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文解字·隹部》:離,黃倉庚也。鳴則蠶生。從隹離聲。呂支切。今用鸝為鸝黃。借離為離別也?!墩f文解字·馬部》:騷,擾也。一曰摩馬。從馬蚤聲。穌遭切。這里專指一種詩歌文體。因此離騷這個題目,意為抒發(fā)罹難之情的騷體詩。
(1).遭遇憂患?!妒酚洝でZ生列傳》:“離騷者,猶離憂也…… 屈平 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類對》:“ 劉斯立 跂 , 莘老丞相 長子,賢而能文。 建中靖國 間,丞相追復(fù), 斯立 以啟謝諸公云:‘晚歲離騷,旋招魂於異域;平生精爽,猶見夢於故人?!?2).離別的愁思。語本《楚辭·離騷》 漢 王逸 注:“離,別也;騷,愁也;經(jīng),徑也。言己放逐離別,中心愁思,猶陳直徑,以風(fēng)諫君也?!?唐 岑參 《送趙侍御歸上都》詩:“帝城誰不戀,回望動離騷。” 宋方岳《齊天樂·和楚客賦蘆》詞:“天豈無情,離騷點點送歸客?!?3).牢騷。《北史·儒林傳論》:“ 孝籍徒離騷其文,尚何救也?!?宋蘇轍 《次韻子瞻見寄》:“ 賈生作傳無封事, 屈平憂世多離騷。”(4).文體之一種。 宋 魏慶之 《詩人玉屑·詩體上》:“風(fēng)雅頌既亡,一變而為離騷,再變而為 西漢 五言,三變而為歌行雜體,四變而為 沉 宋 律詩?!?br/>主要特點:1.句式上的突破。屈原創(chuàng)造了一種以六言為主,摻進了五言、七言的大體整齊而又參差靈活的長句句式。這是對四言體的重大突破。2.章法上的革新。屈原"騷體"不拘于古詩的章法,放縱自己的思緒,或陳述,或悲吟,或呼告,有開端,有展開,也有回環(huán)照應(yīng),脈絡(luò)又是極其分明的。3.體制上的擴展。屈原以前的詩歌大多只是十多行、數(shù)十行的短章。而他的《離騷》則長達372句、2469字,奠定了中國古代詩歌的長篇體制 。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戰(zhàn)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nèi)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汩羅江懷石自殺,端午節(jié)據(jù)說就是他的忌日。他寫下許多不朽詩篇,成為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在楚國民歌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他創(chuàng)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jīng)》并稱“風(fēng)騷”二體,對后世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積極影響
關(guān)于《離騷》的創(chuàng)作背景,爭論的焦點之一是它創(chuàng)作于屈原被楚懷王疏遠時,還是作于屈原被流放時。《史記·屈原列傳》里說,年輕得志的屈原遭到同僚上官大夫靳尚的讒害,被楚懷王疏遠。他“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史記·太史公自序》里說:“屈原放逐,著《離騷》?!薄秷笕伟矔防镆舱f:“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彼抉R遷對同一事件的表述明顯存在著矛盾。
離騷[ 先秦 ] 屈原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视[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高陽:顓頊之號。苗裔(yì):苗,初生的禾本植物。裔,衣服的末邊。此苗裔連用,喻指子孫后代。皇考:對亡父的尊稱。攝提:太歲在寅時為攝提格。此指寅年。孟:開始。陬(zōu):正月。揆(kuí):推理揣度。肇(zhà):開始。錫(cì):通“賜”。扈(hù):楚方言,披掛。江離芷秋蘭:均為香草名。紉(rèn):草有莖葉可做繩索。汩(yǔ):水疾流的樣子,形容時光飛逝。不吾與:賓語前置,即“不與吾”不等待我。搴(qiān):拔取。攬(lǎn):采摘。惟:思慮。撫:趁。道:通“導(dǎo)”,引導(dǎo)。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修姱(ku?。簼崈舳篮谩Ur(suì):進諫。替:廢。纕(xiāng):佩帶。