:4.1 mm
根據上述數據,請回答下列問題:
(1)當θ角為0°時,氣泡運動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
(2)請根據記錄的數據在圖乙中先描點,再用平滑的曲線畫出速度隨傾斜角θ變化的圖像.
(3)隨θ角的減小,氣泡運動速度是先變______后變________(填“大”或“小”);在θ角為________°時氣泡運動的平均速度最大.
19.下表是卡車沿直線平穩(wěn)行駛和電車、機車啟動過程中各個不同時刻的速度(從啟動一段時間后開始計時),請你比較和分析表中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卡車做________________運動.
(2)電車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定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電車的速度v與時間t的定量關系是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過分析電車和機車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發(fā)現它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相同的.
20.一列200 m長的輕軌列車,以15 m/s的速度通過2.8 km的立交橋,則列車從上橋至完全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為多少?

21.汽車駕駛員從發(fā)現情況到采取制動所需要的時間叫反應時間.一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過程中,若駕駛員發(fā)現前方70 m處有障礙物,采取制動后,汽車行駛60 m剛好停在障礙物前,已知該駕駛員的反應時間為
0.5 s,則:
(1)制動前汽車行駛速度為多少米/秒?
(2)請你對安全駕車提一條合理建議.
22.軌道交通具有便捷、運量大、污染低、安全性高等優(yōu)點,有利于減緩城市交通擁擠、減少汽車尾氣排放等.寧波市軌道交通工程1號線已建設完成,其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1)建造單位長度的1號線地鐵,地下比地上的成本要________(填“高”或“低”).
(2)目前寧波市城區(qū)公交車的平均行駛速度約25 km/h,隨著私家車數量的增加,這一數值可能將更低.1號線一期(線路接近直線)建成前后,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從高橋西到東外環(huán)至少可節(jié)省多少小時?
(3)1號線全程的平均速度可達多少千米/時?
答案
一、1.C 點撥:普通教室的高度約為4 m,物理課本寬度約為1.69 dm,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 m.
2.D 3.C
4.A 點撥:速度表指針顯示的是汽車的實際速度,而不是平均速度,且單位為km/h.
5.D 點撥: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主要看被研究的物體與參照物之間是否有位置的變化,若有,則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是運動的,若沒有,則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是靜止的.汽車在高架橋上向北行駛時,司機相對于汽車沒有發(fā)生位置變化,故以橋為參照物,司機是靜止的,故A錯誤;以高架橋為參照物,汽車由南向北發(fā)生了位置變化,汽車是運動的,故B錯誤;以橋上路燈為參照物,汽車向北運動,即該司機向北運動,故C錯誤;以司機為參照物時,路燈和司機之間發(fā)生了位置的變化,路燈是運動的,故D正確.
6.C 點撥:運動員的速度v1=eq \f(s1,t1)=eq \f(50 m,6 s)≈8.3 m/s,汽車的速度v2=54 km/h=
eq \f(54,3.6) m/s=15 m/s.
7.C 點撥:車的速度約45 km/h=12.5 m/s,則路程s=vt=12.5 m/s×3×60 s=2 250 m.
8.C 點撥:0.3 s內水滴下落的距離是45 cm,則水滴在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v=eq \f(s,t)=eq \f(0.45 m,0.3 s)=1.5 m/s.
9.D 點撥:0~t1這段時間內,路程和時間成正比,汽車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t1~t2這段時間內,汽車通過的路程不變,即汽車保持靜止狀態(tài);t2~t3這段時間內,汽車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從圖像上可以看出,0~t1比t2~t3運動的路程短,運動的速度大,故D正確.
10.C
11.C 點撥:汽車行駛120 km所用的時間是t=eq \f(s前半,v前半)+eq \f(s后半,v后半)=eq \f(\f(1,2)×120 km,60 km/h)+eq \f(\f(1,2)×120 km,40 km/h )=2.5 h.
整個路程的平均速度v=eq \f(s,t)=eq \f(120 km,2.5 h)=48 km/h.
12.B
二、13.時間;摩托車;快;路程;自行車;慢
14.60;南
15.(1)秒表 (2)慢;正 點撥:(1)實驗中,要測量氣泡運動的距離和所用的時間,因而除了刻度尺外,還需要秒表.(2)為了方便測量時間,應使氣泡在管內運動得較慢;氣泡的運動如果是勻速的,則運動的路程和時間成正比.
16.129;206 點撥:G101次列車從濟南西至曲阜東的行車里程為535 km-406 km=129 km;北京南至曲阜東的運行時間為09:12-06:36=156 min=2.6 h;G101次列車從北京南至曲阜東的平均速度為eq \f(535 km,2.6 h)≈206 km/h.
三、17.(1)加速 (2)1.8;1.5;< (3)4.8 (4)>
點撥:(1)從圖甲中可知,小球沿斜面滾下的過程中,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逐漸變大,因此小球在做加速運動.(2)由表中數據可知,sBC=0.9 m,tBC=0.5 s,則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eq \f(sBC,tBC)=eq \f(0.9 m,0.5 s)=1.8 m/s;CD段的路程sCD=vCDtCD=3 m/s×0.5 s=1.5 m;因為vAB=0.6 m/s,則vAB<vBC.(3)由圖像可知小球的v-t圖像是一次函數圖像;設v=kt,從圖像可讀出:中間時刻t=1 s的速度v2=2.4 m/s,代入坐標數據可得:k=2.4 m/s2,當tAE=2 s時,小球在E點的速度vE=tAEk=2 s×2.4 m/s2=4.8 m/s.(4)小球從A點下滑時做加速運動,由于tAB中點時小球運動的路程s小于sAB中點時小球運動的路程,所以v1>v2.
18.解:(1)1.2 (2)如圖所示. (3)大;?。?5
點撥:(1)v=eq \f(s,t)=eq \f(30 cm,25 s)=1.2 cm/s.(3)根據圖像解答.
19.(1)勻速直線 (2)速度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大
(3)(5+0.5t)m/s (4)在相等時間內,速度的增加量
點撥:(1)由表格可知,卡車的速度在幾個時刻是不變的,卡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2)電車速度依次為5 m/s、7.5 m/s、10 m/s、12.5 m/s、15 m/s,即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大.(3)由表格可知,電車每隔5 s速度增加2.5 m/s,即每秒增加0.5 m/s,故從0時刻開始每過時間t速度增加(0.5t)m/s,則有v=(5+0.5t)m/s.(4)通過分析可以發(fā)現電車和機車每隔5 s速度都增加了2.5 m/s,即它們在相等時間內速度的增加量是相同的.
20.解:列車從上橋至完全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t=eq \f(s,v)=eq \f(2 800 m+200 m,15 m/s)=200 s.
21.解:(1)從發(fā)現障礙物到開始制動的過程中,汽車行駛的路程s=70 m-60 m=10 m,故制動前汽車行駛速度為v=eq \f(s,t)=eq \f(10 m,0.5 s)=20 m/s.
(2)請勿超速行駛.(答案合理即可)
22.解:(1)高
(2)公交車從高橋西到東外環(huán)的時間t1=eq \f(s1,v1)=eq \f(21.3 km,25 km/h)=0.852 h,
地鐵從高橋西到東外環(huán)的時間t2=eq \f(s1,v2)=eq \f(21.3 km,33 km/h)≈0.645 h,
可節(jié)省的時間t=t1-t2=0.852 h-0.645 h=0.207 h.
(3)地鐵由東外環(huán)到北侖所用的時間t3=eq \f(s2,v3)=eq \f(23.3 km,42 km/h)≈0.555 h,
全程的平均速度v=eq \f(s總,t總)=eq \f(21.3 km+23.3 km,0.645 h+0.555 h)≈37.2 km/h.
站名
到站時間
出發(fā)時間
里程/km
北京南

