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學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第二章 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本單元綜合與測試同步達標檢測題
展開
這是一份高中化學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第二章 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本單元綜合與測試同步達標檢測題,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化學反應速率的圖像分析,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活化能,化學反應速率的測定實驗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1.對于化學反應3W(g)+2X(g)===4Y(g)+3Z(g),下列反應速率關系中,正確的是( )
A.v(W)=3v(Z) B.2v(X)=3v(Z)
C.2v(X)=v(Y) D.3v(W)=2v(X)
答案 C
解析 對于任一化學反應,用不同的物質表示該反應的速率,其數(shù)值之比等于其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v(W)∶v(X)∶v(Y)∶v(Z)=3∶2∶4∶3。v(W)=v(Z),A錯誤;3v(X)=2v(Z),B錯誤;2v(X)=v(Y),C正確;2v(W)=3v(X),D錯誤。
2.將等物質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下列反應:3A(g)+B(g)===xC(g)+2D(g),經(jīng)2 min后測得D的濃度為0.5 ml·L-1,c(A)∶c(B)=3∶5,以C表示的平均速率v(C)=0.25 ml·L-1·min-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速率v(B)=0.25 ml·L-1·min-1
B.該反應方程式中,x=1
C.2 min時,A的物質的量為1.5 ml
D.2 min時,A的轉化率為60%
答案 C
解析 根據(jù)題意得v(D)=eq \f(0.5 ml·L-1,2 min)=0.25 ml·L-1·min-1,根據(jù)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可知v(B)=eq \f(1,2)v(D)=0.125 ml·L-1·min-1,以C表示的平均速率v(C)=0.25 ml·L-1·min-1,可知x=2。2 min時,D的物質的量是0.5 ml·L-1×2 L=1 ml,所以消耗A、B的物質的量分別是1.5 ml、0.5 ml,設A、B起始物質的量均為y,則剩余A、B的物質的量分別是y-1.5 ml、y-0.5 ml,根據(jù)c(A)∶c(B)=3∶5,解得eq \f(y-1.5 ml,y-0.5 ml)=eq \f(3,5),解得y=3 ml。所以2 min時,A的物質的量為3 ml-1.5 ml=1.5 ml,A的轉化率為eq \f(1.5 ml,3 ml)×100%=50%。
3.將固體NH4Br置于密閉容器中,在某溫度下,發(fā)生反應:NH4Br(s)NH3(g)+HBr(g),2HBr(g)Br2(g)+H2(g),2 min后,測得H2的濃度為0.5 ml·L-1,HBr的濃度為4 ml·L-1,若上述反應速率用v(NH3)表示,則下列速率正確的是( )
A.0.5 ml·L-1· min-1
B.2.5 ml·L-1· min-1
C.2 ml·L-1· min-1
D.1.25 ml·L-1· min-1
答案 B
解析 此題為連鎖反應,即NH4Br(s)分解生成的HBr又有一部分分解,故剩余的HBr的量為NH4Br分解生成的HBr的量減去分解的HBr量,即c(HBr)=c生成(HBr)-c分解(HBr)。又知c(H2)=0.5 ml·L-1,則c分解(HBr)=1 ml·L-1,所以c生成(HBr)=c(HBr)+c分解(HBr)=5 ml·L-1,c(NH3)=c生成(HBr)=5 ml·L-1,v(NH3)=eq \f(5 ml·L-1-0,2 min )=2.5 ml·L-1·min-1。
4.對于可逆反應A(g)+3B(s)2C(g)+2D(g),在不同條件下表示的反應速率最大的是( )
A.v(A)=0.5 ml·L-1·min-1
B.v(B)=1.2 ml·L-1·s-1
C.v(D)=0.4 ml·L-1·min-1
D.v(C)=0.1 ml·L-1·s-1
答案 D
解析 本題可以采用歸一法進行求解,將不同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折算成A表示的反應速率進行比較。B項中的B物質是固體,不能表示反應速率;C項中對應的v(A)=0.2 ml·L-1·min-1;D項中對應的v(A)=3 ml·L-1·min-1。
5.近年來,隨著人們大量開發(fā)利用化石資源,不僅使得煤、石油、天然氣的儲量大大減少,而且造成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如何實現(xiàn)化石燃料的綜合利用,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減少環(huán)境污染等逐漸被提上了日程。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人們先把煤轉化為CO和H2,再將它們轉化為甲醇。某實驗員在一定溫度下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發(fā)生反應:2H2(g)+CO(g)CH3OH(g)。測定的部分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
(1)在500 s內用H2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是______________。
(2)在1 000 s內用CO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是_______,1 000 s時CO的轉化率是__________。
(3)在500 s時生成的甲醇的濃度是________ml·L-1。
答案 (1)2.96×10-3 ml·L-1·s-1 (2)1.26×10-3 ml·L-1·s-1 50.4% (3)0.74
