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了解中國存在地理差異2、了解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認真閱讀課本2-5頁,完成《名師作業(yè)本》P1課前預習知識點1地理差異顯著部分內容。
1、降低 少 階梯狀 下降2、西牧東耕 南稻北麥 東密西疏 東部高 西部低
一、從氣溫、降水、地勢的分布等方面描述我國的地理差異。
1. 自南往北,緯度逐漸 氣溫逐漸 。
海南島長夏無冬,四季鮮花盛開,瓜果飄香
黑龍江長冬短夏,天寒地凍銀裝素裹
年降水量分布規(guī)律: 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
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溫暖濕潤
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山連綿
人口、城市、交通線分布特點:
小麥、大豆、花生、甜菜
屋頂坡度較小,墻體較厚
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一、氣溫1、1月份0℃等溫線2、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
二、降水3、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線4、濕潤地區(qū)與半濕潤區(qū)的分界線
三、氣候 5、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四、農(nóng)業(yè)6、旱地農(nóng)業(yè)與水田農(nóng)業(yè)的分界線7、水稻生產(chǎn)與小麥生產(chǎn)的分界線
五、植被 8、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 分界線
六、河流9、河流有無結冰期的分界線10、秦嶺(和巴顏喀拉山)還是長江和黃河的分水嶺
七、地形11、該線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為主 該線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為主
八、區(qū)域12、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
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玉米、小麥、大豆、棉花、甜菜
2、秦嶺—淮河一線在干濕地區(qū)的劃分中,相當于哪兩個區(qū)的分界線?在溫度帶的劃分中,相當于哪兩個帶的分界線?
濕潤地區(qū)與半濕潤區(qū)的分界線
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
這是一份人教版 (新課標)八年級下冊第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評課ppt課件,共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情境薈萃,圖釋導學,地理差異顯著,四大地理區(qū)域,地理差異對生產(chǎn)的影響,聯(lián)系舊知分析歸納,°以下,°以上,以半濕潤地區(qū)為主,以濕潤地區(qū)為主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八年級下冊第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課文配套課件ppt,文件包含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第1課時課件ppt、素材視頻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分界線wmv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第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教課ppt課件,文件包含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第2課時課件ppt、素材北方文化之黃土高原上的窯洞wmv、素材江南文化之民間故事wmv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1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