申:重復(fù)。靈修:指楚懷王。眾女:喻群臣。謠:詆毀。諑(zhuó):誹謗。偭(miǎn):違背。錯:通“措”,措施,指先圣之法。侘傺(chà chì):失志貌。流亡:隨水漂流而去。屈:委屈。尤:過錯。攘:除去。詬(gòu):恥辱。伏:通“服”,保持,堅守。厚:厚待。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回朕車以復(fù)路兮,及行迷之未遠。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fù)修吾初服。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相道:觀看。延:長。步:徐行。皋(g?。核吀叩?。尤:罪過。修吾初服:指修身潔行。不吾知:賓語前置,即“不知吾”,不了解我。茍:如果。陸離:修長而美好的樣子。游目:縱目瞭望。往觀:前去觀望。繽紛:極言多。章:明顯。民生:人生。常:恒常之法。懲:懼怕。
由于詩人無比的憂憤和難以壓抑的激情,全詩的情感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蕩蕩,不見端緒。因而語氣詞“兮”字就自然而然的出現(xiàn)在文中。
“香草美人”是楚辭中的象征藝術(shù)手法。即是指以具體事物去表現(xiàn)某種抽象意義的一種文學(xué)手法,就是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lián)想的具體形象,表現(xiàn)某種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峨x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喻,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賢臣;虬龍鸞鳳,以托君子;飄風(fēng)云霓,以為小人?!蓖ㄟ^意象的比喻化、象征化,這就使象征獲得了全新的意義和鮮活的生命力。
其美政理想即楚國統(tǒng)一天下,百姓安居樂業(yè)。實現(xiàn)的具體辦法:辦法一:“君明臣賢”。但是理想與現(xiàn)實差別還是很大的,在詩中詩人還揭露了楚君的過失,說他反復(fù)無常,荒唐糊涂,寵信奸臣,疏遠忠良,善惡不辨,致使詩人的“美政”理想落了空。辦法二:“廢斥群小” 。他在詩中極力揭露群小的罪惡,不遺余力地反復(fù)加以揭露和抨擊,斥責(zé)他們“好蔽美而稱惡”,競進貪婪,嫉妒成性,朋比為奸,隨波逐流,黑白顛倒。展示了詩人勇于同黑暗腐朽勢力作斗爭的精神。辦法三:“不隨波逐流”。他在打擊和迫害面前決不動搖,巋然如山,堅強不屈。雖然失敗了,但他仍然不懈地探索真理,尋求志同道合者,這種對光明和真理的追求與熱愛的精神,正是他終生奮斗的力量源泉。這種精神對后世的影響也是極深遠的。
宋代著名史學(xué)家、詞人宋祁說:“《離騷》為詞賦之祖,后人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圓不能過規(guī)。”這就是說,《離騷》不僅開辟了一個廣闊的文學(xué)領(lǐng)域,而且是中國詩賦方面永遠不可企及的典范。魯迅曾贊之為“逸響偉辭,卓絕一世”劉勰《文心雕龍》:“不有屈原,豈見《離騷》。驚才風(fēng)逸,壯志煙高。山川無極,情理實勞。金相玉式,艷溢錙毫?!?953年,屈原以詩人身份同波蘭天文學(xué)家哥白尼、法國文學(xué)家拉伯雷、古巴作家和民族運動領(lǐng)袖何塞·馬蒂一道,成為被世界和平理事會號召紀(jì)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1.背誦《離騷》,下節(jié)課默寫。2.看屈原其它的作品如《九歌》《天問》等,然后比較它們與《離騷》之前的異同。
這是一份人教版 (新課標(biāo))必修二5 離騷課文內(nèi)容課件ppt,共4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新知導(dǎo)入,教學(xué)目標(biāo)與核心素養(yǎng),教學(xué)目標(biāo),核心素養(yǎng),侘傺溘死鷙方圜,姱鞿羈謇誶纕茞,檢查預(yù)習(xí),識記下列重點字讀音,諑偭忳,攘詬朕芰荷裳岌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版 (新課標(biāo))必修二第二單元5 離騷課文配套課件ppt,共37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