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jīng)典是那些人人都想讀卻不去讀它的書。但魯迅的著作,特別是他的雜文集,卻是我平生讀得最津津有味最愛不釋手最上癮的圖書之一,在復讀的次數(shù),在閱讀的快感方面,或者只有金庸的小說可以作為比照。
我不曾因為魯迅偉大而讀他,而是因為他可讀耐讀才去讀他。
我毫不猶豫地認為,不僅在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而且在三千年的中國文學史中間,魯迅是僅有的兩位當?shù)闷饌ゴ筮@一名號的作家之一,另一個是曹雪芹。
——摘自《從詩經(jīng)到圍城》
從廣義上說,雜文是散文內(nèi)部的一種體式,但在狹義上,我們所說的散文是指那些帶有抒情性的傳統(tǒng)意義上的美文;雜文,則是具有時事性的比較理性的隨筆和雜感,既說理,又具有文學的因素,屬于短小的文藝性社會評論。
內(nèi)容上始終關注中國的國民性改造問題,反映中國社會,具有相當?shù)纳疃龋?
技巧上,以小見大,多選取生活中具體、平凡的小事,形象性強,善用比喻和形象的描寫,把說理、論辯、批判、駁論等邏輯力量都透過鮮明的形象加以體現(xiàn),“嬉笑怒罵,婉而多諷”,“象投槍,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勢力”。
他的雜文文風或嚴峻凜然,或清新雋永,或鋒芒畢露,或潑辣犀利,或意味深長,多姿多彩,不拘一格。
20世紀30年代,國民黨政府奉行賣國主義政策,實行反革命文化“圍剿”。文化界的反動文人叫嚷“發(fā)揚國光”,掀起了復古主義逆流;資產(chǎn)階級買辦文人極力鼓吹“全盤西化”;而左翼文藝隊伍中,一些愛國青年出于愛國熱情,反對繼承舊文化,反對吸收外國文化。在如何對待文化遺產(chǎn)與外國文化這一問題上造成了極大的思想混亂。魯迅先生就寫下了這篇雜文,批駁了錯誤思潮,提倡“拿來主義”。
二、“拋給”、“送來”
⑥ “拿來”不是“送來” (拋給)
⑦ “拿來”是用腦髓、放眼光、自己拿
正確態(tài)度: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占有)
魚翅:吃掉,不用它宴客
鴉片:送藥房,不弄玄虛
煙槍煙燈:送博物館外毀掉
姨太太:請她們走散為是
取其精華
棄其糟粕
《拿來主義》寫法上的特點主要是
1. 先破后立,因果論證
2. 形象說理,比喻論證
3. 語言犀利,幽默諷刺
幽默,是敏銳機智和含蓄委婉的結(jié)合物,是從容不迫、游刃有余的風度。 大凡幽默的文字,都能毫不造作地從平淡中揭示崇高、從荒誕中揭示理智、從任性的描述中揭示讓人驚詫的真理。最后,是從可笑的事物中揭示悲哀——如同果戈里所言:“透過有目共睹的笑”揭示“世人看不見的眼淚”。
“揣摩語言”就是反復思考推求語言的意味,具體地說:一是辨析,二是品味?!按φZ言”前提是必須熟悉課文,總體把握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
“揣摩語言”注意三個方面:
1. 關鍵詞、句的深層含義;
2. 有關詞、句的感情色彩;
3. 有關詞、句的表達作用。
“揣摩語言”總的方法是聯(lián)系語境
“揣摩語言”的步驟一般如下:
1. 篩選出關鍵句子;
2. 確定句中關鍵詞語;
3. 解釋詞語、句子的表面意思;
4. 揣摩詞語、句子的深層意見、感情
色彩表達作用;(關鍵點)
5. 把揣摩的結(jié)果整理成簡練的文字。
1. 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叫作“發(fā)揚國光”。
2. 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說,也可以算得顯出一點進步了。
3. 能夠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壞事情,一者見得豐富,二者見得大度。
崛起地下的煤就足夠全世界幾百年之用
子孫淪為乞丐(亡國滅種)
4. 這種獎賞,不要誤解為“拋來”的東西,這是“拋給”的,說得冠冕些,可以稱之為“送來”。
5. 我在這里也并不想對于“送去”再說什么,否則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們再吝嗇一點
6. 所以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文化遺產(chǎn)
(包括外國文化遺產(chǎn))
孱頭——懦弱無能、害怕繼承、拒絕鑒賞(逃避主義)
昏蛋——不分好壞、盲目排斥、全盤否定(虛無主義)
廢物——崇洋媚外、全盤西化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12 拿來主義教課內(nèi)容ppt課件,共1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12 拿來主義課堂教學ppt課件,共2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魯迅全身像,想一想,閉關主義,送去主義,槍炮打開大門,碰了一串釘子,古董展覽,繪畫展覽,梅博士出國,賣國主義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12 拿來主義教案配套ppt課件,共2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比喻論證,拿來主義,反面做法,正面做法,煙槍燈,姨太太,怎樣“拿來”,拿來”有何意義,怎樣才能“拿來”,送去主義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