解析 (1)在500 s內,v(H2)=eq \f(5.00 ml·L-1-3.52 ml·L-1,500 s)=2.96×10-3 ml·L-1·s-1。(2)在
1 000 s內,H2的濃度減小了5.00 ml·L-1-2.48 ml·L-1=2.52 ml·L-1,則CO的濃度減少了eq \f(1,2)×2.52 ml·L-1=1.26 ml·L-1,用CO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v(CO)=eq \f(1.26 ml·L-1,1 000 s)=1.26×10-3 ml·L-1·s-1,CO的轉化率為eq \f(1.26 ml·L-1,2.50 ml·L-1)×100%=50.4%。(3)在500 s內,H2的濃度減少了1.48 ml·L-1,則生成的CH3OH的濃度為eq \f(1,2)×1.48 ml·L-1=0.74 ml·L-1。
二、化學反應速率的圖像分析
6.某新型藥物在一定波長的光照射下發(fā)生分解反應,反應物濃度隨反應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縱坐標為膽紅素濃度變化量),計算反應4~8 min間的平均反應速率和推測反應16 min時反應物的濃度,結果應是( )
A.2.5 μml·L-1·min-1和2.0 μml·L-1
B.2.5 μml·L-1·min-1和2.5 μml·L-1
C.3.0 μml·L-1·min-1和3.0 μml·L-1
D.5.0 μml·L-1·min-1和3.0 μml·L-1
答案 B
解析 分析圖像可知,在4~8 min時間段內反應物的濃度由20 μml·L-1下降到10 μml·L-1,濃度變化量為10 μml·L-1,故反應速率為eq \f(10 μml·L-1,4 min)=2.5 μml·L-1·min-1。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濃度逐漸減小,大致的變化規(guī)律是反應每進行4 min,反應物濃度降低一半,所以當反應進行到16 min時,反應物的濃度降到大約2.5 μml·L-1。
7.一定溫度下,向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兩種氣體發(fā)生化學反應,反應中各物質的物質的量變化如圖所示,對該反應的推斷合理的是( )
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B+4D6A+2C
B.反應進行到1 s時,v(A)=v(D)
C.反應進行到6 s時,B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5 ml·L-1·s-1
D.反應進行到6 s時,各物質的反應速率相等
答案 C
三、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
8.氯酸鉀和亞硫酸氫鉀溶液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ClOeq \\al(-,3)+3HSOeq \\al(-,3)===3SOeq \\al(2-,4)+Cl-+3H+。已知該反應的速率隨c(H+)的增大而加快。如圖為用ClOeq \\al(-,3)在單位時間內物質的量濃度變化表示的該反應的v—t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反應開始時速率增大可能是c(H+)所致
B.縱坐標為v(Cl-)的v—t曲線與圖中曲線完全重合
C.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t1~t2時間內ClOeq \\al(-,3)的物質的量的減少量
D.后期反應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應物濃度減少
答案 C
解析 A項,隨著反應的進行,氫離子的濃度逐漸增大,所以反應速率逐漸增大,正確;B項,根據(jù)反應速率之比是相應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可知,v(Cl-)=v(ClOeq \\al(-,3)),正確;C項,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應為t1~t2時間內ClOeq \\al(-,3)的物質的量濃度的減少量,錯誤;D項,在反應的后期由于反應物濃度減小,所以導致反應速率開始下降,正確。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e和Mg與0.1 ml·L-1的鹽酸反應,反應速率相同
B.0.1 ml·L-1的鹽酸與0.1 ml·L-1的H2SO4分別與大小、形狀相同的大理石反應,反應速率相同
C.催化劑能降低分子活化時所需能量,使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大大增加
D.100 mL 2 ml·L-1的鹽酸與鋅片反應,加入適量的NaCl溶液,反應速率不變
答案 C
10.一定溫度下用過量鐵塊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采取下列措施:①將鐵塊換為等質量的鐵粉;②加入少量NaNO3溶液;③將稀硫酸換為98%的硫酸;④加入少量水;⑤加熱;其中可提高H2的生成速率的措施有( )
A.①③ B.①⑤ C.②⑤ D.②④
答案 B
11.(2019·衡水月考)H2O2分解速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實驗測得70 ℃時不同條件下H2O2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表明,其他條件相同時,H2O2濃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大
B.圖乙表明,其他條件相同時,溶液pH越小,H2O2分解速率越大
C.圖丙表明,少量Mn 2+存在時,溶液堿性越強,H2O2分解速率越大
D.圖丙和圖丁表明,堿性溶液中,Mn2+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大
答案 D
12.向體積為10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3 ml X,在一定溫度下發(fā)生如下反應:2X(g)Y(g)+aZ(g),經(jīng)5 min后反應達到反應限度(即達到平衡狀態(tài))。
(1)平衡時,測得容器內的壓強為起始時的1.2倍,此時X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24 ml·L-1,則方程式中a=____;用Y表示的反應速率為________ml·L-1·min-1。