06:36

濟南西
08:36
08:40
406
曲阜東
09:12
09:15
535
路程
運動時間
平均速度
經過某點時的速度
sAB=0.3 m
tAB=0.5 s
vAB=0.6 m/s
vB=1.2 m/s
sBC=0.9 m
tBC=0.5 s
vBC=
vC=2.4 m/s
sCD=
tCD=0.5 s
vCD=3 m/s
vD=3.6 m/s
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
85
75
65
55
45
35
25
15
5
0
運動時間t/s
32.3
20.0
15.3
12.5
11.6
11.8
12.5
14.5
19.5
25
平均速度v/(cm·s-1)
0.93
1.50
1.96
2.40
2.59
2.54
2.40
2.07
1.54
t/s
v/(m·s-1)
對象
0
5
10
15
20
卡車
20
20
20
20
20
電車
5
7.5
10
12.5
15
機車
12
14.5
17
19.5
22

相關試卷

初中第五章 我們周圍的物質綜合與測試課時訓練:

這是一份初中第五章 我們周圍的物質綜合與測試課時訓練,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與探究題,綜合應用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綜合與測試練習題: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綜合與測試練習題,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與探究題,綜合應用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物理八年級全冊第五章 質量與密度綜合與測試練習題:

這是一份物理八年級全冊第五章 質量與密度綜合與測試練習題,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與探究題,綜合應用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初中物理魯教版 (五四制)八年級上冊第五章 質量和密度綜合與測試課時練習

初中物理魯教版 (五四制)八年級上冊第五章 質量和密度綜合與測試課時練習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 期末達標檢測卷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 期末達標檢測卷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鏡綜合與測試課后測評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鏡綜合與測試課后測評

蘇科版九年級下冊物理 期末達標檢測卷

蘇科版九年級下冊物理 期末達標檢測卷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物理蘇科版八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章節(jié)綜合與測試

版本: 蘇科版

年級: 八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