(2)若上述反應在甲、乙、丙、丁四個同樣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在同一時間內測得容器內的反應速率如下表所示:
若四個容器中僅反應溫度不同,則反應溫度最低的是______(填序號,下同);若四個容器中僅有一個加入了催化劑,則該容器是________。
答案 (1)3 0.006 (2)③ ④
四、活化能
13.已知可逆反應A2(g)+B2(g)2AB(g)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則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的活化能為a kJ·ml-1
B.該反應的逆反應的活化能為b kJ·ml-1
C.該反應的ΔH=+(a-b) kJ·ml-1
D.使用催化劑,a的數(shù)值減小,ΔH也減小
答案 D
解析 使用催化劑可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但ΔH不變。
14.(2019·浙江溫州十校聯(lián)考)在體積可變的容器中發(fā)生反應N2+3H22NH3,當增大壓強使容器體積縮小時,化學反應速率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A.分子運動速率加快,使反應物分子間的碰撞機會增多
B.反應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大,有效碰撞次數(shù)增多
C.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未變,但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shù)增加,有效碰撞次數(shù)增多
D.分子間距離減小,使所有的活化分子間的碰撞都成為有效碰撞
答案 C
解析 A項,由于溫度不變,因此分子運動速率不變,錯誤;B項,由于溫度不變,因此反應物分子的能量不變,錯誤;D項,增大壓強使容器體積縮小時,單位體積內反應物濃度增大,單位體積內分子間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只有取向合適才能發(fā)生反應,才是有效碰撞,錯誤。
五、化學反應速率的測定實驗
15.某溫度下按如圖安裝好實驗裝置,在錐形瓶內盛6.5 g鋅粒(顆粒大小基本相同),通過分液漏斗加入40 mL 2.5 ml·L-1的硫酸溶液,將產生的H2收集在一個注射器中,10 s時恰好收集到氣體的體積為50 mL(若折合成273 K、101 kPa條件下的H2體積為44.8 mL),在該溫度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用鋅粒來表示10 s內該反應的速率為0.013 g·s-1
B.忽略錐形瓶內溶液體積的變化,用H+來表示10 s內該反應的速率為0.01 ml·L-1·s-1
C.忽略錐形瓶內溶液體積的變化,用Zn2+來表示10 s內該反應的速率為0.01 ml·L-1·s-1
D.用H2來表示10 s內該反應的速率為0.000 2 ml·s-1
答案 C
16.某學生設計如圖Ⅰ裝置,測定2 ml·L-1的硫酸分別與鋅粒、鋅粉反應的速率。請回答:
(1)圖Ⅰ裝置中盛放硫酸的儀器名稱是________。
(2)按照圖Ⅰ裝置實驗時,已限定了兩次實驗時間均為10 min,還需要測定的另一個數(shù)據(j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結束后,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學生又將圖Ⅰ裝置中的氣體收集裝置改為圖Ⅱ,實驗完畢待冷卻后,該生準備讀取滴定管上液面所在處的刻度數(shù)時,發(fā)現(xiàn)滴定管中液面高于干燥管中液面,應首先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分液漏斗 (2)收集到氣體的體積 (3)其他條件相同時,鋅粉與硫酸的反應速率比鋅粒與硫酸的反應速率大 (4)調節(jié)滴定管的高度使得兩側液面相平
解析 (1)根據(jù)裝置的特點可知,圖Ⅰ裝置中盛放硫酸的儀器名稱是分液漏斗。
(2)要測定反應速率,則還需要測定的另一個數(shù)據(jù)是收集到氣體的體積。
(3)由于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可以增大反應速率,所以該實驗中得出的結論是其他條件相同時,鋅粉與硫酸的反應速率比鋅粒與硫酸的反應速率大。
(4)由于氣體的體積受壓強的影響大,所以在讀數(shù)之前還需要采取的措施是調節(jié)滴定管的高度,使得兩側液面相平。t/s
0
500
1 000
c(H2)/ml·L-1
5.00
3.52
2.48
c(CO)/ml·L-1
2.50
容器
反應速率
①
v(X)=3.5 ml·L-1·min-1
②
v(Y)=2 ml·L-1·min-1
③
v(Z)=4.5 ml·L-1·min-1
④
v(X)=0.075 ml·L-1·s-1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高中化學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第二章 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本單元綜合與測試練習,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建立及判斷, 化學平衡移動及影響因素,化學平衡圖像,等效平衡,化學平衡常數(shù)及有關計算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化學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章 物質及其變化綜合與測試課后作業(yè)題,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氧化性和還原性強弱比較,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和計算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0-2021學年第一章 物質及其變化綜合與測試練習,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離子反應及離子方程式,離子共存和離子檢驗,離子推斷和物質推斷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